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士 > 016章 蛰伏

宋士 016章 蛰伏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5:35:48

016章 蛰伏

河北西路、相州汤阴永和乡孝悌里,一间宽大的农家宅院里,时值清晨,阳光明媚,春风和曦。一个六旬左右,满头白发的老妇人正在院中的石凳上,一边缝补衣服,一边教一个七八岁的儿童写字。

院中的墙上、大门、包括地面,都有烟熏火燎的踪迹,显然不久前这里发生过激烈的战事。

“云哥儿,这个字写错了,是这样写的。”

老妇人写完,看着孙儿,眼神里都是慈爱之色。

“太婆,云哥儿知道了!”

儿童低下头,又一笔一划的写了起来。

看着孙儿狗刨一样的字体,老妇人摇了摇头,和儿子比起来,大孙子的字可是实在差的太多了!

“这天杀的番子!”

外面又响起了撕心裂肺的哭声,伴随着哀乐传来。老妇人不由得摇了摇头,嘴里叹息了一声。

自从金人南下以来,这河北之地就成了宋金两军拉锯交战之地,每日都有死伤的军士被送回乡,南下之人络绎不绝,村村有新坟,处处是哭声。

自去岁冬日以来,女真番子在围攻汴梁城时,对汴梁城外围的地区、尤其是黄河沿岸,进行了疯狂的掳掠。

由于大宋宗室康王赵构在相州建立元帅府,女真番子闻风而来。

赵构仓皇逃走大名府,金人包围了相州,本地的几大豪族:鹤壁田家、南平李家、平罗兰家等所筑坞堡相继陷落或投降。

相州通判赵不试苦守相州城,相州城得以保全。但周围诸县,包括汤阴县也是纷纷沦陷。金人在当地构筑营寨,百姓苦不堪言,生活拮据,日渐窘迫。

幸亏了朝廷源源不断地从东京城派兵增援,才使得河北之地,宋人与女真人形成了对垒之势。由于天气炎热,金人退去,宋军乘机恢复了不少沦陷之地。

门“葛吱”一声被推开了,两个年轻汉子走了进来,看到老妇人坐在院里,两人一起喊了声“娘”,一起走了过来。

儿童放下毛笔,欣喜地跑了上去,口里叫着:“爹爹,六叔!”

年轻一点的汉子掏出一小包蜜饯,递给了儿童,年龄大的摸摸儿童的头,几人一起走到了石凳边。

年长一点的汉子把一包东西放在石凳上,轻声道:“娘,这是我和六郎给你买的糕点。”

“五郎,六郎,如何就买了这么一点米回来”

看到儿子手里的口袋只有那么一点东西,老妇人的眉头轻轻皱了一下。

年轻一点的汉子道:“娘,县里很多粮店都关了门,剩下的几家门口,到处都是买米的人,每个人只能买两升,而且每升米已经涨到400文了!这些家伙可真够黑心的!”

老妇人一愣:“400文,怎么这么高!不是说女真番子退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排队买米”

六郎摇头道:“娘你有所不知,女真大军虽然退了,可整个河北到处都是战火连天。女真人气势汹汹,不甘心没有攻下汴梁城,卷土重来,朝廷步步后退。你想,这个时候,米价能便宜吗”

由于王松的关系,靖康之耻没有发生,女真人在黄河两岸并没有留下任何兵力,而是全部撤到了大名府以北,和宋朝大名府留守司的人马形成对峙。

暑去冬来,女真人大肆进攻两河、陕西,经过近半年的血战,占据了两河大部,并开始怀柔、拉拢分化汉人,以期达到根本上的统治。

五郎道:“我和六郎一人买了两升米,路过陈师傅家的时候,给他送了一些,所以就剩了这点。家里银子还有一些,明日我再到县城去买!”

老夫人点点头道:“你师傅上有父母,下面还有几个孩子,日子过得也不是很好。救济些是应该的!”

五郎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了下来,沉声道:“娘,金兵现在虽然退了,但大名府,洺州,河北到处都在打仗!路上到处都是向南逃窜的百姓,病死、饿死的人,沿途到处都是,真是惨不忍睹。”

老妇人摇了摇头,叹道:“真是造孽啊!这些金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真是苦啊!”

这时候,屋里传出了婴儿的哭声,老妇人赶紧对儿子道:“五郎,赶紧去看一下雷哥儿,记住,千万不要和你浑家吵架。你长年不着家,她也不容易!”

五郎站起身来,迈步来到屋前,房门“葛吱”一声打开,一个年轻妇人抱着婴儿从屋里出来。

妇人脸泛桃花,白里透红,充满了少妇的韵味。

看到五郎,女子板着脸道:“官人,你现在才回来,雷哥儿一直在闹,我实在哄不好他!”

五郎接过婴儿,对妇人道:“娘子,辛苦你了!你先去歇息一下,回头煮饭给娘和六郎他们吃。”

妇人冷冷地应了一声,返身进屋去了。五郎抱着幼儿在院子里转圈,过了一会,孩子不哭了,嘎嘎的笑了起来。

妇人从屋里出来,对五郎道:“官人,你陪我出去走走,我闷的慌!”

五郎皱眉道:“娘子,外面现在兵荒马乱的,你就别出去了!再者,田里的尸体都还没有收拾完,小心染上了瘟病。日头高了,你赶紧煮饭吧,免得雷哥儿和云哥儿饿了!”

妇人摆摆手道:“官人,罢了!既然你不陪我,我就一个人出去走走。”

说完,女子瞧也不瞧旁边的老妇人和六郎等人一眼,过去拉开大门,一个人独自走了出去。

五郎皱了皱眉头,大声喊道:“娘子,你可要早点回来,雷哥儿还要吃饭!”

老妇人摆摆手道:“五郎,别喊了!把雷哥儿给我!你和六郎歇会。等一会娘来做饭!”

五郎把儿子递了过去,对母亲说道:“娘,孩儿和六郎去做饭,你先歇着。”

“五哥,要不是你前年冬日拿回来一大包银子,恐怕嫂嫂早就离家了!”

六郎气愤地道:“自从你这次辞军回来,嫂嫂的脸色就一直不对。归根结底,谁让咱们岳家败落了呢!”

“官家召各路大军挥师进京勤王,康王、黄潜善、汪伯彦等人在外围逗留,迟迟不敢进军。”

五郎沉下脸说道:“幸亏忠义军进京勤王,否则汴京城告破,还不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军中寡廉鲜耻、贪生怕死之辈太多,我投这样的军队有何用处!”

“你也要收收自己的坏脾气,现在算起来,一年之内,你已经两次被革军了!”

老妇人正色道:“先前你指责人家康王逡巡不进,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后你入大名府入军,人家杜充是北京留守,是你的上官,你却不尊号令,非要出城迎敌,指责杜充怯战。你想想,他能饶过你吗!”

“母亲不知,杜充实乃国贼!”

五郎道:“杜充与金人勾勾搭搭,还欲挖掘黄河,以阻金人南下。此贼朝秦暮楚,心如蛇蝎,必是国之大贼!”

“挖掘黄河”

老妇人大吃一惊,赶紧道:“这可是作孽啊!挡不挡得住金人不说,百姓必会遭殃。五郎,你可得想法阻止此事!”

五郎苦笑道:“娘啊,孩儿我一无官职,二无部众,如何能管得了此事”

六郎也道:“家里的事情都管不过来,怎么去管外事”

“六郎,别嬉皮笑脸的,男儿就应该精忠报国,这样的话以后少说!”

老妇人转过头来,皱了皱眉头道:“你嫂嫂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也不容易!如今这世道,天下动荡,人人都是惶恐不安,一家人好好过日子才是,别让旁人笑话!”

六郎看母亲沉下脸来,赶紧答应道。

“既然外面的事情管不了,就先管好自己家的事吧。”

老妇人哄着孩子,在院子里转了起来。

五郎和六郎两兄弟去厨间做饭,那个儿童云哥儿则是拿起院中的长枪,一招一式的练了起来。

妇人出得门来,沿街没有碰到几个熟人,很多人家里都在办丧事,哭喊声一片,妇人心烦意乱。

不知不觉日头已高,街上空荡荡的,妇人也颇觉无奈,就要转头回去。

忽然前方马蹄声响起,只见几个人骑着高头大马,正朝村子里面走了过来。

妇人正想转头回家,马上的骑士已经到了面前,有一人张口问道:“请问这位娘子,这里可是永和乡孝悌里”

妇人迎头看去,只见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穿着一身圆领长袍,头上发髻用簪子扎起,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牙齿雪白,笑容亲切,正是刚才问话的年轻人。

年轻人旁边的几个骑士铁甲贯身,年轻肃穆,身材笔直,黝黑健壮,显然都是军伍之人。

妇人脸色一红,稽首道:“这位小官人,此处正是永和乡孝悌里。不知小官人所找何人,妾身或许认识”

马上的年轻人下来,施了一礼道:“在下有一好友,住在这孝悌里,姓岳名飞,字鹏举,不知娘子可否认得”

妇人吃了一惊,上下打量了年轻人一下,点点头道:“大官人问的正是,妾身就是岳飞的浑家,不知大官人找我家相公,所为何事”

马上的另外几个年轻骑士,看到上官下来,赶紧一起下马,站在旁边。

听到面前的妇人就是岳飞的浑家,年轻人上前作揖道:“嫂嫂在上,请受王松一拜!在下乃是岳飞兄弟的旧友,一路从东京城过来,特地寻找岳飞兄弟的!”

妇人一看年轻人气度不凡,马上的饰物雍容华贵,不像是普通人。赶紧还礼道:“我家官人就在家中,那就请王兄弟跟着,妾身在前面带路就是。”

王松回了一礼道:“那就多谢嫂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