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 第两百六十二章 假仁义

第两百六十二章 假仁义

六月初便开始下雨。

一直到了七月中旬才慢慢地变小,最后结束。

而大江大河的上游,因为植树造林的原因,多少还是保住了一些水土。

并且因为这一场连绵不断的雨水,也让当地收集到了不少的储存水。

很早就开始修建的水库,还有一些水池等等,如今也有了一汪清水。

只是这些比不上大江大河的中下游。

仅仅是十天的时间,下游已经是汪洋一片了。

很多工事只能暂停,因为城内都遭了积水,差不多被淹了。

要不是很多人都已经在官府的带领之下,转移到了山上,安置在了帐篷内。

可能损失会更大。

也正是一位大唐国师的预测,大唐时代周刊对这一次的大雨进行了分析。

最后李二陛下下令下游官员要注意洪水,命令他们转移一些很容易被洪水淹没的低洼地区。

怕是要损失更多的人,也容易引起更多的民怨。

现在,大家顶多是有一些后怕。

这些年,也都有一些大灾小灾,所以大唐朝廷在应对这些灾难的时候,其实比以前更加得心应手了。

首先便是带着人去各地赈灾。

大唐的那些官兵积极救助那些受灾受困的百姓,并且要堵住一些将会决堤的水库。

除此之外,还要安抚那些被安置在山上的百姓。

防止这些百姓之中会出现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到时候鼓动这些百姓做出谋反之事来。

这些年,虽然大唐一片歌舞升平,但是却也有极少部分的人,在别人的蛊惑之下,成了一个山大王,想着要推翻朝廷,自己坐上九五之尊的位置,成为新的大唐皇帝。

山沟里面,总会出现一些,自己给自己封为皇帝的可笑之人。

而各地的官府,也总会拿此当做一些功绩。

作为大唐的太子,李承乾亲自带着人去往那些受灾之地,安抚民心。

被羽林卫保护的李承乾,先是到了东都洛阳,在那里视察了东都之后,这才转道去了九江之地。

虽然大雨已经停了。

但是这洪水却没有退去,在九江之地依然可以见到洪水滔天。

李承乾对身边跟随一起的李治说道:“听闻这一次的洪水,乃是上天的惩罚,大唐这些年砍伐树木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不能留住雨水。

很早之前,我就听闻国师说过,绿水青山才能让大唐更好发展下去。

一旦大唐人开垦过剩,就会造成山林之地变成了耕地,没了深山老林储存那些雨水,它们就会汇集在一起,形成洪水。”

李治这才点头,当初对于大唐时代周刊上面的议论,多少有一些不解。

经过了李承乾的讲解之后,才明白过来,什么叫做自然法则。

如此心中不免升起,自己一定要跟着国师学习,才能够看的更远,才能看清楚这世间的本质。

就像是大哥和二哥一样,成为一个大才。

到了荆楚之地,见到了那些已经无家可归的百姓。

李承乾第一时间就表态,会在不久之后就派遣苦力前来,用水泥建造新的都城。

到时候所有的百姓都能够居住到新的都城之中,并且,这一次也听从了国师的话,要在九江之地,建造新的堤坝。

到时候就用水泥,以防以后还会发生洪水,冲没了百姓的房屋。

随着大唐太子李承乾视察和安抚民心,监督了一些官员,激励了一下百姓之后。

这一场洪水大灾,也就慢慢地过去了。

大唐时代周刊再一次发表了,是快速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的论题。

不少国子监和弘文馆的学士,都在上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一次的洪水,也让大家明白了。

自然法则的重要性,同时,孟子所说的斧斤以时入山林的圣人之言的正确性。

一路安抚民心,最后到了江都的造船厂。

见到了一只督促建造战船的魏王李泰。

一直坚持锻炼的李泰,越发的魁梧,比现在的李承乾看起来更加高大威武了。

眼见到自己的弟弟如此,李承乾一时间也有一些感慨。

“已经一年未见,你的变化,再一次让我刮目相看。”李承乾说道。

李治在旁边也叫着:“是啊,二哥,你现在长得又高又大,都快要赶上程大将军了。”

李泰笑着说道:“我这一直坚持练习武艺啊,到时候还想要能在马六甲大显身手呢!”

李治并不太羡慕自己二哥能够金戈铁马,毕竟那太血腥,让他这小小年纪的脆弱心,根本就承受不起。

倒是李承乾,薇薇有一些意动。

作为李二陛下的儿子,心中多少还是有一些崇尚武力,只是可惜,作为太子,他是上不了战场了。

“好好做,到时候打下了马六甲,占据了大食,便是天大的功劳一件。”

李承乾鼓励道。

兄弟三人也不是第一次和颜悦色地坐在一起交流,只是如今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少都有了一些心事。

所以这交流之间,也都非常保守。

李泰带着李承乾和李治去看了最大的一艘战船的框架,仅仅是一个最主要的骨架,也比他们高出很多很多。

那一艘战船,已经有了四五层楼那么高了。

“好大呀!”

李承乾点点头,的确很大。

现在来看,其实震撼的感觉还不算强烈,等到这战船建造完毕,才最能够给人直观的感受。

李泰也满心期待地看着这一艘战船。

到时候,他就能够带着这一艘战船去海上,纵横大海了。

……

身在齐州的李佑,听从这权万纪的建议,出面视察灾区。

并且亲自帮助百姓去除了一些污泥。

还在齐州城外建造了粥棚,每一个无家可归的百姓,都可以先在齐州城外安顿,一日三餐都有着吃食。

除此之外,也联合齐州的那些豪绅,建造新的都城,招手了不少流民。

一时间,一个贤德齐王,便在齐州大地慢慢地流传开来。

当李世民见到这消息的时候,心中多少还算是有些欣慰,自己的几个儿子,有才能的居多。

这大唐当真有可能完事儿不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