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一千零六十八 毛玠要为自己的后人考虑

一千零六十八 毛玠要为自己的后人考虑

先发展农业,积累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借助财政部的低息或无息贷款,从无到有的发展旅店和酒肆。

利用往返商旅的消费建设更好地敦煌县,以此吸引更多商旅前来……

最终的目标是把敦煌县打造为一个西域商旅和魏国商旅的集中交易中心。

甚至可以分走一部分原本属于武威郡姑臧县和汉阳郡冀县的交易额度,以此把敦煌县盘活,让敦煌县真正变成一个边陲门面。

敦煌县相比于姑臧县或者冀县,当然对中原商旅的吸引力比较低,但是对于西域商旅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可以缩减成本的地方。

毕竟路途比较短,要是敦煌县真的发展了起来,能留下人,诸葛亮的设计就真的可以成真,敦煌县会大放光彩。

毛玠是真的没有想到诸葛亮还真的很有些才华,很有些想法,也很有行动力。

按照他所设想的和正在做的,这个诸葛亮在行政方面的能力非常可观,着重培养,很显然日后必然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干吏。

真让他放开手脚来做,要不了几年,就能把敦煌县带着飞起来也说不定。

毕竟凉州大移民和大开发是当前的政策重点,是郭鹏集合数州之力着重发展的地方,河西四郡直到它乾城的联通大驰道是必然会建成的。

借着这股政策的春风,诸葛亮抓住机会带着敦煌县努力前进,是绝对可以吃到这部分政策红利,一举上天的。

这个诸葛亮,真的不简单啊。

如此感叹之下,毛玠忽然产生了些许的犹豫。

他的兄长是民政部右侍郎,且和吏部尚书张昭的关系良好,联系十分紧密,几乎可以给诸葛亮预定未来在洛阳城内的高位。

而且诸葛亮还是内阁官员,身上有着郭氏故吏的光环,这就是他未来可以登上高位的第二道光环。

只要不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他几乎预定了未来的高官地位,未来进入中央几乎是一定的,而且至少可以做到部堂级高官。

而且他的眼光和能力都很强,未来不可限量。

从内阁外放地方,本身就是一种历练吧?

对了,皇帝又会是如何看待他的?

从内阁外放,他本身就是郭氏故吏,说不定……简在帝心?

毛玠忽然想到了这种可能性。

他又是徐州人,是这一波政治斗争之中的赢家,几乎可以说是躺着走到了今天的这一步,运气极佳。

在这个郭鹏开始限制青兖冀三州出身的官员的政治权力而大力扶持弱势地区出身官员的档口,诸葛亮又站在了风口上了。

等于天时地利人和都被他占据了。

之前两次大型政治斗争暴露了一些事情,也体现出了皇帝这一段时间内执政的重点。

这种事情,毛玠这种高官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

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这两个重要的人事职位被非青兖冀三州户籍的官员掌握,这就等于说皇帝在未来的扶持重点就是那些出身弱势地区的官员,政治资源肯定也会有所倾斜。

在这样的局面下,靠着上官的威严威胁恐吓压制未来必将大有可为的诸葛亮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做法呢?

这样做,未来会不会留下什么隐患?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毛玠觉得即使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自己的后人考虑,自己是无所谓,但是子孙后代就难说了。

要是不为子孙后代结下一份善缘的话,等到诸葛亮这一辈人在政治舞台上大放光彩的时候,自己的子孙后代又会如何呢?

别说功臣身份可以帮衬到什么,清河崔氏被完整的废掉政治前途的那件惨事就在眼前,毛玠怎么能不为子孙后代考虑一条后路呢?

一念至此,毛玠最开始的想法开始动摇了。

诸葛亮一边颇为兴奋地阐述着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毛玠就在不断的思考自己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把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利益最大化。

现在打压他固然很方便,虽然需要冒着一定的风险,但是并非不可承受,可是再过个十年二十年,自己这一代人逐渐被取代的时候……

后人又该如何立足呢?

思来想去,毛玠有了一个打算。

等诸葛亮发表完自己的想法之后,毛玠一副大为惊喜的样子,眼中光彩连连。

“你的想法的确非常不错,孔明,我是真没想到你居然有如此想法。”

“这……只是下官的一些不入流的设想罢了,而且真的要做到,还要很久很久……”

诸葛亮骤然被上官夸奖,感觉十分开心,但是谦虚谨慎的性格又让他不能坦然的接受这种夸赞。

“这样的事情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你若真的办到,敦煌县人会永远的记住你。”

毛玠笑道:“你还记得前汉高士陈太丘吗?陈太丘曾为太丘长,因为治理太丘政绩斐然,被世人称为陈太丘,你若能把敦煌治理起来,未来,也会有人称你一声诸葛敦煌。”

诸葛亮一念至此,也颇有些向往。

能以治理当地的地名加在姓氏之后,本身也就是对这名官员的一种承认和遵从,非功劳大者不能具备。

若能实现这样的成就,对诸葛亮来说绝对是值得骄傲一辈子的事情。

诸葛亮当然向往。

毛玠看准了诸葛亮的心思,开口道:“之后,等路修的差不多了,你若有了足够的准备,就来姑臧县找我,我帮你一起申请款项给敦煌县,如此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诸葛亮十分吃惊的看着毛玠。

“毛使君……愿意助下官?”

“敦煌县属于凉州,你治理的好,也有我的一份功劳,你治理的不好,也有我的一份责任,我当然希望你可以治理好当地,而且,我以为你的设想非常有道理。”

毛玠笑着说道。

“这……下官多谢使君!”

诸葛亮十分激动,觉得自己遇到了知音遇到了一个完美的大领导。

然后,毛玠似是感慨一般的重重的叹了口气。

“唉!要是所有人都和你这般一心为民一心办事,那我也不知道该有多高兴,只可惜,唉!”

毛玠开始了自己的操作。

而诸葛亮不明所以,疑惑地询问道:“使君有什么烦恼吗?”

就等你问我!

毛玠一脸为难的点了点头。

“是啊,问题还很大,孔明应该知道,河西四郡修路的事情,皇帝陛下拨给筑路民夫的饭食标准是一日三餐,一稀两干,给酱菜,还给五天一顿肉吃,是陛下的恩德。

但是最近我却惊闻有人从中贪墨,贪走了这些物资,使很多筑路民夫一日只能吃两餐,一顿稀粥不说,甚至干饭也只能吃盐水拌麦饭!殊为可恨!简直混账!”

毛玠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面前的案几,把案几拍的狠狠的震动了一下,案几上的水杯都被震动的洒出了几滴。

很显然,毛玠非常生气。

诸葛亮却为此感到十分震撼。

这……

原来毛玠已经知道了,并且已经展开了调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