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不是我熟悉的大唐 >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为武媚娘鸣不平(中)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为武媚娘鸣不平(中)

武媚娘把着国政,处着天下之事。这些人如何会没有微词,虽然面上不敢说,私下里却都说武后擅权,长此以往,这还了得。这大唐是姓李还是姓武?

还有,这天下一直是男儿当家,现在可好,他们这帮七尺男儿每日却要匍匐在一个女人面前,任其呼喝!

偏偏大臣进言,陛下如何也不听,却只信了自己皇后。群臣对此也是毫无办法,偏偏武媚娘处理国政,却井井有条,让这些大臣也是找不到好的借口。

七年时间,李唐的这帮忠臣已经渐渐将希望寄托在正快速成长的李弘身上,对陛下,倒是心思淡了。

这些做臣子的不敢非议陛下,却也有喝醉时吐了真言。陛下这是误国呀!这是要坏了大唐基业。

可偏偏李治虽然病重,却活着,尼玛啊!为何一直活着呢!这些大臣自然不敢如此去想。

此时太子一日日长大,让太子摄国的声音自然越来越响。

而今日太子已经十四,如何也会有个结果了。

这就是这些人所盼,而东宫那里自然更盼着太子摄国,他们的荣辱可是集于李弘一身。李弘做了天子,他们可都是潜龙之臣,以后是要做新皇肱骨的。

那里太子已经起身,无数双眼睛都未曾离开太子身上,怕是整个会场,只有陈方默默端着杯子,饮着酒水。

当然,旁边太平心思也没在皇兄那里。却是看着陈方,仿佛在思索陈方下一个故事会讲什么。漂亮的眼睛眨呀眨,对于她,无论谁坐在两仪殿那个至尊位上,都没有区别。

无论父皇,母后还是皇兄,都是她喜爱之人。

而安定看了看自己皇兄,却更多时看着陈方。偷眼瞄着,定睛看着,有时候这位嫡长公主却不自觉颜色变了,大概是想陈方又能为她带来什么新的故事。

“今日是吾儿生辰,看着吾儿一日日长大,朕颇感欣慰。”

“朕犹记得当年朕十四岁时在做什么,已经肩负了许多。吾儿可有准备?为父皇母后分忧?”

此时会场落针可闻,只听的李治的声音传遍全场。

果然宫里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此时听陛下的意思,太子摄国却实有此事。为父皇母后分忧,不是让太子参与国事又是什么。

太子参与国事,太子终于要参与国事了。

李唐的忠臣和东宫的潜臣此时无不面露喜色,那面上漾着春光,仿佛满血复活一般精神。

那里,陈方此时也放下酒杯,环顾四周,却是最终目光望了望娘娘。那绝世容颜,那高贵雍容,那张自己不曾细细摸过,却轻轻嗅闻的面庞。

辛劳七年,这就是这帮李唐大臣对娘娘做的。原来任劳任怨,却只添了别人嫌弃甚至憎恶。

娘娘又做错了什么,没有,丝毫没有,自从李治卧病在床,若没有娘娘,此时的李唐还不知道会是如何田地。

太子未长成,几位年长皇子却无一人能有治国经世之才。

这七年,却是武媚娘一个弱女子将李唐扛在肩头,艰难前行。任劳任怨,却还要遭了这些人冷眼,遭了这些人背后埋怨,遭了这些人心中谩骂诅咒。

陈方似看到深夜娘娘案前烛火,似看见鸡鸣时分,赶往两仪殿的匆忙身影。一个女人,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却都用在了处理国政之事上。

这大大小小的国事,却在耗损着娘娘的青春。

非但如此,却还要陪着李治,还要他开心喜乐。李治病情稍有反复,武媚娘却几日不得合眼,陈方不知为何,此时心中却只有武媚娘的影子。

娘娘看重他也好,不看重也罢,在意他也好,不在意也罢!在他心中,那道倩影却是铭刻心田,那是他第一个也是此时唯一一个女人。

他人之妇也好,他人之母也罢,却是他念着的武媚娘。给过他温暖,亲近过身子,让他知道一个女人在他身边盛放是何等雍容精彩。

武媚娘风雨兼行,任劳任怨,整整七年光阴换来的是什么,又凭什么?

陈方那一刻,不知不觉攥紧酒杯。

他没有怪太子意思,只觉得这里所有人的面目都有些可憎可恶。恨不得用酒杯狠狠砸了这些面孔。

就因为她是皇后,她姓武么?就因为她是一个女人么?你们这帮公蛋,又哪里有资格诋毁武媚?

陈方有那么一瞬只想站起来,替武媚娘说一句公道话,然后横眉冷对千夫指。

只是,他也没这个勇气,那会是一个死局。他是从心之人。

只是此时心中情怀,如何也平静不下,只在那里闷闷喝了几杯。

清冷酒液,慢慢冷了那片思绪,冷了胸中那片不甘和火热。

却见安定抢过自己酒杯,对自己摇了摇头。

“殿下,微臣有些贪杯了!”

安定公主笑笑,只笑的这春风都轻了几分。陈方似乎在那张年轻漂亮的脸上看到武媚娘,和她在一起之时是多么美好。

即使各种限制,即使各种担惊受怕,却真的很好。

那里李治和太子说了会话,却是绕到考教这一块了。

当着满朝文武,当着万邦使节,李治要考太子,此时全场静的可怕,只有风吹过,发出沙沙之声。

武媚娘一直坐在那里,面带微笑,看着自己的皇儿,然后望着自己的陛下。

“吾儿准备好了么?”

“父皇请出题!”

“治国安邦,为君者当如何?”

李治此题极为宽泛,甚至到了只要和治国安邦沾边的事情就可说的地步。

然而这题却也不好答,因为限制太少。偏偏李治心中不可能没有自己答案。

李弘要让父皇满意,却是要和父皇的答案一致,最少相近。

只见李弘在那里思索片刻,脸上有了光彩。

这让一直注视李弘的各个大臣开始紧张,此时则心头石头放下。。

太子如此颜色,却是心中有了应对。若无应对,断然不可能如此轻松。

想来太子这些年光阴未曾虚度,群臣更是满意,只恨不得此时李弘就在两仪殿中,只恨不得李弘此时就处理着国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