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士 > 002章 偷闲

宋士 002章 偷闲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5:35:48

002章 偷闲

自金人退去,东京城中,每日里请罪求责的丑剧都在上演,无非是为了各人乌纱,求田问舍的俗事。不过,对于王松这位新任的同知枢密院事来说,难得地有清闲的功夫。

大宋朝廷为了加强皇权,特意设参知政事削弱宰相的政治权力,设三司使削弱宰相的财政权,设枢密使削弱军权。枢密使是枢密院的最高长官,原由文官担任,乃是怕武官夺权,但枢密院有调兵之权而无统兵之权,将帅有统兵之权但无调兵之权,使二者相互牵制。

这种机制平时没事,一遇大型战事,往往会延误战机,致使大宋对外战争屡战屡败,但却从无更改。

宋初枢密院下设四房:兵、吏、户、礼。神宗元丰五年增至十房,后又加两房,总计十二房,其中的北面房,掌行河北路、河东路吏卒,北界边防、国信事,这也是如今王松主要直管的范围。

“下官等参见相公!”

枢密院一应合属公吏军将,都军监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

王松点点头,朗声道:“各位请起。”

他虽然已是同知院,但军情紧急,一直未曾上任。直到金人退去,才选了这良辰吉日,前来上任。

唐恪告病,枢密院由王松代掌。各房呈上手本,报上本房人数情况。

“金人退去,尔等切不可懈怠,尤要注意陕西各路、麟府丰河外三州的西界边防。”

王松对下面的承旨、主事郑重交代道。

“相公放心,下官等一定加派人手,催促陕西、河外三州的边防战事!”

尽管不知道王松为什么对陕西和河外三州如此重视,下面的官员还是躬身应诺道。

按照历史记载,西京的金兵会在完颜娄室的带领下,跟着攻略陕西,致使陕西等地糜烂一片。陕西破败不堪,完颜娄室进攻河外三州,折可求降金,大宋最后的养马场也灰飞烟灭。

王松忙了一日,整日忙于文牍,忙累有甚战场。

张宪进来,在王松耳边低声说道:“相公,李大家已经搬回道观了。”

王松点点头。如今战事已毕,李师师再留在五岳观中,树大招风不说,还有可能给李师师招来流言蜚语。

东京城中,谁不认识名动天下,再加上她前些日子抛头露面,已经是轰动全城,还是回到道观里面,不至于惹人闲话。

要知道,这朝堂上,要王松好看的人,不在少数。

“派些兄弟,保护李大家,这东京城的狂蜂浪蝶,可是非同一般。”

王松的话,让张宪哈哈一笑,他低声说道:“可惜了李大家,竟然被那赵佶昏君所糟蹋,真可以说是鲜花插在了牛粪上,让人惋惜。”

“你这家伙,怎会如此大胆!”

王松吓了一跳,他看了看周围,低声呵斥道:“千万不要出去乱说,否则休怪我军法从事。”

这些家伙,连赵佶的玩笑都敢开,万一传了出去,罪责可是非同一般。

“好好好!小人知错了,绝对不会再有下次!”

张宪看王松面色凝重,赶紧上前赔罪。

“不过,大官人,自从金人退去,我忠义军麾下将士,尽被朝廷编入禁军。咱们又都成了孤家寡人,又没有仗可打,这真是让人不舒服。”

余部尽被朝廷接收,忠义军的这些军官,平日里只是负责编练新军,点卯应值,个个都闲散了下来。

“不把他们编入禁军,朝廷怎会心安,谁人又去守这城墙,难道靠原来那些老爷兵”

嘴里虽然这样说到,王松心里却是百般无奈,两河之地,百姓流离失所,这里却已然是恬然自安,浑然忘记了外面的残酷和战事。

“大官人,话虽如此,小人这心里却总是不安,这没有仗可打,总是让人浑身不自在。”

张宪摇头道:“番子还在北地作恶,随时都会南下,咱们在汴梁城中悠闲度日,实在是让人不甘!”

王松点点头。呆在这烟花柳巷出没之所,连人都变的懒散,这东京城,真不是久待之地。

“格吱”一声,门被从外面推开,李彦仙、牛皋等人却气呼呼的从外面走了进来。几个人给王松见了礼,就气呼呼的坐在一边,一声不吭。

王松一愣,随即笑道:“你们几个是如何了,今日如何如此颓丧,难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成”

“大官人,女真人退兵,朝廷却不让咱们追赶,想起来真让人火大!”

牛皋恨恨的说道:“东京城中,百姓病死、饿死甚多,百姓痛哭流涕,生离死别,掩埋家人尸体。而城中的这些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一个个都是美酒佳肴,醉生梦死,歌舞升平。岂不知,百姓是连吃的都吃不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错!”

王松默然不语。金人还没有退去,赵佶等人已经是美酒佳肴,诗和远方,城中大小官员也是纷纷效尤。

牛皋摇头道:“如今汴梁城中的大小瓦栏瓦肆,烟花柳巷,到处都是张灯结彩,旧门重开。除了矾楼,还有任店、仁和店、遇仙楼等处,已经是灯火辉煌,客流如织。国事糜烂如此,这些人竟然还能如此风花雪月,觥筹交错,当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王松也是摇头。李师师重出江湖,目的只是为了鼓舞士气,对抗女真人。如今女真人撤去,李师师已隐退,想不到歌楼酒肆的生意更加火爆。后世说的娱乐至死,原来是这种说法呀!

“烟花柳巷之地,向来最能消磨英雄气!传令下去,军中的将士出去玩玩可以,但不能在青楼酒肆终日买醉,违令者严惩不贷!”

适当的放松是可以的,但若是放纵自己,那可就成了酒色之徒,筋骨酥软,也就没了上阵杀敌的勇气!

王松看了部下一眼,站起来笑道:“兄弟们出生入死,一直以来,都是和女真人血战。今日咱们就出去,大吃大喝一顿,放松放松,也见识一下这汴梁城的夜景!”

“艮岳行云,夷山夕照,金梁晓月,资圣熏风,百岗冬雪,大河春浪,吹台秋雨,开宝晨钟”,此为北宋汴京八景。

随着历史的变迁,因为艮岳等景色的消失,后人对“汴京八景”进行修正,最终变成了:“繁台春色,铁塔行云,金池夜雨,州桥明月,大河涛声,汴水秋声,隋堤烟柳,相国霜钟。”

汴京城虽然有着八景,但是对这些军中粗汉来说,好吃好喝的地方,自然是要比这些风景好的地方强得多。

牛皋喜道:“相公,咱们去哪里吃喝”

王松笑道:“自然是京城第一楼,矾楼了!不要告诉本官,你们自己偷偷去过哦!”

众人都是轰然应诺,一行人换好衣服,便向这矾楼而去。

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矾楼”,宣和年间,赵佶重建的矾楼,华丽壮观,每到夜晚,灯烛齐明,光华灿烂,使矾楼灯火成为汴梁一大盛景。

饮徒千余,轻歌曼舞,弹曲赋词,烛光摇曳,灯品新奇。若是夜幕降临,屋檐上每个瓦垄中都点亮起一盏彩灯,望去果有人间仙境之感。

若凭窗远眺,京城夜景尽收眼底,伴着风流歌舞、诗声笑语,的确是美轮美奂,直若天上人间。

东华门外景明坊,这座宏伟的建筑群由一座中心楼和四面各一座三层的楼相向而立,楼的各层之间都有飞桥相连通。有百步主廊,廊上有数百名歌舞乐伎,表演和侑酒,楼间院子有花木,周围两廊有小阁子。

官私名酒、水陆珍肴兼备,就是深夜也不停业,可同时容纳千名客人宴饮,每日所用白银在六万两以上。

矾楼夜市灯烛映照,如同白昼。汴京城正店七十二、脚店三千家,一流的正店除了矾楼,还有任店、仁和店、遇仙楼、高阳正店、清风楼、八仙楼、潘楼等,总共72家,但矾楼却被人们当推为正店之首,也可以说是京城酒楼之冠。

女真大军围城期间,这里来人稀少,酒徒萧索,生意萧条之极。如今女真人刚一撤去,这里已然是灯火辉煌,宾客云集,烛火照的酒楼犹如白昼一般,这大约就是黑夜赋予人间的魅力。

众人远远望见矾楼的高大建筑,果然是富丽堂皇,雍容华贵,放在后世,这就是服务一条龙的七星级酒店,绝不是一般的寻常百姓家,就可以随随便便光顾的。

看到众人前呼后拥,个个气势非凡,小二赶紧上前,把众人带了进去。

众人穿过大堂,沿着回廊来到一处小阁。王松点上好酒好菜,小二很快上得菜来,众人便放开吃喝起来。

“烹龙煮凤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矾楼的吃喝可不便宜,不过吃食也甚为精美。众人都是吃的大快朵颐,个个嘴里啧啧称赞。

牛皋一边吃,一边摇头道:“相公,小人在鲁山县待惯了,最多的也就是去酒肆里吃上几碗肉食。过节时,一家人若是能去城中的酒楼吃上一次饭,有三四个菜,就已经是欢喜过望了!想不到这汴京城中,居然有这么好的地方,只不过怕是不便宜吧!”

李彦仙喝了一口果酒,笑道:“刘大哥,这一顿饭下来,少说也得七八十贯,不过你不用担心,有王相公在这里,还怕吃不饱你!”

“七八十贯”

牛皋吃了一惊,他摇了摇头,吃饭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这老是吃饭,分明是在吃银子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