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士 > 第37章 交锋

宋士 第37章 交锋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5:35:48

第37章 交锋

宋建炎四年六月,高丽开城罗城。

时值夏日,天气闷热,也只有皇城的正殿之内,才是空气清新,凉爽无比。

王楷,这位二十四岁的高丽国王,忧心忡忡地走进大殿,看了一眼下面的各位朝臣,不由得眉头更是紧皱。

“妙清圣人、郑相公,你们也来了。”

妙清微微一笑,肃拜道:“王上接见各国使臣,臣只是适逢其会,正好也探探这些不怀好意者的究竟。”

郑知常也是正色道:“王上,这些使节,个个心怀鬼胎,欲要拿我高丽国开刀,臣可是不答应他们。”

王楷的脸色,马上黑了下来。

高丽尚未统一朝鲜半岛时,便将平壤作为开拓西北的根据地,定其为大都护府,平壤也由此而被称为西京。高丽王朝在西京安置文武官员,设置机构“分司”,并设御史分台加以监控。西京平壤作为堪与国都开京相匹敌的重镇,而为高丽王朝历代所重视。

七年前,即公元1126年,登基不久的王楷,拉拢外祖父李资谦的心腹拓俊京,清除了李资谦及其党羽。

六年前,即公元1127年,王楷借巡游西京之际,借助西京两班与僧侣之力除去了权臣拓俊京,西京后来居上,权力之争令开京与西京两班的矛盾日益激化。

以高僧妙清、权臣郑知常为首的西京两班一度得势,西京一党提议仁宗前往西京避灾,进而提议迁都西京,但却遭到开京两班的坚决反对。

没想到今日朝廷接见外国使节,这两位又亲临班朝,只怕是不怀好意。

无论是女真人还是王松的宣抚司,高丽弹丸小国,谁都招惹不起。万一这二位来个慷慨激昂,只怕事情就闹大了。

“妙清圣人、郑相公,国家多事之秋,你二人就不要添乱了。女真人兵强马壮,王松的忠义军更是势不可当。难道说,你们二位忘了当年的曷懒甸之战吗?”

公元1104年,高丽大军由定州进入曷懒甸,遭到女真大军的迎头痛击,女真军乘胜占领定州、宣德二城,杀获甚众,追入其境,焚略其戍守而还。高丽不甘心,再次攻进曷懒甸,同样遭到女真军的痛击,死伤过半,只能卑辞讲和,结盟而还。

公元1107年,高丽卷土重来,十余万大军,由水陆五路对曷懒甸发动进攻。由于事出突然,斩女真军6000余人,俘虏1000余人。第二年,高丽在曷懒甸筑咸州、英州等九城,准备长期固守。高丽东北界遂暂时向北推移。

曷懒甸地理位置重要,可作为从东面进击鸭绿江部女真及辽朝东京的基地,还是南控高丽的门户,女真人也是誓要夺回此地。

女真大军展开反击,与高丽军在曷懒甸展开一年多的争夺战,虽互有胜败,但高丽军败多胜少,死伤不可胜数,边患窘迫,军民劳苦,上下骚然。

公元1109年,高丽不得不复请和,撤离九城,归还亡民,退出所占故地,于是曷懒甸又回归女真。高丽积攒三十余载的家业,几乎赔了个精光。

御史金阜也是看着这二人,心头火起。

“妙清圣人、郑相公,据城而守,以众击寡,尚不能撼动女真人,二位就不要添乱了。”

“此一时、彼一时。”

妙清摇摇头道:“女真与宋人交战,两败俱伤,我

高丽国正可以从中渔利。只要举兵西进,就可以一鼓作气,扩大我高丽国疆土,以遂先帝之遗愿!”

“西京林原驿王宫已经落成,王上若是迁都西京,励精图治,我高丽国必会国强民富,君临天下。”

郑知常也是面色凝重,看似一本正经。

金富轼暗暗冷笑。妙清这厮,到处宣扬他的那套阴阳地理说,四处宣扬开京王气已衰而西京正盛,不过是以妙清、郑知常为首的西京两班,想要压制开城两班的的阴谋诡计而已。

众臣吵吵闹闹,叽叽喳喳,王楷头疼不已,正在盘算着如何劝说这些官员,却听到宦官的声音在外响起。

“大金国使者觐见高丽国主!”

“大宋朝廷使者觐见高丽国主!”

声音顿了顿,又高昂了起来。

“大宋两河、陕西宣抚司使者觐见高丽国主!”

众人都是一惊,谁也没有想到,王松的使者,也来了!

文武官员,包括国王王楷,都是向着大殿外看去。在宦官的引领下,一群使节向这殿内走来,众人个个面色倨傲,互不理睬,进了大殿,直到坐下,几方也没有人互相搭话。

最为可笑的是,除了金国的使者耶律居瑾,其他所有的使者,包括金国的韩昉,都是宋人的服饰,只是韩昉左衽,前襟向左掩,其他人右衽而已。

秦桧和魏行可身着紫色圆领官袍,和黄师舜、施宜生身上穿的几乎一样。

秦桧眼圈有些发黑,看来是酒色过度。脱离了王氏以后,他是左拥右抱,彻底放飞了自我。

魏行可却是有些尴尬,面光扫向对面的施宜生和黄师舜二人,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在这二人面前,他有一丝心虚,好像小妾碰上了正室,惴惴不安。

黄师舜和施宜生也都微微点了点头。毕竟,这魏行可以前也算认识,交情也不差,没有必要和他过不去。

秦桧面色平静,心里却是七上八下。他们到高丽来,只是为了打探金人的动向。王松派使者前来,到底所谓何事?

尽管眼神只有瞬间的交流,他却感觉得到,黄师舜和施宜生眼神里的冰冷,那显然表达了对方的不善。

他,并不是对方喜欢的角色。

韩昉,这位当年的辽国状元,故辽旧臣,金国的新宠,此刻也是古井不波。

看来此次要达成出使的意愿,恐怕是难上加难了。

阻碍,就在王松的这些使者身上。

或许也可以趁着今天的机会,把高丽紧紧地和金国捆绑起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联盟。

“韩相公,你和耶律使者前来,是有何要事吗”

王楷大声问道,眼睛却瞄向了其他的“两国”使臣。他今天之所以把三方的使臣聚集一处,就是想把高丽置于弱地,让这三方,尤其是王松方和金国正面交锋,高丽从中脱身。

广个告,真心不错,值得装个,竟然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王上,高丽虽与我大金早就通好,也自称藩臣属国,但迟迟不进誓表,我大金国多次遣使要约,均无功而返。此次我二人出使,也是为此事而来。王上,你该有所打算了吧。”

朝中大臣,包括金富轼等人,都是面色铁青。一旦上了誓表,高丽国王就要接受金朝的册封认可,使用金国年号和历法。高丽的官方文书、外交

条约、正史等,就得采用女真文字书写。

王楷苦笑了一下,没有开口,下面的金富轼已经大声说道:“韩尚书,小国事辽、宋二百年无誓表,未尝失藩臣礼。今事上国,当与事辽、宋同礼。如今屡盟长乱,圣人所不与,必不敢用誓表。”

韩昉哈哈一笑,轻声道:“金相公,高丽国必欲用古礼,舜五载一巡狩,群后四朝。周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时巡,诸侯各朝于方岳。今天子南狩,高丽国当从朝会矣。”

黄师舜脸色铁青。这韩昉,竟然把金主比喻成了什么尧、周王,实在是无耻之极。尧和周武王这些圣贤,有烧杀抢掠、血腥杀戮,致使千里无人烟的吗?

他看向秦桧和魏行可,只见二人脸上表情各异。秦桧面色平静,冷静观望,魏行可却是脸色铁青,眼中隐隐有愤慨之意。

王楷苦笑着,终于开口

“韩尚书,此乃国家大事,待本王与诸大臣徐徐议之,再回复韩尚书。”

“王上,一句话能决定的事情,还要议什么难道国家大事,王上你还做不了主吗”

韩昉却是步步紧逼,根本不给王楷闪转腾挪的空间。

一旁的西京相公郑知常却是怒目圆睁,他看不起王楷的软弱,更看不惯女真使者的咄咄逼人。

“韩尚书,陕西一战,你女真大军损失惨重,完颜娄室战死,铁浮屠荡然无存,你还有何面目在这里虚张声势,出言恐吓!我高丽人自己的国事,自己做主,岂能有你这外人指手画脚!”

妙清也是摇头道:“大金国与我高丽,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誓表,还是等大金打败了忠义军再说吧。”

韩昉轻声冷笑道:“陕西一战,金、宋各有死伤,可算是势均力敌。难道高丽王以为,我堂堂大金国,不是高丽大军的对手吗”

大殿中的高丽群臣,个个都是脸色苍白,若是女真大军倾国而来,就算是两个高丽,恐怕也是国破家亡。

这个时候就连金富轼、妙清等人,都是紧紧闭上了嘴巴。这种自取其辱的话语,还是免开尊口。

没人去管什么高丽王朝的利益,有的只是自己的小算盘。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失,管他女真还是大宋,“事大”即可。

“堂堂汉人,跟在蛮夷之后,甘为异族驱驰,戕害本血本种,先是奉辽,后又事金,屈膝逢迎,数典忘祖,不知祖宗为何物!”

施宜生脸色铁青,突然开口,也不知说谁,引起大殿上的高丽群臣一阵侧目。

“不知这样的人,他心中信奉的是什么,他的主子又是谁这种人在我宣抚司治下,只有一个称号“汉奸”。子孙后代永世背在身上,耻辱难以洗刷!”

韩昉脸色猛然变的煞白,一时哑口无言。

明明知道施宜生是在骂他,他却不知如何回复。

“王上,大金与高丽唇齿相依,不能任由旁人挑唆。作为大金使臣,请你将闲杂人等逐出大殿。否则,恐怕会影响两国的邦交!”

金人使者耶律居瑾走了出来,上前肃拜,看向施宜生和黄师舜的目光,隐隐有讥讽之意。

“敢问尊驾,尔等是何国使者,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咆哮于大殿之上区区宋国的叛逆,也能登堂入室,稳居尊位,当真是可笑之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