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士 > 第64章 追悔

宋士 第64章 追悔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5:35:48

第64章 追悔

宋士第64章追悔追悔莫及!

当日太原城破时,为何不和王禀一同战死?

济南府南城的官宅之中,年近五旬的张孝纯,正在房中独自饮酒,长吁短叹。

宣和末年,张孝纯以河东宣抚使兼知太原府。金军败盟南下,重兵围困太原,张孝纯与副都总管王禀率军民坚守逾年,拒金招降。靖康元年,太原城破,王禀战死,他被俘拒降,囚归云中,后不得已降金。时隔四年,金人立刘豫为大齐皇帝,建伪齐政权,张孝纯被任为丞相。

刘豫屈膝投金,倒行逆施,助纣为虐,甘为女真人马前卒,被宋人的报纸列在了汉奸榜的前列,幸亏宋人对他网开一面,才不至于让他“名闻天下”。

说起来,也不是宋人对他手下留情,宋朝君臣人人对他嗤之以鼻,恨不得杀之以谢天下。反而王松,对他的境遇颇有同情,并在报纸上大张旗鼓,为他说了几句公道话,让他铭感五内。

说起来他虽然是伪齐的成像,但只不过限于民政,军事方面,他很少掺合。尽管他也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情报给大宋朝廷,却没有收到对方任何的回音。

至于忠义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兵锋之盛,自然不需要他来画蛇添足了。

张孝纯苦笑着摇了摇头。他一心奉为政正朔的大宋朝廷对他弃之如履,看来他和朝廷已经是恩断义绝了。

话说回来,他毕竟大节有亏。将领历史如何记载,恐怕是伪齐奸相,贪生怕死这样的标注了。

终日里郁郁不安,常年都是心事重重,这也使得他看起来,面色更为苍老,更为憔悴,两鬓也已经泛起了霜花。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张孝纯啊张孝纯,你又是为谁悲了白发,你又哪里还有名节!”

一杯辣酒入喉,张孝纯被呛的连声咳嗽起来,满眼都是泪水。

“父亲,你这是怎么了”

张浃推门进来,看到父亲正在咳嗽不止,赶紧上前,轻轻帮父亲抚起背来。

“不碍事,不碍事。”

张孝纯偷偷擦干了泪水,抬起头来。

“三郎,外面的军情如何”

“回父亲,军中刚刚传来的战报,忠义军已经破了东平府,想来这几日就要兵临城下了。”

张孝纯轻轻点了点头,又是一杯酒下肚。

“一月之内,郓州、兖州、密州纷纷被攻克,海路断绝,恐怕这济南府,也支撑不了几日了。”

虽然知道,早晚也有这么一日,但当末日来临时,人人心中,还都是莫名地有些不甘。

尤其像张孝纯这样身上有污点的前宋官员,心中的惶惶然可想而知。即便王松能原谅他,他心中至高无上的大宋朝廷,也绝不会对他有好脸色。

“父亲,何去何从,咱们得做个打算了。”

张浃在一旁轻声说道。

“刘豫气数已尽,咱们父子恐怕也难逃一劫。大节有亏,汉奸的罪名,是怎么也洗不掉了。”

他忽然抬起头来问道。

“三郎,你大哥现在何处,有没有他的消息”

张孝纯共有三个儿子,一个是眼前的三儿子张浃,另外一个也是在伪齐做官的二儿子张颖。

至于他的大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张灏了。当日王松在河东时,曾经受过此人的些许援助。

“大哥月前来个收信,说他在王松的治下作官,虽然官职卑小,却是做的舒心,可以为百姓做些事情。”

永久保存书架,记录阅读历史下载

张孝纯

点了点头,欣慰道:

“这就好,这就好!只要你大哥自己过得舒心,爹也就放心了。”

忠义军如今兵锋正盛,两河、陕西、河南、淮北尽入其手。过不了几日,这山东也是忠义军的囊中之物。儿子跟着王松,也算是前途无量了。

至于大宋朝廷,早已不复当年,失去了淮河以北不说,就连江南,也是盗贼蜂起,一塌糊涂。荆湖的杨幺,已经占据了湖南和江西,眼看就要攻入江宁府。

“对了,你大哥在两河为官的消息,千万不可以传出去,一旦让刘玉豫这些人知道,恐怕会对你我父子不利,也对你大哥不利。”

张孝纯叮嘱完,随即轻轻摇了摇头,苦笑道:“也无大碍,反正这济南府,也是指日可破,由他去吧。”

张浃点头称是。刘豫此人暴虐无道,喜怒无常,一旦让他知道了大哥之事,难免会借题发挥。

“女真人没有派援军前来吗”

张孝纯微微有些诧异,以女真大军之骁勇善战,竟然坐视伪齐覆灭不管,可见忠义军掣肘的威力。

“陕西一战,女真人死伤惨重,听说铁浮屠也为忠义军所灭。此番没有消息传来,恐怕是力不从心了!”

张浃的脸上,莫名地有些兴奋。

能让暴虐弑杀的女真人吃瘪,无论如何,都是件让人兴奋的事情。

忠义军势不可当,女真人反而开始式微,此消彼长,事态在对忠义军有利的一面发展。也许不久的将来,王松就要登临大宝,新的一个中原政权就要冉冉升起。

儿子脸上浮现出来的一丝笑容,莫名地让张孝纯有些不快。

“大难临头,你还在这里为忠义军庆幸,先想想你我父子吧。”

张浃赶紧收起了脸上的喜色,他略加思考了一下,轻声说道。

“父亲,良臣择主而事,孩儿认识城门上的一些将领,咱们莫不如潜出城去,投了忠义军,父亲以为……”

张浃话音未落,已经被张孝纯打断。

“靖康元年,你我父子投了女真人,如今,你我父子又要去投忠义军,咱们岂不是成了三姓家奴,天下人又如何看待你我父子。此事万万不可!”

张浃不由得一阵苦笑。父亲对大宋朝廷还是念念不忘,却不知对方对父亲不屑一顾。

“父亲,历史自有后人评说。你我父子投了忠义军,将来王松兵临天下,大宋灭亡,谁会还记得你我父子,谁会还记得大宋朝廷。”

张孝纯一下子泄了气,又要举起酒杯饮酒,却被儿子夺了下来。

“相公,衙内,有客来访。”

下人进来,上前禀报,后面跟着一人,黑衣黑帽,遮住了脸面。

“张五,不是说过吗,什么人都不见,你这厮……”

张孝纯的话卡在了脖子里面,黑衣人已经脱掉了帽子,露出来的一张脸,让他瞠目结舌,呆在了那里。

“大哥,你怎么来了”

张浃兴奋异常,上前一把抱住了兄长。

“张五,你在门外看着,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准进来!”

张孝纯正色对着下人说道。

等到下人退出,张灏上前跪下,哽咽道:“父亲,多年未见,孩儿给你磕头了!”

张孝纯也是潸然泪下,赶紧上前,扶起了儿子。

“大郎,你这还好吧”

父子几人坐下,张灏平静了一下情绪,才开始说道。

“当年孩

儿解救太原,被金贼完颜银术可击溃,孩儿也被贬官。后来父亲被金人掠走,朝廷要发配孩儿去琼州,孩儿得到风声,连夜逃了出来。后来朝廷南迁,王相公起事,孩儿便在其麾下效力。”

张孝纯连连点头,歉然道:“大郎,都是父亲连累你了。”

张浃狐疑道:“大哥,你此番到此,不会是受了王相公所派吧?”

张孝纯心中一惊,目光也是盯住了眼前的儿子。

“父亲,三哥,不是王相公派我来的,而是我自己求了王相公,他才允许我随军前往。”

张灏直起身来,肃拜道:“父亲,就请你看在一家老小的份上,降了王相公,保全张氏一族!”

张灏的话,让张孝纯一下子沉默了下来,屋中寂静一片。

半晌,张孝纯才站起身来,在屋子里面转了几圈,忽然停下。

“我张氏一门,恩赐、富贵全来自于大宋朝廷,我张孝纯不能拯救国难,为君分忧,反而**于蛮夷,未尽人臣之责,愧对朝廷,百死莫赎,如今又怎能投于王松帐下,岂不是三姓家奴!”

他冷声笑道:“想那王松,也不过是朝廷的一介武将,如今反倒号令天下。我若是投了他,岂不是错上加错,为天下人耻笑!”

他幽幽叹了一声。

“早知有今日之辱,就应在太原城战死!我恨啊!”

张灏和张浃兄弟面面相觑,都是不可思议地看着房中的父亲。

他坐回到了椅子上,半天才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儿子,满眼的疑惑。

“大郎,即便为父要投了忠义军,咱们一家老小又如何出去,莫不是你和三郎已经谈过了,还是另有隐情”

看到父亲心动,张灏终于松下一口气来。

“父亲,若是你拿定了主意,孩儿只需向军中通报即可。想必还有其他的人做事,此时孩儿就不知了。”

张浃也是上前道:“父亲,只要你同意,咱们偷出城去,此事也无需忠义军襄助,孩儿就可以安排。”

看到儿子已经心动,张孝纯不由得暗暗叹了一口气。

“既然已经要投忠义军,又何必出城,在府中等候就是,或许咱们还可以做些事情,相助忠义军进城。”

虽然不愿意投忠义军,但这并不表示张孝纯对伪齐,对刘豫有什么忠心。相反,对于这让他身败名裂的傀儡政权,她有一种难以启齿的厌恶。

归根结底,伪齐是女真人的爪牙,蛮夷之奴,又岂是他张孝纯效力的天朝!

“父亲,王相公已经说了,若是你愿意,可以到一地为官,宣抚教化,若是你想归隐田园,他也不会勉强。”

张灏还怕父亲心里没底,赶紧上前,轻声劝道。

张浃深知父亲的倔强,但他知道父亲不会拿一家老小的性命做赌注。况且,即便父亲真的去投靠大宋朝廷,对方也不会接纳。

“父亲,良臣择主而事,不管是大宋,还是王松,都是我汉人主事的中原王朝。况且,王松善待天下百姓,大宋君昏臣嬉,丢尽了汉人的脸面,为百姓所唾弃。何去何从,父亲还需谨慎思之。”

张孝纯脸上一红,愠怒道:

“三郎,你是在教训我如何坐人吗”

张浃上前,连连自责,张孝纯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下来。

“既要去投忠义军,保住张氏的荣华富贵,岂能空手而去!”

张灏上前,肃拜道:“还请父亲引荐,孩儿也好依计行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