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乞活西晋末 > 第五百七十七回 淡言迟暮

乞活西晋末 第五百七十七回 淡言迟暮

作者:万载老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27:52

第五百七十七回 淡言迟暮

永嘉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戌时,伊缺大营。

中军大帐,火盆温暖,烛光摇曳,清茶淡香。基于刘舆的体状况,加之处军营,迎接无酒,仅是礼仪质的宴一场。此刻,帐内已经无有他人,仅只祖逖与刘舆二人两案相对,品茶叙话。或因帐内温暖之故,亦或喜逢故人,刘舆气色倒是好了不少。

一番轻松的家长里短之后,刘舆幽幽抿了口茶,继而正色道:“士稚,为兄奉主公东海王之命,先有两问。其一,纪子兴文治武功皆非凡品,坐镇海外虽然逍遥,未免可惜了一才学,理当入朝一展抱负。但若其有意,可破格获任太尉,节制下兵马,兼任太子太傅。士稚以为,那纪子兴可愿否?”

“东海王这是意用高官后爵,乃至继任者之名,引我家主公入京吗?”祖逖先是一愕,旋即摇头嗤笑道,“别东海王此议包藏祸心,主公入京便如虎入囚笼,以主公之聪慧,决计不会入彀;便是东海王诚心诚意将朝堂大权交到主公手中,只怕主公也无意接手。”

“呃,这是为何,他纪子兴难道真就只想做个海外的逍遥府主?”刘舆一愣,但旋即,他面色变得复杂,却是自问自答道,“是了,纪子兴在海外开科举,赏耕战,兴工商,限田限奴,一切举措皆大异于我大晋,换我是他,与其接手残破大晋,东缝西补,倒不如推倒重来。只是,他的一应举措分明是要毁灭士族,大晋皆在士族之手,后他想入主施为,只怕比他人问鼎要难上十倍!”

“难吗?庆孙兄,莫要高估士人之骨气。石勒在河北掳掠士人,成立君子营,那些当地士族学了上千年的汉夷大妨,不是一样乖乖乃至争先恐后为石勒效力吗?”祖逖撇撇嘴,不以为然道,“况且,主公并非定要毁灭士族。人人皆想壮大家族,也想成就士族,主公无力也无意阻止,我华兴府仅是限制士族滥用公权并擅用私法而已!”

刘舆一阵沉默,终是摇摇头不予纠缠,看向祖逖,他复又似笑非笑道:“某替大王第二问,士稚只要能够率领麾下二十万虎贲效忠朝廷,即可凭借抗匈之功封郡公,官居大司马,领豫州牧,兼太子少傅,可愿否?”

“兄长当知弟为人,何必多此一问?”祖逖面露不悦,但看到刘舆的表,却知他仅是忠人之事转问罢了,故而摆手淡然道,“其实,东海王有些高看我祖逖了,但若我背弃华兴府,能够带走五百军兵投奔朝廷,便可算是出西山了。”

“哦?”刘舆讶然道,“贤弟手掌大军,先击匈奴,再慑中原,愚兄观你居中调度可谓如臂使指,怎会如此受制?那纪子兴果真如此深得人心?”

“主公深得人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军兵们效忠主公,也是效忠华兴府,更是效忠于自利益啊。”祖逖轻轻一叹,不愿细就中根源,却是举例道,“想来昔长广段德涉嫌细作一案,兄长当是深知内里。然段德彼时明知返回乐岛便是命由人,依旧不敢动兵反叛,而是乖乖奉命,便是为此。当然,如今他已贵为吕州都督,正明其人彼时选择正确。”

“纪子兴果然好手段,不枉他宁可开罪士人,也要摒弃大晋一应制度。”刘舆目露向往,继而长叹道,“若是我家大王麾下也能如此一心,以大晋之人力物力,何惧匈奴,何惧王浚,又何惧他纪子兴?”

祖逖哑然,怎奈挚友一场却各为其主,他只能苦笑缄默。俄而,刘舆突然坐正形,冲祖逖躬一拜,郑重道:“你我虽非兄弟,却也同手足,愚兄在此求你一事,万望你能答应。”

祖逖大惊,忙也躬回拜,急声道:“兄长何必如此折煞弟,但有吩咐,尽管直言,逖但有可为,必不敢辞!”

或是动作太大,刘舆好一阵咳嗽,这才道:“愚兄此生数易其主,他人耻之为油腻,而今已然体不济,且东海王对愚兄甚为倚重,愚兄却是不愿再行改弦更张。只是,琨弟尚还年轻,虽被大王擢为并州刺史,却孤军奋战,苦苦支撑,未能得展所长,也算不得大王心腹,他纪子兴若有并吞下之势,望你及早拉琨弟一把,令其另投明主。”

士人效忠主公,素来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兄弟各为其主算不得道德有亏,刘舆倒是恳求得坦然。却不知贵为一州刺史兼都督的刘琨,得知自己的前途命运如此便被兄长一言而绝卖给了华兴府,会否择一墙角划圈圈?

祖逖自然乐见其成,忙郑重拱手道:“越石本就与我同手足,昔年我二人有约:‘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而今有兄长之命,逖他能与之并肩作战,求之不得。其实,此事兄长无需多虑,我家主公与越石本也颇有交,且主公对越石独守晋阳之举,每每言起皆赞颂有嘉,数称其为民族英雄,其绝非作伪。但若越石愿意转投,主公定会倒履相迎!”

“哦?那就好,那就好,纪子兴深明民族大义,这一点愚兄倒是信得,不想却与琨弟意气相投了。”显是长松了口气,刘舆笑道,“这般便好,此事愚兄随后就书信一封,交代琨弟适时投奔纪子兴,但愿他能藉此施展抱负,也为我中山刘氏搏一长久安逸。咳咳咳...”

见刘舆再度咳嗽得厉害,祖逖却是心中一突,收了喜意,急声问道:“兄长秋鼎盛,如今为东海王左膀右臂,在朝举足轻重,何以如此托付越石之事?”

刘舆止住咳嗽,淡淡笑道:“以你我之交,愚兄无需欺瞒于你。或因匈奴围城奔忙之故,愚兄心火太旺,且冬后数度晕厥,这体,怕是难以长久,后之事,也该考虑一二了。”

“兄长何出此言?既有隐疾,治疗便是。御医不行,我华兴府医学颇有建树,未必不校”祖逖面露哀容,沉声道,“弟这就去信海外,舍却这点薄面,定为兄长寻来几位名医。”

摆摆手,刘舆道:“好了,士稚心意愚兄领了,你我二人正事吧。虽各为其主,此间却也无需虚言相诈,简单些实,早些达成共识,双方都可接受便是。如此可好?”

涉及双方阵营的谈判,祖逖虽觉刘舆不无他底牌之嫌,但见他一副病容,委实不忍再于口舌上与之多耗,遂点头道:“然。”

言及正事,刘舆倒真言简意赅:“你血旗军何时退兵?”

“我大军驻留,仅为顺利移民。待得移民运离,大军自然退走。”略一盘算,祖逖答道,“预计腊月二十之前,便可悉数撤离,毕竟军兵们也想回家过年呢。”

来不论此前中原如何风云变幻,血旗军的移民工作一直不曾停止。如今更没权敢瞎吵吵,地方官军也缩在城内不出大气了,那些扣押奴役流饶坞堡也改扣押去留为盛挽留了,血旗军倒也投桃报李的不再搞除暴安良。一片相忍为国的和谐之下,华兴府的移民工作倒是更加顺利。自然,血旗军的民兵数量也随之愈加壮大,已令二十万血旗雄师名副其实。

“如此简单!?士稚不会告诉愚兄,纪子兴忠于大晋,亦或一心仅想逍遥海外,对这个下毫无觊觎吧?”刘舆对祖逖如此干脆却是一愣,不无狐疑道,“你血旗军陈兵中原,仅是为了那些流民?纪子兴可非手软之辈,但有其他企望,不妨直,你我提前商榷,免得再生事端不好收拾。”

“别的弟不便多言,但如今大军在此,确是仅为移民。”祖逖自不会吐露华兴府暂被搁置的辽东方略,却也补充一句道,“兄长或是忘了一条,我血旗军此番兵仅中原,第一目标确是为了解困洛阳。主公曾言,大晋诸公如何蝇营狗苟,如何内斗,他懒得多管,但汉家皇帝却决计不可落入胡虏之手,他作为一名汉人,丢不起那个脸!”

“呃...唉,难怪纪子兴行事那般狡诈猾,却能令你甘愿效忠,论及襟,论民族大义,他纪子兴胜过晋廷诸公多也。”刘舆喟然一叹,复又赞道,“也罢,他纪子兴只要人口而不要其他,却也高明,避开了大晋诸方的勾心斗角,在海外稳步发展,扩张壮大,蓄势待发,委实目光长远啊。如此甚好,至少我主东海王主政之际,你我双方已无本质冲突,你我兄弟也无需戈以对了,呵呵,咳咳咳...。”

听话听音,祖逖眉头一皱,插言问道:“听兄长此言,东海王主政之期莫非难以长久?”

刘舆一滞,这才意识到自己言语有失,略一踌躇,他索直言道:“近来世人皆言大王擅权自专,肆意好杀,甚至诟其过往贤明皆为伪装,如今方才原形毕露,可多少人又知道大王之难。如今大晋外有灭国胡祸,偏生陛下愈加好权,更有投机之辈舍大王年迈而投陛下年轻,令朝争无休无止。内外交困,大王本已年高,夜焦虑,见衰老,唉,只怕和愚兄一般,也撑不了太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