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寻唐 > 第五百八十二章:河中有事

寻唐 第五百八十二章:河中有事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23:15

第五百八十二章:河中有事

读书人一旦横下一条心来,那可比起一般的武夫还要心狠手辣。武夫恼羞成怒之下,最多是拔刀杀人图一块,读书人不但要杀人,还要诛心。

从翼州刺史调任河中府,李泽表现出了对丁俭的极大优容和忍耐,而丁俭也是下定了决心要把河中做成一个改良版的新翼州。

他本是豪门子弟出身,在翼州任刺史数年,对李泽新政也有了极深的理解,在他心中,早就构画了一副改良版的新政。在他看来,李泽对旧秩序施以致命的打击会造成极大的破坏,而他的改良版将能最大程度地团结所有的力量。

他信心满满地赴河中上任。

然后,他的信心在这里遭遇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

丁俭忘记了,不管是李泽新政还是他的改良版,都是以损害大地主大豪门的利益为基础的。李泽是用刀子摧毁旧秩序,而丁俭是想用怀柔手段让这些人让度利益给那些贫苦百姓从而达到天下和谐的理想境界。

但既得利益者凭什么要让度出利益呢?

人心都是贪婪的,没有的想要有,有了的想要更多。

断人财路,无异于杀人父母啊!

丁俭的新政在河中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明里暗里的反对,反抗,一年下来,一事无成。眼见着富庶的河中一年到头来的收成,还不如莫州朔州这些被战争摧残得不像样子的地方州治,丁俭终于急了。

河中自然不是没有钱,春播夏长之时,丁俭看到的可是大丰收的景象。

粮去哪了?

钱去哪了?

自然是那些豪门大户的仓禀里。

丁俭像挤牙膏一般地从这些人的口袋里往外挤出了一点点利益,为些脸都笑得有些麻木了。

让丁俭彻底动了杀心的,缘于入冬之后的两件事。

一件是走私售卖粮食事件。

李泽治下,是用粮食作为一般等价物来平抑物价的,粮食的价格,被朝廷限制得极死,想高价售粮,是压根儿不被允许的。在李泽的初期发展阶段,他甚至高价从外地买来粮食,然后再平价销售给治下百姓,这其中的大额亏空,只能辛苦的从别处找补回来。但也正是因为将这项政策坚持到底了,所以李泽辖下不管什么时候,都极其平稳,这几年随着地盘的扩大,水利工程的大规模修建,道路畅通,再加上老天爷很给脸,连年丰收,使得粮价一直很稳定,今年最苦的时候,也就是刚刚打下潞州卫州那一段时间,青黄不接而又陡然新增了大量的人口,那个阶段,还多亏了金满堂从江南购入了大批的粮食来稳定物价。

所以,粮食对于镇州朝廷来说,是根本所在。

虽然今年又丰收了,但放眼整个镇州治下,其实也并不如何充裕。勉勉强强够用而已。

而在这个时候,丰收的河中,却不愿意将粮食拿出来。

因为他们找到了高价售粮的一条通道。

朱温在长安称帝,建立伪梁,这不仅让镇州朝廷愤怒,也让南方的那些一方诸候大为不满,一时之间,南方的粮食被卡住了,不再沿运河运往长安洛阳。而朱温控制下的地盘,包括八百里秦川,因为战争的原因又大规模的减产,其实就算不减产,这些粮食也是无法养活长安洛阳这数百万人口的。

一时之间,长安洛阳粮价疯长,比起镇州的粮价,要足足高出十余倍以上,而且随着冬季的来临,价格还在上涨之中。

三倍暴利就足以让人疯狂,何况是十余倍。

河中的那些豪门大户铤而走险,而长安方向也急需粮食,双方一拍即合,小心翼翼地开辟了一条走私通道。大量的粮食,就这样被走私出了河中,贩卖到了长安等地。

一个月之前,这条走私通道被丁俭查获,但河中大豪门手脚极快,上百人被灭口,使得丁俭最终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将这些人钉死。

第二件事,就是官粮掺毒事件。

河中豪门捂粮不售,无烦炒作粮价,丁俭从其它地方调来粮食,由供销合作社平价售出,而这些人竟高价收买了合作社中的一名本地工作人员,将粮食之中掺入剧毒,粮食吃死了人,供销合作社一时之间成了过街老鼠,连带着官府衙门也满头包。等到丁俭查明真相,那个掺毒的人,早就逃之夭夭,潜逃去了长安等地。

通过这两件事,终于让丁俭认清楚了自己面临的形势,他终于动了杀心。

也恰是这个时候,远在武邑的高雷给他递来了刀把子。

或者是河中的这些豪门大户也知道情形越来越危急了,这个时候他们终于想起了前任河中节度高雷,但高雷油盐不进,对于高雷来说,他将所有的田产都卖给了官府,然后带着家人跑去了武邑,又怎么会再掺杂进墨缸一样的河中呢?

既然说服不动高雷,这些人便把手伸向了高雷的几个儿子,美女重金不吝砸下,将高家几人拖下了水。走私粮食事件,高雷的几个儿子便有份。也幸得高雷发现得早,一顿棍子便将几个儿子全都打折了腿。

惊怒的高雷自然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恼羞成怒的他,终于撕下了最后的情面,将某些人的阴私证据交给了丁俭。

丁俭以这些证据为突破口,痛下杀手,到年关之前,已经逮捕,关押了上百人,而在抄家的过程之中,越来越多的与伪梁勾结的证据被从水面之下翻了出来。

河中终于坐不住了。

私下的串连如今已经变成了公开的呼吁,如果不是屠立春坐镇河中,丁俭指不定已经被这些人撕成七八块了。

“如今已经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些人勾续伪梁。”田波道:“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一次整个的事件,是由敬翔一手策划的,目的就是逼反河中的这些大户,包括故意将河中走私粮食的一些证剧泄露给丁俭。敬翔的时间算得很准,这个时间段,恰好也是吐蕃人大举入侵的时候,敬翔或者不在意这些河中大豪门的生死,但他却可以把屠立春的左威卫死死地拖在河中府。我们甚至怀疑,敬翔已经秘密调配了一支军队,在必要的时候进入河中府对这些准备造反的家为给予支持,或者也正是这样,河中的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才干铤而走险。他们大概认为如果成了,他们便可以带着河中府投奔伪梁,如果不成,他们也可以逃往长安。”

“敬翔倒真是一个人物啊!”对于敬翔的手段,李泽倒是颇为赞赏。“于无声之处听惊雷,这些河中大豪被他利用到了极致,只要河中的局面,能够拖住我们几个月,对他们而言自然是极有利的。”

“在这个局中,敬翔认为安绥杜有财肯定顶不住吐蕃人的倾国来攻,他甚至认为河东军队推上去,也不会是吐蕃人的对手,了不起打成一个僵持局面,如果把屠立春的左威卫摁在河中动不得的话,河东局面自然危矣,那个时候,我们不得不调动其它部队支援河中。对于他们的威胁,就隆到了最低,他们也可以集中全力向南发展,他们现在急于获得南方的粮食,财富。”

李泽看了一眼手中田波呈上来的河中势力分布图,摇了摇头:“这就是宗贼的力量啊!瞧瞧,整个河中,一旦发动,无处不乱啊!”

“公子放心,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田波道:“一旦河中有动,十天之内,内卫会配合屠将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们尽数捣灭。”

“伪梁的那支军队呢?”李泽问道。“能不能顺手吃掉?敬翔搞了这么多事情,我们岂能没有回报?”

“公子,主要还是用最快的速度平定内乱,至于能不能顺便赚点外快,就要看机会了。如果敬翔派出来的人不够机警有点蠢的话,我想机会还是很大的。”田波笑道:“属下准备马上动身前往河中。”

“去吧!”李泽挥了挥手:“不打碎那个旧世界,我们就无法按照我们的想法来重新绘制一副新的河中图。该流的血,总是要流的,想来现在丁俭终于明白了这一点。等他办完了这一件事,就可以把他调回中枢来,让他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们的政策,以后这个人,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丁俭通过这一件事也能明白公子对他的一番苦心,像公子如此栽培某一个人,为此不惜容忍他一次次的犯错,可是属下首次得见。”

“难得有一个南方大豪的嫡系子弟投奔我们,怎么能不好好地经营呢?别人千金市马骨,我不惜万金市马骨,更何况这个人的确是有才能的。”李泽大笑起来。

田波匆匆离去,李泽也缓步走出了自己的公厅,外面的风依然刺骨,但心里头却是热水贲张,又一出大戏的帷幕缓缓拉开了,等到这出戏落幕,自己便可以说是彻底站稳了脚跟,真正可以做到放眼天下了。

吐蕃,注定要成为自己的又一个踏脚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