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一百九十九章 通州仓储(中)

第一百九十九章 通州仓储(中)

小吏们见到如此隐秘的贪腐手段都被这群奇装异服的怪人发现,不由得暗自心惊,这是一群什么人啊,算账那么利索,那么多账本三四天的时间就理顺了。还能找到其中的漏洞,就是检查仓储也是一样的经验丰富,看着这群年龄不大的年轻人,不断地在粮仓中发现各种问题,什么米中掺沙,什么秕谷换饱谷,各种粮仓之中的隐秘手段被这些人都扒了出来。

阴私就是阴私,一放到阳光下顿时就无法藏身。这些后勤兵对张三佩服的无以复加,一人对同伴说:“你说先生怎么就无所不知呢?”

“要不先生是先生呢!而你只是个后勤兵呢!”

“谁说不是呢!我们要是能学到先生本事的一点皮毛就够我们受用不尽了!”

“先生的本事从不藏私,只要我们有疑惑去问他,先生从来都是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明白,可是先生太忙了,我们哪好意思去打扰他!”

士兵们对于张三每次料事如神的本事已经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即使张三有时候说的不是很正确,他们也会自行脑补出一个合理的理由。

这种现象在后世叫做狂热粉丝现象,一些超流量艺人都会有一些这样的狂热粉丝,对于这种非理性的崇拜,张三很反对,他不希望自己活着就被人当作神灵一样。

可是事与愿违,众人都是亲眼所见一个残破的宣府在这个少年的手里,奇迹般地变成了桃花源般的存在,有这样的本事之人,怎么可能是凡人呢?

这边希望营清查粮仓,核算亏空,并且将所有的涉案人员编辑成册。那边和通州粮仓有关的官员开始大肆活动,希望营查封通州粮仓的消息很快就传进了京城,并且传进了宫里。

王承恩自希望营在通州扎营之后,就暂时返回宫中,向皇帝禀报希望营出征的过程,以及希望营下一步的行动。

崇祯对希望营将在通州采取的行动是知道的,同时也是默许的。王承恩回来禀报说:“皇爷!张三要以粮仓做局将建奴主力拖在通州,到时候朝廷各路勤王人马汇聚通州必然能将建奴剿灭!”

“王伴伴是说张三以粮仓为诱饵诱使建奴进攻通州,那希望营不是将自己置于险地了吗?这张三为何要这么做?”

“皇爷!奴婢也这么问张三,可他说要想灭掉建奴总要有人做出牺牲,前面赵总兵已经为国捐躯,后面也不差多一个张三!只要能够剿灭建奴就算牺牲了张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忠臣啊!此次张爱卿是以身做饵,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听说张爱卿还未成亲,老父也是今年才续弦,王伴伴觉得朕该如何补偿张爱卿的家人?”

“皇爷!恩出于上,奴婢哪敢置喙,不过张三封锁粮仓必然会遭到文官们的反对,他们担心他们在粮仓的贪腐行为被发现,到时候肯定会在朝会上逼迫皇爷收回成命,那样张三的计策就会功亏一篑,张三的一腔报国之心也将付之东流。张三说他不求朝廷赏赐,只求文官们少一点攻讦,多一点为国之心!”

崇祯动容了,如此忠义之士,做点事情还要提防着后面的自己人扯后腿。朕怎能不为他分担一点压力。

“张爱卿还说什么了?这件事朕替他担了,同时通州粮仓的粮草他也可以调拨,朕不能让官兵们饿着肚子替朕打仗!”

“皇爷!张三让奴婢转告陛下,建奴必然分兵攻打顺义、昌平,两地如果守不住,建奴的兵锋必然会抵达京城城下,皇爷要做好京城城防,不使建奴有可乘之机。他统带的兵少分身乏术,请陛下恕罪!”

“这事朕已经让孙先生主持京城内外的防御了,这对抗建奴倾巢而出的入寇,不能让宣府之兵独自承担。你返回通州时告诉张爱卿,让他大胆去做,所有攻讦朕替他扛了!”

这边王承恩刚刚与崇祯奏对完毕,那边通州的消息就已经传来,通州仓场总督上奏疏弹劾希望营肆意妄为,查封通州粮仓,意图不轨,因为希望营封锁粮仓,通州粮价一日三涨,百姓苦不堪言。请陛下下旨令其撤销粮仓的封禁,还通州百姓安宁的生活……总督宣大张大人本是造反招安,深受皇恩却不知报效朝廷,为陛下分忧,刚来通州就抢占粮仓,控制粮草辎重意欲何为,其目的不言而喻,其心当诛!

奏疏字字如刀,直接将张三描述成了一个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崇祯看完之后不由得冷笑,若是没有王伴伴刚刚带回来的消息,朕险些就信了你们这些人的信口雌黄。这是被张爱卿抓住了痛脚,恼羞成怒了吧。

要不说什么叫先入为主呢,如果王承恩晚回来一天,是文官的奏疏被皇帝先看到,皇帝的态度肯定不是如此,即使捏着鼻子认可了张三的计策,也会在心中埋下一根刺。

“王伴伴去给内阁传朕口谕申饬内阁诸臣,内阁是不是无事可做了,别整天想着攻讦大臣,如今大敌当前应该同心协力,共度时艰,岂能前方将士拼命,后方官员弹劾,简直岂有此理。”

“奴婢领旨!”

王承恩转身去了内阁,到了内阁之后,现任内阁首辅韩爌带领内阁辅臣接皇帝口谕,由于是口谕,不是正式的圣旨,王承恩笑呵呵地说道:“韩阁老、李阁老,诸位不必多礼,咱家就是来给皇爷传个话,说完就走!”

王承恩在宦官中比较忠厚,不似其他大太监那种尖酸刻薄,文官们对这个陪伴皇帝长大的年轻人观感不错,韩爌首先拱手道:“有劳王公公!我等洗耳恭听!”

王承恩将崇祯的话一字不差地复述了一遍,说完之后就要转身回宫复命,能当到大太监之人都是口齿伶俐之辈,保证不会曲解皇帝的意思,不然会有矫诏的嫌疑。

韩爌一把拉住王承恩说道:“公公慢走,老夫正好得到一点好茶,请公公品鉴一二!”

“说了这么多话,正好咱家也有些口渴,那就叨扰韩阁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