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 第408章 减灶之计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第408章 减灶之计

作者:瓜叽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2 22:46:13

“非常好,这檀道济果然用兵如神,居然用了这减灶之计,吸引王城的王道隆主动来攻,仅仅损失了近千兵马就拿下了王城。”项开收到檀道济的信件后不住点头道。

减灶之计在九州世界里早已经有了,只不过跟历史稍稍有些不同。

在九州世界里,当时二流强国韩国被同为二流强国的魏国入侵,虽然双方名义上都是二流国家,但是实力上却天差地别,韩国直接被攻破了十余座城池,已经被打到了京都。

随后韩国以五座大城为交换,让一流国家齐国派兵相助,齐国皇帝姜小白拜田忌为主帅,越石父、马穰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出兵五万相助。

要知道魏国足有十五万大军攻打韩国,孙膑于是献计,趁着魏国兵力空虚之时,直取魏国国都,京城被围攻,那魏国主帅庞涓自然只能撤军。

随后庞涓因为轻敌大意,孙膑建议田忌使用减灶之计,让庞涓误以为齐国的士卒一直在溃逃,最终被包围。

可惜当魏国十五万被包围损兵折将后,势力迅速退到了二流国家末尾的程度。

至于韩国更是不堪,直接被打残成了三流国家。

虽然齐国大胜,但是也兵力相差三倍,依旧还是损失惨重,但好在还是将韩国之前承诺的五座大城拿走。

至于韩国和魏国因为国力衰退,最终被一流国家的晋国吞并,而晋国也借此冲到了九大强国之中。

这场战斗持续时间并不长,从魏国和韩国相争,到孙膑使用围魏救赵和减灶之计覆灭庞涓大军不过一个月时间。

但这短短一个月时间,消失了两个二流国家,造就了一个九大强国,而这其中有大半原因就在孙膑当年的减灶之计给魏国的兵马带来了灭顶之灾。

回想完九州世界里第一个使用减灶之计的典故后,项开不由得一笑,檀道济此次诱敌也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在里面,若是能够被记载下来,估计也能被写进兵书中,造就一段佳话。

“主公,这檀道济确实是统兵大才,愣是将一场攻城战变成了伏击战,仅凭五千兵马覆灭王城的一万大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只损失了千人,在下恭喜主公。”陈平笑眯眯的说道。

作为主动投靠项开的文臣,陈平清楚光靠他一人远远不足,唯有像檀道济这般人杰源源不断,项开才有可能冲击一流国家,甚至成为九大强国之一。

“檀道济毕竟是军中宿将,南朝宋国建国他起码有大功劳,能够轻易取胜倒也在我的预料中。”项开笑着说道。

说实话,项开从来不觉得檀道济会输,这种阵容就算是打京城都绰绰有余了,区别只在于檀道济仅仅只损失了千人就轻易击溃了敌军上万兵马,如此恐怖的战损比倒是罕见。

“主公,现如今王城已破,除了安抚王城百姓外,还要尽力招抚王城的名门望族,要知道那里有名有姓的世家可不少。”陈平笑着说道。

项开点了点头道:“陈平先生所说的我自然清楚,依您看我若是征召这些世家的年轻子弟来楚庄学习,您觉得这个可不可行?”

“这倒也是个好主意,您占领王城后,那些世家正愁不知道如何与您接触,现在您征召世家年轻人才来楚庄,即可与这些世家有联系,也可从中发现人才,可谓一举两得。”陈平点点头说道。

“不过世家固然重要,但是全国内寒门百姓更多,世家可为我等助力外,但立国之根本还在那些寒门百姓。”项开郑重其事的说道。

“主公所言极是。”陈平点头道。

因为薛万钧和薛万彻麾下兵力不足,所以并没有全歼在后方的那支王城兵马,但已经让他们损失惨重,只剩下数百人逃了出去。

那带队的副将倒也算忠诚,王城失陷,王道隆阵亡,自己也是损失惨重,但饶是这样他还是率领残兵朝着京城而去。

不过这位副将身份却有些不一般,此人是阮佃夫的心腹,当初阮佃夫跟随刘彧御驾亲征,留下王道隆驻守京城时他就留了个心眼,特地将这员副将留了下来,时刻监视王道隆的一举一动。

因为阮佃夫之前没有跟这位副将有过多接触,所以无论是刘彧还是王道隆都没想到,此人乃是阮佃夫的死忠。

“什么王城覆灭,王道隆也身死了,你可知是何方势力所为?”阮佃夫听闻这个消息后大惊失色道。

“大人,是阳明关守将薛万钧和薛万彻在带兵追杀,因为我之前和这两人有过一面之缘,所以认出了他们。”副将皱着眉头说道。

“想不到这两兄弟逃出阳明关后又拉起一支队伍,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阮佃夫皱着眉头说道。

“大人,其实我觉得薛万钧、薛万彻后面还有人,此人应该是项开。”副将连忙说道。

“你什么意思?”阮佃夫听到项开的名字后颇有些慌张,连忙看向他道。

“我与王道隆分兵两处,我在敌军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有些残兵逃出来后跟我说他们亮出了项字战旗,现在全国上下除了迁都荣华城的朝廷,也就只有楚王项开有这个能力笼络这么多大军。”副将连忙解释道。

阮佃夫讶异的看了他一眼道:“你叫什么名字,看你分析的头头是道也是个有本事的人,之前虽然与你相识,知道你的姓,却不知道你的全名。”

“末将张畅。”

张畅此人在历史上名声不小,少有清才,小小年纪就被誉为后进之秀,曾经随刘骏在彭城抵御北魏有功,在宋孝武帝继位后担任吏部尚书。

后来被刘义宣胁迫造反,被王玄谟生擒,但宋孝武帝原谅了他,重新任他做了尚书,领太子右卫率,病逝后还被宋孝武帝追赠子爵,谥号为宣。

只可惜在这九州世界,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副将,跟那世家豪门张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