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乞活西晋末 > 第五百八十五回 虚惊一场

乞活西晋末 第五百八十五回 虚惊一场

作者:万载老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27:52

第五百八十五回 虚惊一场

一秒记住!!!狂沙网手机用户输入:

永嘉四年,二月初十,新一期的华兴时报,乃至澶州时报、瀛州时报等更具时效的地方报纸,同期刊发了一则惊爆消息,也即为了解决上半年天量移民引发的粮食危机,华兴府紧急发布一项特别政策,鼓励农民向官仓售粮,响应者可得最多十五个功勋点的政府回馈,而在这条特别政策公布之前便积极售粮者,更可得到特别加赏的十五点功勋,以褒扬其不顾自利益而支持华兴府的优良品德。

随着消息的同期发布,澶、瀛等地的处处乡村都如老洼村一般,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家长里短的忧喜翻转,而各郡县的官仓,则随之迎来了又一拨售粮潮。半月之内,澶、瀛等私有化地区农人的预估余粮,前前后后已有六成多落入了华兴粮业的官仓。

然而,与此同时,通过各式各样流言蜚语的解读,这则政策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华兴府缺粮问题的严重,恰似市场忧虑绪的合理反应,自由市场对农人余粮的争夺随之愈加激烈。反应在价格上,则是到了二月底,逐步抬高的购粮价格突兀一个飙升,每石稻谷骤然突破了五百钱的大关,并以夸父追之势继续上扬!就此,官仓收购点再度门可罗雀。

颇具坑瘪气息的是,二月底这个时点,正是华兴府与大晋各方粮换流人的交割完毕时间,一切都已没得反悔。来来回回三个月,华兴府的海船们总计过千班次的往返大晋,终是用了一千三百万石的粮食,顺利换来了大约两百三十万的晋人流民。

几乎也在同时,本还寻找各种理由,对华兴府大笔求购粮食推三阻四的大晋江南、半岛三国甚至林邑等国家亦或势力,却是不约而同的以各种理由杜绝粮食出口,便是偶有少量走私粮食,价格也贵得远过一贯这个战乱标志价。这些消息以不亚于飞奴传递的速度传入澶、瀛等地,恰又再次成为了华兴粮价提升的助推剂。

“华兴府拥有足够粮储,华兴粮业持续售粮便是明证!”三月初一,好似被骤然高起的粮价触动了,亦或说是惊惶了,各份报纸纷纷发言,“府主在某某会议上正式表态,足以保证城镇居民们的用粮,官营粮价平稳过渡到夏收绝无问题,还请百姓们莫要跟风留言,无谓恐慌,增加市场压力,推升粮价,从而恶循环...”

不光是报纸,还有各地官府,还有各类厂矿企业,乃至各类行业协会等等组织,都像是被高起的粮价刺激到了,纷纷跳出来支持纪某人的粮储充足言论,甚或主动捐献出千儿八百石粮食,亦或发动军力人力加大海洋捕捞力度,以填补粮需,表达了强烈的维稳意愿。

怎奈越是如此,流言蜚语反而愈加疯狂,更多的城镇居民也在限量购买低价粮之余,前往私营粮店购买些黑心高价粮予以储备,伴以粮价的继续上涨。

至于那些近年逐步兴起的私营粮店,诚信店主或是心惊胆战的暂时歇业,或是部分承接华兴粮业限价限量的零售业务,聊以维持;而更多的自是唯利是图的商人,愣将粮价从大米每斗六十钱继续推高推高再推高。对此,华兴官方不知出于维护刚刚建起的自由市场秩序,还是出于底气十足,仅是老生常谈般的不断发出呼吁,并未采用任何强制手段予以干预。

好在,不论私营粮食市场是如何的怒涛狂澜,华兴粮业设在各地的零售粮店,尽管严格限量,却始终保持每斗二十三钱的米价持续供应,令得百姓们再是忧虑,再是心慌,却也到不了真正断粮的绝望一刻。而在百姓们依旧关注于粮食危机的时候,从大晋抽的华兴府,却已开始了新一轮的军事调动...

吕州,米西郡,位于米沙诸岛西半部,与东半部的米东郡,皆属华兴府最早为世家大族专设的移民拓荒特区,去年方才合县升格为郡。相比华兴府他处,这里单户拥田拥奴的数量限制被大幅放宽,以至聚居此处的百姓,多是以大小家族为基本单位迁移而来,并组织生产生活,进而形成准部族模式的社会结构,也令这里的基层乡权不可避免的落在大小家族手中,华兴府仅能掌控到县一级政权。

对于民众结构迥异的特区,华兴府最初仅是看做一块异类安置地,用于缓冲自制度与世家大族间的矛盾,诸事繁多之下,一直不曾多花精力,对其可称垂拱而治,亦或说是放任自流,除了设立基本的军政法系统,定期征收赋税,维护总体稳定,并不过多参与民间基层,自然,对之几无中枢投入,也从不组织移民迁入,双方倒是更像封建大领主与一个个附属小领主间的单纯关系。

必须承认这一时代士家大族之强大,面对华兴府提供的一片片野地,他们几乎是凭借着自的财力物力与人力,我来我建我享受。几年下来,以晋境汉人为主,辅以韩人、倭人等少数大族,迁至两郡扎根的大族族人及其附属部众已有四十万,加之当地被掌控的土人,两郡总人口不下六十万,足有华兴总人口的一成。

三月十五,米西郡城,王氏大宅,一片绿树成荫之间,徐徐晚风拂过中原风格的傍池凉亭,带起阵阵茶香,飘在姹紫嫣红的整个庭院,令这里不似拓荒不久的南洋海岛,反像江南水乡的富家林园。

凉亭之中,八名锦衣华服的男子正悠然品茗,首席正坐的中年文士则在侃侃而谈,举止清雅。他名为王枫,也即此间家主,据称是太原王氏的旁支,偏生着徐州口音,左右琅琊王氏最早好似也出自太原,故而一直也无人较真其来历。

不过,看似悠然的表面之下,众人却不时的瞟眼月亮门,不乏紧张忧惧等复杂神,隐有坐立不安之感。要说他们可都是米沙两郡的大族家主,其族在这新兴的特区皆堪称郡望,而让他们不能淡定的事,恰跟华兴府如今的粮食局势有关。谁叫他们都在囤积居奇和炒作粮价方面做贼心虚,偏生近来血旗军又在频频调动南下呢?

这时,一名发色灰白的老管家小跑着来到亭外,面带忧郁的躬禀道:“家主,适才有管事回报,孙家和赵家在郡中的主事之人,皆以托词将您的请柬给推了。”

“哼,真是狗眼看人低,两个庶族管事,若在大晋,根本都不配与我等同坐,竟敢直接推了我等之请!”王枫面色难看,不无忿忿道:“不就是攀上了府主那根高枝嘛,真当他们已然成为士族人家,可以摆谱了?”

“其实,咱们又何必担心?我等仅是正常做着粮食买卖,感觉粮价要涨,便捂着些,多赚点,最多叫人吹吹风而已,市面上估测缺粮涨价的风声多着呢,又没触犯哪一项华兴律条,他纪某人既要依法治府,凭啥理由对咱们动手?”亭中忽有一人恼怒道,但话音不乏色厉内荏。

说话之人却是前对马国主宗道南,昔年举城投降血旗军之后,他遣了一帮忠心部众南下米沙群岛聚居拓荒,自则一度在华兴府为官年余,后觉根本没有机会重新复国,兼而不习惯上头有人,索也就辞官,带着一个贵爵份,也来了此地干起了宗氏家主,并成了一应韩倭大族中的头面人物。

叹了口气,又一陈姓家主苦笑道:“加之罪,何患无辞?宗家主莫要忘了,那位府主是什么出,又是如何发家!别看他动辄吵吵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可若真被急了,安知他会不会不顾面皮直接掀桌子,索丧心病狂的发兵,夺了咱们所囤的那些粮食?届时,只怕咱们这几年在华兴府的辛苦经营,就要白白归他纪某人了。”

说来特区设立至今已有三年多,面对拓荒与镇压土人的压力,一应大族与华兴府之前还算蜜月期。华兴府虽不愿在特区投入,却也没有故意打压特区大族,令手握大笔人财资源的他们,得以借着华兴府这一平台,在农业生产乃至工商经营方面均有长足发展,甚至,华兴府逐渐放开的私营粮食市场,已被产粮大户的他们占据了过半江山,也才给了他们兴风作浪的机会。

凉亭之上,正当一众家主忐忑不安的猜测之时,王枫的长子急冲冲跑来,无心顾忌其父的脸色,他一脸欢喜道:“最新消息,血旗军即将出兵狼牙修。呵呵,原来他们的目标是马来半岛,不是咱们这里,虚惊一场呢。”

顾不得训斥长子没规矩,王枫急声道:“消息可确定?”

“错不了,这消息来自米沙时报编辑组,启用飞奴刚刚送来。明的各地时报,都将刊登此条消息。”王枫的长子笃定道。

“嘘...”不约而同的,亭中众人皆长舒了口气,彼此相望,一时无言,不无苦笑,原本好好的子,这是何苦来哉?

哑然之际,年方三十的顾氏家主顾全蓦然道:“诸位,这场虚惊未免不是一个警醒。在下不才,却想问问诸位,我等是该适时大赚一笔,见好就收,还是非要闹到局势不可收拾,鱼死网破?怕只怕届时网还没破,鱼儿就先被人吞吃了啊...”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