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士 > 114章 夺权

宋士 114章 夺权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5:35:48

114章 夺权

赵谌和张叔夜交换了一下眼色,张叔夜道:“张都统,麻烦你召集众军,皇太子要当着全军宣读圣旨。”

张宪一惊,赶紧抱拳道:“下官谨遵军令!”

全军很集合完毕,张宪下了高台,和众将幕僚一起单膝跪地,对着高台上的赵谌抱拳肃拜道:“大宋河东道忠义军都统制张宪,带领忠义军将士,向皇太子见礼,请皇太子宣读诏书!”

赵谌脸色通红,站起来大声道:“忠义军各位将士。本官赵谌,也是新任的两河宣抚副使、忠义军都统制,本官代表圣上到此,宣读朝廷诏书。众军浴血奋斗,光复太原,恢复河东半壁,功莫大焉。朝廷下旨犒赏三军,将士人人有份,本官谢过各位了。”

台下众将一起谢道:“谢圣上隆恩!”

紧跟着,军士们纷纷单膝跪下,马上的骑兵举起长刀,山呼海啸的声音同时响起,“谢圣上隆恩!”

“好!”

赵谌双手互击了一下。一众文官也是颇为振奋,有这样的百战之师,又何惧女真人的铁骑。

这些军士个个面色黝黑,目不斜视,方阵整齐,犹如刀劈斧砍一般,也不知道王松是怎样训练出来的。

“让将士都退下吧!”

赵谌满意地点了点头。河东的劲卒,果然高大魁梧,剽悍勇猛,京畿的禁军样子货,不堪一击,忠义军天下强兵,果然是名不虚传。

“张都统,各位将军,以忠义军三万之众,果真抵得住女真铁骑十万,不会是说大话吧”

张俊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看到秦桧冷冷的面庞,眼睛一转,说出一番话来。

“说不定盛名之下,其实难负,什么阿猫阿狗,也能拉上台面,还不是公心私用,其心难测。”

秦桧跟着冷冷地说道,目光却并不看向张宪等人。

忠义军将士都是怒火攻心,当即有人发作了出来。

“弟兄们拼死拼活打下的太原城,收复的河东,你这厮一张臭嘴在这里大放厥词,你难道不怕本将砍了你的狗头!”

和金人正面厮杀的江湖汉子,焦文通性烈如火,立刻站了出来,指着秦桧破口大骂。

“你们两个狗官,兄弟们抛下了万具尸体,和番子数场血战,你二人寸功未立,也敢在这里放屁,中伤王相公,是谁给你二人的狗胆”

孟德也是走了出来,戳指怒骂。他二人一刀一枪从尸山血海中拼杀,最是快意恩仇,见到这样的奸邪之辈,自然是怒火中烧。

张宪,王彦等人赶紧站了出来,把二人拉了回去。

“张观察,秦中丞,你二人无端在这里捕风捉影,中伤大臣,要是让军中将士知道,恐怕要心寒吧。”

张宪冷冷说道。不知什么原因,他对秦桧心里有一种莫名的讨厌,而且还和此人的恶劣品性无关。

张俊还罢了,他是武将,战场的厮杀汉。秦桧看到焦文通二人怒目圆睁,凶神恶煞,“噔噔”向后退了几步,脸色煞白,旁边的李姓文官赶紧把他扶住。

“你……二人要……作甚,难道要……谋反吗?”

众将看他那贪生怕死的模样,都不由得暗暗摇头叹息。这样寡廉鲜耻的无耻之徒得居高位,难怪大宋成了今日局面。

张俊不置可否,轻轻退到一旁。

张叔夜暗暗心惊。这些个骄兵悍将,只服王松,其他人谁都不放在眼里,看来节制王松,已是迫在眉睫。

赵谌对张叔夜点了点头,张叔夜站出来,对张宪道:“张都统,从明日起,忠义军都归赵统制节制,军中号令,都以赵统制的军令为准,只是陛下的旨意,你可明白”

张宪心中一惊,却是无可奈何,只有肃拜道:“下官明白。”

印信被缴,军权尽失,堂中的诸人都是面面相觑,接下来会如何,人人都是自危。

见众将安静了下来,赵谌满意地点头道:“张将军,天气转冷,金人即将南下。大战在即,你要好生训练,做好大战准备!”

张叔夜也道:“赵都统所言甚是。金人凶残暴虐,所到之处,我汉人百姓,皆遭荼毒。尤其是女真铁骑,来去如风,都以骑射为主,实在让人头疼!”

见张宪想说话,张叔夜阻止了他,低声道:“张将军要勤加操练兵马,再多打几场胜仗。圣上正处于风口浪尖,若是没有几个胜仗,恐怕朝廷上那些主和的大臣会闹翻天!”

张宪沉声道:“皇太子和张学士放心,下官绝对不会懈怠,而耽搁了国家大事!”

众人离开军营,一路到了新建的府衙,院中彩棚早已经扎起,里面结彩悬花,并有乐人在下面鼓瑟吹笙,迎接诏敕。

到了知府衙门正堂,赵谌将官家圣旨放在上面,香炉内焚好香,张宪率众人都跪在堂前,张叔夜开读诏文:

制曰:朕自即位以来,每思靖康之盟,蛮夷骄横,涕泪俱下,夜不能寐,唯念挥师北伐,以复故土。听闻王松,张宪,马扩等人,素怀忠义,驰骋疆场,不畏死伤,杀破胡虏万余,振北伐之气,灭北虏之威,朕心甚慰……”

张叔夜看了看台下众人,继续读了下去:

“今特差皇太子赵谌为两河及陕西宣抚副使,忠义军都统制;资政殿大学士张叔夜为两河兼陕西宣抚判官,御史中丞秦桧为河东忠义军监军,礼部尚书李若水知太原府事。皇太子赵谌,大学士张叔夜,御史中丞秦桧捧诏书,亲到军中,赏赐有关人等……。诏书到日,莫负朕心,恢复河山,直捣黄龙,君臣相知,万古流芳。故兹诏书,想宜悉知。靖康三年东11月2日诏示。”

众人心思各异,山呼万岁,从地上爬了起来。

马扩为两河宣抚司参议官、河东路经略副使;林风为两河宣抚司参议官,河北路经略副使;杨进为河东路忠义军前军统制;王彦为河东路忠义军左军统制;孟德和焦文通也都是各司其职。

至于陈东和欧阳澈,则是在李若水手下效力,分别担任通判和典史一职。

张宪、王彦等人对望一眼,各自分开。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官职,看起来皆大欢喜,实则掣肘者猛增。朝廷,已经担心王松弄权了。

尤其是军中有了监军和宣抚判官,王松统兵之权,被大大削弱了。

再加上一个李若水接管财粮大权,忠义军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了。

张叔夜笑道:“各位同僚,恭喜了。还请各位上下一心,共扶我大宋社稷!”

张宪赶紧肃拜道:“下官多谢皇太子、张相公。现在王相公不在,就请皇太子和张相公于天子左右,力奏提拔,下官能有今日,铭心刻骨,不敢有忘!”

大家互相道喜,心中都是心满意足。孟德、焦文通、林风几人终于遂了心愿,平步青云,成了军中高官。

许多人脸上都有一丝尴尬之色。众人都是得以封赏,王松这个两河宣抚使,功劳赫赫,却是两手空空,只是只言勉励,在圣旨中一带而过。

朝廷把皇太子赵谌、张叔夜二人插进来,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掣肘于他,以免他夺得军中的军权。

王松的一众老部下更是愤愤不平,人人脸上带有不豫之色。

张叔夜看了看堂中褚将的脸色,咳嗽了一声道:“王松相公劳苦功高,等他回来后,圣上有密旨,皇太子会单独给他。”

新任的河东路观察使、太原府同知张俊板着脸色道:“诸位须知,即便各位升居要职,立有战功,也应记得为朝廷、为陛下分忧。晋升的番人将领,更应该洁身自好,不要以为有王松,就能为所欲为。”

林风脸色大变,脸色也红了起来。

“张观察使,王相公说过,我忠义军中无番人一说,只有汉人。我等血战数场,自认问心无愧,对得起天地良心。你在这里如此说辞,到底是何用意”

张叔夜回头喝止道:“张观察使,休要胡言乱语,快快退下!”

另外一名文官却不管不顾,走出来继续言道:“张观察使所言非虚。番人工于心计,狡狯为谋,其性朝秦暮楚,首鼠两端。金人之所以不断攻宋,皆番人及中原叛逆协谋所致。文如时立爱、刘彦宗、韩坊等,武将则以郭药师、耿守忠、董才为首,如此这般,金人焉能不知我朝虚实,焉能不势如破竹,我大宋也几欲灭国。”

靖康元年,金人两次南下,东西夹击,东路常胜军郭药师倒戈投金,西路耿守忠、董才开城纳降,东西两路,势如破竹,包围了汴梁城,若不是王松神兵天降,大宋亡国恐怕已是必然。

林风脸色通红,愤然道:“这位高贤,如你所说,女真铁骑南下,兵临东京城下,都是我北地汉儿的过错了”

那文官昂然道:“正是如此。番子凶残好杀,北地番人为虎作伥,甘为驱驰,乃使我中华有此大祸,难道本官说错了吗”

张叔夜勃然变色,大声道:“李参议官,圣上派你到河东,难道是徒逞口舌之快吗?再有胡言乱语,军法伺候!”

李姓官员悻悻退下,林风、孟德等人脸色铁青,堂中气氛紧张之极。

赵谌开口道:“诸位,大家都是军中同僚,有些争吵也是平常,还请诸位不要放在心上,共御金人,大局为重。”

张宪也赶紧打哈哈道:“皇太子,张判官,兄弟们都是些军中粗汉,动拳头都是平常,更不用说争吵几句。他们都是爽直的汉子,诸位也不要在意。”

张宪朝林风使了个眼色,林风上前肃拜道:“皇太子贵为忠义军都统制,节制一切军务,小人等自然以皇太子军令马首是瞻,共抗金人。”

张俊等随行官员也肃拜道:“谨遵皇太子军令!”

赵谌毕竟年幼,见无人反对,便喜道:“张都统,忠义军大破金人,收复太原城,旁边的这些御酒、绸缎、还有金牌、金银器都是圣上赏赐。张都统,这是赏赐的名册表,请你过目。”

张宪接过名册,递给一旁的林风,轻轻拽了拽他的衣袖,林风无奈接过。

张宪道:“多谢圣上赏赐。皇太子,府邸已经收拾好,还请皇太子等先去歇息,下官好安排膳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