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秦做皇帝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应对之策

回到大秦做皇帝 第一百八十六章 应对之策

作者:青灯说书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15:30

第一百八十六章 应对之策

届时,这就会变成一场盛宴,一场关中地主豪强的盛宴。在去年之时,由于扶苏在六月份已经离开了咸阳,加之曲辕犁之利还未有太多人看到,所以问题并未特别明显。

而如今,经过一年的发酵,曲辕犁之利必然是人人可见。到那时,相比起勋贵豪强,既缺乏权势,又缺乏金钱的那些自耕农如何是勋贵豪强的对手?

无数自耕农将会因此而破产,最后卖儿卖女卖自己,而那些勋贵豪强在吞并土地之后,紧接着的操作便是操控粮价,牟取暴利。

而他扶苏,初涉这个时代,拿出曲辕犁,本以为会利国利民,其结果却是误国害民。

只怪那是的他,还是太过年轻,满脸希冀的以为,拿出了曲辕犁这等利器,必然会改变大秦,促进秦的发展,从而会让大秦的统治更加稳固。

这便是拍脑袋做决定,不经过实际调查最后造成的恶果!

殊不知,冒然拿出这等利器,不仅没有照顾到大多数的百姓,曲辕犁实际上还成为了少数人戕害百姓的利器。

扶苏感觉自己那时还是太过于一厢情愿了,此等利器,他们岂会视而不见?再加上有了一层仙人的光环笼罩,岂不是更是向着那些勋贵豪强招手?

而这些人又岂会乖乖放弃这块肉,只利用曲辕犁来提高自己田中粮食的产量?而不是利用曲辕犁这件利器,逼迫躬耕田野的良民成为奴隶?

看着章邯提供的那张报表,扶苏冷笑一声,其中一些人采购的曲辕犁数量远远超过自己的需求,借曲辕犁为己谋利已是昭然若揭。

难怪鲁迅先生会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扭扭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休说在这个公元前的世界,即便是在后世那个物质极为发达的年代,那些亿万富豪又有哪个不是得陇望蜀之辈?

谁会嫌自己碗里的肉多?

需要你时,便是一口一个兄弟,不需要你时,你也配和我称兄道弟?

工业革命造成的结果是羊吃人,是河流之中飘着妇女和儿童的尸首,如今,也只不过是吃人的对象换了而已,本质上却是并没有什么区别。

人性本恶,人心,素来是欲壑难填。后世有句玩笑话: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全都要。在此刻,可就不是一个笑话了,而是血淋淋的现实。

如果没有足够强硬的大棒,那么最终这些人的选择并非是只要扶苏为他们提供的新肉,而是全都要。

在民间走访了半年,扶苏已然将刚来到这个时代的稚气与天真烂漫全都磨掉了,对于这些事情,扶苏看的比以往更为透彻,更为长远。

这个问题是他扶苏弄出来的,扶苏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件事,那他扶苏可真就是罪莫大焉。

顺势而为,事情既然已经发生,自然不可能单纯的减少曲辕犁的销售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况且,倘若少府不再制造曲辕犁,只怕那些勋贵豪强也会花费重金请能工巧匠复制曲辕犁,有曲辕犁的成品在,要复制并非什么难事。

这和白纸不一样,即便是白纸,按照扶苏的预估,最多还能保密两三年,之后,只怕也要被人给破解了。

见扶苏脸色有些不好看,章邯颇有些疑惑道:“此事难道不好吗?”

扶苏对此倒是并不奇怪,很少有人能够从这一个微小的事物当中看的那么远,而他扶苏之所以能看的如此透彻,其中还有着两千年后的眼光。

这使得扶苏看待一件事情的角度往往是高屋建瓴。

扶苏道:“邯公,曲辕犁固然便利,可是,邯公有没有想过为何来采买曲辕犁俱是关中的豪门巨族?那些小民却是一个也无?”

扶苏这么一说,章邯略微思索,似乎有些明白过来,只不过,仍有些想不透彻。

扶苏见此,也不再卖关子,将其中种种利害说与章邯。

蓦然间,扶苏想到了李斯,或许能妥善解决这件事,并且能压服众人的,不忌惮反弹的只有这个左丞相了,因为李斯身后站着的是皇帝,代表着皇帝的意志。

而对策嘛,自然是平抑粮价,这项对策在荥阳之时,扶苏就已经在给李斯的白纸上写明,想来,李斯已经开始筹谋草拟这方面的计划了。

只不过单靠一个李斯,似乎还有些危险,可如果再拉上蒙家呢?自耕农素来便是军伍的基本盘。

军中大半的将士都是自耕农出身,这也是为何大秦军伍能够横扫天下的原因。如果言明此事,扶苏相信,蒙毅不会不管的。

蒙家一旦支持此事,那么,便代表着军功贵族对此事的态度。那么,还有哪个勋贵豪强敢叽叽歪歪?

如此一来,可以说的上万无一失。

只不过,这件事还需要少府协助,扶苏略微思索,道:“邯公,今后,曲辕犁实现限购,同时,对于那些暂时购买不起的百姓,少府可以实行假贷的方式,租赁给百姓,登记造册,让百姓按年限还款。”

“此外,邯公,此次我去九江郡,我欲带走三分之一制造曲辕犁的工匠。”

章邯也是点了点头,这件事他自然要全力支持,不然最后真的逼着那些百姓卖自己,他这个销售曲辕犁的少府令可是有着滔天大祸,现在所谓的政绩,到那时,都是他章邯戕害百姓的罪证。

章邯略微犹豫,问道:“不知公子带那些工匠去九江郡有何用处?”

这一点,是颇让章邯疑惑不解的地方,要知道仅仅有工匠还没有用,还需要相应的场地作坊,以及各种原料的采买,都是问题。

而这些都不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的问题。

等最后一切具备的时候,只怕九江的春旱早就过去了。到那时,生产出的曲辕犁也解不了九江郡的问题。微信关注“优读”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手机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