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乞活西晋末 > 第六百八十一回 北伐中原

乞活西晋末 第六百八十一回 北伐中原

作者:万载老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27:52

第六百八十一回 北伐中原

建邺城,皇宫正殿,面对华国杀入河北这一惊爆变局,忧心忡忡的司马睿抛出了合纵之策,意欲联合各方势力,甚至包括匈奴在内,一同出兵逼退血旗军。这一意向,确是当即引起不少朝臣的赞同乃至恭维,不过,真正掌控话语权的王导、顾荣等人,却是不以为然。

“陛下所言的确不失为一个办法,不过,臣以为那该是最后一步。”委婉的否定了司马睿的主意,顾荣徐徐道,“倘若华国远征美洲为假,其登陆军伍至少四十万,战力强大,即便四方合纵对抗,也非易与之事,且诸方必然各有私心,难免拖沓迁延,甚至败多胜少。更何况,我等联络魏孽、伪晋尚可姑且,但若联合匈奴汉国,那可是大晋上下的死仇,只怕我等皆要为千夫所指,新朝方立,民心也将难稳。”

司马睿眉头一皱,却也觉着顾荣言之有理,遂问道:“那么,顾爱卿可有其他良方?”

“呵,那华王不是高呼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嘛,我等同样可以打出这一旗号,作为新朝新气象,鼓舞人心呀。”顾荣淡淡一笑,嘴挂讥嘲道,“华国意欲征服河北,必会牵制石勒残部乃至匈奴汉国的主力,同时,有胡寇牵制,血旗军自身一时定也难以南下中原。我等恰可抓住这一时机,出兵北伐,收复中原,可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也!”

听闻此言,司马睿与众臣顿露心动之色。虽然此时的中原民生凋敝,人口稀少,可大量的肥沃土地却是江南士族极度垂涎的,而人多地少的东晋若能吞下中原,对国力也必是一次大补,一旦消化,未必再似如今这般忌惮华国,可谓公私兼顾,还振奋新朝的民心士气。

而且,因为中原乃是四战之地,匈奴与石勒过往虽然兵势强盛,却限于人口太少,无法全盘接手建立稳定统治,故而一直采取掠夺强迁的政策,仅在部分地区驻有少量兵力,其它各地则有着众多的乞活军犹在抵抗。若是匈奴石勒的主力被血旗军拖在大河之北,凭其对中原掌控之薄弱,东晋如今发动北伐之战,不要太容易。

不过,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如是出兵好是好,可血旗军一旦稳定了河北战局,焉知他们不会南下争夺中原?那华王可是一个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主,岂会容忍我等趁其打生打死之机平白捞取好处?届时我等尚不及消化所得,只怕以如今的国力军力,难以守住中原啊。”

“呵呵,这倒无需过虑。那华国一直高唱抵制内战,驱除胡虏,凭此蛊惑了众多愚夫愚妇。而今,我等正是以彼之道反施其身,堂堂阳谋,他们只能吞下这一苦果。”顾荣笑得愈加和煦,胸有成竹道,“我等北伐中原,收复汉土,只要匈奴犹在,血旗军就不能主动向我等开战,否则那华王就是打自己的脸,必将大失人心,而那时,我等纵是联合匈奴乃至巴氐与之对抗,也是理直气壮了。”

“好,好,正该如此!我朝新立,就该挥师北伐,顾爱卿果然老成谋国啊!”司马睿听得击节称赞,但旋即,他复又面露忧色,不无怯怯道,“只是,那血旗军确也彪悍,万一他们一路横扫,年内便灭了匈奴,我等依旧没有足够时间消化中原呀。”

或是看不得司马睿那副怂样,也或是不愿叫顾荣专美于前,王导插言谏道:“臣以为,以我江南之力,目前独对血旗军还是太过勉强。是以,北伐可以,但须联络长安魏孽与青州伪晋,三家携手瓜分中原,也携手对抗血旗军!想来这等好事,三方基本无需过多商议亦或勾心斗角,便可联手成行。”

“这,这等好处平白给了那两方叛逆,岂非资敌?”司马睿立马摇头,一脸不情愿道。

见小利而忘义,逢大事而惜生!王导暗自腹诽,口中则耐心劝道:“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我军一旦北伐,另外两方想必也能看出便宜,不消联络也会出兵。偌大中原,我等若想独吞,非但要直面血旗军之压,也会引来魏孽与伪晋的两向挤压,只怕血旗军不曾南下,我等三方便已大打出手,届时反叫华国渔翁得利了。”

司马睿陷入沉吟,一脸的纠结。王导见此,跟着画饼道:“合三家之力,非但可以并吞中原,还可沿着大河一线布置重兵,既不违大义,又可逼得血旗军无法全力攻伐匈奴汉国,令其灭匈战事迁延日久,我等三方自可消化所得,日后又何惧华国?”

司马睿没再否决,但一张脸依旧有点郁郁,殿内气氛一时有点尴尬。见此,太子司马绍嘴角掠过苦笑,出班奏道:“父皇,儿臣也有两条建议。其一,匈奴人必将沦为华国第一打击目标,我等确是无需联络,但北方尚有诸多胡卒,也还归附我大晋,父皇不妨加封拢络,用之在北方牵制华国。”

这位司马绍在正史中的将来便是晋明帝,也算东晋难得的一位中兴之主,倒也颇有智略,他接着说道:“再者,即便匈奴很快不支,为华国所灭,我等也可三方联合,不,还可加上凉州张轨,四方联合,一起讨伐巴氐,再增实力,甚至还可多打上几年,以拖延时间恢复国力嘛。呵,那华王总不好在我等外战之际,发动内战吧!”

朝中三方势力的首脑人物,都倾向于联合魏复、苟曦共同北伐中原,且又给出了一条条军略良策,听来足可应对此番危机,于是,司马睿纵然心有不舍,终也点点头,同意了这一方略。接下的自是进一步的细节商议、兵力征调与派遣使者等等北伐准备事项,而当后续有关石勒被杀、勒石华奸乃至热武肆掠等消息传来之后,司马睿再无小心思,这一准备工作的节奏,更被加快了数个量级...

三月二十二,当东晋政权正式传诏天下,誓师北伐,并象征性从建邺派出第一支北伐队伍的时候,华国海外的三十万后续队伍,也已在各地集结出发,其中第一批的一万辅兵与一万民兵,更已从朝鲜半岛浮海抵达了幽州海岸。而黄河以北的先期血旗军,则已用几近行军的速度,八日时间便占据了整个幽州与半个冀州,战略重心正迅速西移。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幽州北部一应山口关隘的幽州驻军,为防逼迫过甚导致其叛投犹在大晋旗下的塞外鲜卑,华国并未像对待塞内郡县那般一味逼降,而是大军压境辅以金元攻势,一举砸出了百万贯华币,这才令祖逖的北路军得以在塞外胡人反应过来之前,顺利取下了军都关、卢龙塞等一应故长城隘口。

不过,对于基本处于段氏鲜卑掌控之下的幽州辽西郡,基于率先立足河北的战略大局考虑,血旗军此番并未急于将之收入囊中,而是在渝水之畔,借水军隔断,开始修建隋时方才修建的渝关,以先行稳固河北的边塞防线。

与之同时,随着血旗大军的推进,其中的部分辅兵立即接手地方维稳任务,配合随行的大批民政官吏,组建直到乡村一级的战区军政系统——河北临时军政府。他们在纪泽与钱凤等人的组织调度下,一边接手新占区的各项遗产,一边则开始了逐步推进的地方治理。

恰似庖丁解牛,军政府对地方势力采取了层层剥离的措施。首先是凭借兵威与大势的压制,毫无折扣的整编既有的幽州地方军,将之牢牢掌控在手。譬如,送走中高级军官,裁派民夫老弱,打散原有编制,分级战兵辅兵,安插军官与教导史,重新编练军伍战阵等等。

其次,大许好处,鼓吹善政,送出礼包,以稳定上下人心。譬如,非但承诺年内免除河北的任何赋税,还向百姓提供半成年利的低息贷款;又如,但若百姓提出申请,愿意接受包括移民在内的官府安排,便可保证年内实现每户百亩授田;再如,提出河北振兴规划,砸钱拉开河北工商投资建设的风潮,其中的最大手笔,则是天津港城与河北驰道“两纵两横”的修建规划。

其三,以惩办华奸余孽为借口,挑出各地民怨极大的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尤其是公然抵触华国政令之辈,直接抄家毁族,用以杀猴骇鸡。幽州糜烂久矣,这类典型人物不要太多,而这等举措也属新朝入主的惯用手法,既可收拢民心,也不至逼迫地方势力绝地反击。

其四,结合基础大建设的规划,先期在新占领区各地开展大规模的以工代赈,修桥铺路,兴修水利,整扩城郭,将正闹春荒的底层自由民,乃至部分家族的闲置奴仆,纳入军政府主导的生产体系,辅以各类优惠政策的大力宣传,从而迅速削弱地方固有势力对底层百姓的影响力,瓦解地方固有的乡权结构,至少不叫地方势力有机会扇动大规模的民变。

诸如此类,不知不觉间,各地固有势力所能拥有的反抗力量被逐步削弱甚或瓦解,温水煮青蛙之下,当血旗军全据河北,且后援大军悉数抵达之后,届时即便为了土改而掀起又一波清洗,阻力想必也会小上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