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六章 山西问题

大明帝国设计师 第六章 山西问题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04:22

第六章 山西问题

张三在河曲县紧锣密鼓的布置陕西流民的接收问题,安排好负责流民的接收人员,以及通往关外的沿途补给点,如果向关外引入流民的计划顺利,走西口的故事可以提前百年开始。

布置完成走西口的大局,张三带着警卫队赶往代州去见孙传庭,他没有挑孙传庭没来河曲迎接他的礼,既然孙传庭必须要坐镇代州完成山西最后一块难啃的骨头,肯定是有不能离开的理由。

等到张三赶到代州城下的时候,代州的土改工作初期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事情就是盯住士绅,不让士绅在希望营官府松懈之时出来捣乱,夯实基层的权力架构,用基层干部代替乡绅管理乡下的模式,使得皇权不下县成为历史。

时隔几个月张三再见到孙传庭恍如隔日,那个将自己的棱角隐藏起来的孙传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棱角分明,沉稳有度的封疆大吏。

正如后世的一位知名人士所说的那样,怀才与怀孕一样是藏不住的,无论什么时代,只要你有大才,是不可能被埋没的。

二人见面之后不禁一阵唏嘘,随着内部文件的往来,张三在辽东的所作所为让孙传庭发自内心的佩服。

以势压人却不倚势欺人,以势压人是为了让抵抗者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从而产生悲观绝望的思想。

不倚势欺人是让抵抗者感觉到希望营没有要将他们逼上绝路的想法,在谈判中以诚待人,让抵抗者感受到希望营的真诚,对迁徙不会有太大的抵触。

将张三迎进代州州衙,孙传庭给张三行了个军礼道:“先生为了天下苍生不辞辛苦,来回奔波,传庭看在眼里,感佩五内!”

“伯雅先生!不必多礼,张三最不耐的就是虚礼,山西的情况如何了?”

“山西除去大同府之外,目前各个地方的土改已经基本完成,以太原府为界,北部是人少地多,南部人多地少。北部按照人均十亩分田,其余土地留作公田。南部按照人均五亩分田,其余土地留作公田。按照先生的要求,所有坡地一律不准进行耕作,将其退耕还林还草。只是下属官员干部有些不理解为何坡地不让耕种,就算不能种大田,也可以种点儿杂粮呀。”

“不理解也要执行,这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伯雅先生有没有发现北方土地的沙化越来越严重,过度的垦伐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还是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点遗产。”

“先生是说土地沙化与过度垦殖有关?”

“也不光是过度垦殖,过度放牧也一样会导致土地沙化。未来草原上的羊群数量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先生如此高瞻远瞩,传庭怎能不尽心尽力做好山西之事,不过山西平地少山地多,若是只耕种平地山西很难承载太多的人口,就是现有的人口的承载也没有多少余量。”

“人口迁徙将是未来我们政府工作的重点,通过政策调节让百姓自愿迁徙,还有就是发展工商业,将从事农业的人口转移到工商业上。只有工商业发展起来,我们大量通过海外贸易,换取我们急需要的物资,比如粮食、矿产、香料等货物用以改善我们的生活。”

“先生!属下反对这种把国民经济全部依赖于贸易的做法,要知道有些东西不是我们想买,人家就卖给我们的。还是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尤其是粮食这种战略物资,绝对不能依赖外部贸易,长此以往是会出大问题的。”

“伯雅先生有此担心,可见是认真思考了民生问题,粮棉确实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人活着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吃饱穿暖,只有这两点全部满足才能有其他的想法。我所说的贸易进口粮食是为了发展养殖业,伯雅先生不觉得我大明百姓的餐桌上太单调了吗?只有有了充足的粮食,老百姓才舍得用粮食喂养牲畜,从而用粮食交换出更多的肉蛋奶。”

孙传庭愣了一下,现在大明百姓吃饱饭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先生就开始去想丰富百姓餐桌的问题。是该说先生高瞻远瞩呢,还是好高骛远呢,孙传庭有些哭笑不得。

“先生这个目标是不是考虑的太遥远了,我们现在最迫切的是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大明如今流民遍地,光是解决百姓的温饱就已经令人无比头痛了。”

张三对孙传庭的反对不置可否,微笑道:“伯雅先生在宣府待了很长时间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宣府的肉类价格比大明其他地方都要贵一些?”

孙传庭想了一下,发现张三说的还真是这么回事,宣府的猪羊肉的价格都比山西高出很多。

孙传庭不解地问:“先生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不法商贩恶意抬价销售,若是如此宣府知府衙门应该严厉打击不法商贩恶意涨价行为?”

张三哈哈大笑道:“这是市场行为,政府凭什么打压?政府打压的是囤积居奇,而不是打压正当经营者。肉类涨价的原因是宣府的老百姓有了闲钱,平时舍不得吃肉的百姓也能吃上几斤肉。如此一来整个市场的需求量大增,而供给却没有跟上,也就是说需求大于供给,物价上涨就是一件很正常之事。”

“那就放任肉价这样滕贵,受损害的还是老百姓啊。”

“伯雅先生放心,物价保持一点上涨的势头对经济是有好处的,老百姓都不傻,他们有朴素的对错观念。当他们发现肉价上涨,商贩收购活畜的价格也会上涨的时候,就会认为养殖牲畜也是一个生财之道。眼下不敢放开养殖的最大障碍是粮食不足,不能让牲畜与人争夺粮食的供应。”

“这是为何?怎么物价上涨对百姓还有好处了,属下实在想不明白。”

“物价轻微上涨代表市场有活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流通,只有流通起来,经济才能活跃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