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士 > 050章 名妓

宋士 050章 名妓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5:35:48

050章 名妓

靖康元年腊月二十八,深夜子时,汴梁城沉浸于一片黑暗之中。大多数的百姓已经入眠,街上冷冷清清,犹如死城一般,寂静的令人害怕。

五岳观中,此时却是灯火通明,王松正在和部下的将士们商谈守城事宜。

时移世易,女真人已经改变了想要一口吞下北宋的战略,反而是想通过战场上的战绩,来获得更大的政治索取。而宋人则是同样的心理,只有军事上的负隅顽抗,才能获取对女真人政治上的筹码。

近日来,风雪不止,加上女真人封锁汴京城,城外粮食运不进来,汴京百姓无以为食,将城中的树皮、猫犬吃尽后,就开始割饿殍为食,以至于疫病流行,饿死、病死者不计其数。

而唯一能确保吃饱饭的地方,也就是兵营了。为了保证守城的士卒有战力,官府的粮仓只是提供给士卒和官府人员,而不对外出售和赈灾济民。这也逼的汴梁城中的年轻汉子纷纷投军,至少这样不会被饿死!

“几位兄弟,大家伙再坚持一下!”

王松站了起来,脸色凝重。

“女真人已是无计可施,只能是穷途匕现,看看有没有空子可钻。只要咱们坚持下去,各地的勤王王师到达,女真人就得撤兵,以免后路被断。”

张宪和李彦仙等人都是苦笑,王松无论什么时候,这乐观的心态总是不变。

“大官人,另外有一道姑求见!”

士卒进来禀报道。

道姑

王松一惊,怎么这个时间会有道姑求见自己,难道说道观缺粮

王松点点头道:“把人请上来吧!”

道姑走了进来,虽说是宽大的道袍罩身,王松也不由得心里面一动。这道姑走路的仪态很美,身材相当的好,高挑笔直,看这样子身份绝非寻常。

人走近了,借着灯光,王松才看的清清楚楚,这道姑长得极美,30岁上下,眉间一颗小小的黑痣,细眉细眼,五官精致,皮肤白皙,宽大的道袍也掩饰不住她的窈窕身段。温婉灵秀,风情万众,柔媚无双,却自有一股慷慨激昂的神色。

清纯与性感俱在,美貌与智慧并存,一颦一笑,真可以颠倒众生,当真可以称得上是倾国倾城。

天生丽质难自弃,造化独钟,祸国殃民,直教人百转千般叹。一个女子,到了30多岁的年龄,依然是如此倾国倾城,明艳动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道姑也是抬起头来,打量眼前几个顶盔披甲的军汉。

居中一人国字脸,眉毛粗粗,眼神坚定,高大威猛,身材彪悍之极,完全不同于那些弱不禁风、咬文嚼字的酸腐文人。

这才是慷慨激昂,能与如狼似虎的女真人战场拼杀的燕赵悲士!

尽管此人年纪轻轻,一双眼神却犹如深潭,能看到人的心底,他只是轻轻的一瞥,道姑就感觉到了里面一股看透世间百态的怜悯与凄凉。

不用问,此人必是忠义军的那位王松王招讨使了!

他身边的几位男子,一看就是鏖战沙场的慷慨激昂之士,那铠甲上斑斑的血迹,身上凌然的杀气,就已说明了一切。

“在下就是王松。”

王松站起身来,双手抱拳道:“不知这位居士深夜前来,究竟有何要事”

道姑看了旁边的张宪等人一眼,面有难色,王松点点头,张宪等人告辞而出,屋中的卫士也退了出去,房门被从外面轻轻关上。

“在下东京李师师,见过将军,深夜来访,多有讨扰,还望将军见谅!”

道姑声音轻柔,说不出的酥软。

王松手一颤,茶杯差点掉下,赶紧抓稳,睁大了眼睛。

李师师,汴京名妓,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与宋徽宗、周邦彦的故事更是传为佳话,《水浒传》中和燕青、宋江的纠缠更是为世人津津乐道。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倾家荡产,捐助义军的慷慨激昂飞将军……

一时间,各种念头在王松脑海里走马灯的轮转,以至于他忘了站起来上前打招呼。

李师师见王松师太,紧盯着自己,面上一红,心里莫由地却有些欣喜。

试问世间女子,有谁不为别人欣赏自己的相貌而自豪?

李师师一声“将军”,才把王松从迷茫中唤醒过来。

“果然是一代佳人,明艳不可方物。”

王松肃拜道:“李大家,恕在下思绪万千,以致失态于前,让李大家见笑了!”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随手拈来的李师师,名动京华,自然在文艺上称得上大家了!

王松亲手斟了一杯茶,请李师师坐下道:“招待不周,李大家请用茶!”

“多谢将军。”

李师师有些恍惚,房间里温暖的气氛让她有些错觉,似乎自己又回到了“五陵年少争缠头,血色罗裙翻酒污”的少年时代。只可惜她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是徐娘半老、半隐半尘的残花败柳了。

李师师谢过王松,喝了一口热茶,驱散了身上的寒气,心中也安静了许多。她原以为,这位汴梁城百姓交口传颂的忠义军的王将军,最起码也是三四十岁的汉子,却不料竟是如此的年青。

才华横溢,却又含而不露;身材笔直,显然是经年习武之人;身后的铁枪最少也有二三十斤,也只有这样的勇士,才能舞动这样的铁枪,才可以和金人一决高下。

王松见她上下打量自己,笑道:“李大家,不知深夜前来,可否有要事”

眼前的女子倾国倾城,只是眉宇间的那一股风流,便不是人间所有。王松暗自摇头,宋徽宗这老小子,倒是艳福不浅,竟然能和这样的女子共度**,当真是牡丹花下死,死也值了。

“将军,奴家之所以来到将军营中,主若是为了见将军一面,将军救了汴梁城几十万百姓,奴家前来,主若是以表奴家感激之心!”

李师师轻声说道。

王松点点头道:“李大家有话直说。在下率部前来,只是应尽的本分。在下身为大宋子民,自应驱除北虏,精忠报国。李大家深夜到此,必有话说,何妨直言。”

李师师点点头道:“将军快人快语,奴家自然是实话实说。奴家想问一下王将军,这汴梁城果真守得住吗”

“如何守不住”

王松脸上一怔,直言道:“李大家有话直说!”

“王将军,在下在汴梁城中有些薄名,番子也知晓此事。万一金贼破城,还请将军救助在下,不至于落入番人手中!”

李师师施了一礼,轻声道。

王松点点头道:“李大家放心,只要在下在,绝不会容忍北虏辱我汴梁城一个姐妹。在下自然也会保护李大家,你可以完全放心!”

历史上,金军攻破汴梁城后,女真人垂涎李师师的美色,千方百计寻找,不惜重金悬赏,最后还是失之交臂。

宋室南渡后,李师师辗转流落在湖广一带。历经离乱,受尽折磨的李师师此时已经是心绪萧索,容颜憔悴。北宋诗人刘子翚用诗记下了李师师的后半生:

辇彀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遇湖湘;

缕衫檀板无颜色,一曲当年动帝王。

“那奴家就多谢将军了!”

李师师一颗心安稳了下来。万一城破,女真人索要自己,有王松的这支军队保护,始终也要安全的多。

况且从直觉上,李师师也觉得眼前的男子能守得住汴梁城。

“久闻李大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在下想填上几首词,请李大家在汴梁城传唱,以振奋我王师士气!”

王松想起了后世米国、棒子国女明星去各自军中劳军,鼓舞士气的做法,当下就提了出来。

李师师脸上一红,到了她这个年龄,尤其是目前这个阶段,自然想销声匿迹,无人问津。但她鬼使神差,竟然答应了下来。

王松摊开笔墨,很快一首满江红就写了下来。

李师师拿过来一看,手一哆嗦,纸差点掉在地上,她赶紧看了下去。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李师师轻声读了起来,声音渐起,到后面已是慷慨激昂。

读完后,李师师施礼道:“王将军志趣高洁,忠心为国,在下佩服之至!”

王松摆摆手,一边写一边说道:“在下还有另外一首,却不知怎样谱曲,还请李大家指正!”

待写完,李师师一看,却原来是一首从军歌: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李师师性格本就激昂,读了今日这两首歌词,也不禁是朗朗上口,不由得轻轻拍了一下桌子,心中热血沸腾。

王松朗声道:“如今女真人包围汴梁城,城中缺粮少食,饿死病死的百姓甚多。还望李大家唱此慷慨激昂之曲,以振士气民心!”

李师师施礼道:“一切以将军马首是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