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士 > 第75章 兵变(上)

宋士 第75章 兵变(上)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5:35:48

第75章 兵变(上)

宋士第75章兵变“连个面饼都没有,你这店里还有什么甜甜腻腻的玩意,老子可吃不惯!”

临安府城东的“太白酒楼”,二楼雅间,望着一脸无奈赔笑的掌柜,以及阴着一张脸、闷闷不乐的刘正彦,苗傅摆了摆手,掌柜赶紧退了下去。

雅间的房门随即被关上,军士们在门外警戒守候。

“刘兄弟,你就别心焦了。如今这杭州城,要什么没什么,何必和这些人一般见识。”

“刘兄,陕西那地方在下去过,三秦之地,帝王之都,清渭东流,龙盘虎踞之地,确非临安府可比。但现在就是这样,你就将就些吧。”

苗傅、方雄的话语,让刘正彦也是摇摇头,摆摆手,掌柜的赶紧推了下去。

这些个骄兵悍将,谁也不敢得罪,万一惹火了,给你来个夜半惊魂,官为匪盗,连哭的机会都没有。

“不瞒二位兄弟,在陕西待了半辈子,从小吃的都是面食,再吃这些南方食物,怎么也咽不下去!”

苗傅看了看周围,低声道:“王渊和康履这些狗贼,整日里只知道聚敛钱财、作威作福,却能青云直上,直达天听。可怜你我兄弟,堂堂将门之后,却要被这些奸臣使唤。刘兄,你难道甘心吗?”

刘正彦冷声道:“不甘心又如何如今王渊执掌枢密院,康履随侍太子赵构,位高权重,手上又有重兵。你我又能怎样”

方雄眉头一皱,叹息道:“刘公,这些狗贼骄奢淫逸,却是官运亨通。两位勋贵之后,听其使唤,就如下人一般,真是不公啊!”

苗、刘二人都是将门世家,苗傅祖父元丰中曾为殿前都指挥使,苗傅自己也是御前统制。

刘正彦父亲刘法曾是熙河路经略使,西军一路统帅。刘正彦自己是御营右军副都统制,下有三千精兵。他自恃平匪有功,却没有什么犒赏。虽然王渊对他有提拔之恩,他还是对王渊的嚣张跋扈、趾高气扬十分不满。

方雄,临安府的巨商,豪爽大方,出手阔绰。一来二去,和苗傅、刘正彦这些军中将领很快混熟。

对于方雄来说,几路宋军大将刘光世、张俊、韩世忠等各自分守各地,杭州城则由苗傅等人扈卫,这些人对王渊等人不满,正好煽风点火,弱化宋廷。

“刘兄此言差矣。”

苗傅也低声道:“你我兄弟军中,大多都是北地将士,他们同样厌恶这些奸臣,都欲除之而后快。咱们先杀王渊,再除宦官,不是一举两得吗”

刘正彦犹豫道:“苗兄所言甚是。只是王渊位高权重,手上还有重兵,想除掉他和康履,并不容易。”

方雄心中一动,果然推波助澜起了作用,他略微思考一下,心里有了主意。

“刘公勿忧。到时候可以声东击西,声称外有盗贼,由刘公出面,把宫中的卫士调离。宫城空虚,大朝时百官俱在,杀了王渊,兵临皇城之下,大计可矣。”

刘正彦心中大定,点头道:“方兄弟所言甚是,只是咱们得好好谋划一番。”

苗傅低声道:“刘公,本月底,乃是前朝神宗皇帝忌日,百官必会行香祭祀,百官入朝听政,下朝时,咱们……”

他靠近刘正彦耳边,轻声细语,刘正彦不断点头。

语罢,二人都是面色凝重。

方雄看二人犹豫不决,心里暗暗着急,面上却不露声色。

“苗公,若能杀死王渊和那群狗宦官,兄弟们都可以过上好日子,苗公和刘公都可以位极人臣。挟天子以令诸侯,朝廷即便想加罪于你等,恐怕也不容易。”

苗傅和刘正彦,相比较起来,刘正彦性烈如火,桀骜不驯,

而苗傅沉稳有余,但是优柔寡断,狠劲不足。

刘正彦心头狂跳,点头道:“苗兄,时不我待,机不再来,干了吧!”

苗傅重重点了点头,一拳砸在桌子上,沉声道:“该死球朝上,不死万万年!杀王渊、除宦官、清君侧,左右就是这一下了!”

方雄回到住处,想到即将要发生的事情,久久不能入睡。

若是能就此让大宋朝廷元气大伤,最好土崩瓦解,这对王松大有裨益,机宜司江南情报处也会居功至伟。

至于他方雄自己,定然也会飞黄腾达。

一个小小的地方潜伏人员,显然并不足以满足他的胃口。

事情重大,必须上报机宜司,这是情报处的规矩,军令严苛。而最稳妥的方式,则是通知流求的李宝,以备不时之需。

方雄在椅子上坐好,犹豫良久,这才摊开纸笔,写了起来。

大宋建炎四年3月26日,临安府行在,宫城。

太子赵构,朝廷的一众大臣,杭州知州康允之,甚至百病缠身的道君皇帝赵佶,此刻都出现在了烟熏火燎、斑驳陆离的城墙上。

赵佶坐在椅子上,身穿青色道袍,膝上盖着厚厚的棉毯,焦黄的脸上颧骨突出,眼窝深陷,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道家风范。

自宋室南迁,大宋天子终于在酒色之间,找到了寄托,皇子一个个地出生,道家终于被抛弃。

在众人一侧的城墙地面上,摆着几十个血肉模糊的人头,其中一个,赫然正是枢密使王渊的首级。

“苗卿家、刘卿家,陛下让我问你们,朝廷待你们不薄,你二人为何要枉杀朝廷大臣,带兵谋反”

赵构强制镇定,走到城墙边,凭着垛口,向下面看去。

城墙下,密密麻麻,站满了持枪持刀的军士。

“殿下,我等要见陛下!”

苗傅举刀直向天空,后面的军士整齐划一,手举刀枪,一起大声喊了起来:“陛下!陛下!”

赵佶冷冷地看了一眼赵构,轻声道:“看你宠信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都是微臣的不是,请陛下责罚。”

赵构心惊肉跳,正要下拜,却听到赵佶说道:“扶我起来!”

赵构赶紧上前,和曹勋一起,把赵佶扶了起来。

看到赵佶在城墙边出现,苗傅立刻扔掉了手里的钢刀,和众军一起,山呼下拜,口中大声喊道:“微臣参见陛下!”

赵佶微微点点头,尽量大声喊道:“各位卿家,你们有什么委屈,一一道来,朕一定会为你们做主。”

“陛下,太子殿下信任奸邪,祸乱朝廷。汪伯彦昏庸误国,却忝居高位,不予流放。王渊无才无德,却因结交康履而得到枢密使如此的高位,实在是让将士们心寒啊!”

苗傅说完,刘正彦也在一旁大喊道:“陛下,王渊误国误民,已被军士们所杀。宦官作恶,请太子殿下杀了康履、蓝圭、曾择三人,以谢三军。”

曹勋在赵佶耳边轻声道:“刘正彦口中的三人,都是太子殿下的近臣宦官,平素出力不少。”

康履、蓝圭、曾择三人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上前跪倒在地,人人面如土色。

康履磕头流泪道:“陛下,就请你杀了奴才,以谢天下,奴才们死而无怨!”

赵佶眼光转向了赵构,轻声道:“太子,你说此事该如何解决”

“陛下,康履等人忠心耿耿,虽有失德之举,大可以将他们贬谪流放。至于汪伯彦,可罢免为观文殿大学士、令其知洪州,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赵佶眉头紧皱,如此敷衍,下面的骄兵悍将们,岂能善罢甘休。

“陛下说了,会将康履、蓝圭、曾择三人贬斥,流放海岛。汪伯彦谪贬为洪州知州。将军们,快快退去,回归军营吧!”

果然,曹勋的话一出口,下面的军士大声喧哗了起来,并未退去。

“陛下,今日臣等所为,都是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望陛下以天下苍生为重,杀掉康履等人,否则将士难以安心!”

“朕知众将军忠义,朕任命苗傅为御营都统制,刘正彦为御营副都统制。其他军士一律无罪。至于康履等人,自有大理寺会审,众位将军,还是赶紧退去吧。”

赵佶说完,已经是脸色潮红,上气不接下气。曹勋赶紧轻轻拍打,旁边的赵构也是连声劝慰。

“陛下,若是只想升官,臣只要贿赂宦官就可,又何必到此,大动干戈?”

苗傅冷声道:“陛下,请诛杀了康履等贼,臣自会请罪!”

刘正彦也是大喊道:“请陛下诛杀康履等人,以谢天下!”

赵佶面色铁青,轻轻闭上了眼睛,不再言语。

“陛下,恕臣斗胆!”

城墙上,浙西安抚司时希孟跪了下来,语重心长。

“陛下,众怒难犯,若不除掉宦官,祸事无法平息。陛下又何必为了康履几人,而对抗诸军?”

赵佶眼睛看向赵构,却没有言语。

“来人,把康履等人用竹篮垂吊下城,交给叛军!”

赵构看赵佶面沉似水,心惊肉跳,赶紧下令:“快快把康履三人交给叛军!”

“陛下开恩,殿下开恩啊!”

康履几人瑟瑟发抖,满脸都是鼻涕和泪水,跪在地上不停磕头。

士兵上前,把康履三人捆的像粽子一样,分别装在篮子里边,撒下城去。

“奸贼,你也有今天!”

刀枪并举,血肉横飞,很快,康履三人血肉模糊,头也被砍了下来,摆在了城墙下的空地之上。

苗、刘等二人四目一对,又在城下喊了起来:“陛下,太子失德,请陛下废了太子,另立皇储!”

城墙上一阵沉默。赵构跪了下来,满脸泪水,磕头不止。

“陛下,请你废了臣,以安城下将士之心。”

人人闭口不言,过了一会,赵佶才叹息一声,缓缓开口。

“曹勋,你告诉城下的将士,朕同意他们的请求,太子赵构德位不配,现免去太子一职。朝廷随后会下诏书,昭告天下。众军速速退去,不可在禁内噪杂,否则军法无情。”

城头上的傲慢,反而让城下的军士们愤怒不已,局势愈演愈烈,众军鼓噪之下,苗傅脸红脖子粗,大声喊了起来。

“陛下百病缠身,不能治理朝廷政事。国不可一日无君,请陛下立刻下旨,退位让贤,另立新君!”

刘正彦更是大声怒喝,行若逼宫。

“陛下疏斥正士,狎近奸谀,玩物丧志,纵欲败度,任用“六贼”奸臣,随意更改祖宗法度,又妄图与女真人联合灭辽,才造成了今日的局面,陛下难道不应该退位,以谢天下吗”

众军聚在城门下,群情激昂。城墙上的悄无声息,让众军的怒火高涨,有人挥舞刀枪,叫嚣着要杀进城去。

刘正彦的话更直接,也更毒辣。城墙上的百官目瞪口呆,鸦雀无声,重病的赵佶满脸通红,却是说不出话来。

这些武夫竟敢如此,他们眼里还有天子,还有大宋朝廷吗?

难道说,他们也被王松的报纸给洗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