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 第七十八章 人心思异

第七十八章 人心思异

当江枫坐在那里,听完了那些大臣对于第二个五年的计划报告之后,真的很想要撬开他们的脑袋,挖出他们的心。

看看他们的脑袋里面是不是全都是浆糊,再看看他们的心,是不是都是黑的。

包括长孙无忌、房玄龄等。

为什么要加上他们?

因为长孙无忌竟然提出来,想要减少军队的消耗,也就是说,让各地的那些驻军,削减士兵人数。

用他的话,就是说,大唐虽然粮食比较多,然而军队每一天吃掉的粮食,几乎已经算是大唐的三分之一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小部分,给了那些苦力,还有一大部分,被大唐的百姓们分了。

还有一个就是,各地的驻军的军饷,都需要朝廷发放,一次没发,就容易引起将士们的不满。

总之府兵制和屯田制都不足以养活如此大的大**队,边关将士们和驻地将士们加起来,是朝堂最大的开支。

房玄龄竟然想要在各地建立儒学,也就是推行儒学,不是官学,也不是那种私塾,而是儒学。

学习的内容,就是四书五经,并且还提议,让科举考试的内容,也就考两个,一个四书五经的理解和背诵,还有一个策论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的那些个大臣,其实不说也罢。

总之,在没有了边关危机之后,没有了突厥这个强大的外敌之后,大唐强大起来,人的心,也就跟着变了。

如果不是江枫开了一个头,第一个提出来要继续修改律法,要加大律法的治理力度和深度。

估计没有人会想着去修改律法,因为律法管的越多,对于他们而言,也就越来越不利了。

李二陛下倒是觉得这里面很多人提出来的意见,都不错。

比如削减军队。

如今大唐无战事,也应当让这些将士们回归自己的家中,成为一个务农者。

毕竟,让他们一直呆在军营之中,就需要朝廷来养着他们。

要是削减了人数,朝廷的负担也就减轻了不少,他的国库也能够更加充盈。

到时候,可以修造行宫,修造高阁、修筑长城、修筑皇城,都可以。

至于房玄龄所言的推行儒学,也符合他的心思,重开科举考试,还是国师提出来的。

那些个题目,有一些也是国师的建议。

然而如今,大唐需要人才,需要的是那种只要是读书识字就行了。

不需要懂得太多,毕竟大唐无战事,这些官员,还要考战事和大势分析,也没有必要了。

李二陛下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能够和马周当初写的策论媲美的文赋了。

自从汉之后,王朝就用儒学来教化万民。

其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学说,都是符合李二陛下的帝王心术。

看到李二陛下那稍微还算满意的神色,江枫就觉得,队友好像有点儿难带。

削弱军队、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改变商人的赋税、修建番邦来往驿馆……。

就没有一条,能够让江枫满意。

李二陛下最后也想起来,这些国策,还是要问一问国师江枫。

因为国师知晓未来,这些国策,是好是坏,国师应该是最清楚的。

“国师,你觉得这些提议,如何?”

江枫站出来,一点儿情面也不留,先是对李二陛下施礼,说道:“如此,臣就冒昧说道说道了。”

然后才对长孙无忌问道:“长孙相公的想法,我觉得有一些欠缺实事求是。”

长孙无忌躬身说道:“还请国师指点。”

这个时候朝堂之上,安静的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够听到。

因为大家都明白。

一旦国师定下来的策略,那基本上就不可能更改了。

所以,他们尽可能听到和想到,能不能在这其中谏言,给自己一个机会。

“削减军队的士兵,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江枫很笃定。

然而长孙无忌却有了更大疑惑。

“国师何出此言?如今大唐无战事,这些士兵被朝廷养在军营之中,一来,这些士兵没有战事,也就没有了晋升之道,没有军功,何以立功?

二来,这些士兵每日每天都在军营训练,朝廷需要很多粮食来养着他们。

虽然已经有了属于驻军的田地,然则这些田地只能是供养一部分大军,还有一大部分大军,都需要兵部向朝廷报备,从而分发粮食。

三来,如果能够削减这些士兵,让他们回家结婚生子,也能够增加大唐百姓的人口,除此之外,还能够让他们事农,从而增加大唐的粮食。

四来,朝廷养士兵的粮食,也能够拿出来,补给那些劣田之地的百姓,让他们不至于到现在,还只能维持一个基本的生活,没有多少余粮。

如此,也算是利国利民之策吧?

还请国师能够提点,某的这些想法,为何是错误的做法?”

那些个大臣们,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们觉得削减大军,算是一个非常好的提议,除了长孙无忌所言的那些,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帝王以及地方上的那些驻军将军的兵权就会减弱。

以前一个营就有着一万多的士兵,一个驻军之地,差不多有着三万人。

这乃是当初从打败了突厥之后,就慢慢发展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参军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因为成为了士兵,他们每天就是训练,除了训练,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

不事生产,不担心事农之事,有饭吃,还有钱拿,多好啊。

江枫看了看所有人的反应,在李二陛下的示意之下,对长孙无忌问道:“长孙相公觉得削减大军是好,那请问,你该如何实施?是让老兵回去,还是让新兵回去?

如若老兵回去,那么请问,大军之中,缺少了那些勇猛善战的老兵,也会缺少血性,等到大唐面临战事之时,让那些连鲜血都没有见过的新兵上战场吗?

如果让新兵回去,那每一次军营之中,愿意回去的老兵又该如何处置,以后没有了新兵补充,又该如何让大唐在面临突然的战事的时候,有着足够多的年轻的强壮的士兵上战场?”

长孙无忌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江枫继续说道:“军队乃是大唐最强大的武器,而这个武器的强大,靠的是什么?

是强大的将士们!

玄策军之所以在现在,还能够有着很强大很强盛的威武之风,靠的是什么?

是那些当年追随陛下南征北战的老兵,是他们在凝聚着玄策军的军魂不会消散。

老兵不死,只是会之间凋亡。

如若十年或者是百年之后,大唐周边的番邦强大起来,大唐因为歌舞升平而忘了威胁和危险。

当敌人举起了屠刀,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现在看似大唐的确很强大,万国来朝!

那各位有没有想到过,大唐能够万国来朝,能够让突厥臣服,让吐蕃臣服,让高丽臣服的原因是什么?

是我们大唐有着强大的大军,强大到仅仅是一战,就可以打败突厥,就可以奴役突厥如此之久。

连强大的北方蛮夷,都被大唐打败,让那些强壮的突厥猛士成为苦工。

你们觉得,就是靠我们嘴上说说吗?

是因为,我们的大**魂还在,我们大唐的大军驻扎在各地,让那些番邦都知晓。

大唐强大的大军,还在各地训练,还在那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