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士 > 033章 琐事

宋士 033章 琐事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5:35:48

033章 琐事

河北西路,磁州。

固镇向西大约十里,一处渡口上,船来船往,木材、粮食、矿石、一船船东西在这里停下,然后又载着铁坊生产的铁锭、刀枪铠甲等物离开。

这里是为铁坊专门修建的渡口,岸边的台阶,通往铁坊的路面都是水泥制成。岸边不但有虎视眈眈、持枪执刀的兵士们把守,而且河面上也有乘船的军士们来回巡逻。

铁坊的高墙距离洺水只有百步之远,河堤旁的官道和高墙之间,绿草如茵,杨柳青青,倒是别有一番景致。

铁坊渡口虽然没有其它水陆交汇的草市兴旺,但吃喝饮用的商铺一样不少,都是铁坊里的匠工、军中士卒的家属所开,也算是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和谋生问题。

草创之初,铁坊的许多买卖订单都来自民间和不知名的各路势力,结寨而立的坞壁、纵横太行山上的各路绿林草莽、地方上的豪强大户、甚至是各地的官府和官军。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铁坊目前最重要的是生存。反正这些刀枪剑戟即便铁坊不卖给那些晦暗不明的各路势力,他们也会想方设法、从其它途径购入。

这样,还不如顺势而为,毕竟,铁坊的兵器质量会好一些,价格也好一些。

不过,冷兵器卖归卖,一牵扯到火器,铁坊则是三缄其口,极力否认,也不会售出。

这可是国之利器,没有王松的允许,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售卖火器出去。

河北两路,河流纵横,洺水、漳水、黄河、运河、滹沱河、清河等等,在河北平原上纵横交错,也造成了沃野千里的种植圣地。

河流纵横,自然是船只和渡口无处不在。相比陆上的官道运输,河流运输更加省力和快捷有效。

远处两艘船只划水而来,到了铁坊渡头停下,守候在河边的车汉们纷纷迎上。

很快地,船上的东西被卸了下来,装到了雇工的车上,一群从船上下来的铁甲卫士汗湿征衣,护在车旁,向铁坊里面迤逦而去。

“几位兄弟,过来喝口茶。你们这是要到哪里去”

杨再兴坐在一处茶摊上,向着赶路的军汉们喊道。

领头的军汉转头看了过来,猛然发现杨再兴旁边的王松,大吃了一惊,赶紧叫停队伍,快步跑了过来。

“小人赵虎,乃是柔福帝姬身旁的卫士。奉柔福帝姬之命,特运六万两纹银和五百石粮食过来。帝姬交代过,这些物品要亲自送到相公的手里。如今终于找到相公,小人也好回去复命了。”

王松不由得心里一热。

他和赵多福,二人之间虽然有一些攀龙附凤,各自迁就的成分在,但从感情上来说,还是真挚的。

想不到他为了自己的事情,竟然亲自花费,如此周折。

王松交代了一下,王伦带着一队卫士前去,跟随着车夫们运送银粮而去。

“赵虎兄弟,弟兄们都辛苦了。”

王松点点头道:“柔福帝姬一向可好,如今军中百废待兴,缺的就是银子和粮食,这可真是帮了本官的大忙呢!”

赵虎恭恭敬敬地回道:“柔福帝姬一切都好,只是挂念相公,银子和粮食都是柔福帝姬在京城所募。另外这里有书信一封,柔福帝姬让小人亲自交给相公。”

王松接过赵虎递过来的书信,放入怀中,沉声道:“赵虎兄弟,你先和弟兄们在固镇用饭歇,看过书信之后,我会回信一封,你回去时带给柔福帝姬。”

他当然不会留这些人在铁坊住宿。一来这里环境艰辛,吃喝不便;二来固镇繁华已久,吃喝住玩都是现成。

最重要的是,铁坊的事情,越少人知道,就越安全。

杨再兴带着赵虎等人离去。马扩羡慕地笑道:“果然是夫唱妇随。柔福帝姬知道相公草创之初,缺钱少粮,这才派人送来了如此多的辎重粮草,这可是夫唱妇随啊!”

幸亏王松有了和柔福帝姬的这层关系,这也使得他在宣抚使的位子上,相对的能坐的稳一些。

不过,朝廷的士大夫们中,可是不乏居心叵测、无事生非的寡廉鲜耻之徒。若是王松有一丝一毫的瑕疵出现,他们一定会穷追猛打,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安。

“杯水车薪而已,只能应付眼前的窘境,如此下去,不是长久之计!”

王松摇摇头,苦笑道:“归根结底,还是要有源源不断的货殖之利或盐铁茶之利,不然也只能是坐吃山空,不能长久。想起来,实在是让人揪心啊!”

盐铁茶酒之利,乃归于朝廷及地方官府。不过,宋代之富,未藏于国、民,而藏于官僚士大夫、豪强大户手中,不然也就不会有王安石变法了。

土地不设兼并,逃税、匿税,财富日积月累,富者穷奢极欲,贫者无立锥之地。宋廷若不能规范税赋,抑制兼并,富国强兵只能是黄粱一梦。

就比如这酒税,大宋酒业是朝廷专卖,酒之利润全归朝廷。而宋朝酒的利润率达60%,可见其高。

再比如这茶税,同样是专卖制度,利润率虽没有酒水高,但也达35%左右,再加上茶价本身就高,利润之高也是令人瞠目结舌。

实验就更不用说了。30%的利润率,朝廷财政三四成的比例,更是各项专卖之首。

只不过,这一切都和他没有什么关系。朝廷的专卖和税赋,和他一个两河宣抚使又有什么关系!

若是能造出一些划时代的红利产品,也许能解决目前财政捉襟见肘的窘境。

“相公,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若是要解决这银钱之忧,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看到王松愁容满面,正在凝神思考,旁边的马扩却是轻声说道。

王松一愣,不由得抬头看去。

历史上只说这马扩勇力过人,颇有胆气,在外交途径上颇有建树,并没有说过他还知晓这理财规划。看来自己把古人看得简单了些。

“马宣赞,莫非你真有良策,能解决这银钱之忧”

王松看了看周围,继续低声说道:“马宣赞,在下可不是要的三五百两,或者几千两,在下要的是多多益善,最少也得有几十万两银子之多。”

“要多少有多少!”

马扩也是目光炯炯,低声道:“只要掌握了铸币,还怕缺钱,岂不是笑话!两河所用之钱,皆为铁钱。相公如今有铁坊,有工匠,万事俱备,自然可以享用这铸钱之利。如此以来,相公还担心缺钱吗?””

王松如遭雷击,直盯盯地看着马扩。

“相公,两河忠义军从募兵到练兵,人人都是冲着相公之名而来,倘若是换了朝廷,恐怕是……”

以大宋官军的一贯“坑爹”百姓,若是由朝廷的那些官员出面,募兵绝不会有如此规模,至少那些两河的各路义军,就绝不会轻易附从。

“义士们冲着王相公而来,王相公就应该给他们一个交代!”

马扩摇头苦笑道:“朝廷却不能任由相公一介武夫做大,这便是为何朝廷让张浚担任这河北处置使的原因,掣肘于侧,形似监军。”

王松点点头。以文治武,文臣掣肘武将,大宋朝廷近两百年来一直如此,又岂会因为他王松一人而改了祖宗之法。

大名鼎鼎的杨家将杨业杨无敌,不就是在监军王侁的左右为难下,兵败身死。

张浚打着河北处置使的牌子,以朝廷的名义号令诸将,公然在河北忠义军中拉拢将领,他已经有所耳闻,没想到,今日却被马扩开口说了出来。

“我朝读书人势大,张浚作为文臣,又是朝廷大员,王贵、徐庆,甚至是岳飞这些个军中将领,原来都是乡民或地方上的闲汉,自然对张浚是既敬且畏,而相公这个提拔他们的武将,却被这些人选择性地忽略了。”

选择性地忽略了。

王松心头黯然。难道说,连流芳千古的岳武穆,也是这样的忠君忠于朝廷,而选择疏远他这个伯乐

“马宣赞,如你所说,我忠义军岂不是成了藏污纳垢之地本官在军中,又如何发号施令,挥师北上,岂不是成了一句空话”

连日来的操劳,又耳听目见这张俊在军中的所作所为,马扩这么点透,不由得让王松有些逸兴萧索,甚至心灰意冷起来。

他如此鞠躬尽瘁,几次都是置自己于死地,才换来了大宋朝廷的一朝安稳。如今被挤出了朝堂不说,刚刚做起来点事业,又被在旁掣肘,这难道就是朝廷和君王对他的信任

“相公无需担忧,如今也不是没有办法!”

马扩摇了摇头,王松还是太过耿直,太过善良,不知这朝堂暗流丛生,世态炎凉,人情险恶。

“相公,马上从军中调集一批老部下,担任王贵、徐庆、陈光等人的副将,架空其人,然后借故贬斥,掌控全军!”

“万万不可!”

王松摇头道:“忠义军的老兄弟,大多数都是目不识丁,让他们统率大军,战力低不说,恐怕会引起朝廷的猜忌。”

还有一层意思,他没有说出来。岳飞作为主帅,他觉得理所当然,即便岳飞不听从自己,他也不会觉得遗憾。

马扩暗暗叹息。他早已料到了这种结果。王松是个什么样的人,经过这段日子的相处,他已经是了然于胸。

他只是实在不明白,王松为何对岳飞及王贵等人如此容忍?

难道说,这二人…………

生死有命,既然王松不愿意改变河北忠义军的现状,他也只有勉力而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