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寻唐 > 第九百五十四章:盗墓

寻唐 第九百五十四章:盗墓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23:15

第九百五十四章:盗墓

余福觉得自己的爹娘给自己取得这个名字真是不错,有先见之明。苦了大半辈子,衣难御寒食不裹腹,一年上头都在苦苦地挣扎着求活,原本以为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唯一自豪的就是他成功地将三个儿子都养活了,成人了。

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老了老了,这日子却突然一天好过一天了。原来的官儿被赶走了,来了些新的官儿,一切便都变了。

两年前,他家有了自己的土地,虽然是贷款跟官府买的,但这钱是没有利息的。税赋突然降到了一个很低的程度,徭役没有了,以前那些老百姓必须要自备粮草去修建的那些工程,现在都由官府包干,而且还有工钱。

每当农闲之余,这样的工程便会一个接着一个的上马,让他们这些人,可以利用自己的劳力去换一些现钱。

家里剩下的两个儿子如今都已经娶了媳妇,茅草屋换成了大瓦房,粮仓里屯满了粮食,余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充实过。

他觉得很幸福。

唯一的遗憾就是大儿子去当了兵,然后再也没有了消息,只怕是永远也回不来了。家里已经给他立了衣冠冢,等到以后从老二或者老三的孩子中过继一个过他,也好让他以后有人供奉香烟。

秋收已经结束了,两个儿子收拾行囊,又去了胶州那边。那里再修一个好大好大的海港,永远都在招募人工。要不是自己年纪大了,年轻的时候又太过辛劳,留下了一身的病根,也会跟着儿子一起去哪里挣钱。

新收的粮食都已经入了仓,就等着供销合作社的人上门来收了。今年的粮食价格比去年要好,听说是因为在打仗,所以粮食价格上涨了,今天可以多还十个银元的欠款,每每想到此处,余福就美滋滋儿的。

呆在家里,当然也不能吃闲饭,这在余福看来,简直就是不能容忍的事情。不过家里的事情,老婆子和两个儿媳妇便都能做好,实在用不着他,所以他背起了背篓,准备去山里采些金银花。

眼下正是金银花盛开的季节,这可是上好的药材,采回来晒干了,一斤能卖半个银元呢!距家不远的那个无名小山之上,生长着大片的金银花呢!眼下正是成熟的季节。如果完全采完,晒干后只怕会不只一斤,那可是半个银元呢!

喜滋滋地余福脚下生风,困挠了他多年的膝盖伤痛,似乎都不那么明显了。险峻的小道也不是阻碍,而是他独享那么大一片金银花的保障。

终于抵达了目的地,鼻间香气莹绕,眼前白的,黄的一大片金银花海在他的眼中,就是一个个黄澄澄的铜元。靠外的那些,昨天他都采得差不多了,今天则要往内里多走一点了。

弯着身子钻进了树从之中,走了几步,他突然站住了。

茂密的树从之中,出现了一个大坑,他怔了一怔,他记得这里没有这样的大坑的,再向前行了几步,他突然看到了一个人倒伏在坑中,身下,大片的鲜血浸湿了周围的土地。血还没有变颜色,显然这人死的时间还不太长。

余福大叫一声,向后连退了好几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好半晌,才爬了起来,连滚带爬地向着外面跑去。

“杀人啦,杀人啦!”他一路惨叫着,一路狂奔下山。

一个时辰之后,这个大坑边上已经站满了县里的捕快。

陶普蹲在死者的身边,这人面朝下躺在地上,腰上一刀是致命伤。而更让陶普皱起眉头的是这个人周边遗落的东西。

不用细看,陶普就知道这是盗墓用的。这里有一个古墓?

让人挪走了尸体,陶普便赫然看到此人的身下,竟然压着一块残缺不全的石碑。

显考李公讳景隆之墓。

嗯,这是一个叫李景隆的人的坟墓,这个人是什么来头?陶普不知道,但肯定不是平头老百姓,否则这些盗墓贼不会盯上这里。

“头儿,这里头还有两个墓坑,还有死人!”茂密的丛林之中,传来了手下的呼喊之声。陶普心里头一沉,大步向着内里走去。

与外面的盗坑相比,内里的盗坑可就大多了,横七竖八的已经腐烂的棺木,白骨零散地丢落在地上,两个墓坑里,竟然死了三个人。

一下子出现了四个死者,这个案子可就大了去了。陶普的头皮不由一阵阵发麻,本来掘坟挖墓就是重罪,一旦抓到,便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这些盗墓贼都是一些亡命之徒,而能让这些亡命徒在这里火并,必然是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财货。

能大量地陪葬财宝的人,就绝对不是什么一般人。

这下子麻烦了!

陶普觉得自己捕头这个位子,有些岌岌可危了。

这些人,是真不好抓的。

又看了几个墓碑,果然,一个个都是姓李的。显然这是一个姓李的家族坟墓。

“陶头,县尊过来了!”外头又传来喊叫声。陶普定了定神,示意手下将死人都抬出去,自己也大步地钻出了林子。

县令很年轻,但来头却是极大,听说是武威书院毕业的进士,对陶普来说,那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一般的人物。

“吴县尊,是一起盗墓案子,盗墓贼内部起了火并,死了四个人!”陶普躬身行了一礼。这两年县里风调雨顺,就没有出过什么恶性案子,骤然之间出了一间盗墓这样的恶性案子而且还死了人,也难怪年轻的县令着了急,心急火燎地赶了过来。

自己怕追责,县令也怕考评啊!

这样的恶性案子要是破不了,吴县令只怕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吴秋北寒着脸,随着陶普往内里走去。他心里已经隐隐觉得很是有些不妙了,因为刚刚来时,便觉得这座小山有些古怪,此刻上得山来,心中更是有了一些定见。

这哪里是什么普通的小山来?

这明明就是封土。

封土都堆得跟山一样高了,这里头能是一般人吗?听到陶普说这外围的坟的主人姓李,下葬日期距现在不到百年,他的脑壳就更疼了。

因为现在大唐的皇室就姓李啊!

一共被挖开了三个坟墓。

吴秋北可不是陶普那样的勉强识得字的半文盲,仔细看了一遍之后,心里倒是松了一口气,这被挖开的三座坟,明显还在外围,也就是说盗墓贼并没有触及到封土之下的真正的大人物的坟墓。

而且这一遍瞧下来,他发现最外围的坟墓最为简单,跟普通老百姓基本没啥区别,但往里头就不太一样了,特别是最里头的那一座,看起来变颇为不凡了

似乎是这个家族没落了,越往后代,便越没啥出息了。最后已经沦落到普通百姓一般无二了,这让他又小小地松了一口气。

“把这里大致的情况记录下来,然后把坑填上吧,入土为安,不能让死者的尸骨暴尸荒野。”吴秋北一边转身向外走,一边吩咐道。

走到外面,仵作已经将四具尸体勘察得差不多了。

“县尊,除了外面一个是被突然偷袭而死的,内里的三个都是搏斗之后死亡的,这是从其中一个人怀里找出来的玉玦,不过形制有些奇怪,与一般的不一样。似乎是被从中间斩成了两片,这人怀中,只找到了半片。”

看着摊在白布之上的这片玉玦,的确是有些奇怪。一般的玉玦就是半环形,但这一块半环形的两端却似乎是被人斩断的,原本的模样,似乎是一个圆形。

“没有找到另一半?”

“没有。”仵作道:“县尊,看这断口,形成最起码也有好几十年以上了,不是现在才折断的。”

“作为证物保存吧!”吴秋北叹了一口气道:“这个案子死了四个人,又涉及到盗掘坟墓,而且这里只怕是一个墓园,来头不会太小,向上禀报吧,把情况写得详细一点,算了,这件事我亲自来写。”

想到这坟墓里的主人极有可能与当今皇室有关,吴秋北便有些无奈,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陶普,县里所有捕快,全体出动,设卡搜查,这些人应当还没有逃出我们县境去。”往回走的路上,吴秋北吩咐道:“如果能把人抓到那就最好了。”

“是,县尊!”陶普嘴里答应的痛快,心里却是暗暗叫苦,这样一帮亡命之徒,真要碰上了,那才是要命。

“这些人恐怕都是一些亡命之徒,县里捕快人手不够,我会让县尉动员一批民兵由你调遣。”吴秋北想了想,又道。

“多谢县尊!”陶普大喜,“县尊,能不能让善窖镇的刘三通带他们哪的民兵过来帮我?”

“刘三通?你识得这个人?”

“听说此人以前在平卢军可是当过将军的,那一身功夫,普通三五个壮汉根本近不了他的身,这些盗墓贼都是些亡命之徒,手上也不知染了多少人的血,有这样的人压阵,属下心里才妥当呢!”

“行,那我就让县尉调此人过来。”吴秋北知道刘三通是何许人也,这个人也是上头交待过要特别关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