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士 > 094章 捷报

宋士 094章 捷报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5:35:48

094章 捷报

东京城,深秋的午后,阳光还有几分炙热,黄叶不停地从树上落下,堆积满地,淡蓝的天空,不断的有大雁飞过,秋意浓郁。

牛母坐在院子里,面前的小桌上一壶热茶,眯着眼,享受着午后日光的热情。

年过六旬,当然不似年轻人那般怕热,反而觉得通体安泰。午后一杯热茶,再看着淡蓝的天空,享受着一份宁静,自然是难得的一份惬意。

只是这东京城的喧嚣和车水马龙,牛母是不太喜欢的。习惯了乡村的宁静和故土难离,却因为战火的蔓延,儿孙的苦劝,不得已,搬到了这东京城中。

话说回来,要是在以前,这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在大宋寸土寸金的东京城有一座宅子,只怕做梦都会笑醒。

不但是有了宅子,儿子和孙子都当上了朝廷有品的武将,而且还颇得上官的器重。世代农耕的牛氏一门,终于也是改换门庭,光宗耀祖了。

可惜相公死的早,否则,一辈子弯腰驼背、在田地里忙活的他,还不得半夜都能笑醒。

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而且声音很大,人数众多,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能让这僻静小巷,也能如此喧嚣

“咣当”一声,门被推开,儿媳妇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篮子里的菜都掉到了地上,满脸却都是喜色。

“多大岁数的人了,怎么做事这么莽撞。还不把门关起来!”

牛母沉下来脸。都40多岁的人了,还是这么沉不住气。

“娘,相公打……胜仗了!”

儿媳妇结结巴巴、欣喜地说道。

牛母一下睁大了眼睛,坐直了身子。老人心里挂念的就是儿子和孙子,儿媳妇这么一说,肯定是有儿子和孙子的消息了。

“是……有家信了吗有没有你家相公和我孙子的消息”

牛母站了起来,颤抖着声音问道。

“只有相公的家信,是跟押解番子首级进京的车辆一起到达的。”

儿媳妇喜滋滋地说道:“太原城已经光复了,相公跟着王相公立了大功,现在报捷的军士和车辆刚进了西水门,看起来阵势大得很啊呢!”

老人捧着书信,颤声道:“媳妇,你上过几天学堂,快给我念念!”

牛皋媳妇接过书信,手指微颤,喜不自禁地读了起来。

“河东大捷,河东大捷,汴梁城的百姓都听好了,河东大捷,两河、陕西宣抚使王相公率部攻克太原城,恢复太原府全境。此次共斩北虏首级一万四千一百一十六级,汉军四千三百六十八级,缴获粮草、战马无数……”

几十辆大车前,邓世雄一马当先,一路徐徐缓行,放声大喊,招致了沿街无数百姓热烈的目光。

半个多月,一路舟车劳顿,终于到达了京城。

“到底发生了何事,怎么街上这么多人”

正在大堂招呼客人的周子牛,看到许多正在吃饭的客人,纷纷结账,跑出了店去,心里面疑惑不解,慌忙拉住了一名正要出门的客人。

“你还不知道,太原城恢复了,王相公派人进京献捷了!”

客人奔出门去,周子牛站在店中,呆若木鸡,恍然若失。

忽然,他解下了腰间的围裙,扔掉了手上的抹布,快速地跑了出去,连掌柜的招呼也置若罔闻。

一车车硝过的人头拉了过来,一队队彪悍的骑士左右护卫,足足有几十辆大车。车旁的骑士大声喊着,神态威严。

“河东大捷,王相公率忠义军恢复太原,杀敌无数!”

骑士大声呐喊,御街两边的百姓已经是人山人海,人人狂呼乱叫,有人相拥而庆,有人泪流满面,哭出声来。

周子牛双膝一软,跪到了地上,紧跟着使劲磕起头来。

“老天爷啊,爹呀,娘呀,我终于又能回去了!”

周子牛眼泪簌簌掉下来,嘴里面大声叫道:“天佑王相公,天佑大宋啊!”

百姓之中,亡亲破家的河东百姓不少,人群中,许多的百姓都和周子牛一样,跪了下来,以头抢地,个个都是热泪盈眶。

“陛下,太原大捷,太原大捷呀!”

皇城垂拱殿内,正在上朝的赵桓和诸位大臣,一起被递上来的捷文惊得目瞪口呆。

“王卿家不负朕望,不负朕望!”

赵桓双手颤抖,脸色通红,泪珠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多日里担惊受怕,今日终于有了善果。

一万多番子的脑袋,足可以告慰太庙了。

“陛下,王松妄言欺骗陛下,还请陛下治王松之罪!”

御史中丞秦桧站了出来,肃拜道:“陛下,我朝官军与金人大战不下数百次,从未有过杀敌千人的大捷。王松冒充军功,请陛下治他欺君罔上之罪。”

旁边的唐恪也是上前道:“臣附议秦中丞。”

赵桓脸上的血色,一下子沉了下去。

“陛下,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开封府尹李纲上前,冷冷看了一眼秦桧。当年宣化门外两场大战,杀敌没有上千吗,只是没有首级而已。

“运送首级的车辆就在宣德门外,陛下让人一看便知。”

赵桓微微点了点头,沉声道:“河东忠义军统制耶律亘的家人就在京中,蕃驿院的官员,让他们来辨认一下,到底是不是番子,一辩自明。”

宣德门外,耶律过和王成站在一辆装满首级的大车房,仔细查看这一个个首级。

他们一个个仔细查看,特别是耶律过,儿子在忠义军中当值,他当然是不能不特别小心。

王成则是蕃驿院的通事,经常出入女真,和女真人贸易交道,对女真人颇为熟悉,由他来查验真假,自然是十分恰当。

二人一车车的验查,越看越心惊,看到最后,已经是骇惊无比,额头上全是汗水。

赵桓倒是沉得住气,等了有半个时辰,却是脸色平静,心中波澜不惊。

若是真有假的,早就应该查出来了。

王松这小子,的确没有辜负他的厚望。

秦桧不耐烦地上前,呵斥道:“这么久了,如何如此啰嗦,到底是不是假的”

“相公,全都是真的!”

尽管心里充满鄙夷,耶律过还是恭恭敬敬回道。

“秦中丞,小人查看的仔细,确实都是真的!”

秦桧摆摆手,不耐烦道:“瞧仔细了,别把假的看成真的!”

他来到耿南仲、唐恪几人身边,一番低声细语,耿南仲、唐恪脸上都露出失望之情。

耶律过和王成终于检验完毕,一起上前肃拜,王成道:“回禀陛下,番子一万四千一百一十六颗首级,全部都是真的!”

耶律过也是躬身道:“陛下,王通事所言不错,臣全部验过,无一是假,全是番子的首级!”

“好!”

赵桓站了起来,笑容满面,大声道:“就在这宣德门前堆成京观,示众七日,然后到太庙献祭。”

监察御史胡舜陟上前一步道:“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赵桓心中不喜,皱眉道:“胡卿家有何要事,只管奏来!”

“陛下,王松虽有功于社稷,但臣还是要参他!”

胡舜陟正色道:“陛下,臣参枢密院副使、两河宣抚使王松王相公,其有三罪,一是假传圣旨,杀害西部总管王襄;二是在东京当街杀人,勒索金银,有伤皇家体面;三是破坏朝廷体制,枢密院掌握调兵权,但却没有掌兵权。王松一人掌握朝廷八万精锐之士,势成藩镇。望陛下早做决断,以免大错铸成,贻害无穷!”

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朝廷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同品级武官见到文官要行礼,各地钱粮都由文官掌握且直接监督武将。如今出了王松这样一个异类,自然成了文臣们口诛笔伐的的对象。

王松救汴京城之前,这些人一个个如丧家之犬,唯恐自己小命不保,自己的金银、妻妾成了金人的战利品。如今,王松救下了汴京城,离京北上,一个人撑起两河的战局,好不容易恢复了太原城,这些人就个个冒了出来,吹毛求疵,捕风捉影,直欲置王松于死地。

张叔夜也是一般,他已经忘记了王松力挽狂澜时的战功,他要维持的是大宋皇家的统制、大宋士大夫的利益。

吏部侍郞李若水站了出来,大声道:“启奏陛下,臣有话要说!”

赵桓点点头道:“李卿家,有说只管说来!”

李若水转向胡舜陟,冷声道:“本官想问问胡御史,若是不是王相公假传圣旨,杀了西部总管王襄,夺了他手里的兵权,你还能站在这里吗?那时汴梁城早已经被金兵攻破,陛下也成了阶下之囚。也许你胡御史和完颜吴乞买或是完颜宗翰的交情好,能让你做个马童。难道这也是王相公的罪过吗?”

旁边有人轻声笑出,赵桓也是忍俊不住,憋住了嘴巴。

胡舜陟脸色通红,大声道:“李侍郎,你休要胡言乱语,污蔑本官!”

李若水手指着胡舜陟,冷冷道:“胡舜陟,你身为御史,可有公心?王襄置陛下于汴京城不顾,在叶县逡巡不进,实乃人人得而诛之的国贼!你为一个祸国殃民,置天子于不顾的十恶不赦之徒叫屈,诬陷解救天子,解救大宋国运的朝廷重臣,到底是何用心?”

李若水言辞铿锵有力,胡舜陟一时语塞,拂袖站在了一边,不再言语。

旁边的御史中丞秦桧咳嗽了一声,上前奏道:“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作为御史台的最高职官,眼看部下不支,秦桧不得不站了出来。对于御史台的人来说,若是每次上朝,不弹劾、指责几个大臣,那他们这些御史又有何用,即便是诬告、诬陷,又有何妨。

赵桓拂袖而起,冷声道:“有事随后再说,别让东京城的百姓寒心,也别让天下的百姓看笑话!”

秦桧面红耳赤,不得已退下,心中恨极。

下面群臣心思各异,一起上前拜道:“臣等遵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