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乞活西晋末 > 第四百三十八回 限制粮价

乞活西晋末 第四百三十八回 限制粮价

作者:万载老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27:52

第四百三十八回 限制粮价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正月初九,旬日年假后的第一天,乐中城,华兴大礼堂,召开了永嘉元年华兴府第一次军政扩大会议。这座去年底刚刚竣工的雄伟建筑,是华兴府目前最大也最显要的议事堂,殿高五丈,白漆粉墙,红毯铺地,空阔而肃穆,简朴而大气。温暖的阳光透过大幅的玻璃窗格,直洒殿内的新案净壁,更显其中宽敞明亮。

此刻,数百官员济济一堂。效仿朝廷的朔望朝会,如今每月初,华兴府都会召开一次府级例会,召集在岛的六品以上文武官员与会,而今次的新春例会更是扩大至在岛七品一级文武。正中面南高座者,自是纪泽,他束发高冠,正襟危坐,看似郑重肃穆,一双眼睛却是四下瞟看,掩不去那丁点沐猴而冠的气息。

“...着力开发瀛东之际,乐琉二郡亦将继续投入。除了相关工程收尾,今年本府还将启动数项重点工程。其一为罗河大桥,设于乐北县城南门一里之外,旨在方便罗河两岸交通...”右列上首,张宾正在概略介绍今年的政府施政与财政预算。訾议署的权力在长时间内将被限制与基层,故而这里便算是全府施政方案的最后一次审核了。

其实,这样的大型府会一般都不会决定具体事务,更多的是通报政令、讨论方略、政策吹风、严正视听之类的事,真正的政事都是在更小范围的小会中商定解决的,所以大多与会者都只带着一只耳朵前来。这不,张宾在前面大讲特讲着大会主题,角落处已经开起了小会。

某位吊梢眉军侯斜眯着眼,冲身边另一大胡子军侯低声卖弄道:“嗨,瞧见那些窗户没?中间那些发蓝透亮的,跟琉璃似的薄片,那就叫玻璃,就是外面传得沸沸扬扬,卖得死贵死贵的玻璃。漂亮不?敞亮不?”

“直娘贼,你当老子常驻蛇山岛就是土包子呀?这都不知道,老子岂不在咱华兴府白混了?”大胡子军官不满的低骂道,“漂亮怎样,敞亮又怎样,那么贵的东西,也就这里或者府主官邸用得起,老子再是稀罕喜欢,也是干看呀!”

“嘿嘿,你小子落伍了吧。我要是说,只要十贯,便包你家二层小楼所有门窗都能装上玻璃,你干不干?”吊梢眉军候神秘兮兮道。

“卧槽,那感情好,当然干!家中该多敞亮,脸上该多有光,天冷还能躲在屋里晒太阳,想想都美呀!嘿,咱去年悄没声的也剿过两次海匪,不差钱!”大胡子眼前一亮,旋即狐疑道,“我说,你小子不是在逗我玩吧,别看你丫在卫署营,现在官衔比我高,要是敢忽悠老子,小心老子照样削你!”

“卧槽,现在还是这副土匪脾气,难怪你进步得慢。得得得,我哪敢骗你,听说华兴玻璃去冬刚扩了生产规模,又不愿过多运往大晋降价低卖,便多了一批产量准备内销,给咱自己人超低价,不过,量也不多,故而只便宜卖给咱这些荣誉公民,普通百姓捧着钱都不卖呢。”吊梢眉无可奈何道,也不再卖关子了,“手快有手慢无,若非前两天去钱将军家拜年,恰好听说这事,我还毫不知情呢。”

“真的?那到哪儿买呢?”大胡子来了精神,连忙问道。

“直接去城东华兴工贸的总部,交一贯定金排上号,就等着专人自行上门安装吧,对了,别忘带上身份牌,不证明爵位人家可不搭理。”吊梢眉少校不无悻悻道,“这两天那里还挺火的,连伙计们都拽上了。”

或是想起糗处,吊梢眉声音不由放大:“哼,尤其是那个华兴工贸新任大掌柜张鹏,原来还是我带人从贼窝里捞出来的,在安海商会跟着二主母混了一年,竟然鲤鱼跳龙门,丫丫个呸的,现在可神气了,见到老子也不点头哈腰了,让他小子便宜点居然尽打哈哈...”

“咳咳咳...”一阵煞有介事的轻咳,打断了吊梢眉与大胡子的友好交流。二人看向声音所来方向,恰逢纪泽扫来的盯视目光,忙一缩脖子,不敢再行出声。也是这时,二人才发现,不知何时张宾已经结束了报告,轮到开口的已是主持会议的纪泽。

待堂内清净,纪泽说道:“华兴府应民意而生,我等乃百姓之管家,当以谋百姓福祉为己任。张长史之施政方略,诸位可有异议,还请不吝谏言。”

一片肃静中,商曹从事胡宝率先直身示意。出于尊重下属和讲究效率,在纪泽倡导下,华兴府如今的各级会议中,与会者不论官职高低都有案几坐席,且发言时只需原席起身,拱手半礼即可,一般无需更多缛节累人累己。

见纪泽点头,胡宝拱手道:“适才张长史有言,为扶助百姓,我华兴府将在海外三郡限定粮价,零售米价为每斗限顶23钱,余者相类。然此法虽利百姓,却因乐琉二郡私有改制已毕,私营贸易放开,岛内粮价过低,纵有关税限制,也难免商家唯利是图,从岛内购粮外销牟利。”

“况且,而今天下纷乱仅是暂平,大晋沿海米价虽已降至每石四百钱,但焉知政局是否动荡,粮价是否再度高涨?故而,属下建议本府出台政令,禁止民间向府外售卖粮食,罐头、禽蛋、酿酒等耗粮商品亦须不定期调高关税。此外,为堵管理漏洞,还当限定,唯有我三郡辖民凭借身份铭牌,持华币方可购粮。”

“恩,言之有理。诸位,对胡从事所言可有异议?纪泽点头,继而扫视全场问道。

其实,这一问题是纪泽故意叫胡宝抛出来的。对于短期内全部需要买粮过活的三郡百姓,限价无疑是一项善政。但这种私有经济下的粮价倒挂,委实问题多多,他虽有主意,但涉及面太广,尤其涉及工农间财富蛋糕的重大分配,却不好过于专断,不说让所有人认同,至少也要手下文武们心服口服。

托!老练些的官员,这时已经猜出胡宝与纪泽这是商量好的捧哏逗哏,毕竟事情由他人建议要比纪泽一言堂的吃相来得好看些。至于胡宝的所谓建议,大多在场官员一时并无异议,善政嘛,亏的是公家,肥的是百姓,自己也算百姓一员嘛,自当支持。

然而,渐渐的,在纪泽的耐心等待中,开始有人回过味来,这其中有诈啊!终于,农部一名官员沉声诘问道:“敢问府主,如此粮价将持续多久,夏收之后又当如何,莫不是长久这般远低于大晋,那岂非谷贱伤农吗?”

还是提出这个问题了!纪泽淡然一笑,除了少许前两日业已通过气的官员,在场数百文武,若是无人发现这一明显问题并提出异议,怕是他就要重新组建这个官僚系统了。与此同时,殿中热闹起来,在座的大多有着不少封田,那一句谷贱伤农算是点醒了他们,也点燃了他们的抗议之火。

面对众人的嗡嗡议论甚至明显不悦,早有准备的张宾挥手止住嘈杂,肃然道:“谷贱伤农吗?可谷贵亦将伤害工商!略算一下,乐琉二郡五口之家,农户有田至少55亩,每亩两季年产77石,十一税后得粮近70石。若按每石200钱收购价,则农户年总收入约14贯。扣除投入成本亦可获利12贯,这等收入还少吗?”

“若收购价为每石250钱,则农户收入可达15贯,再看工匠,即便夫妻共同做工,寻常工匠丁户年收入不过才16贯。这意味着什么?”扫视众人一圈,张宾斩钉截铁道,“这意味着每石250钱便会出问题。须知,工匠需要放弃稳定的土地,专研技术,且无农闲休憩,还得夫妻齐上,才能与农户收入相当,万一农户再趁农闲打些短工,则收入更将超过匠户。”

“付出更多做技术活,却无明显回报。请问各位,你若是工匠,是否已在考虑去夷州分块田地改行耕种?工匠如此,若粮食收购价再高到300钱,那么按照血旗军薪俸,连军人都将比不上农户,谁还当兵?若不维持农户、匠户与军户间收入差异,谁还愿做更费心费力乃至更危险的活计?都去当农户,华兴府还能存在吗?”

慑于张宾的气场,那名发问的官员已经埋下脑袋,会场一片寂静。纪泽则笑呵呵加了一句:“或许有人会说给匠户提薪,那么,原材料、商品乃至整个物价体系也将大幅上涨,售减利薄,工商利润将大幅下跌,甚至新生企业成片倒毙,我华兴商会也将难有盈利。那时,且不说华兴府如何,农户有钱也买不到便宜东西,诸位损失也将远比卖粮所增要多得多!须知每逢盛世,粮价便低于百钱,可绝非巧合!”

会场已经不复刚才的群情汹汹,众人皆陷入思考。他们虽然大多有着封田的利益,但同样也大多有着华兴商会的工商利益,而且追随纪泽发展至今,他们即便再是鲁莽无识,也都知道不论华兴府还是他们自身,工商利益要远大于农业利益,就更别说可能的华兴府不稳了。由是,对低粮价的那点不满迅速消散,有人脸上甚至显出羞愧。

见此,纪泽心中总算大石落地。对于刚刚起步的华兴府而言,压低粮价并控制通胀至关重要,不光可以缓解现金贫乏,还利于出口盈利刺激经济,更能保证工商发展所需的人力结构,而行政署则多了条通过外售粮食填补财政的有效手段。同时,压低粮价还有一个极少人才知道的原因,那就是为华币确立地位埋下伏笔。

会议在继续,再无特别争议的事项,但行将散会之际,纪泽却是收到一份红色紧急信报。此信报正是来自长广的专案会办组,霍元之死虽令涉及段德的细作案再陷侦破死局,但徐彪与郑晓的落网,以及他们随后的坦白揭发,却暴露了一张组建不到一年的地方涉黑势力网,将长广的一批官员乡绅拖下了水,其案情之严重,完全不亚于细作之事。

“砰!”看完信报,纪泽怒不可遏,信手间竟将身前案几拍个稀烂。他索性站起,手扬信报,扫视全场,痛心疾首道:“长广,我等占据长广仅仅一年出头,便已官商勾结涉黑**至此!一个青楼龟公,就能拉下一大票官员衙役,一名六品,两名七品,六名八品,其中近半还是出自太行的血旗老人!卧槽,老子率弟兄们打生打死,就是为了造就贪官污吏吗?从今日开始,全府全军,都以此为鉴,反省整风...”

正月初十,华兴时报头版公布了新年伊始的府主一号令,宣称为了稳定华兴府粮价乃至物价,将禁止民间出口粮食,并颁布了酒水熟面、禽肉罐头等相关耗粮商品最高八成的暂定出关税率。附之说明的还有华兴粮业每斗23钱的零售米价,以及一大通叫人看着头晕的综合经济分析。

这则政令的公布,并未如纪泽担心那样引发轩然。非农百姓自然拥护这等善政,最大受损者农民也均安然接受。本质淳朴且又刚脱离计划体制,他们还习惯于接受安排,虽不太懂报上那些云山雾罩的经济解释,却也知道晋武帝升平年间粮价的确不到百钱,更不会放着安居乐业不过而与官府寻别扭。甚至,有些农户还为之窃喜,毕竟比起去年私有化全民讨论时华兴府宣称的盛世百钱,这个粮价已经高多了!

相比之下,百姓们更多讨论的,反是报刊次版中报道的长广贪腐案,以及由之引发的全府大整风。据小道消息,纪大府主在新春军政大会上大发雷霆,掌碎坚实厚重的楠木案几不算,还发话严惩一应涉案的恶霸黑帮,官员更是罪加一等,纵是长广的军政法三巨头,也将受此牵连,难保头上的乌纱帽!

不过细看初步案情,百姓们不由表情怪异,些许有识之士甚至觉着府主大人肝火过旺,私下为长广三巨头鸣不平。毕竟也就涉及两三条人命,五六名伤残,十数人逼娼,大晋哪个郡县的情况不比这严重十倍百倍?

当然,百姓们对于贪官污吏与乡绅恶霸的下马总是乐观其成的,一片称颂中,华兴府监察厅的重组节奏被大幅加快,各地各部门的举报信箱更在一夜间悉数到位,上上下下的公职人员们则苦逼的自我批评加思想总结,而海外三郡刚刚起步的工商私有经济,则被恰逢其实的当头棒喝:“奸商们,都给咱乖乖走正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