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乞活西晋末 > 第七百五十三回 枭雄末路

乞活西晋末 第七百五十三回 枭雄末路

作者:万载老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27:52

第七百五十三回 枭雄末路

老马岭,匈奴中军洞穴,乍闻噩耗的刘聪吐血颓靡,免不了臣属们的一通鸡飞狗跳不提。悠悠回了半天的神,刘聪这才推开扶住自己的儿子刘骥,强撑着直起身体,不无幻想的质疑那名信使道:“快说,平阳城情况究竟如何?你又是如何来的?”

“卑下并非来自平阳,而是来自河东郡的黄河水营,是以不敢妄言平阳详细内情,还请陛下阅览我家将军奏折。”那信使不敢怠慢,忙将背后信筒取出奉上,并颤声禀道,“只是,卑下奉命离营之际,水营汉人听闻太子檄文与平阳之变,却是不满将军拒绝易帜之举,聚众发起哗变,我家将军只怕,只怕已然葬身贼手...”

原来,这名信使却是来自匈奴设在河东郡的黄河水营,那里的匈奴守将倒是挺忠于刘聪,得到刘粲发去的檄文之后,立即拷问发檄使者,获知了平阳情形,并在第一时间向刘聪派出了这名红旗信使。只是,信使方出水营,营内便开始变乱,信使连忙逃走,却也获知了水营变故。

接过侍卫转呈来的奏折,刘聪却觉眼前一阵发晕,怎么也看不清其上的一个个小蝌蚪孰方孰圆,遂将奏折丢给呼延晏道:“还是由呼延爱卿来解说军情吧。”

奏折所述内容确与平阳实情大致相当,而在呼延晏将之转述完后,时间过了许久,洞内依旧死寂一片。所有人都用质疑甚至杀人般的目光瞪着那名红旗信使,若非他有着水营印信以及劝降檄文为证,做不得假,只怕就要大刑伺候逼他承认所报皆虚了。

又过了良久,济南王刘骥方用不可置信的口吻,恍恍然打破冷场道:“怎么可能,这大匈将来都是他太子的,他怎可自行作乱,主动投奔华国?”

“什么太子,那逆子哪里还配做我匈汉太子?不过,那厮有几斤几两朕也知晓,平阳叛乱他绝对没胆去做,不消说,他定是被靳准挟持,为求活命配合而为罢了。”还是吐过血的刘聪最先淡定,强打起精神,他自信满满道,“哼,无非让那靳准代管平阳两日罢了,只需朕回师城下,取之易如反掌。”

刘聪的天下是他一刀一枪夺来的,他确有这等自信,或为鼓舞众人,他转向呼延晏,不无期待道:“呼延爱卿,适才你说平阳城内大杀公卿,给朕仔细道来,都是谁人遇害?他们若想稳定平阳,就不可能将朕的臣子一举清除,哼,朕就不信,有朕亲至,城中还缺内应。”

然而,在刘聪注视之下,呼延晏的脸色却变得苍白,忽的,他跪地泣道:“还请陛下节哀,适才为臣有一条说得不甚清楚,其实,其实,靳准为了牢牢掌控城中守军,竟然逼迫所有军将缴纳投名状,亲手行刑,斩杀,斩杀了城中除了太子之外的所有刘姓皇族男子,共计七百五十三口!”

“什么?那靳准,靳准为了裹挟城中守军,竟然,竟然屠光了我刘姓皇族?七百余口,他怎么敢,怎么下得出手?”刘聪腾地站起,目光惊骇,嘴角抽抽,下一刻,他脸色霎时雪白,抖抖索索的,颤声追问道,“也就是说,朕留在平阳的康儿、恒儿等人,也都没了?”

呼延晏没有再行回答,但那颓然闪避的眼神,已经表明了肯定。倒是一干大臣中,已有右卫将军永安王刘安国等数名随军伴驾的匈汉王爷瘫软在地,侧面证明了刘聪此前并未听错。

“朕愧对列祖列宗,对不起康儿恒儿啊!靳准贼子,畜牲,奸佞,小人,朕若不能灭你九族,誓不为人!”呆呆盯着呼延晏,直到眼底的最后一点企望消失,刘聪突然厉声咆哮,状如怒狮。只可惜,却是一只垂垂老狮,因为下一刻,他复又吐出大口鲜血,更是直接晕厥了过去,甚至,连呼吸都变得若有若无。

正所谓舔犊之情发乎于内,白发送黑发的刘聪,其人虽然暴虐好屠,荒淫无度,杀兄弑弟睡父妻,但那些都可归为外人,他对自家儿子的爱护之情,却是杠杠得有史为证。《晋书》有载:“聪所居螽斯则百堂灾,焚其子会稽王已下二十有一人。聪闻之,自投于床,哀塞气绝,良久乃苏...”

两个时辰之后,在随军御医的好一番折腾下,刘聪终于再度苏醒。其实,御医开的药是能让刘聪睡到明晨的,怎奈再好的睡眠,也扛不住头顶不时传来的爆炸声呀。幽幽醒转之后,刘聪方一神思归位,便急声询问身边服侍他的刘骥道:“骥儿,朕昏迷多久了?如今是何时辰?咳咳咳...还有,此前信报可有核实?”

“父皇,现在大约亥时三刻,您已晕有两个时辰了。要不,您先再好好歇上一会,别的回头再说?”刘骥目光闪躲,可在刘聪瞪眼怒视下,只得点头道,“适才,又有三股信使前来,所报与黄河水军那名信使相类,其中更有一人就是从平阳城逃出的大匈军兵,他们所述的平阳情形皆很雷同,当可确认无误。”

长长的叹息一声,刘聪闭上双目,眼角隐现晶莹,待得良久后他再度睁开双眼,已然老态尽显。示意刘骥将他扶起,刘聪勉力斜靠而坐,继而吩咐道:“骥儿,请外面诸公进来吧。”

刘聪的卧室之外就是山洞内的议事大堂,一干重臣本就正在那里听信,受召后很快便出现在了刘聪榻前。摆手止住众臣们的请安劝慰之语,刘聪虽有气无力,却仍威仪淡然道:“诸位爱卿,平阳生乱,我大匈骤如累卵,想来方才这些时间,诸位对后续事宜已有商议,事已至此,但有良策,无需顾虑,直管道来。”

事态危急,众臣也不虚套,长叹口气,匈汉司空马景率先出言道:“陛下,收到平阳招降檄文者,应当远不止黄河水营一方,而在黄河水营与老马岭之间,不乏其他县城与驻军十余处,可来报者迄今却仅区区二三。显然,平阳剧变再加太子檄文,我匈汉后方业已人心浮动,三心二意者绝非少数,我八万大军或成孤军,老马岭已不可守,还当速离。不过,接下是回夺平阳,亦或转战它处,尚须陛下定夺。”

“我等以为,华王必已知晓平阳之变,此前一切照旧,无非是为靳准争取稳定时间,一旦我方有异,对方必会大肆宣扬,是以我等无从隐瞒,军兵家小多在平阳,为军心士气,我等须得反攻平阳。”呼延晏跟着解释道,“然我匈汉外无援军立至,本已负隅顽抗,再有平阳之乱,人心已失,即便夺回平阳,此番也难抗华国。若想留下先祖血脉,我等还当尽早跳出并州,远避塞外,故回攻平阳却又徒耗糜多。”

众臣的分析足够中肯,刘聪闭目沉思片刻,遂缓缓睁眼,摇头苦涩道:“如今之势,我匈汉覆灭已无可更改,但我大匈却不可族灭,避走塞外乃唯一选择。平阳所留者,除了叛军便皆老弱,即便夺回,其行动迟缓,也难以带走,更会影响青壮精锐的出逃行程。是以,此地尚余五万骑军,朕欲调出其中屠克本族与死忠附庸的四万精锐,名复生军,作为我大匈的血脉种子,出河套往西漠,今夜便行秘密远走。”

众臣愕然,却听刘聪淡然续道:“此地余下四万步骑军兵,万五步卒坚守老马岭,三日即可。余者便由朕亲率,多打旗幡,大张旗鼓,作势回攻平阳,一为掩护复生军遁匿,一为征讨靳准奸贼,救出城内眷属。至于能否携其逃亡塞外,呵呵,且听天意,大不了我刘聪陪着他们一道去死!”

众臣哪还不知刘聪心思,纷纷跪泣道:“陛下不可!正是多事之秋,陛下乃我等核心倚仗,焉能以身为饵,轻生犯险,但有...”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