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士 > 092章 志士

宋士 092章 志士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5:35:48

092章 志士

清晨时分,陕西,永兴军路,边塞重镇清涧城。

“祖宗在上,朝廷割弃两河之地,百姓民不聊生,水深火热。不肖子孙世辅欲四方游历,联络两河义士,共抗金人。愿祖宗保佑,世辅必建功立业,杀敌报国,不负祖宗重望!”

要恢复北地,靠这南迁的大宋朝廷,无异于痴人说梦,与虎谋皮。

李世辅在灵位前磕了头,站起身来,轻轻打开房门,向外偷偷观望。

院中一片寂静。他蹑手蹑脚来到后院,早已在此等候的年轻白皙汉子,马上迎了上来。

“衙内,准备好了,可以走了。”

“小心点,别让我爹觉察!”

二人牵着马匹,偷偷从后门溜出,跨上战马,一路向东而去。

书房内,接到下人的禀报,李永奇放下了手中的书本,摇了摇头,站起身来。

“我李家自唐以来,世袭苏尾九族巡检,承袭国恩。如今两河之地,已经割让于给金人,实在让人不安啊!”

旁边的忠仆上来,轻声道:“员外,朝廷南渡,割舍两河,中国十去有三。衙内古道热肠,文武双全,见不得人间疾苦,与其在城中闷闷不乐,倒不如出去闯荡一番。”

李永奇点点头,轻声道:“老夫知道他闲不住,想要杀建功立业,所以才故意放他前去。望他二人一路平安,多杀番贼吧。”

儿子自视甚高,为人果勇,梦想着金戈铁马,征战天下。就给他一个机会,让他闯荡一番,看能不能增长些见识。

下人感慨道:“自王松在府州大破番贼后,陕西的各路子弟可都是热了心肠。王松虽然仙去,这西北之地投军的人数可是不少。衙内是想效仿王松,杀敌报国,成就一段传奇。”

李永齐叹道:“王松一介寒士,起于草莽,心怀忠义,横空出世,挽狂澜于既倒,上达天听。武堪比项羽,文胜过曹子建,真可以说是我大宋的一个奇迹。只可惜天妒英才,要不然,大宋也不能如此被女真人蹂躏,以至于百姓饥寒交迫,生灵涂炭!”

李永齐摇了摇头。想起朝廷南迁,莫名心里一寒。难道说,这两河之地,还有那河外三州,朝廷就真的不要了?

君王保土安民守社稷,如何这大宋的官家,也开始求田问舍,趋利避害起来了

这还是君王所为吗?

清涧城屡遭战火蹂躏,早已是断垣残壁,城墙处处残破。李世辅二人自破墙而出,打马前行,顺着吐延水东岸一路狂奔,直到远远把清涧城抛在脑后,这才停了下来。

“张琦,咱们悄悄离开,我爹肯定会伤心,我这心里很是不安。”

看了看东边天地的一轮朝阳,李世辅眼神中莫名有一丝哀伤。

靖康元年,金人犯鄜延路,李世辅和张琦二人出外巡察。女真人夜宿山穴,李世辅攀着绳索,爬入山穴中,杀了两人,割下首级,得了两匹好马,然后斩断了其他战马的马蹄。

他二人打马离开,女真人暴跳如雷,因为马匹受伤,只能眼睁睁看着二人扬长而去。

这也算是二人如风的少年时代,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衙内,实话告诉你。”

张琦抹了一把额上的汗水,看着滚滚南去的黄河,沉声道:“员外一直呆在书房里,并没有出去。他让我跟着你,就是怕你有个闪失。”

李世辅眼圈一红,马鞭指着远处的黄河渡口道:“张琦,咱们在渡口上船,一路南下。黎城乃是忠义军的大营,咱们先到那里,再做打算。”

到了黄河岸边的渡口,船家赶紧上来,牵马上船,一路南下,向河中府方向而去。

陕西河东兵祸不断,黄河两岸,到处都是拖家携口南下的难民,低矮的窝棚随处都是。沿着黄河南下,沿途的尸体随不时可见,有的就漂在这黄河之中,或顺流而下,或滞留在河湾处,让人触目惊心,不忍卒视。

“河中之地,左右王都,黄河北来,太华南倚,总水陆之形胜,郁关河之气色。想不到竟成了这般景象。番子真是可恨、可杀!”

看到李世辅坐在船头,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正在奋力撑船的船夫苦笑着,劝起了这位衙内。

“小官人,谁说不是。自从这番子南下,祸害陕西、两河之地,百姓们这日子就更苦了。”

船老大叹道:“若不是王相公,这两河之地还不知是个什么样子!现在王相公去了河北,这河东的强人们就又开始害起人来了。”

李世辅心头一震,不由得站了起来,大声道:“船老大,你是说王相公没死”

船老大黑黝黝的上身全都是汗水。他拿起肩头的破布,擦了一下自己身上的汗珠,嘿嘿笑道:“小官人,看来你是不常出门,还不知这件事情。王相公自然没有死,他去了河北,占了大名府,继续招兵买马,杀番贼。不信你问船上的各位。”

一个生意人打扮的胖子,满脸都是汗水,大声说道:“小官人,船老大说的没错,王相公确实没有死。小人刚贩了一批粮食去太原城和解州,守城的卫士亲口告诉小人,王相公在河北抗敌,阵势弄得挺大,还杀了个什么番子的三太子,可不得了!”

李世辅和张琦对望了一眼,眼神之中都是起了兴奋之色。

这位李世辅,乃是历史上有名的抗金名将,后改名李显忠,而为世人所知,青史留名。

“李显忠生而神奇,立功异域,父子破家殉国,志复中原,中罹谗构,屡遭废黜,伤哉!”

这便是史书对他的评价。

宋高宗赵构初年,武艺高强的李显忠因延安府失守,被迫仕金。后挟持金兵将领完颜撒离喝,欲南下投宋,事败之后,全家老幼不幸遇害,故又投于西夏,借兵攻金。

绍兴九年,李显忠大破西夏铁鹞子军,回归南宋,后数次抵御金军入侵。隆兴元年,隆兴北伐,李显忠与邵宏渊等出师攻取灵壁、虹二县及宿州等地。但因二人失和,邵宏渊部逡巡不进,李显忠最终大败于符离,使北伐失败。后郁郁而终。

李显忠之父李永奇也是忠义志士,屡次劝儿子南下归宋,只可惜事败以后,全家殉难。

时移世易,延安府守将换成了刘光世,李显忠一家也去了清涧城,人生轨迹发生了偏移。

张琦兴奋不已,低声道:“小官人,原来出来只是碰碰运气,如今却晓得王相公在河北,咱们便去大名府就是。”

李世辅点点头道:“此番前去,定要追随王相公,恢复失地,痛杀番贼,作出一番事业,否则绝不返乡!”

少年人的心中,只有远方。也正是因为胸怀大志,人生才多了几分亮色。

二人在河东县登岸,一路打马前行,远远望见解州城,北城外喊杀声震天,无数头裹红巾的汉子正在攻城。

二人都是一惊,纷纷勒住战马,向前看去。

“衙内,好像是番子的骑兵!”

顺着张琦所指,城南烟尘滚滚,无数的女真铁骑正在向南城攻去。看来金人是想趁着北城外混战的机会,分散守军的注意力,一鼓作气攻下南城。

“弟兄们,咱们的援军到了。弟兄们跟我一起,杀……”

城墙下,头缠红巾的匪首武渊大声喊着,召集部下士卒攻城。话音未落,“噗”的一声,一支羽箭正中他的面门。鲜血迸溅,武渊从马上直直栽了下去。

李世辅目瞪口呆,向前看去,只见烟尘腾腾,几名骑士纵马而出,他们拉弓发箭,纷纷向攻城的土匪们射去。当先一名年轻骑士箭无虚发,很快就有五六名土匪栽下马来。

“张琦,这人看着熟悉,好像是熙和军的刘锜。”

西军这些军官,大多都是世家,众人经常一起作战,彼此熟悉。

张琦咂舌道:“刘锜怎么会到了这里,他不应该在他兄长的军中吗?”

“既然是刘信叔,咱们可不能袖手旁观!”

李世辅摘下弓箭,纵马而出,和张琦一起向前,大声喊道:“刘兄,别来无恙。你我兄弟一同杀贼,你看可好”

眼看悍匪们纷纷向前而来,李世辅和张琦羽箭齐发,随即摘下马上的长枪,纵马向几个匪首而去。

猝不及防之下,两个匪首被羽箭射中,从马上直直掉下。其余的气势汹汹,挥舞着刀枪,打马直奔迎面而来的李世辅两人。

刘锜看的仔细,血脉喷张,打马奔了上去,哈哈大笑道:“李兄弟,杀贼岂能少了我刘九!”

刘锜主仆几人,和李世辅二人混在一起,几人并肩作战,和对方的匪首们厮杀起来。

“刘兄,想不到你在这里。今日我二人就是战死了,有你刘九兄陪在身边,我们也值了。”

刘锜哈哈大笑道:“好,今日能和你兄弟二人做些痛快事,也是死得其所。”

他负气离开,一路东行,到了黄河边,才知道王松未死,恰好女真人收编的红巾军围攻解州,他控制不住,便上前相助。

“刘兄,看来你也知道王相公未死,不然你也不会到这河东来!”

“哥哥我也是偶然得知。兄弟,王相公在河北设聚贤馆,招揽贤才,咱们一起去投他,你看如何”

“一切都听哥哥的,咱们先杀退了这些匪徒再说!”

众人劈杀匪徒无数,眼见匪徒越来越多,都不由得暗自焦躁。不会还没有见到王松,自己先见了阎王吧。

“嗖!嗖!”

羽箭驰飞,几人身边的匪徒们一个个掉下马来。无数冒烟的铁疙瘩扔了过来,大堆的匪徒被笼罩在了烟雾里面。

北城外原野上,密密麻麻的红巾军士卒,看到上百名匪首死伤惨重、血肉模糊,一个个目瞪口呆,手里拿着刀枪,站在原地,却是不知所措。

“降者不杀!”

刘锜和李世辅向前看去,无数奔腾而来的宋军铁甲骑士,已经把城外的土匪们全部淹没。

一个身披铁甲、面容清瘦的三旬汉子,在一队骑士的簇拥下,打马缓缓而来,到了几人面前停住。

“几位兄弟好手段。王相公正在河北招兵买马,抗击金贼,诸位一起去投忠义军如何”

几人都是大喜,一起抱拳道:“多谢将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