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 第1056章 简单入住

段晓棠家庭结构奇特,李开德家又太完整了。

这次除了他父母,妻子和两儿一女,两个弟弟,一个娶亲带了娘子,另一个打光棍来的。底下还有三个侄子,两个侄女,加起来小十来口人。

据说留了哥嫂侄子看家。

这个家庭规模在乡下说不上大,也称不得小。

祝明月愈发庆幸,当初头也不回地离开武功。

接风宴分两桌,祝明月只管和李家的女眷交际,有戚兰娘和陈娘子在,气氛倒算和谐。

唯独李开德的妻子刘兰芳有些沉默,不知为何。

李家人在路上没好生吃过饭,好不容易能正经坐桌子上用饭,陈娘子准备的菜差点没打住。

吓得戚兰娘赶忙去的西厢房找消食丸给几个孩子吃下去。

吃完饭歇息一会,祝明月从后院抱出来两个包袱。

祝明月:“这是李校尉给家人准备的东西,另外还有十贯钱。”

李开德等人租了房子,趁着休沐零零总总地把各处地方修缮好了,炕盘了灶砌了,偶尔去住两日,也算有了人气。

但除了尹金明买了一个门房在家里照应着,其他两人出来进去都是单蹦,贵重东西放家里不安全,故而委托给了祝明月。

王翠翠接过来不着痕迹地在包袱外头捏一捏,估摸是衣裳一类。

孟二良在门口套车,请祝明月和李家人上车。

陈娘子另抱了一些肉食果蔬放到平板车上。

王翠翠赶忙阻止道:“这怎么能成呢!”

来只带了一袋新麦和山货,结果连吃带拿,算怎么回事。

祝明月柔声道:“伯母,都是自家种的,你带回去尝尝。我们乡里乡亲,不用多计较。”

王翠翠羞道:“我倒占便宜了。”

祝明月:“搭把手的事,当初返乡不便,不也是李校尉帮忙吗!”说的是交税的事。

套了两辆车,安置下所有人,送他们去的租住的地方。

陈娘子一路介绍道:“油盐酱醋一般坊内都能买到,若是大件的,就要到东西市去。”

王翠翠连连点头,“嗯,刚刚经过了,热闹得很。”

陈娘子一路和他们说长安居家过日子的要点,都是真金白银换回来的。

马车走了好些时候,终于到了。

祝明月将钥匙交给的李四海,让他自己开门。

祝明月提醒道:“听说院里没有水井,打水要去巷子口。”

王翠翠:“也不远。”以前打水得去走到村口去,更远。

孟二良等人帮着将李家的行李物什搬到院里,再挑起扁担去巷口挑两桶水回来。

看李家能慢慢规整起来,祝明月方才告辞。

祝明月:“坊里还有两家是李校尉的同僚,他们家乡远一点,家眷还没到,后头就能慢慢走动起来了。”

王翠翠好奇道:“他们住哪儿?”

戚兰娘:“他们一块租的房子,尹中侯和刘校尉住后面两条巷子。”

王翠翠莫名有些期待起来,他们在长安人生地不熟,能来往的也就是李开德的同僚家。

院子大门阖上,几个小孩子陡然活泼起来,没有外人在,不用拘着礼数,将院子内外逛了个遍。

李四海:“房子是规整些,但像鸟笼子似的。”

小,太小了,还没有菜地。

王翠翠:“那也是长安的鸟笼子。”没打听过行情,但县里的宅子比村里的值钱,长安肯定比县里更值钱。

祝明月回程坐在马车里,盘算不止,“十几口人,养得起吗?”

大吴给官员的俸禄不低,养活家小不成问题,但若要养一大家子……

李家只是周边县城的普通庄户,饿不死,但也没有多少底子。

陈娘子:“他们带了粮食来,口粮解决了,其他的花销不大。”

房子是现成的,衣裳穿旧的,顶多添点花几个小钱针头线脑。

祝明月反应过来,“所以,还是要有地才行。”

有地才能有个退路,但大部分的老百姓没有地,或者拥有的土地不足以种出养活一家人的粮食。

祖传下来的理想,城里待不下去就回家种地,发财了就回家包更多的地来种。

李家人跋涉几日,在新房子里简单归置后倒头就睡。

连晚饭都是啃路上没吃完的干粮,有中午的荤腥打底,吃起来倒不算艰难。

次日一早,精力旺盛的李四海出门找邻居说话。

李开德刚住过来时,就拜访过四周,昨日一队车马连带着乌泱泱的人过来,就知道是老家来人了。

这会见李四海出来,问清楚名姓关系,恭维他是官宦人家的老郎主。

李四海这才有些儿子做官了的真情实感,以前见的都是乡里乡亲,吉祥话当不得真。

李家的女人们在家里洗洗涮涮,厨房里建了灶台放了铁锅,但没人会用。

幸好老灶没拆,用起来倒是熟练。

王翠翠在锅边敲一敲,惊声道:“铁的!”

这么大一口锅,全是铁做的!

如果拿来打镰刀锄头,能做多少把!

刘兰芳:“好像是做饭的。”

王翠翠转念一想,放在厨房里,当然是做饭的。

刘兰芳:“帮陈娘子送菜去厨房时,看见他们做饭就是用这个锅。”

李家人不知道怎么用铁锅,往常陶锅的办法似乎不行,但烧水还不行吗?

有些东西一通百通,铁锅里放上水,灶台里点燃火后,不一会儿就有了点温度。

婆媳俩立刻就爱上这东西,除了铁铸费钱外,没别的缺点。

不过都是李开德早前预备好的,不用额外花销,接受起来容易得多。

王翠翠立刻让儿子去巷口挑水,一家人要痛痛快快地洗个澡。

李家院子门口来了一辆马车,下来一男一女,身上都背着药箱。

李四海和人聊天不忘看自家门口的动静。

邻居是坐地户,看打扮眼熟,“你家请的大夫来了。”

庄户人家的原则就是,只要不是病的要死都不会看大夫,忍一忍熬一熬就过去了。

李家没病没灾的怎么可能请大夫,是祝明月提议的。

既然答应段晓棠,照应她下属家人,当然要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