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寻唐 > 第九百四十九章:难题

寻唐 第九百四十九章:难题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23:15

第九百四十九章:难题

武威书院中的政经学院,就是李泽培养新一代大唐官员的摇蓝,虽然现在还在进行科举,但世人所公认的是,只要考进了政经学院,不出什么大的漏子,便能妥妥儿得获得一个进士身份,从而成为正式的官员。而不是政经学院出身,即便名气再大,学问再精深,也有很大的可能在科举考试之中那些古怪的题目之中败下阵来。

新式的科举考试,已经完全颠覆了过去的规则,老派的读书人,即便还想走科举这条鱼跃龙门的路子,也基本上行不通了,除非他们能重新学习从乡学到县学、府学再到武威书院的一整套新式的教材。

这样的人,也不是没有,也有人成功,但绝大多数的老派读书人,还是无情地被这个时代抛弃了,他们也成为了李泽治下最为不满的那一批人。

不过李泽不在乎。

俗语不就说了吗?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一举只知道说酸话的家伙,李泽才懒得理会他们呢。现在他所一力倡导的新学,正在源源不断地为他制造着他所需要的人才,而不思改变的那些老派读书人,只能被滚滚的历史车轮所辗碎,然后抛进时代的垃圾堆中。

他们很快就会变成极少数。

政经学院为李泽培养着一批批的新式官员,而从这里面也走出来了不少的优秀的官员。许子远与徐想两人绝对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

这两人的经历,已经成为了书院之中的传奇,被所有的学子们津津乐道。

不管是许子远当年单骑说服张嘉,然后经营河套,还是后来徐想卧底数年,一举逆转对伪梁的战略优势,使得伪梁一蹶不振,这两个人都在大唐复兴的过程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这两人,都成了大唐重臣,一个总督宁夏,一个施政浙江。

但李泽还没有见过声名赫赫的徐想。

当初徐想赴泰山卧底的时候,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李泽自然是没有必要见他,到了后来,徐想名声越来越响,在伪梁的官儿越做越大,先是泰安知府,再到武宁长史,随着田国凤倒戈一击,徐想在武宁一把火烧了朱友贞的物资伫备然后潜逃扬州,最终又因为柳如烟闪电般的拿下两浙之后,他又被直接任命为了浙江总督。

“见过李相!”不过三十出头的徐想抱拳深深一揖,说起来他也是第一次如此的近距离地与李泽见面。以前他还是武威书院学子的时候,并不出挑拔尖儿的他,大概也就是坐在教室后排位置的角色。

“终于见着我们的大英雄了。”李泽放声大笑,走过去双手扶起徐想:“你的故事,在北地都被人编成了话本,在茶馆酒肆里传唱了,你的那些学弟学妹,对你可是崇拜之极啊!”

徐想笑道:“当年李相给我们讲课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徐想记忆犹深。”

“不知是哪一句?回去之后我让章公写了裱好,然后去挂在书院里头。”李泽道。

“李相说,就算是一头猪,如果站在风口之上,也可以飞起来。”徐想芫尔一笑道:“所以,我不过就是那一只猪而已,却正好站在了风口之上,虽然没有多大才能,却也能因时,因势而舞于九天之上。”

李泽顿时被自己的口水给呛着了,连连干咳道:“这句话啊,那还是算了,不用麻烦章公了。就算站在风口之上,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舞于九天之上的,还有不少人偏偏要逆风而行呢!”

“那最终都是会粉身碎骨。”徐想道。

徐想与许子远两人的办事风格截然不同。许子远更多的是采取怀柔、迂回包抄等手段,不管是当初对张嘉,还是后来对薛平,抑或是在河套,在漠南漠北,他都是以一种温和的姿态来理政。他的这种风格,对于李泽收复那些夷族,蛮人,野人或者长期游离于大唐统治之外的人来说,无疑是最有效的。

但徐想就不同了。他不乏手段,但因为经历的关系,他兼具土匪的野蛮和军人的干练,做事绝不拖泥带水。放在浙江这种地方,就非常合适了。而他主政浙江之后,迅速地将这片原本富庶的地方安静了下来,社会秩序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正常,就可见他的手段。

“见过李相!”徐想身后,另外两人同时拱手与李泽见礼,这两人,却是义兴社的两位绝对大佬,杨开与曹彰。

他们在浙江,却是因为义兴社在浙江的推进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两位大佬一齐驾临浙江。

“杨开,你长胖了!”对于两位老部下,李泽明显就显得轻松多了,“看来徐总督给你的伙食太好了,你倒不像是来解决问题的,倒像是来休养身体的了。”

杨开大笑:“问题很棘手,日夜不能安眠,所以每天要多吃好几顿,徐督这里供应的饭菜与北地大有不同,别有风味,不知不觉便吃胖了。”

曹彰却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家伙,李泽也不与他开玩笑,只是转头看向自己身后,对紧跟着身后的李泌道:“李泌,放你一天假,与曹彰好生聚一聚吧。”

顶盔带甲的李泌却是摇了摇头:“职责在身,不敢懈怠,大郎也有他的事情要做。”

“这是命令,不是与你商量!”李泽笑道:“防卫任务暂时交给李澎吧,总要给人戴罪立功的机会是不是?曹彰,带你老婆走。”

曹彰干咳了一声,冲着李泽拱了拱手,转身向着李泌走去。站在李泌跟前,却又突然涨红了脸,不知说什么好了,倒是让徐想瞧了一个西洋景儿。这位曹副社长在给浙江的义兴社分部负责人们讲课的时候,滔滔不绝,出口成章,一听便知是满腹文彩的人物,不过眼下这一幕,倒是证实了外界的传闻,曹副社长是一个惧内的人。

李泌的传闻徐想自然也知道不少。摊上这样一个老婆,曹彰后院的葡萄树架子只怕也是经常倒的。

公共场后,李泌自然也不能让曹彰难堪,一转头看了一眼低眉顺目的李澎一眼,又低声吩咐了几句,这才与曹彰两人相偕离去。

徐想现在的总督府,是过去浙西节度使钱弘宗的节度使府,位于西子湖边,造得美仑美焕,将江南园林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为杭州有名的钱园。

一行人被迎进了占地极广的总督府,一众随从自然早有人去安排,只有李泽,杨开,田波以及还拄着拐的陈其亮被徐想迎到了他的公厅之中。

推开窗户,便能看到烟波飘渺的西子湖,屋里没有安置降温的冰块,大开的窗户之中习习湖风涌来,比起强行降温,给人的感觉就要舒服多了。

屋里的陈设,更是极尽奢华,这让陈文亮瞪大了眼睛,像是刘佬佬进了大观园一般左瞧瞧,右望望。

这可比李相的公厅要豪奢多了。

在武邑,李相的公厅比这里其码要小一半以上,里头除了书,卷宗,地图之外,几乎看不到别的东西。

“这里原本是钱弘宗的公厅,柳大将军打下这里速度太快,所有一切,几乎都是原样保存。”徐想看着陈文亮道:“所以我也就毫不客气的用上了。”

李泽倒不在乎这些东西,他在乎的是徐想治理地方的能力。至于徐想的官声,那是监察官员的事情。既然有现成的,为什么不用呢?难不成为了表示廉洁,就将这些东西束之高阁吗?完全没有必要。

“西湖的龙井!”仆从端上了一杯杯的香气扑鼻的茶,徐想笑道:“得益于李相推广的泡茶之法,却是为浙江之地开辟了一个新的财源,如今这龙井,因为是贡品,所以价格飞涨,茶农因此受益不少啊!”

李泽微微一笑,喝了几口茶,道:“成绩呢,我们都知道,今天就说说问题,如今的浙江,什么是你感到最难为的?”

徐想点了点头,道:“宗族。与北地不同,浙江这个地方,原本就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这些年因为海贸的大发展,丝绸,茶叶,瓷器等大量地行销海外,也使得本地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虽然说这些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但普通百姓也的确因此受益。他们的日子过得还算可以。都说穷则思变,既然他们的日子还过得不错,自然就不思变。这一点,在浙东表现得更明显。”

浙西钱弘宗因为与柳如烟对抗,被柳如烟率军打得灰飞烟灭,那些支持钱弘宗的大宗族也因此受创严重,而浙东则因为节度使杜宪见势不妙,立即投降,反而保全了浙东的大量豪族,也成为了现在李泽所推行的国策,步步难行的原因所在。

对于这些投诚的人,你总不能随意地喊打喊杀。

“虽然我们的土地政策在缓慢地推进,但很多地方,却是明里一套,暗里一套,宗族的势力在里面起了极大的反作用,但在明面之上,却又找不到他们的任何茬子,而义兴社,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加入了义兴社的本地人,被视为叛徒,在本地寸步难行。”杨开也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