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乞活西晋末 > 第三百四十九回 王昌之恼

乞活西晋末 第三百四十九回 王昌之恼

作者:万载老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27:52

第三百四十九回 王昌之恼

冀州博陵,王沈陵园,此次由血旗坏分子一手导演的恶性恐怖事件,不说其导致的财产损失,也不说其对观礼人众产生的心理创伤,单是在祭台一带造成的重残死亡就达近二百人,其中除了百多王氏心腹护从之外,祭台上有四十七名王浚集团的心腹精英,除了王重残废保命,枣嵩等余者悉数身死。

短短数息间的惊天变故,王浚损失的不仅是数十名族中精英,更有枣嵩等二十多名出仕心腹,这意味着王浚苦心经营数年的势力网骤然出现了二十多个枢纽断点,弄不好就能导致整个势力集团的全面崩盘。须知王浚在幽州军政一把抓尚不到两年,之前还是靠杀了幽州刺史何演才夺的治权,内里不服的晋官不乏人在,毫不夸张的说,王浚集团已算后院起火。

然而,王浚集团的悲催还远不止此。按照精心拟定的龙震计划,偷埋炸药完全在地下秘密进行,所用密道早被血旗分子回填塞实,相关的作案痕迹也在数里外被从容抹去,加之这种大爆炸在中原史无前例,这令得此案的调查压根无迹可寻,此事也就成了铁打的无头公案。可如此一件震撼事件怎能没个说法,八卦党们情何以堪,大爷大妈们焉能答应,想不生流言也不行呀。

很自然的,在别有用心的路人甲不经意的提点下,此事被博陵晋人们众口一词的定义为天然地震,更有临近郡县的百姓严词凿凿宣称体会到了震感,继而,此事迅速传遍大河南北。在科学落后的西晋,地震也被称为“地龙震”,意为地龙翻身引发的地裂剧震,是地底的大神在展示威武!

不需路人甲再行刻意提醒,便有许多评论家将此次的“陵园龙震”,与近来风靡大晋的“龟碑谶语”联系起来。于是,龟碑谶语再出权威新解,而王浚极其势力集团,就此被卷入了一个更汹涌、更险恶的流言漩涡。

“本同根,自相轧;亲不亲,家不家;王与马,共天下;龙气震,地神罚。”其中,之前令八卦党们莫衷一是的最后一段谶语“龙气震,地神罚”终于有了权威解析版:王沈陵园之所以发生地龙震变故,是因王浚大逆不道,惹恼了冥冥中的皇家龙气,招致了地震神罚。

说王浚大逆不道,自是因为“王”浚胆敢预谋与司“马”皇家平起平坐,预谋大权独揽,预谋共座天下,也即谶语中的“王与马,共天下”!至于谶语中前两段的解析,与第三段相似,之前加诸琅琊王氏的,只需改个抬头便可全数扣在太原王氏的头上,谁叫大家都是权势滔天的王姓门阀呢?

所谓三人成虎,流言可以杀人,纵是王浚这样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在自身势力网骤遭破坏的情况下,再逢这则证据确凿的流言污蔑,也得全力应对。当然,这且留待后文,目光再回到青州战局...

四月十五,青州临淄,喊杀阵阵,满眼都是幡帜卧偃,车弩翻覆,断墙残垣,横尸遍地。北城头上,一面“王”字大旗迎风猎猎,旗下是一彪幽州悍卒簇拥中的戎装将军,他四旬左右,不怒自威却别具儒雅,正是此番征青幽州大军的都护王昌。在其脚下是另一面折断倒地的“刘”字残旗,显然,面对幽州强军,刘柏根叛军未能再创奇迹,为期六日的临淄攻防终以城破收场。

“哒哒哒...”一队骑卒从城内北奔而来,急冲冲赶到北门,一名红缨顶盔的军将快步上得城头,手捧一方锦盒,喜滋滋禀告王昌道:“都护大人,我等业已攻入高密王衙城,叛贼刘柏根拒不投降,我等只得屠尽这妖道及一应死忠,其人首级在此,请大人查验!不过,贼将王弥见势不妙,却已遁逃,虽有追索,尚还不见下落。”

“好,快打开!”王昌眼前一亮,忙吩咐道,显然对目前还是小角色的王弥并不在意。自有亲兵接过锦盒,打开端至王昌面前,其内是一颗梳有道士高丫髻的人头,兀自双目圆瞪,死不瞑目。

自有一名校尉装束的戎装官员上前细看,继而冲王昌肯定的点点头。王昌笑得更嗨:“好,汝斩杀刘贼,功比破城,并列首功一次!呵呵,说什么呼风唤雨,刀枪不入,撒豆成兵,白日飞升,终归仅是妖言惑众罢了。来人,将此首级传示四方叛军百姓...”

夕阳如血,与城内外的漫漫血色相映成辉。暮色之中,硝烟渐散,杀声渐歇,不过,伴着间或反射的寒光与四下咴凸的喧嚣,城内依旧此起彼伏的传出尖叫惨嚎与孩啼妇泣,怎奈在这兵甲铿锵的时刻,却显得那般的无助。

“王将军,而今刘贼授首,残敌已遁,四门在手,大局已定,是否可以约束贵军,免得百姓再受刀兵之苦?毕竟,这临淄重城,我家高密王还是要作为治所的啊。”王昌身边,适才那名辨认首级的校尉军官面露不忍,不无赔笑的恳求道,听口气便知其属于青州本地官员,自有一份家乡情结。

“哦,无需多言,本将自有分寸。你这就回去禀告高密王殿下,我军再有一夜清理,城中残匪定可剿灭干净,明晨殿下便可安全入住临淄了。”淡淡打发一句这名隶属青州的联络军官,王昌转头吩咐棋牌军官道,“传令下去,尽快清剿叛贼残余,至明晨为止,凡道装之人格杀勿论。”

“王将军...”那名青州官员还欲再说,王昌却已不理,更有幽州亲兵一脸不屑的做驱赶状,他只得恨恨一跺脚,愤然转身下城而去,事不如人,徒姑奈何?

“嗤!这都敢管,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在其身后,传来此起彼伏的冷哼冷笑,更夹杂着幽州口音的低声叱骂。说来也是,别个幽州大兵辛辛苦苦南下千里替你青州平叛剿贼,浴血亡命,事成了借着清剿残敌的机会放松放松,收点孝敬还不应该?这是连王大都督都压不住的事情,哪轮到一个小小的青州校尉说三道四?

转眼天已近黑,已有亲兵备好行营落脚处,王昌正欲下城,忽见南方尘烟滚滚,蹄声隆隆,一大票骑兵正绕城而走,前往城北的胡骑大营。不消说,这些是在围三缺一那一缺的南门之外设伏,从而追剿逃散叛军的鲜卑与乌桓胡骑。

数千骑队前部,树有一面狼头纛旗,旗下是名被数百铁甲亲卫簇拥中的金甲青年,他身形魁梧,相貌硬朗,满满的彪悍之气,正是征青联军七千胡骑的实际统领,段氏鲜卑大单于段务勿尘之子段文鸯。当然,他并非段务勿尘的第一继承人,若非世子段疾陆眷此时正率军随着祁弘参与西征迎驾,段文鸯恐怕还得不到这一掌军机会。

远远的,段文鸯瞥了眼北城头上的王昌帅旗,按理该当前往通禀的他却是召过身边一名千夫长吩咐几句,继而率军直回大营。而一小队鲜卑胡骑则从大队分出,径直奔至北门外,细看之下,每骑的马脖子下都挂有几颗血粼粼的人头。

俄而,鲜卑千夫长在几名亲兵的簇拥下上得城头,看他们行走间不时侧头扫眼城内,毫不掩饰的贪婪,当然也不乏愤愤之色。谁叫他们入城劫掠素来下手太重,高密王司马略为防自家驻地成为一片白地,之前可是铁了心拒绝胡骑入城参与清剿,就差撕破脸了,为此更是不惜将刘柏根起家的东莱郡作为“雇佣军费”,交由七千胡骑“收复”,任其便宜行事。

“禀王都护,我军设伏南城之外,先后共歼灭溃逃贼军三千有余,如今收兵回营。我家少单于颇觉疲惫,便不来见王都护了。”那千夫长拱拱手,对王昌大咧咧道,“对了,我家少单于还让我知会王都护一声,明日我军便将前往收复东莱,清剿叛民,若有其余战事,届时再行通传吧。”

“哦,少单于果然勤勉,东莱攻略由少单于自决,若有需要尽管告知本都护。还请转告少单于,不必太过劳累,定要保重身体呀。”对段文鸯与眼前这个千夫长的傲慢无礼,王昌视做不见,摆足了和蔼长者的嘴脸,笑吟吟道,“不过,东莱虽已几同空城,但还有个长广血旗军,请务必提醒少单于多加小心,他们最爱偷袭闷棍,万莫着了道儿。”

“谢王都护提醒,我等倒是期望那帮宵小离开长广的乌龟壳,出来与我鲜卑男儿一战,只可惜汉人怕没那个种...”那千夫长说的随意,直到看见对面幽州军卒个个眉头紧皱,这才意识到失言,忙告辞道,“呵呵,王都护若无它事,某便回去复命了。”

所谓一物降一物,适才还对青州校尉爱理不理的王昌,此刻面对鲜卑人的一再怠慢,却始终和颜悦色,表现出了极其宽仁恭谦的一面,而那班之前还嗤笑青州校尉的亲兵们,此刻则惜字如金。直到那千夫长走远,王昌这才沉下脸冷哼一声,斥一句“胡儿不可教”,怏怏前往城中行营。

作为王浚的族弟,太原王氏的俊彦人物,王昌尽管自幼便锻炼士人该有的养气功夫,终究还是被粗鄙胡人们气得不行,连破城的得意也削减大半。这一不爽,顺带也想起了一件烦心事,途中,他询问兼理情报的亲兵统领道:“王启那边可有消息了?”

“仍无消息。与预定联络时间相比,断信已有四日了。茫茫大洋风浪叵测,委实难保信息通畅。”那亲兵统领苦着脸答道,“卑下两日前业已派遣船只从乐安郡出海联系,但海程颇远,恐再需一二日方有结果。”

眉头皱起,王昌不满的冷哼一声,复又问道:“长广方向可有动静,血旗贼军可有援兵抵达?”

“没有,至少没有大队援兵抵达。”亲兵统领这次倒是笃定道,“借助青州的探哨系统,长广沿海便于大规模登陆之处,皆在监视之下,迄今并无大型船队抵岸,更无大队人马登陆。不过,长广境内早已军事戒严,其内军事调动却难即时侦之。”

下意识抬眼东南,望向暗沉的长广方向,王昌的眉头皱得更紧,血旗军的战力他或许不以为然,但其狡诈机灵却不容小觑,越是引而不发,他越觉得不踏实。

心神不宁的抵达行营,可刚迈入宅院大门,王昌便听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不由顿足回望,借着沿街明灭不定的火把,却见来的是十余身披铁甲的幽州精骑。倒霉催的是,来者竟还头缠白布,披麻戴孝,这是晦气的给谁报丧来了?

待得来骑靠近,王昌已然认出为首者竟是枣嵩的亲兵统领,禁不住心中揪紧。没等上前跪倒的来骑一展哭腔,王昌一挥手,却是将之单独带入门房。而来骑随后的哭诉,终是令王昌的心沉到了谷底:“博陵老郡公陵园龙震,枣帅恰逢其会,身死当场...”

“来人,将他们待下去休息,不得与他人接触,不得散步谣言,违令者斩!”听完来骑叙述完毕,王昌传令亲兵道。其实,他更想将眼前这些报丧的家伙立马斩首。

对王昌而言,枣嵩来不来指挥后续作战并不重要,不来更省事,本就挂名而已,可主帅身死对作战士气的负面影响就大了,偏生这帮家伙还搞成唉兵之态招摇而来,唉兵给谁看,能把陵园地震与枣嵩之死算在血旗军头上吗?幽州军卒们谁会信呢?

浑不知自个差点就攀咬对了元凶,王昌旋即陷入了更大的烦恼。作为士人出身的大晋将领,他军略水平不得而知,但权谋水平必须是杠杠的才行。陵园龙震可不是死几个人才那么简单,组织混乱兼而谶语蛊惑,政治上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啊!

不想可知,因两度发兵而兵力空虚的幽州即将内外交困,相比碾压血旗军再增声威,王浚此时显然更需大军回返弹压地面。那么,除非可在三五日内就拿下长广,否则他王昌只能班师。可大军还得休整两天,而己方未战先折了主帅,显有防备的长广能够旦夕而下吗?不由的,王昌再次凝望东南方向,好运的血旗军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