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寻唐 > 第四百七十五章:德州的问题

寻唐 第四百七十五章:德州的问题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23:15

第四百七十五章:德州的问题

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之称,扼害着山东的西大门,又与现在李泽的统治中心武邑相邻,是李泽极为看重的所在,当年一把火把德州变成一片白地是因为此,而如今,李泽投入进去了无数的资金重建德州亦是如此。

历经一年多的建设,德州如今正在慢慢地恢复着元气。德州新城已经初具规模,一家家的工坊正式在这里安家落户,正在源源不断地为武威生产着他们所需要的大部分物资。

虽然整个德州的绝大部分区域现在还处于一片荒原般的模样,但在德州新城附近,却已是显得生气勃勃。

李泽对于德州的整体规划,基本上沿着一条线前进,自德州新城出发,然后经吴桥县,东光县,至南皮县,最后与沧州连接成一体。

充沛的水力资源为武威的许多重工业提供了动力,在卫新河,彰卫新河沿岸,一家家利用水力的工坊在一年的时间里被纷纷建立了起来。

在这里,有以制造武器甲胄的兵工作坊,现在武威军所有士兵标配的板甲,就是在这里利用水力冲槌制作而成的,李泽军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小到羽箭达到攻城器械,有将近八成,都是在这里制造出来的。

这里也是李泽极为重视的武威新钱的铸造地。从这里生产的武威新钱,通过武威钱庄,昌隆钱庄,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大唐境内扩散,对于李泽来说,没有比铸钱利润更高的生意了。而且除了赚钱,武威铜钱的存在和流通以及挤占原本的大唐铸钱的市场,还有着其它无数的妙用。这些用处,在短时间内或者还显不出功效,但在未来,他能起到的作用,可并不比全副武装的军队小了。

当然,这里还有诸如缫丝,纺织,成衣等一系列的厂坊。

这里,不仅生产着军国重器,也是很多民用产品的有力竞争者。

“郭刺史,德州可是一个吞金兽,这两年来,我们在这里已经投入了数百万贯的钱了。”夏荷看着陪同的德州刺史郭奉孝道:“什么时候,德州可以能自济自足呢?”

郭奉孝两手一摊,笑道:“夫人,如果度支司允许我们向这里的兵工作坊,铸钱司收税的话,那么我们今年便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可问题是,这些都是节镇直辖的啊,我们在他们身上收不了钱,每年倒还倒贴进去不少,实在是没有办法啊!”

王明义道:“这件事我看郭刺史就不要打主意了,不管是兵工还是铸钱,这可都是国之重器,是断然不可能交给地方上来运作的。”

夏荷却是摆了摆手:“倒也不尽然。交给地方上也不是不可以,德州虽是地方,但也是节镇下辖的一部分。”

郭奉孝大喜:“夫人,是太傅已经有了这个想法了吗?”

“不是,是我!”夏荷道。

“不是太傅啊?”郭奉孝大失所望。

夏荷瞟了他一眼道:“今年前两个季度,度支司对兵工作坊和铸钱司的整个运行状态是不大满意的。做着独家生意,啥也不用愁,有些官员,很明显是懈怠了,在我们看来,这些行业的成本,都是可以大幅度下降的。度支司已经数次向他们发出了公函建议了,但很明显,他们并没有放在心上。我的想法是,将他们交给地方来管理,每年节镇向他们下发订单,价格嘛,双方也是可以商量的,他们赚得多了,你们地方上便得的多,赚得少了,养不活人了,你们地方就得倒贴。”

郭奉孝一听这种搞法,顿时就不乐意了。“夫人,很明显到时候节镇会将价格大幅度的压低,我们还不得不保质保量的生产,要是误了军机大事,那是要杀头的。这是将难题交给了地方上啊!”

夏荷一听就乐了:“还真是这个想法,不然公子为什么要将你郭奉孝放在这个地方呢?你想要让这些行业成为你德州能下金蛋的老母鸡,那你就得想办法让他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宁可不要了。”郭奉孝连连摇头:“我情愿在其它地方多下下功夫。”

“这可就由不得你了,可行性报告我们度支司已经起草完毕了,等到公子从潞州回来,便将提交到公子案头,公子一批,你郭奉孝不乐意便去跟公子说吧!”

郭奉孝顿时苦了脸。

“你也用不着这么犯愁。”夏荷接着道:“既然是把难题交给你们,自然也会给你们相应的权力,到时候估计你郭刺史的位置也会升上一升,虽然还在这里任刺史,但也会另兼一个职位可以有效地管理这些特殊的行业。接下来的两年里,武威会息兵罢战,对于武器等的需求会大幅度的下降,这也是一个让你可以从容整顿他们的机会。这些作坊不过才正式运营了一年有余,很多弊病便暴露无遗,说到底,还是一个人的问题。这半年来,公子对于许多武器的研究并很不满意,明明已经给出了思路,给出了可行的法子,但新的东西就是出不来。很多人是安逸了,认为现在咱们武威的兵器已经是天下之冠,可以躺着睡一觉了,殊不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的武器装备越好,战场之上便能少死许多人,财政之上也会更加充裕。每年拨给他们那么多的研究经费,可不是让他们拿来用在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上的。”

“的确是这样。”郭奉孝深有同感地道:“负责军工生产的大使,在德州架子可比我大。”

夏荷卟哧一笑道:“等到他变成了你的下属,你有的是法子收拾他。不说这些了,等一切都成了定局之后再讨论吧,郭刺史,说说你这里其它的行业吧,我倒是对毛纺业很感兴趣。”

“纺织这一行业,在军工,铸钱等行业不能给德州带来利润的情况之下,现在可是我们德州的支柱产业啊!”郭奉孝道:“博兴那边的毛纺已经形成规模了,每年能产出数万匹用羊毛纺成的布,这些布匹附加值可比普通的棉布高多了,已经直追丝绸了。在博兴,我们兴建了数家大规模的纺织厂,将那里的人组织起来进厂做工,效率极高。如今的问题是,原材料不足,羊毛产量远远跟不上生产的速度。”

“现在口外基本上已经平定了下来,义兴社派出去的人手,正在大力安抚哪里的百姓,招纳各类杂胡,到目前为止,卓有成效,大规模地养殖行业已经在口外逐渐形成了,过了今年,原材料就会源源不断地运来。到时候,我只怕你消耗不了。”

“怎么可能呢?”郭奉孝道:“现在德州新城附近,大量的女子基本上无事可做,这里的兵工铸钱等行业是不招纳女子的,而农田的活计,对于女子来说,也过于繁重,但这些都是劳动力啊,真有了源源不断地原材料,我可以让这些人人手一架纺车,就在家里劳作,然后纺出来的线,让博兴的纺织作坊统一收购,这样一来,既解决了这些女子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纺织厂的原材料问题。”

王明义听到这里,不由伸出了大拇指:“郭刺史看来也是一个做生意的行家,从这些个体手里收购,而这些人又是利用空余时间来做这些事情,想必你肯定是要从中间赚一笔的。”

“这个自然,雁过拔毛嘛!”郭奉孝大笑。“不过夫人,有一件事我还要拜托。”

“什么事情?”

“这一次金公路过德州的时候,送给了我一块地毯,据称来自遥远的波斯,我问了一下价钱,倒是吓了我一跳,但我看那质地,却也并不比我们这里的纺织厂出来的质量强,听闻这种东西在江南可是有价无市啊,我们为什么不做呢?但唯一的问题,就是一个染料的问题,金公送我的那一张地毯,花色斑斓,图案亮丽,而且经久而不褪色,我听闻太傅麾下就有这么一些人是专门研究这些东西的,能不能请夫人帮帮忙,将这些人送到我这里来呢?”

“哦,你是说室火猪这支队伍里的人啊!”夏荷想了想:“好像是有这样的一些人,不过我也不太清楚,等太傅回来,我帮你问问吧!想来问题是不大的。”

“那就多谢夫了。”郭奉孝大喜。

“现在德州的问题,除了这些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一个人丁不足的问题。”郭奉孝道:“当年移走的那些人,现在都在武邑,南宫,石邑,以及翼州这些地方,比起德州来,只强不弱,走了的人,都不肯回来。现在德州大片土地抛荒,最是让人心疼。”

“这个问题就只能慢慢来了。”夏荷想了想,道:“前段时间有不少战俘,或者会拨一些人到你这里来,对了,当初卢龙的那些战俘,如今可还安分?”

“早就是乐不思蜀了。”郭奉孝道:“这些人最早的一批,已经脱离了战俘身份,在德州安了家,要田有田,要屋有屋,谁还乐意回去?有他们现身说法,即便还是战俘身份的人,现在也都卯足了劲,准备在身份转换之后在这里安居乐业呢!”

“那就好。有人才好办事,能让人心甘情愿地办事,那才是最好的。”夏荷开心地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