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寻唐 > 第八百六十八章:我还是当这个皇帝吧

寻唐 第八百六十八章:我还是当这个皇帝吧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23:15

第八百六十八章:我还是当这个皇帝吧

茶盏在手里缓缓地转动着,李泽看着那些半人高的松柏随风摇摆着,好半晌才道:“自然是想过的,可是却无所得。”

公孙长明点了点头,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

“我曾经想过,就这样当一个宰相也不错。”李泽缓缓地道:“我曾经设想过一种制度,皇帝,只能是国家的一个象征,而并没有实际的权利。所有的权柄,都操之于宰相之手。”

“没有那个皇帝会甘心成为一个摆设的。”公孙长明连连摇头:“如果真是这样,那相权与皇权之争,必然会贯穿整个朝政,最终,必然有一方会血流成河。”

“原本我还是认为我能做到的。”李泽道:“皇族原本的势力,已经落到了最底谷,这本来是限制皇权的最好机会。终我一生,总是能设计完善一套完整的这样的制度的,只可惜,薛平韩琦他们为小皇帝找了一个好岳家,一下子便我的如意算盘落在了空处。如果还想这样的话,那接下来在朝堂之上,与向氏一伙的官司都有的打了。”

“李相,恕我直言,即便没有向氏,这也是不可取的。”公孙长明道:“你不想代唐而自立,而愿意一辈子当一个宰相。可是您这个宰相,与皇帝的权力有什么区别吗?如果真有,那也只是一个名号而已。那么接下来呢?在您之后呢?如果新上任的宰相,还有与您一样的权力,那谁能保证他想更进一步,干脆自己走上去呢?这样的制度,压根就是不现实的。”

李泽哈哈一笑:“这个制度,其实是肯定能希望做成的,不过我想了又想,期间也与章回,章循等武威书院的那些学问精深的人深度探讨着,最后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我们现在的文化基因,决定了这一套是压根儿就行不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啊,我们的孩子从小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他们从内心深处,就需要一个皇帝。”

“没有了皇帝,这天下,岂不是又要大乱?”公孙长明有些茫然。

李泽摆了摆手,“我又想过第二个办法。那就是以义兴社为基础,来完成对大唐的绝对控制。公孙先生,你可以把义兴社看做一个党,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现在我们的军队将领,地方官员,八成以上,都是义兴社的成员,你们都认为是我李泽在控制着整个大唐,但勿宁说是义兴社在控制着整个大唐。从军队,到地方官府,在乡老村老,到商社工坊,义兴社的成员遍及各地,一声令下,义兴社便能发挥出无以伦比的能量。”

义兴社本来就是李泽用来控制手下的一个组织,公孙长明倒不以为异。但没有想到,李泽接下来所说的话,却又让他惊骇莫名。

“如果这样的话,我想,是不是皇帝就可以不要了。”李泽自顾自地道:“每一届义兴社的党魁,便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国家的最高首脑。现在是我,接下来,大家可以选出新的符合要求的义兴社最高首脑。”

不等公孙长明出言反对,李泽却又摇头道:“可往深里想了一层,却又觉得是换汤不换药啊,只怕还会导致更多的血腥和争斗,但凡有希望的,都想来争一争,正如你所说的,碰到一个有能力有野心的,自己想要过一过皇帝的瘾呢?等他上了台,只怕我们辛辛苦苦打造的义兴社,第一个就会被这个家伙举起屠刀,砍杀个稀乱。”

“李相说得不错,万万不行,万万不行。”

“所以我想来想去,终究还是一个死结。不管怎么想,一个皇朝,似乎总是无法避免他最后烟消云散的结局,这可真是让人不甘啊!”李泽一摊手道。

“李相,您想得太多了。”公孙长明道:“再聪明的人,能算到两代之后,便已可算是神人了,至于再往后,天知晓到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

“可我总想再谋算得深远一些!”李泽站了起来,来回地踱着步子,“所以我派薛平他们去西域,让李存忠,戴琳等人瞅着吐蕃,投下巨资让金满堂航行海外,听到金世仁这家伙发现了一块新的陆地并已经站稳了脚跟,便马上不遗途力地去支持他们继续扩张。我鼓励远洋贸易,在武威书院里大力开展格物致知,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想让我们唐人,这一代,下一代以及子子孙孙,能够睁眼看世界,对这个世界有一个充分的认知,而不是固步自封,永远保持一个向外争胜的心,那或者,我建立的王朝,能够延续得更久。”

公孙长明感觉自己的思维有些跟不上李泽所想了。

“公孙,你说说,一个王朝为什么每每由盛而衰呢?每一代的开国帝王甚至第二代帝王,都可以说是精英之辈,而每一代的帝王,真正的蠢蛋,只怕是少之又少吧?就像现在在镇州躺着的那一位,你能说他是昏庸无能吗?他只不过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现在我们的这位小皇帝,也是一位聪颖之辈,在武威书院里,各项科目的学习,可都是优等。”李泽道。

“不管什么样的时代,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都是存在的。”公孙长明思索了片刻,道:“只不过在盛世之时,这样的矛盾被掩盖了。而随着王朝的延续,阶级之间的矛盾,便会越来越突出。都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此而已。而在中原王朝,最大的矛盾,其实应当是没有解决土地的兼并问题,大量的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财富也愈来愈集中在少数的人手里,当这样的事情,发展到一个极端,自然就会爆发出巨大的问题。不过李相,你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了啊。大唐治下,每户名下的土地不能超过一千亩,严厉的梯级税收制度,可以说已经杜绝了大量拥有土地的可能。光是这一点,我便觉得,将来的王朝是可期的。”

“现在的土地是远远不够的。”李泽道。

“怎么可能,我们现在很多地方的官员,愁的都是人丁不足。”公孙长明摇头。

“那是现在。”李泽道:“公孙先生应当注意到我们现在治下的出生率,死亡率了吧?从四年前我们开始进行人口普查开始,每一年,我们净增人口在五十万以上。去年,整个北地,净增人口八十万。”

“好像听夏荷说过一嘴!”

“过去人丁少,固然是因为连年的战争,灾荒,死的人太多,但更重要的是,生得太少。大家连自己都喂不饱的时候,那里敢生娃,即便生了,也多有溺死,遗弃。而现在,日子越来越好过了,生了娃,都能养得活。而我们的老百姓,可都是信奉多子多福的,只要经济来得及,那是可着劲儿的生啊。”李泽摊了摊手:“所以终有一天,我们的地是会不够分的。”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啊!”公孙长明恍然大悟:“所以李相瞄着外面,是要开疆拓土,为子孙后代谋取更多的土地?”

“有这个想法!”李泽道:“世界大得很,但没有一片土地是没有主人的,所以,我们想要我们的子孙后代一直有足够的土地,就要不停地向外扩张,去与人争,与人夺!以后我们的帝国,要永远保持着一个向外扩张的野心,只要不停地在刀锋向外,那么内部的矛盾自然就会被减小,只要在外部有足够的收益,那么便能弥补内部的收益不足。”

“可是李相,古语云,好战必亡啊!”公孙长明有些忐忑。

李泽微微一笑:“所以我们需要永远保持着强大,永远要比别人强。而且当我们强大的一定的地步的时候,战争,反而是最后的选择了,因为到了那个时候,说不定会有更简单的办法谋取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永远都比别人强?”公孙长明喃喃地道。

“是啊,要永远都比别人强!”李泽笑道:“想到这一点,我就觉得,我还是当这个皇帝吧,因为我需要在我的有生之年里,利用我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威望,来强力推动国内的发展,不仅仅是土地的改革,商贸的扩张,还有教育的普及,格物的进步。”

“至于我的后代们如何,我觉得我还是可以把我的儿子,孙子教育好的。”李泽呵呵笑了起来,“李家的儿孙,永远也不许在深宫里长于妇人之手,他们到了求学的年龄,就要出去求学,到了该做事的年龄,便要出去做事,还要从最底层做起。这样一步一步的上来,我觉得总不至于太差。”

“李相深谋远虑,公孙远远不及也。”公孙长明由衷地道。

“其实我已经下定了决心,并不在乎什么名声。”李泽道:“所以你们私底下要做的事情,虽然我大概知道是什么,却也懒得去管。”

“如果能有一个好名声,自然还是要更好一些!”公孙长明赶紧道。

李泽大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