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秦做皇帝 > 第四百四十四章 去皇帝号

回到大秦做皇帝 第四百四十四章 去皇帝号

作者:青灯说书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15:30

第四百四十四章 去皇帝号

扶苏瞬间在脑海中浮现出几条想法。

刘邦说起来,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自是没有话说,妙到极点。

用不好,却是有着极大的风险割伤自己,乃至于要自己的命都不是不可能。

只不过,若是因此便将这柄宝剑按在关中,使其蒙尘,却不是扶苏的性格。

扶苏做事虽然喜欢谋定而后动,仔细谋划,走一步看三步。可往往有时也喜欢富贵险中求,无非便是其中的利益值不值得扶苏如此做罢了。

而韩成这步棋,毫无疑问涉及到了扶苏接下来对山东各地的战略,至关重要。

而刘邦,扶苏用是要用的,不过这防护以及链子也要准备好,即便出了意料之外的事,也要能够及时补救,并且将损失降到最低。

这般想着,扶苏心中旋即有了决断。

扶苏立即让章邯稍作休整之后,率军东出,其目的便是解荥阳之围。虽然荥阳城高墙固,又有李由亲自坐镇,不会有什么闪失。

可是荥阳既然是日后攻伐山东各地的桥头堡,那毫无疑问要好好的经营。

一份书信又从大营飞出,火速传达给武关的蒙毅,荥阳之外,由章邯坐镇,荥阳城内,蒙毅驻守,如此一来,双方互为犄角,自是万无一失。

无论哪一方遇袭,另一方都可以在短时间内知晓,并迅速的进行支援。

而李由,却是被扶苏召回咸阳。这将是制约刘邦的第二道锁链,至于第一道,便是刘邦的家眷。

做完了这些布置,扶苏旋即快速的返回了咸阳。

虽说对于这十几万俘虏秦廷早已有了准备,可是,毕竟是十几万人,对于秦廷的负荷可想而知。

只不过,这些事情,却是不需要扶苏来操心了。

这方面,有李斯亲自主持,再加上有他的师弟张苍那一堆精干的算吏,已然能够出色的完成这项任务。

回到咸阳之后,扶苏率先了解了一番自己这段时间离开咸阳之中出现了的情况。

不出所料,还真有一些不怕死的,想趁着他离开咸阳这段时间搅弄些风雨。

其中一些奸商见战争突起,局势紧张,便打算将粮价炒上天去,以此谋夺暴利。

这样的事情还真是不足为奇,嬴政有一次微服出巡,在兰池路遇盗贼,后来嬴政脱险之后,关闭咸阳,大索关中,虽说那一次最终没找到盗贼。

可是那一次,粮价却是被奸商成功的炒到了一千六百钱一石。粮价翻了十倍都不止。

而那一次,官府却是无能为力。

可这一次,官府却是准备充足,在官府开仓放粮稳定粮价,并且将这些奸商悉数抄家问斩之后,咸阳的粮价旋即稳定了下来。

之前意欲推行的粮食保护价格政策得以顺利的实施,至于反对者,口头上抱怨两句倒是没什么,可要是真的敢和秦廷对着干,炒高粮价,那就不要怪扶苏的刀太快了!

反正商人在秦国没什么地位,在嬴政时期,就数次将一些商人和刑徒,赘婿送到边塞,去修地球,充实人口。

现在,扶苏虽说杀人狠了一些,可是,对于那些好好经营的商贩,扶苏却是动都没动。

而此时,李斯和蒙恬亦是联袂来到咸阳宫中。

扶苏去前线鼓舞军心,这件事他们二人自是知道,对于这一点,他们倒是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毕竟扶苏曾经可是亲自在草原上操刀子砍人的猛人,指挥着秦军在草原纵横千里,成功将东胡,匈奴两大部族打的伤筋动骨,数年之内无力再进犯秦地。

而且,在前线,章邯身为少府令,又是前线主帅,对于扶苏的安全,自是不可能不考虑周全。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二人才并未出言反对。

扶苏旋即将自己下一步的打算对二人说了一遍,不管是蒙恬,还是李斯,对于秦国的军政两界都影响颇深。

倘若扶苏的计划能够得到他们二人的赞同默许,做起来无疑事半功倍。

“陛下意欲自去皇帝号?并且复立韩王?”李斯和蒙恬皆是震惊的看着扶苏。

“陛下万万不可。”蒙恬旋即脸上涌现出激愤之情。

“陛下,这皇帝号乃是先帝所创,意在表彰先帝创下的丰功伟绩,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才有了“皇帝”称号,陛下如今怎么将这皇帝号去除?”

“还有那韩国,已经被我秦国毁其国家,灭其社稷,如若复立,先帝如何自处?”

“臣亦是赞同蒙将军所言,当年先帝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与群臣讨论,才最终定下了这“皇帝”尊号,若是去除,实乃是对先帝不敬,还请陛下三思。”李斯紧随其后,表达了和蒙恬相同的意见。

扶苏却是摇了摇头,对于李斯和蒙恬的心思,扶苏自是猜的不差,对于他们而言,嬴政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早已是无人能及,即便如今嬴政已经驾崩,可他们终究是老臣子。

望着二人,扶苏语重心长道:“蒙卿,李相,二位莫急,听朕道来。”

蒙恬和李斯二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皆是有些迟疑。

毕竟扶苏乃是当今的皇帝,能够容许他们如此,已算是不易,换做旁人,只怕扶苏未必会有这么好的态度,还给他们诸多解释。

见二人不语,扶苏心中感叹这就是做皇帝的好处,即便臣子不赞同自己的意思,皇帝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且臣子都需要仔细思考并且郑重考虑,而不是连听都不听。

“朕想先问两位爱卿一个问题。”扶苏咳嗽了一声,道:“我秦国自孝公之后,缘何国力一代比一代强,乃至最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未等蒙恬李斯深度思索,扶苏便已然开口道:“或许是因为商鞅变法,我秦国国力大大增强。”

“或许是将士前线浴血奋战,不避艰险生死,或许是我秦人躬耕田野,使得府库满溢。”

“也或许是我秦国甲兵财货皆强于列国……”

扶苏列举种种,最后缓缓伸出两个手指,道:“然朕却以为秦之所以一代更比一代强,其缘由乃是两个字:务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