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左明天下 > 第六百一十三章 出城攻击

左明天下 第六百一十三章 出城攻击

作者:老白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52:46

第六百一十三章 出城攻击

而更加令人气愤的是,张九言不但不分兵,他还不主动攻击。

这都兵临城下四五天了,张九言除了挖沟渠,那就一点动静也没有,

搞得沈阳城几十万人每天都是戒备森严,提心吊胆,时刻防备,却是又无用功。

皇太极又是怒道:“这个张九言,他到底懂不懂打仗?难道他不知道士气可鼓不可泄的道理吗?

这都来了这么多天,还不攻城,他难道不怕士兵落了士气吗?”

皇太极恼怒不已,但是却也是只能在这里发脾气,对城外的张九言,那是一点作用也没有。

对张九言,他越来越看不懂了。

不过任由张九言挖沟渠也不行,本来皇太极是打算即便张九言不分兵,也等张九言主动来攻城,

这样作为守城的一方,皇太极可以借用城墙上的大炮和弓箭掩护,城内城外的八旗军也可以杀张九言一个人仰马翻。

但是现在张九言不主动攻城,这样皇太极就不得不改守城战略,为进攻战略了。

不改变不行,真要是被明军围个三两个月,那时候鞑子就要去吃草喝尿度日了。

于是皇太极调兵遣将,开始发动对张九言到来后的第一次进攻。

皇太极把这一次的任务交给了阿敏。

阿敏是皇太极的叔伯兄弟,手里掌握着一个旗的八旗兵马,为人也是骁勇善战,在鞑子里面威望不俗,

正是因为这阿敏能力不错,悍勇,所以他也是皇太极在政治上的一个竞争对手,是他汗位的一个威胁。

皇太极打算借助这一次大战,一来打退明军,二来削弱阿敏的实力。

真要是明军退了,阿敏残了,皇太极估计还得在心里谢谢张九言呢。

“阿敏,这一次的进攻,你是主力,你可不要让本汗失望啊。

不过明军兵马众多,你要保重,若是不行,就立即撤兵回来,本汗许你临机专断之权。”

战前,皇太极亲自给阿敏打气鼓励,看他那样子,真是一个好哥哥,但是又有几人知道他心里的真实想法。

阿敏没有皇太极那样深的城府,看皇太极样子,还真以为皇太极是在关心自己,爱惜自己。

阿敏心里很是感动,感动之余,阿敏建功立业之心更加急迫,他只恨不得现在就杀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一番准备,在天蒙蒙亮,对面的明军十万大军按照往常惯例,又是出来摆下阵列,

明军列阵,是为了保护其他数万士兵深挖沟渠,以免遭到鞑子军的突然袭击。

这时候,以阿敏为首的一万余鞑子骑兵,突然出了城门,

出了城门,阿敏又带上城外原本驻扎的两万人,一共三万大军,便是突然向着还没有摆好阵列的十万明军冲去。

在这里需要说一下,那就是古时候的城池攻守之战,

那并不是单纯的一方在城池里面,一方在城池外面,两方展开城头的争斗。

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但是却很少,一般只会在守城的一方,兵力实在是太少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但凡是守城的一方,只要有那么一丁点兵力上的富余,都不会只龟缩在城内不出。

相反,守城的一方会积极的在城外的城墙下面布下大军,以此来配合城墙上的人来共同防守。

只有这样,这城池才守得住。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那就是如果你作为守城的一方,你只是把兵力全部放在城墙上,那么你是极其的被动的。

因为对方在城外对你做任何事,比如在你的护城河下毒,填土,亦或是断绝你的通道,你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因为你想出来阻止的代价很大,因为对方不会让你轻易出来列队。

还有,你不出来,那对你军心士气也是一个打击。

因为你的士兵们会想,自己只有这个城墙可以信赖,一旦城墙被敌人攻破了,那自己就必死无疑了。

所以一旦敌人爬上了城墙,许多士兵会因为强烈的心理恐惧,不战自溃。

而且你不在城外布下兵马,这对于敌人来说,那也是一个鼓励。

敌人会想,我只要攻破了他的城墙,我就赢了,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用想,只要一心攻破他的城墙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在城外放下一点兵马,那情况就截然不一样。

对于城外的那点兵马来说,他们心里会想,反正自己后面还有城墙,城墙上面还有同伴,他们会配合自己,会掩护自己,自己不会独自扛下所以的敌人。

即便不走运,万一自己到时候顶不住,大不了退回去就是。

而城墙上面的人也会想,反正下面还有自己的同伴,自己可以大胆的打,城下的同伴顶不住了,自己还有城墙可以依托,到时候照样可以跟敌人打。

而最为攻城的一方,他们面对城上城下的敌人,他们心里会想,这些敌人真是麻烦,

打败了城下的这些人,还要再冒险爬城墙,再去攻打城墙上的敌人,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命走到那一步。

这样一想,攻城一方的军心士气就难免受到影响,一旦攻击受挫,就容易打退堂鼓。

这样一来,此消彼长,作为守城的一方,军心士气就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稳固,

城池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得到保障,不会那么容易攻破。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考虑,所以自古历来守城之战,那都是会把一部分的兵力放在城外,然后和城上的兵力彼此配合,发挥最佳效果。

就比如说崇祯二年的鞑子寇边,围住了京城,那时候的袁崇焕就是在京城脚下列阵,城头上的明军靠着和城下的袁崇焕彼此配合,这才是成功击退了鞑子兵。

要不然,若是没有城下的袁崇焕,那估计京城也是守不住的。

而这一次张九言带着四十万大军兵临城下,那皇太极自然也是无比重视,

皇太极不光是在城头上守卫,大炮林立,人马充足,在四面城门的城下,他也是布下了重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