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乞活西晋末 > 第三百三十四回 龟碑谶语

乞活西晋末 第三百三十四回 龟碑谶语

作者:万载老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27:52

第三百三十四回 龟碑谶语

大晋京都,司州洛阳,据《晋书》所载,其五部、三市,东西七里,南北九里,户十一万有余;其东有建春、东阳、清明三门,南有开阳、平昌、宣阳、建阳四门,西有广阳、西明、阊阖三门,北有大夏、广莫二门;司隶校尉、河南尹及百官列城内也。

随着张方被杀,关西溃退,司马颖不战而逃,二月初,东海王司马越终以胜利者的姿态,率领浩浩荡荡的关东联军,两年后再次进入了不战而克的洛阳。相比两年前他投机也似的挟持傻皇帝,纠集一大批乌合之众北上挑战司马颖,如今的他虽然手中没了皇帝,但声威与权势却更强盛,说是一呼百应绝不为过。

即便西去的迎驾大军还将面临大小战事,但没人会怀疑,下一位主政大晋的必然是这位司马皇家的远支王爷,分蛋糕的人选出来了,蛋糕就要分了,手快有手慢无啊。大晋各地该邀功的,该转投的,该告饶的,再不闻风而动更待何时?萧条年余的洛阳,继秩序恢复之后,一时竟立显车马接踵,络绎不绝,倒似东海王已给大晋带来了乱后大治一般。

然而,就在洛阳诸公正瞪大着眼睛,或焦虑、或期盼、或偷笑、或如菜场讨价般的等待着新一轮权利洗牌的时候,龙蛇混杂的洛阳突然传出了一则劲爆消息,其玄幻离奇,其震撼慑人,风头甚至短暂遮掩了东海王司马越的光辉。

该消息众说纷纭,流言漫天,在其诸多版本系列中,最原版也是最“乏味”的桥段如下:时间为二月二十四,初发地点为洛河南岸春训防洪现场,主角人物为河工丁哥与憨娃,中心思想则为一则古碑谶语的传奇现世。

春江水暖,汛期渐至,既然东海王老人家都到了洛阳,这里的防汛工作自然不能再怠慢。这一日,数名河工民夫正巡视某处相对偏僻的河堤,眼尖的憨娃突然手指堤下叫道:“喂喂,哥几个快看,河边怎有块石碑,挺规整的呢,昨个巡河时还没有,是被大水冲来的吗?嘿,上面好似还有字呢,赵书生,你老是吹嘘念过一年私塾,给大伙说说写了啥。”

顺其指向,众人凝目看去,那里果然有一块不知从哪冲来的石碑,石色灰暗,甚显陈旧,其上隐有镌刻的字迹,碑身尚有小半仍浸于水面之下。好奇驱使,一众人纷纷抢至堤边近处,边打量边开始发表高论,须知大家可都是生在皇城根下的主儿,没个见识咋混?

“咳咳咳!这刻字是小篆嘛,几百年前的字体了,肯定不是寻常墓碑,没准是个古物呢。嗯,我来念念刻的什么。”赵姓“书生”十分珍惜这次卖弄机会,他瞪大眼睛看了半天,进而声压众人好一番品评,终是磕磕巴巴的念道,“本同什么,自什么什么;亲不亲,什么不什么;王什么马,什么天下,什么气什么嘿这篆字咋这么多笔划呢,等我再看看…”

“得了,得了,赵书生,能认那么多字,你在我等中间已经最有学问了,反正咱服你了。”几人中,最有头脑也最有威信的丁哥眼珠乱转,蓦地打断赵书生的喋喋卖弄,看似不经意道,“好了,啥古物,这碑还不知是从哪个地穴里冲出的,没准是不祥之物,有不干净的东西。咱们离他远点,最好谈也别谈,别好奇不成反惹祸上身啊。”

丁哥说话颇有份量,几名民夫立马面现惊色,不乏人疑神疑鬼的左顾右盼。那憨娃最为不堪,却是手挠后脑,强做镇定的吵吵道:“丁哥,你就是神兮兮的,怕啥?俺憨娃就不信那些有的没的,不过,咱们还是走吧,别误了活计,今个事情还不少呢,别叫那个心黑的河官瞅见了又来找茬呀。”

“是啊,是啊,憨娃言之有理,我等还是快走吧,当官的可比小鬼难缠多啦。”得了憨娃送来的台阶,众人纷纷附和,连忙带小跑的匆匆离去,直至很远以后才敢缓步闲扯,此处堤岸也就恢复了平静。

良久,不知从哪突兀冒出两名鬼祟的灰衣人,他们走进堤岸石碑附近,好一阵嗟叹,其中一人低声自语道:“哎,今个是啥日子,真衰!都怨那个胆小的丁哥,坏了咱们好事,好不容易有人注意一次,却被那厮给搅黄了,该不会被他看出不对了吧?不该,这碑是从汉墓中刨出的石料,经精心仿制,纪老还掌过眼,肯定没人能看出问题呀。”

“这石碑做得这么真,一看便是好货,就是咱们太小心,放得偏了点。”另一灰衣人附和两声,继而建议道,“哎,不知还要等多久,头,要不咱们设法招些别人来,或是将石碑移到人多显眼些的地方?”

“别!听说大东家刻意强调,要自然,要真实,千万不要让人看出马脚,重置一遭想没纰漏可不易,咱们还是少折腾为好。再等等,若是明天还没脱手,咱们再另想办法吧。”为首的第一个灰衣人相对更为淡定也更有耐心,虽也着急,却是断然否决了同伴的不合理建议。

低语言谈间,二人悄然隐去,此地再度恢复平静。时间点滴而逝,这里的河堤始终静悄悄,即便偶有人众路过,愣也没人再注意那块浸在水中的石碑文物。直到月上柳梢,就在暗中的灰衣人焦躁得以头抢地之际,远处突然猫出一条身影,闷声不吭的直奔石碑所在的那段河堤。借着朦胧月色,来人终是现出面孔,竟是那个胆小避事的丁哥!

但见丁哥鬼鬼祟祟的左右四顾,确定无人之后卷起裤脚,将腰缠的绳索固定于岸边柳树,继而顺绳滑下堤岸,目标正是那块石碑。只是,当丁哥手拍石碑正欲大干一场的时候,蓦然抬头的他一阵呆愣,目光瞪视之处,堤上竟又多出了一条身影!

堤上堤下,一阵沉默,慢慢的,后来的身影手挠后脑,脸现憨笑,丁哥则面露了然,继而怒不可遏道:“卧槽!憨娃!太阳的,咋又被你给盯上了,这都第几次啦!?直娘贼,以后村里若再有人说你憨实,老子一定啐他一脸!”

憨娃依旧手挠后脑,口中则叫起了撞天屈:“丁哥冤枉俺了,俺方才就是起夜,碰巧瞅见你外出,怕你有个闪失,这才跟着来的啊。”

“得了得了,你狗日的别再给老子装憨了,快点下来一块儿干,明个卖了你四我六便是。直娘贼快点,这玩意儿没准值个好价,可别再让他人来插一脚了呀!”终于,愤怒的丁哥在一阵低声咆哮之后,被迫选择了妥协。

“卧槽!”“卧槽!”愤懑的丁哥浑然不知,在其不远的隐蔽处,此刻有两人比他还要愤懑,更有两双眼珠砰然摔碎。当然,还伴随着强忍未发的杀气,那来自两名更为鬼鬼祟祟的灰衣人,来自于被“老实”河工反复愚弄后的羞恼。

成功插上一脚之后,憨娃顿显憨厚本色,一溜烟窜到丁哥身边,在丁哥协助下背起石碑就走。然而,这块石碑可不那么容易带走。背碑的憨娃刚迈出一步,便觉脚下一滑,哎呦一声侧翻在地,与他同病相怜的还有丁哥。

不过,浑身泥水的二人不及检查身上的砸伤撞伤,便如同中了定身法一般,张大着嘴巴,死死盯着河边。只因在方才的立脚之处,借着月色,丁哥和憨娃兀然发现,竟有一物浮出水面。那物的出水部分是块桌面大小的甲壳,其形椭圆光滑,其色黑褐带纹,颇似龟鳖的背壳。

显然,令二人滑倒的正是该物,而它本该是被石碑压着的。更令二人骇然的是,该物居然是“活物”,它在二人的注视下,不急不缓的滑向河心,继而在二人目力可及之处,从水中浮起一个清晰可辨的硕大龟脑袋,冲着二人方向“吱吱”叫了几声,像是最终的告别。

月下堤畔,看着大号乌龟隐没于河中,丁哥与憨娃呆愣许久,直到一阵阴凉的河风吹来,二人这才霍然惊醒,旋即,他们不约而同的死死盯住石碑,眼中冒出了绿幽幽的光。随即,二人又不约而同的抽抽鼻子,低头看看自己的裆部,最终再次不约而同的就着河水洗洗更干净。

“哼哼,任尔等奸猾似鬼,也得喝爷们的洗脚水!哼哼!”不远的暗处,业已仅余一个的灰衣人,嘿嘿欣赏着二人的糗样,心底,总算平衡了。

要说皇城根下的百姓就是见多识广,眼光够毒,丁哥一早就看出这块石碑有历史、有沉淀、有底蕴、有内涵,大有价值,憨娃则根据对丁哥人品的准确把握,同样认识到了此点。而今,有了龟背驼送的神秘光环,这石碑更是升格成为传奇的“龟碑”,其价值岂非可以在先前估价之后,再直接加个零?

于是,经过这二人齐心协力、精心策划、小心操作,这块“龟碑”就在当夜被不声不响的打捞带走。而次日上午,伴着对传奇来历的吆喝鼓吹,二人大模大样的带着这块龟碑,出现在了洛阳广为人知的古玩一条街,并选了个热闹路口公然兜售。

“本同根,自相轧;亲不亲,家不家;王与马,共天下;龙气震,地神罚。”不一会,便有一名正牌的书生在围观人群中大声念出了碑文,让这两名民夫与众多好事者知晓了“龟碑”的铭文内容。不过,这位正牌书生念完之后,立刻脸色刷白、扭头就走,他已经意识到,这是一段谶语,光是其中的天下、神罚等字样便够牵涉谋反乱政了。

相比这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文人,洛阳也还有着责任心强的好市民。街口上方,正对龟碑的一个茶楼窗口,一名中年虬髯的青衫大汉腾地站起,边拔足欲走,边怒声叫道:“也不知何来宵小,竟敢光天化日之下,这般当街大放厥词,霍乱人心!莫非真当洛阳没人管了吗?”

“铁兄莫急,快快坐下,这可是来自东海的新品好茶,别浪费了啊。呵呵,下面仅是小事而已,适逢乱世,出点谶语谣言岂非正常?放心,这类事情官府不会耽搁,待会自会有官差前来拿人。看来,铁兄这脾气见长,还是放不下廷尉府那份差事啊。”大汉的衣袖被人及时拉住,出言阻止的竟是祖逖。中原战毕,交游广阔的他再度返回洛阳,今日倒也恰逢其会。

再看这位大汉,却是人称“铁面判官”的铁扇门高手铁凡,可惜此刻的他已经脱了昔日的廷尉府官服,沦为一介闲人。说来这事还脱不了纪某人的责任,谁叫纪泽昔日暗中出手救下神偷丐空空,却将人家神捕铁凡忙碌半年的业绩一把给撸了,更令人家没把范阳王交代的事情办好,加之时局与人事变化如此之快,人家铁凡能不下课吗?

“哎,祖兄弟言之有理,咱这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呵呵。”铁凡脸色一垮,就势坐回,端起茶杯狠酌一口,主动岔开话题道,“这种绿茶是来自血旗军吧,听说祖兄弟与那血旗将军小有交情,可知他们是否真的占了夷岛,立了海外基业?”

这话题也是这里能说的吗?咱们此番在洛阳还要不要混个要职了?难怪这厮会被踢出廷尉府!祖逖心中吐槽,却也知晓铁凡秉性如此,扫眼周围无人注意,他低声淡笑道:“此事不假,子兴将军还给某来了信,言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邀某前往海外看看。呵呵,他日你我若是依旧这般百无聊赖,倒不妨结伴出海一游,铁兄意下如何”

再说楼下街口,一班衙差果然很快杀到。财迷心窍的丁哥和憨娃直到被捕之后,才大概明白碑文的真正含义,彻底知道自家撞的不是好运而是霉运,且是可能砍头的霉运。好在,由于龟碑神秘光环的笼罩,加之随后龟碑谶语的应验,他们终是挨过了此劫,后来在不明乡亲的打点下,二人总算在一年后获释,但蜕层皮是免不了的。

且不说小人物们的悲喜冤屈,这段二十四字的“龟碑谶语”,凭借着无穷无尽或故意或无意的路人甲们,无视官府随后的刻意压制,迅速从繁华洛阳四下传开,飞速流向大晋的东西南北。虽因祖逖所说的原因,其不至于引发惊天波澜,但却可以埋下一颗种子,做足一次铺垫!

品评谶语,前四句中司马诸王同根相轧那点破事谁都明白就不说了,最后两句的龙震神罚暂无头绪,而王与马共天下则成了最大看点。于是,天下那些姓王的,尤其权贵之人,近来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如同被打了鸡血,八卦党们最先擦亮眼睛,扫眼天下群雄,继而手指北方,下意识道:“王浚,太原王氏!?”

“凭啥不是王衍?他琅琊王氏稳居中枢又掌权徐州,势力可也不小啊!”立马有评论家发出不同意见,大多倒是操着幽州口音,“其实,那个王某某也挺像,清河王氏的,还有那个王谁谁,诶,卧槽,大晋姓王的大官儿怎的那么多”

乞活西晋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