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秦做皇帝 > 第三百四十九章 田氏三兄弟

第三百四十九章 田氏三兄弟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自那日审讯田七之后,扶苏在这淮阴县是彻底的沉寂了下来,每日足不出户。

似乎扶苏已然忘记了这件事一般。

在宅院之中,时常与韩信谈论兵法,对于兵法的精深要义,扶苏自然是远远不如韩信,只不过,扶苏却是涉猎广博,对于韩信所言,大都知道一点,故而,谈论起来,也是毫不怯场。

这般生活过了整整一个月,扶苏亦是觉得这一个月过的极为充实有趣。从韩信那里也是学到了许多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韩信虽然在军事上面有着旷古绝今的天赋,可在其他方面却是达到了一个惨不忍睹的地步。

扶苏很是怀疑,老天爷是不是将所有窗户都给封死了,而只给韩信留了一条军事大门。

只不过对此,扶苏倒不是十分在意,一个军事奇才,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性格和癖好,那是一件非常正常之事。

扶苏和韩信正谈论兵法之时,香姬端了一个木盘走了进来,微微欠身,施了一礼,道:“公子,这是我做的一点甜汤,还请公子品尝。”

“好!”扶苏这才将手中竹简放下,吃了起来。

而一旁的韩信却是自顾自的闷头吃着,一句话也是不说,扶苏道:“香姬姑娘,可还真是不错,这道甜汤,吃起来倒是颇为清爽。”

“韩信日后倒是有福了!”

扶苏一番打趣的话语倒是羞的香姬径直跑开,韩信也是老脸一红,颇为不好意思。

“韩信,你打算何时娶她过门?”扶苏私下无人之时,倒也不是十分拘束。

见扶苏问到这个问题,韩信拱手道:“韩信眼下还没有这个打算。”

见扶苏露出疑惑之色,韩信道:“公子,韩信想等到封侯拜相之时,再风风光光迎娶香姬。”

“而眼下韩信功业未立,不做此想。”

扶苏点了点头,对于韩信这般想法,扶苏颇为理解。大丈夫志在四海,往往有许多豪杰都是选择先建功立业,然后再娶妻生子。

即便是后来的科举,亦是有许多读书人不考中功名,绝不娶妻,应是与此类似。

只不过看上去有些木讷的韩信,却是将事情前前后后想的明白,只不过,一切都掩藏在心中,很少吐露。

“好!”扶苏想了想,笑道:“待你与香姬成婚之日,我做你们主婚人如何?”

韩信心中一动,道:“韩信父母皆已早亡,香姬生身父母亦是不知在何处,公子愿做我二人的主婚人,韩信感激不尽。”

“好,既然如此,我们便如此说定了!”

二人谈笑一阵,扶苏拿出了一卷地图,然后与韩信开始仔细研究起来,这张地图来时还是干干净净,此时上面却是画满了各种符号和图形。

扶苏亦是发现对于地图,韩信有着极为敏锐的直觉和超强的记忆力,一个地图看个五六遍,韩信便已然将其了然于胸。

之后做出来的战役推演,亦是到达了一个令人极为叹服的地步。

扶苏只是觉得可惜,在这淮阴县之中,没有沙盘,若是能够在咸阳或是北地,以沙盘来模拟战场,想来更为过瘾。

…………

狄县之中,田氏在这里亦是可以说得上是只手遮天的存在,乃是狄县之中最大的豪强,势力雄厚,家赀无数,并且在当地颇具贤名。

只不过,在这个公元前的世界,甚至于说是整个封建社会,一个“颇具贤名”的地方家族,只能证明这个地方家族屁股底下一堆屎。

没有一个家族是不建立在剥削的基础上的,所谓的贤名,不过是鳄鱼的眼泪,不过是发达之后,粉饰太平,掩藏自己罪恶的工具。

田氏府宅之中,田詹坐在主位上,在一旁,是他的堂弟田荣和田横,说起来,此时他们兄弟三人在这狄县虽然是说一不二的存在,可却格外的低调。

作为曾经的齐国王族,齐国已经覆灭,他们也已然沦落为平民的身份,看上去,似乎对于大秦格外的温顺。

可任谁都应该知道,一个人是不会如此轻易的认命的。尤其是经历过曾经的富贵荣华和显赫,然后甘于平淡,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

田詹沉吟一会儿,手指轻轻扣在案几上,望着自己两位堂弟,道:“刚刚淮阴传来消息,田七被抓进了县牢。”

田荣面色一惊,道:“这怎么可能?”

“淮阴上上下下我们不都是打点过了么?莫非是出了什么变故?”

田詹点了点头,道:“不错,的确如此。”

“前些时日便有线人回报,扶苏来到了淮阴,当时我尚不确定,派人反复探查了几次,如今可以肯定了。”

田荣眉头微蹙,道:“大哥,这扶苏近两年来行事风格可是和往年都不太一样啊!”

“哦?”田詹知道,一直以来,对于这方面的事情田荣都比较上心,旋即问道:“不妨说说。”

“以前这位扶苏公子乃是满腹文章锦绣,十足十的一个翩翩君子,做起事来,亦是仁厚,从不加苛责,且颇具贤名。”

田荣冷笑一声,道:“若是这么一个公子,倒也不值得我们太过担心。”

田詹却是笑了起来,的确如此,倘若扶苏真的如此,的确不需要他操太大的心了!

这样的一个公子,说的好听点就是单纯,说的难听点,可就是愚蠢,对于人世间的险恶全然没有充分的认识,就算是把他卖了,这位公子想来也是不知情的。

田荣话语一转道:“只不过,这两年,这位扶苏公子却是有些不大一样。”

“兄长,据我在咸阳经商的齐商回禀,这位扶苏公子曾经当街刑杀咸阳令阎乐,然后遭到了斥罚,后来这扶苏公子不知从何处寻来了一个九鼎,回到了咸阳,声势大振。”

田詹对于田荣说的这些不以为意,其中有许多他亦是有所耳闻,不过对于其中的细枝末节倒知之不详。

不过仅凭此点,也只能说明这个扶苏走了一个狗屎运罢了!更何况,田詹根本不相信扶苏找来的那个就是一个真的九鼎,他心中亦是猜测这会不会是嬴政玩的一个把戏,令扶苏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到咸阳。

这其中具体如何,如今已然是不得而知。

田横亦是冷哼一声,显然态度和田詹一样的,对于扶苏,倒不认为如何。

田荣继续说道:“后来,这位公子去了巴蜀之地,然后辗转去往九江赈灾,这一路走来,先是慑服了巴蜀两位豪商,后来,在九江郡之时,将当地的不少世家大族一网打尽,并且祈雨之时,天降甘霖。”

听到这些,田詹和田荣齐齐色变,倘若说之前那一次可能是扶苏不知道从哪儿扒拉出来一个九鼎,然后蒙混过关,可天降甘霖这总不能是作假的吧!

而且,能将九江郡的世家大族一网打尽,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要知道这些世家大族盘踞在地方时数百年之久,根基深厚,错综复杂的关系彼此之间交织成了一张大网。

牵一发而动全身,用在此处并不为过。

可见着扶苏不仅将这些世家大族干掉,还能够安抚住地方,令百姓归附,这已然证明一些东西。

至少证明扶苏绝不是刚才田荣所言是一个翩翩君子,是一个单纯的小白兔或是白莲花。

真要是如此,扶苏决然是斗不过那些盘踞在地方数百年之久的世家大族的,要知道这些世家大族,即便是曾经的楚王,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战国初期的名将吴起,逃亡到了楚国之后主持变法,楚威王死后,便立即遭受到了激烈的反弹,即便吴起背负王尸,亦是被这些世家大族给射杀。

后来的三闾大夫芈原,本是出身王族,也是想要主持变法,可却总是无疾而终,而最后,芈原更是被排挤出了郢都,流放到了阮湘这等穷乡僻壤之地。

甚至于来说,楚国的国王,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受制于这些地方的世家大族,包括每次的征兵,战前筹备,还有缴纳赋税等等,都要依赖地方的世家大族的支持。

能将这些世家大族一网打尽,只能说明扶苏下手更为狠辣,也更为奸诈和狡猾。

田荣话语不停,继续道:“后来这位公子又去了北地,前些时候,大哥和弟弟亦是知晓,这位扶苏公子带着三万秦军居然就敢出塞,并且击溃了胡人二十多万的飞骑,最后还带着八千残部和两万多的胡人返回到关内。”

“……因此得到了秦皇嬴政的赏识。”田荣将自己派人探听得来的情报细细的讲给田詹和田横听。

最后田荣深深的舒了一口气,下结论道:“由此可见,现在这位扶苏公子,决然不是什么简单的货色,甚至于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颇为难缠的对手。”

田横却道:“哥,你怕什么?”

“这齐地是我们的地盘,他扶苏再厉害,还能翻出花来?只要我们兄弟团结一心,他扶苏能够如何?”

“况且,我们行事十分隐秘,纵然扶苏能察觉出一些蛛丝马迹,只怕最后未必能够查到我们。”

“横弟,你这个想法要不得!”田荣急忙劝道:“如此人物来到我们齐地,难道还不该重视么?”

“想想楚国那些丧命的世家大族,想一想已经位列封君之位的乌倮面对这位扶苏公子却是战战兢兢,想一想那些死在扶苏手下的胡人……”

“这些你听到之后难道脊梁骨就不发凉么?换做是你,你能够做到么?”

“这两年来,死在扶苏手中的人有很多便是认为他扶苏不过尔尔,小瞧了这位扶苏公子,认为他做事断然不会如此心狠手辣,所以最终才命丧于此。难道我们也要重蹈这些人的覆辙吗?”

“哥哥说的是,小弟受教了!”经过田荣一番提点,田横也猛然醒悟过来,知道自己断然不该如此轻视这位扶苏公子。

“如此说来,这一次扶苏有可能是冲着我们来的?”田詹眉头微皱,道。

“未必!”田荣摇了摇头,道:“我们行事周密,纵然被这位扶苏公子发现了什么,一时半会想要追查到我们也不是什么容易之事。”

田詹亦是点了点头,田荣如此说,倒是令他放下了大半个心下来。

“只不过,若是扶苏真的冲我们来,我们亦是要做些准备。”

“大哥,从今日开始,让我们的人减少外出,不可惹是生非,切莫吸引到这位扶苏公子,如此一来,能避免此祸最好。”田荣在一旁建议道。

见田詹点头,认同了自己的想法,田荣继续道:“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想些办法,将这位扶苏公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另外一些地方,如此一来,这位扶苏公子想来是顾不到我们了。”

见田荣脸上阴恻恻的笑容,田詹当即恍然,知道田荣心里有了主意,忙问道:“荣弟,你可有什么好主意?”

田荣道:“前些时候,我得到消息,张子房可是在临淄逗留。”

“张子房?”田詹和田横皆是一头雾水,颇有些不知道田荣在说些什么。

见二人情状,田荣当即解释:“就是传闻花费重金,收买刺客,在博浪沙锤击嬴政车驾的那人。”

田荣这么一说,二人旋即脸上露出恍然之色,亦是生出几分敬佩之情。

当年那一锤,可算的是天下闻名!

只不过可惜,未曾杀得了嬴政,这是令他们颇为感到惋惜的地方。

不过饶是如此,亦是让他们对于行刺之人的胆量充满了敬佩。

“张子房的大父,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他的父亲,相釐王、悼惠王,张氏一族,五世相韩,吾听说,张子房弟死而不藏,散尽家财,只为求一力士,完成复仇大计。”

“对于大秦,这位张子房可是有着国仇家恨,若是让此人知道扶苏行迹,你们以为会如何?”

“若是让扶苏公子知道,在这临淄,有张子房这么一个人,你们认为扶苏又会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