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不是我熟悉的大唐 > 第七百一十七章 备战

这不是我熟悉的大唐 第七百一十七章 备战

作者:染血的剑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5:34:16

第七百一十七章 备战

此时几位将军也盯着那门火炮,一位将军已经指着校场的围墙,这是要轰围墙啊!另外一位将军似乎觉得轰围墙不能展现火炮的威能,指了指一处建筑。

“驸马爷,让我们看看这火炮轰击建筑的威力吧!”

军器监想哭,当一众文武和皇后离开以后,军器监看着自己校场周边的断垣残壁,无可奈何。

此时还能怎么办,清理废墟吧!然后重建,幸亏这些事情有工部和将作监,反正造房舍,补围墙,如何也不是军器监的职责范围。

此时军器监也确实见识了火炮的威能,他一直在军器监做事,自然能够感觉出,以后自己这军器监要忙了,而且很忙。

不过他此时还记得娘娘离开时最后一句话,自今日起,军器监归唐工坊所属。

本来作为九寺五监之一的军器监,其实是一个极为独立的部门,由于军器监的特殊职责,其实巴结逢迎的人不在少数,平日里的好处也不会少拿。

而且军器监背靠京城十二位,虽然只是四品职,不过在长安的日子确实好过。

这下好了,以后归唐工坊管,也不知道以后会如何,驸马爷制下,也不知道日子好不好过。

不过此时也没办法,娘娘的话,那就是旨意,不敢不从。以前军器监在这里那真是说一不二的存在,以后还不知道如何呢!只希望驸马爷别太为难自己这小小的军器监吧!

想想就这般被娘娘一句话划到唐工坊了,而且一众文武还不断恭贺,军器监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哎,以后自己也是唐工坊的人了,罢了,最少以后自己直接是驸马爷管。

马车上,武媚娘抓着陈方的手,陈方感觉到武媚娘的手有些冰冷颤抖。

“陈方,北汉真的掌握了这种东西?”

“确实,臣在北汉亲眼见过这种火炮齐射的场景,开山破石,无往不利,也亲眼见到他们用活人试验,一片血泊,断肢残骸,北汉甚至让奴隶穿上明光铠试验,明光铠根本抵挡不住。”

武媚娘的手抓紧了陈方,此时还没有朝臣知道,今日在军器监试验的火炮,在北汉已经装备了不知道多少门。

“军器监本宫已经划给唐工坊,这种火炮第一时间制造,不惜任何代价。子午岭分坊扩大规模,幽州分坊也加紧建设,水泥的产量用最短的时间提升上去。”

“娘娘的意思?”

“备战,不惜一切代价!”

“是,臣谨遵娘娘旨意。”

武媚娘有些颓然靠在马车壁上,今日军器监试验火炮威力,深深让她震撼,北汉此时的武力,也在武媚娘心中有了大致定位。

此时的大唐,根本无法和北汉抗衡,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加紧追上北汉的步伐,积极备战。

火炮火枪,各种物资储备,到时候幽州将是北汉和大唐最主要,也是最先会遭遇的战场。

水泥的产能不惜一切代价加大,陈方也明白娘娘心思,她要在洛阳,长安,幽州之间建设一条以水泥为基础的驰道,加强对幽州的物资运输能力,也加强大唐对幽州和沿途州县的控制能力。

此时武媚娘做的,就是后世常说的后勤保障,物资运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论任何时代,这都是真理,后勤跟不上,仗就无法打。

三国最著名的官渡之战,就是以曹操烧了袁绍的乌巢为转折点。而更早时候,大秦修秦直道。也是为了对北方的物资和兵力输送,以抗衡彪悍的匈奴游牧骑兵。

武媚娘已经决心备战,陈方其实也算松了口气,娘娘感觉到了来自北汉的威胁,积极备战,这是好事。

真正去了一趟北汉,他最清楚此时大唐和北汉的军力对比。

自己虽然炸了北港,毁去了北汉许多年的积累,不过北汉的实力依然不是此时的大唐可以抗衡。

北汉是一只刚刚受伤的猛兽,待它舔抵伤口,恢复实力,大唐用什么阻挡北汉的脚步?备战,唯有不惜一切的备战,才能让大唐在北汉的坚船利炮下生存下去。

暮色中,武媚娘今日坐在荷塘边缘,陈方坐在她的身旁,武媚娘起身,走上荷塘这边准备的小船,陈方赶紧跟了,划着木桨,小船进入荷塘之中。

月光如水,落在荷叶上,泛着清冷光泽,荷叶很密,遮住了大片月光。

小船穿行在荷叶间,穿行在月光下,木桨划动荷塘的水面,荡开一片片的绿色浮萍。

“陈方,我们还来得及么?”

船到了水中央,陈方将木桨放在船上,听武媚娘口中悠悠吐出一句话。

“事在人为,今日我已经吩咐军器监加紧准备,暂时的计划是将军器监扩建,主要加紧建造高炉,提升钢铁的产量,各地分监也会加紧建设,只有钢铁的产量上去,我们才能铸更多的火炮。”

“子午岭那边我也派人吩咐,现在我的计划是朝廷增派服役的罪犯到子午岭,扩大子午岭规模,然后子午岭分坊派人到洛阳和幽州之地勘察,寻找适合建造分坊,制造水泥的地方。到时候三地共同开始制造水泥,修筑道路。”

“嗯,刑部会配合,我明日就下旨,李侍郎会安排邢徒,以满足唐工坊的劳力需求。”

“媚娘,其实刑部老尚书已经久不问刑部之事。”

陈方有意无意提了一句,李侍郎升任刑部尚书,对陈方也有好处,唐工坊和刑部的关系也能更近一些。

“等弘儿身体恢复,新君继位大典之后,再安排。”

武媚娘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让李侍郎升任刑部尚书的旨意,要李弘来颁。

这是让李弘笼络人心呢!此时大唐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的长官认命,非同小可,六部尚书,是六部的最高官职。李侍郎擢升李尚书,武媚娘故意留给自己长子认命,对李弘的培养,武媚娘算是费尽心机,不遗余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