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 第一百八十二章 亲征

第一百八十二章 亲征

李二陛下如今也不过是三十又八,这样的年纪,也正是一个男人精力充沛的时期。

虽说上一次的太上皇李渊驾崩于太极殿,让李二陛下大受打击。

但是作为一代帝王,他还是能够看清楚形势。

知道那些所谓的隐士炼制出来的丹药最后却让他的寿命更短,自然是直接驱赶。

没有杀了这些欺骗他的道士,已经算是不错了。

当然了,这也是多亏了江枫。

历史上的李二陛下后来就对所谓的丹药和长生不老非常沉迷,最后也因为常年服用这些丹药,死于五十一岁。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一代女皇武则天,那可是岁才死。

如果不看在位年龄,这位女皇也算是寿命非常长的皇帝了。

这也可能存在一个,后宫的问题。

毕竟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

所以现在三十八岁的李二陛下其实还是雄心犹在,被江枫教唆一下,就开始御驾亲征了。

长孙无忌等人自然不支持。

这皇帝怎么能够轻易御驾亲征,要知道现在的皇子们都已经成长起来了。

这李二陛下要是一走,那些个亲王有什么想法怎么办?

再加上,那些还不安稳的世家大族,还有一些潜在的威胁,还有这御驾亲征最后的结果,对于一个帝王而言,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李二陛下对于长孙无忌等人的劝说,完全就没有听。

他是一个马上皇帝,让他被困在这皇都之中,时间长了,心中自然不甘。

江枫刚回到国师府上没有多久,长孙无忌就前来拜访。

如此速度,江枫自然明白这位想的是什么,所以便让人准备了点儿火锅。

这刚下朝,肚子还饿着呢。

“国师,大唐如今能有如此强盛和繁华,您之功劳,甚大。”长孙无忌真诚地说道。

江枫自是谦虚了一下。

心里却也清楚,他只不过是提出了一些后世的那些理论,然后又兑换了一些技术。

真要说有什么功劳,好想也并不是很大。

长孙无忌却继续夸赞,说的也是头头是道,从大唐当初的贞观元年开始到现在的变化。

一度让江枫自己都觉得,这些好像都是他的功劳。

这火锅也吃的快差不多了。

长孙无忌总算是露出了自己的尾巴来。

“国师,现在的大唐繁荣来之不易啊,才刚刚平定了僚人之乱,转眼又要攻打东瀛。

那皇城外的丰碑,还耸立在广场上,告诫着大唐万民,兵祸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很多大唐的好汉最后都死在了战场之上,这些人本来可以让大唐更加繁华。

当然,面对突厥、吐蕃、僚人这些心怀异心的异族,大唐必须要亮出自己的兵器出来,这一点,老夫也是赞同的。

这一次的攻打东瀛,老夫也觉得可行。

只是,陛下乃是九五之尊,更是这大唐的帝王,岂可轻易就御驾亲征乎?”

长孙无忌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似乎对于李二陛下的御驾亲征非常不支持。

江枫顺着长孙无忌的意思说道:“如今大唐并未走向真正的繁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这个我也知道,陛下御驾亲征,的确有一些不妥。”

长孙无忌听之,面色一喜。

“但是,阁老也应该清楚,陛下有多少年未曾上过战场了,又有多少年未曾领兵了?

记得春狩之时,陛下骑着战马,追着野鹿,那时的风范,却像是于战场之上一样。

可是我却从陛下的眼中见到了孤独和寂寞,见到了对战场的渴望。

如今攻打东瀛之战,其实乃是大唐对海外之地的第一战,更是能够让大唐能不能在海上称霸的第一战。

如若陛下能够御驾亲征,那对于大唐而言,对于陛下而言,对于我等而言,都将会意义重大。”

长孙无忌算是明白了,这御驾亲征到底是谁提出来的了。

所以这一趟,自己算是白跑了。

叹了一口气。

他明白御驾亲征这一件事情,算是定下来了。

起身对江枫施了一礼,就弯着腰,佝偻着身子,离开了国师府。

……

为了这一次的东瀛之战。

大唐开启了国债。

这一种最新的聚财方式,在当初攻打突厥的时候使用过。

后来攻打吐蕃的时候,也使用过。

所以这一次,更多的人购买国债,以此来发一次战争财。

大唐自然喜闻乐见,先用这些钱财当做军饷,从而激励那些将士们。

然后还有就是物资,最后打败了东瀛。

那好处自然多多,拿出小部分分给百姓,也就达到了钱财流通的效果。

这叫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除此之外的大练兵,也已经开始了,大唐原本是有水军的,只不过,海上的战争和水军最开始的战争却又不一样。

大唐早先年的水军,已经栽了不少的员。

这些年的水军也未曾有过什么大用,实际上已经算是闲子,要不是对东瀛开战,可能大唐的水军最后都是一个闲置。

江南造船厂,李泰收到了来自于李二陛下的回信。

也知道了这一次,李二陛下将会御驾亲征。

看完书信之后,李泰捏了捏眉心,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一次父皇会御驾亲征。

“唐相公,我们现在的大船,建造的如何呢?”

唐检也知道李二陛下要御驾亲征,所以这船只的建造就要加快速度了。

当然质量也要严格把关,毕竟这可是关乎到大唐对海外之地的第一战。

大唐时代周刊上面也是发表了不少这一次的文赋,全都是支持大唐对外用兵的。

因为东瀛之地很丰饶,除此之外,东瀛的海贼以前也侵扰过大唐的边疆。

还有一个原因,自然是国师比较支持。

大唐的大军养着不用,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眼看着东瀛偷学大唐的工艺,还想要反攻大唐,这样的狼子野心,就应该及早地消灭。

这便是大唐时代周刊的好处之一,百姓们那里真正了解东瀛之地如何?

只能是通过大唐时代周刊,而大唐时代周刊平日里也的确是充满了真实性和权威性的邸报。

稍微夹杂一点儿私心,也并无不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