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星空奇幻科学 > 第117章 平原上的星芒之战

平原上的星芒之战

在那深邃浩渺如无尽渊海的宇宙中,李云飞带领着他的团队,犹如一群逐光的飞鸟,凭借着先进的飞船,穿梭于繁星璀璨的星际航道,探索着未知的神秘领域,他们怀揣着地球联邦的期望,恰似捧着珍贵的火种,小心翼翼又充满希望地前行,试图为人类寻找到新的栖息之所,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着黎明的方向,坚定而执着。

然而,命运的狂风骤起,似一头暴怒的猛兽突然发难,无情地将他们的飞船卷入了一场能量风暴的漩涡。飞船好似狂风中的孤舟,瞬间失去了控制,如一颗燃烧的流星般,向着一个陌生而神秘的星球坠落。

当李云飞从昏迷中艰难苏醒,眼前的景象犹如末世的废墟。刺鼻的烟尘弥漫在四周,如同幽灵的纱幔,飞船的残骸七零八落,仿佛是被巨人随手丢弃的玩具。他挣扎着起身,声音沙哑地呼唤着队友,那呼喊声在寂静的荒野中回荡,像孤独的狼嚎。队员们陆续聚拢,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迷茫,但眼神中仍透露出坚毅的光芒,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

他们还未从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中缓过神来,一群身形高大魁梧如同远古巨人的外星原住民出现了。这些原住民的身躯仿佛是用坚硬的岩石雕琢而成,肌肉紧绷,散发着一种野性的力量。李云飞鼓起勇气,尝试用星际通用语与他们交流,可语言的障碍却像一道无形的高墙,横亘在彼此之间。但他没有放弃,凭借着灵活的思维和真诚的态度,用手势、图像等方式一点一点地拆除这堵墙,如同蚂蚁啃噬着坚硬的骨头,锲而不舍。终于,双方开始有了初步的理解和信任,他们互相学习,李云飞团队像干涸的海绵汲取水分一样,从原住民那里学到了打造机械战甲的技艺;原住民也对地球人的智慧充满了好奇,仿佛孩子发现了新奇的玩具,双方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共同踏上了探索这个星球秘密的征程。

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得如昙花一现。一天,天空突然被一片黑暗的阴霾笼罩,仿佛被邪恶的魔掌遮蔽。宇宙侵蚀力量如同汹涌的潮水般席卷而来,这些侵略者的武器闪耀着冰冷的光,像死神的镰刀,所到之处,生命被无情收割,大地被破坏得满目疮痍,仿佛瞬间从生机盎然的乐土变成了死寂的地狱。李云飞深知,此刻他们已无退路,为了守护这个刚刚结识的家园,为了地球的未来,他们必须像英勇的战士,无畏地冲向战场。

第一场战役:怒海狂涛之役

当双方在平原上对峙,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一触即发。随着侵略者的一声怒吼,战斗瞬间爆发,这片平原仿佛在刹那间被愤怒的海洋吞噬,成为了一片波涛汹涌的战场。敌人的攻击如排山倒海的巨浪,一波接着一波,毫不留情地向李云飞团队扑来,似乎要将他们彻底淹没在这狂暴的“怒海”之中。敌人的武器发射出的能量束,粗如巨蟒,带着毁灭的气息,划破长空,所经之处,空气被撕裂,发出刺耳的尖啸声,仿佛是大海在咆哮着宣泄它的愤怒。

李云飞团队成员们身着机械战甲,宛如在狂风巨浪中飘摇的孤舟,顽强地抵抗着敌人的进攻。每一次反击,都像是在汹涌波涛中扬起的脆弱风帆,艰难地维持着平衡,却又坚定地向着敌人冲去。队员们的呐喊声被淹没在战争的喧嚣中,但他们的眼神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仿佛是灯塔的光,要穿透这如大海般狂暴的黑暗,将敌人烧尽。

战场上,烟尘滚滚,土石飞溅,每一次爆炸都如同海底的火山喷发,将周围的一切掀翻。李云飞身姿矫健,如同一尊在怒海中屹立不倒的战神,他手中的长枪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舞都像是在与巨浪搏击,带起一片血花。队员们紧密配合,他们的身影在枪林弹雨中穿梭,有的身负重伤,却仍坚持战斗,仿佛是被暴风雨击打的海鸥,即使翅膀受伤,也要向着天空飞翔。

这场战役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将土地浸染得如同血海,泥土与血水混合在一起,变得泥泞不堪,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生命的废墟上。最终,李云飞团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紧密的配合,艰难地击退了敌人这如潮水般的第一轮进攻,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许多队员身负重伤,战甲破损不堪,零件散落一地,仿佛是在狂风暴雨中历经洗礼的残兵败将,疲惫地瘫倒在这片充满硝烟的战场上,喘着粗气,眼神中却依然透着胜利的坚毅。

第二场战役:烈火焚天之役

未等李云飞团队有片刻喘息,敌人再次发动了更为猛烈的攻击,仿若从地狱深处召唤出了无尽烈火,要将这片平原化为灰烬。刹那间,战场上被一片火海笼罩,火焰冲天而起,舔舐着天空,仿佛要将天空都点燃,让整个世界陷入这炙热的炼狱之中。

敌人的武器喷射出的火焰,如同巨大的火蛇,张牙舞爪地扑向李云飞团队,它们蜿蜒游动,所过之处,一切都被瞬间点燃,化作焦炭。队员们在这酷热难耐的烈火中苦苦支撑,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吸入滚烫的岩浆,喉咙被灼烧得疼痛难忍,仿佛要被这高温融化。他们的机械战甲被高温烤得发红,金属外壳发出“滋滋”的声响,仿佛在痛苦地呻吟,随时都可能因为高温而失去防护能力,融化成一堆废铁。

李云飞没有退缩,他双眼通红,如同燃烧的炭火,手中的长枪在烈火中舞动得更加迅猛,枪尖划过之处,带起一串火星,他的身影在火光中闪烁,宛如浴火重生的凤凰,带领着队员们与这如天火般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队员们相互扶持,用手中的武器抵挡着火焰的侵袭,有的队员身上的衣物被点燃,但他们就地一滚,扑灭火焰后又继续投入战斗,仿佛是在火海中挣扎的勇士,不屈不挠地与死神抢夺生存的机会。

这场战役中,火焰似乎要将一切都化为灰烬,但李云飞团队以钢铁般的意志在火海中坚守阵地。他们用汗水和鲜血浇灌着这片被烈火焚烧的土地,每一滴汗水滴落在炽热的土地上,都瞬间被蒸发,化作一缕青烟。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终于再次击退了敌人,但队员们都已精疲力竭,身上的伤口被火焰灼烧得滋滋作响,皮肉外翻,仿佛是被恶魔留下的诅咒印记,散发着令人作呕的焦糊味。他们瘫倒在地上,望着依旧燃烧着的天空,心中却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战友的牵挂。

第三场战役:雷霆万钧之役

紧接着,敌人见强攻不下,改变了战术,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更为恐怖的灾难即将降临。敌人召唤出了强大的雷电力量,一道道如蛟龙般的闪电从天而降,带着毁天灭地的力量劈向李云飞团队,每一道闪电落下,都像是天崩地裂一般,将大地炸出巨大的深坑,土石飞溅,仿佛是大地被这强大的力量撕裂,发出痛苦的颤抖。

李云飞团队的成员们在这雷雨中艰难地躲避着闪电的攻击,他们的身影在闪电的映照下显得如此渺小脆弱,仿佛是风雨中的蝼蚁,随时都可能被这强大的力量碾碎。但他们没有被这恐怖的力量吓倒,反而利用闪电的间隙发起反击。他们手中的武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如同黑暗中的萤火虫,虽然渺小,却努力地散发着希望的光,对抗着这如雷霆般强大的敌人。

在这场战役中,整个平原都被雷电肆虐得千疮百孔,巨大的坑洞布满了地面,仿佛是月球表面的环形山。而李云飞团队在这绝境中挣扎求生,每一次躲避闪电都像是在与死神赛跑,每一次反击都像是在挑战命运的权威。他们凭借着对胜利的执着信念,奇迹般地再次挺过了这场致命的攻击,然而,他们的队伍又一次遭受了重创。许多队员被雷电击中,身体瞬间被烧焦,化作一堆黑炭,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烧焦味。幸存的队员们眼中满是悲愤与决绝,他们望着战友的遗体,紧握拳头,仿佛在向命运宣告他们绝不屈服,即使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和恐怖的力量,他们也要为了生存和家园战斗到底。

第四场战役:狂风呼啸之役

敌人见前几场攻击都未能彻底击败李云飞团队,便施展出了诡异的狂风战术,企图用这无形的力量将他们彻底摧毁。刹那间,战场上狂风大作,风力之强犹如千万头狂奔的野牛,呼啸着席卷一切。狂风中夹杂着尖锐的沙石,这些沙石如同无数把锋利的暗器,以极高的速度飞射向李云飞团队,割破队员们的战甲,划伤他们的肌肤,鲜血渗出,瞬间又被狂风卷走。

李云飞团队几乎无法站立,他们相互扶持着,在狂风中艰难前行,每一步都像是在攀登陡峭的山峰,脚下的土地被狂风卷起,让人难以找到着力点。敌人借着狂风的掩护,如鬼魅般穿梭攻击,他们的身影在风沙中若隐若现,飘忽不定,让人防不胜防,仿佛是这狂风的化身,来无影去无踪,只留下致命的一击。

李云飞大声呼喊着指挥队员们组成防御阵型,他的声音被狂风扯得支离破碎,在空气中回荡着微弱的回响,但队员们依然凭借着默契和信任,顽强地抵御着敌人的进攻。有的队员被狂风卷倒,又立刻爬起来继续战斗;有的队员为了保护队友,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暗器,受伤倒地却仍紧紧握着武器,眼神中透着坚定的守护之意。在这场如噩梦般的狂风战役中,李云飞团队如同在狂风巨浪中漂泊的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但他们紧紧抓住希望的绳索,拼尽全力与敌人周旋。最终,在狂风稍歇之际,他们抓住机会,给予敌人沉重一击,暂时稳住了局面,可队员们都已遍体鳞伤,摇摇欲坠,战甲上布满了沙石撞击的痕迹和敌人武器留下的划痕,仿佛是被狂风摧残后的残花败柳,奄奄一息地等待着最后的胜利曙光。

第五场战役:黑暗深渊之役

经过前几场战役的消耗,李云飞团队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队员们身心俱疲,伤痕累累,而敌人却丝毫没有罢手的意思,反而发动了更为邪恶的黑暗力量,要将他们彻底逼入绝境。战场上被一片浓稠如墨的黑暗笼罩,伸手不见五指,仿佛陷入了无尽的深渊,让人感觉不到一丝希望的光亮。

敌人在黑暗中隐藏着身形,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叫声,仿佛是来自地狱的恶鬼,在黑暗中肆意游荡,寻找着猎物。李云飞团队成员们的心跳声在这寂静的黑暗中格外清晰,每一次跳动都像是在敲响死亡的警钟,让人心惊胆战。他们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前进,凭借着敏锐的感觉和多年的战斗经验与敌人周旋,每一次挥出武器,都像是在黑暗中盲目地探索,不知道是否能够击中敌人,也不知道敌人会从哪个方向袭来。

黑暗中,武器的碰撞声、队员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绝望的交响曲,回荡在这片黑暗的平原上。李云飞强忍着内心的恐惧,他的眼神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芒,如同黑暗中闪烁的星星,照亮着队员们前行的道路。他不断地鼓舞着队员们,用沙哑的声音喊着:“我们不能放弃,为了地球,为了我们的家园!”队员们相互呼应着,他们的声音虽然颤抖,但却充满了力量。

在这场与黑暗的殊死搏斗中,李云飞团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队员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他们的生命在黑暗中消逝,如同流星划过夜空,短暂而绚烂。但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终于,在黎明即将破晓之际,当第一缕曙光穿透黑暗的云层,洒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平原上时,李云飞团队找到了敌人的破绽,他们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发动了最后的致命一击。队员们的武器闪耀着光芒,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冲向敌人,成功击退了敌人这如黑暗深渊般恐怖的进攻。

这场残酷的五场连番肉搏战,就像是一场血与火、雷与电交织的噩梦,每一场战役都充满了死亡与绝望,却也铸就了李云飞团队的英勇与坚韧。李云飞团队和原住民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他们的战甲破碎不堪,如同风中残叶;身上的伤口鲜血淋漓,像绽放的红梅;但他们的眼神依然坚定,似闪耀的星辰。每一次武器的碰撞,都像是命运敲响的战鼓;每一声怒吼,都仿佛是对侵略者的宣战;每一个倒下的身影,都成为了这片平原上不朽的丰碑。

终于,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侵略者被成功击退,残余的势力如丧家之犬般逃离了这个星球。

硝烟渐渐散去,平原上一片寂静,只有微风轻轻拂过,像是在轻轻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惨烈与悲壮。李云飞静静地站在这片满是战争痕迹的土地上,望着牺牲战友的遗体,泪水夺眶而出,如决堤的洪水。这场战役,他们赢得了胜利,但也失去了太多珍贵的生命。然而,他们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让地球与这个星球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成为了星际间永恒的传奇,被岁月铭记,被后人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探索者,在那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勇敢地追逐着和平与希望的星光,永不放弃,永不止步。

在平原作战有以下注意事项:

一是要注意隐蔽。平原地区地形开阔、缺乏天然遮蔽物,因此要利用人工地物,如村庄的房屋、围墙、沟渠来隐蔽自己的行踪和作战部署,防止被敌方轻易发现。

二是要重视侦察。因为视野相对开阔,便于观察,但也容易被敌人侦察。所以要提前派出侦察力量,利用望远镜等装备,及时掌握敌人的兵力、装备、运动方向等情况。

三是发挥火力优势。在平原地区,武器的射程和视野受地形阻碍小,要合理布置轻重武器,形成交叉火力网,充分发挥火力的最大效能打击敌人。

四是防范装甲力量。平原有利于装甲部队机动,要准备好反坦克武器应对敌方坦克、装甲车,并且要注意利用地形设置障碍,迟滞其行动。

五是保障通信联络。部队在平原地区展开范围可能较广,各个作战单位之间需要时刻保持通畅的通信,防止被敌人分割包围后失去联系。

平原作战模拟方案

一、作战背景

在一片广袤的平原地区,两支模拟部队即将展开激烈对抗。红方承担突破蓝方防线并占领特定目标区域的任务,蓝方则负责全力防守关键据点和区域,坚决阻止红方的进攻行动。

二、作战目标

- 红方:突破蓝方防御阵地,在规定时间内成功占领位于平原中心的目标村庄,并坚守一定时长,确保对该区域的有效控制。

- 蓝方:依托有利地形构建坚固防御体系,阻止红方接近并占领目标村庄,同时尽可能消灭红方有生力量,挫败红方的进攻企图。

三、兵力部署

- 红方:

- 步兵部队:约 300 人,编为三个步兵连,配备突击步枪、轻机枪、手榴弹等常规武器,作为主要突击力量,从多个方向对蓝方防线发起冲击,力求撕开防线缺口。

- 装甲分队:10 辆轻型装甲车,装备机关炮和车载机枪,负责提供火力支援,凭借其机动性和防护力,在关键地段突破蓝方防线,为步兵开辟进攻通道,并协同步兵推进,扩大战果。

- 炮兵小队:6 门迫击炮,部署在后方安全且视野良好的区域,依据前线步兵和装甲部队的推进态势,对蓝方防御纵深实施火力打击,重点压制蓝方的火力点和有生力量集结区域,为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 空军支援小队:2 架模拟战斗机,配备空地导弹和航空炸弹,主要任务是在关键时刻对蓝方的核心防御阵地、炮兵阵地以及预备队集结区域进行空中打击,从空中给予蓝方沉重压力,打乱其防御部署,支援地面部队的进攻行动。战斗机将在附近的模拟机场待命,根据红方指挥中心的指令迅速起飞投入战斗。

- 蓝方:

- 步兵部队:约 250 人,同样划分为三个步兵连,分散布置于防御阵地的各个关键节点,如战壕、掩体等地,充分利用地形优势,构建严密的火力网,顽强抵抗红方的进攻,最大限度地消耗红方的有生力量,使其难以顺利突破防线。

- 反坦克小组:5 个小组,每组配备反坦克导弹和火箭筒,巧妙隐藏在防线前沿和侧翼的有利地形中,重点针对红方的装甲力量实施打击,防止红方装甲部队的突破,确保防线的完整性。

- 炮兵阵地:8 门榴弹炮,位于防御阵地后方较为隐蔽的位置,依据前方观察哨提供的情报,对红方进攻部队进行远程精确打击,打击红方的进攻矛头和兵力集结区域,削弱红方的进攻能力,同时为己方防御部队提供火力掩护,增强防线的稳定性。

四、作战阶段

(一)侦察与准备阶段(作战开始前 1 小时)

- 红方利用无人机对蓝方防御阵地进行全方位的空中侦察,获取蓝方防线详细布置、火力点精确分布等关键情报,并通过电子战设备对蓝方通信频段进行干扰,使其指挥系统出现短暂混乱,影响其作战准备的效率和协同效果。

- 蓝方派出侦察兵在防线前沿秘密潜伏,密切观察红方部队的集结和运动情况,同时加强通信设备的备用频率调试,确保通信畅通,并启动备用指挥系统,以防通信受到干扰时能够迅速切换,保持指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火力压制与突破阶段(作战开始后 0 - 30 分钟)

- 红方炮兵小队率先发动炮击,对蓝方防御前沿和部分已探明的火力点进行持续 10 分钟的覆盖式打击,旨在打乱蓝方防守部署,给蓝方人员造成心理压力,削弱其抵抗意志。

- 紧接着,红方装甲分队在步兵的掩护下,从蓝方防线的东侧较为开阔且火力相对薄弱的地段发起快速冲击,充分发挥装甲车的机动性和火力优势,突破蓝方的第一道防线,为步兵开辟进攻通道,步兵随后紧密跟进,迅速扩大突破口,并与蓝方步兵展开激烈的近距离交火,巩固并拓展突破成果。

- 蓝方炮兵在观察到红方进攻方向后,迅速对红方装甲部队和步兵的集结区域进行反击炮击,同时,反坦克小组利用地形隐蔽接近红方装甲部队,在近距离果断发射反坦克武器,力求摧毁红方的装甲力量,阻止其进一步突破防线,步兵则依托战壕和掩体,对红方步兵进行顽强抵抗,以猛烈而精准的火力压制红方的进攻势头,使其难以顺利推进。

(三)迂回与包抄阶段(作战开始后 30 - 60 分钟)

- 红方在正面进攻吸引蓝方主力的同时,派遣一个步兵连从西侧借助一片小树林的掩护,迂回至蓝方防线后方,对蓝方炮兵阵地和指挥中心发起突袭,切断蓝方的指挥和火力支援系统,使其防线陷入混乱和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

- 蓝方发现红方迂回部队后,紧急抽调部分预备队进行阻击,但由于预备队数量有限,难以完全阻挡红方的迂回攻击,防线逐渐出现松动和破绽,部分区域被红方突破,陷入被包围的危险境地。

(四)空军支援与总攻阶段(作战开始后 60 - 75 分钟)

- 当红方地面部队在进攻中遭遇蓝方顽强抵抗,推进受阻时,红方指挥中心果断召唤空军支援。2 架模拟战斗机迅速从附近机场起飞,抵达战场上空后,依据地面引导员提供的目标信息,对蓝方的核心防御阵地、剩余炮兵火力点以及预备队集结区域实施精确的空地打击。利用空地导弹和航空炸弹的强大破坏力,摧毁蓝方关键防御设施和有生力量,为地面部队的最终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 在空军打击结束后,红方地面部队立即发起总攻,全面向目标村庄推进,在占领村庄过程中,与蓝方剩余的抵抗力量进行逐屋争夺,清理蓝方在村庄内的残余部队,坚决夺取并控制目标村庄。

(五)占领与巩固阶段(作战开始后 75 - 90 分钟)

- 红方突破蓝方防线并成功占领村庄后,迅速建立防御阵地,准备应对蓝方可能的反击,同时对村庄内的重要设施和区域进行清查和巩固,确保占领区域的安全和稳定,等待作战结束的判定。

- 蓝方剩余部队在村庄内组织顽强抵抗,但由于兵力和火力处于劣势,逐渐难以抵挡红方的进攻,部分士兵开始向后方突围或投降,村庄的关键据点逐渐被红方占领和控制。

五、后勤保障

- 红方和蓝方各自在后方安全区域设立医疗救护站,配备专业医疗人员和充足的急救药品、担架等设备,及时救治伤员,重伤员通过救护车迅速送往后方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确保伤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 建立弹药补给点,通过运输车辆定期向前线部队运送弹药,确保武器的持续火力输出,满足作战需求,同时配备工程维修人员和专业设备,对受损的武器装备,尤其是装甲车和火炮,进行现场紧急维修,使其能够尽快恢复作战能力,保障作战行动的顺利进行,维持部队的战斗力水平。

六、评估与总结

作战模拟结束后,由裁判组根据双方的作战目标达成情况、人员伤亡比例、装备损失数量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宣布获胜方,并组织双方进行复盘总结,分析作战过程中的战术运用、指挥协调、协同配合以及空军与地面部队的联合作战效果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训练和模拟作战中不断提高作战能力和水平,优化作战方案和协同机制,为应对实际作战情况做好充分准备。

在平原作战模拟方案中,合理运用空军支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作战前

- 侦察协助:空军利用先进的侦察设备(如侦察机、无人机等)对蓝方的整个防御布局进行高空侦察。这包括蓝方的兵力分布、火力点位置(特别是隐蔽的反坦克火力点)、指挥中心所在地以及后勤补给线路等信息,为红方地面部队提供全面、精准的情报,使地面部队能更好地规划进攻路线。

- 心理威慑:作战前偶尔让空军力量在战场上空飞过,展示武力,从心理上给蓝方造成压力,使其在作战过程中时刻担心来自空中的打击,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作战决策和士气。

作战中

- 打乱防线:在红方地面部队进攻初期,空军可对蓝方防御前沿进行打击。比如,用精确制导炸弹摧毁蓝方的部分坚固工事和前沿火力点,使蓝方精心构建的防线出现缺口,为红方地面部队的突破创造条件。

- 打击增援力量:当蓝方调遣预备队来加强防线或者对红方迂回部队进行阻击时,空军可以及时出动,对蓝方的增援部队进行空中打击,打乱其增援计划,使红方地面部队在局部地区形成兵力优势。

- 切断补给和通信:利用空地导弹打击蓝方的通信基站和补给站。例如,打击位于防线后方的弹药库、油料库等,使蓝方部队的物资供应出现困难;摧毁通信枢纽后,蓝方各作战单位之间的联络受阻,指挥系统混乱,协同作战能力下降。

- 与地面部队协同攻击重点目标:与地面部队密切配合,对蓝方的核心防御目标(如重炮阵地、防空阵地等)发动联合攻击。空军从空中进行火力打击,压制目标区域的防空火力,为地面部队的推进减少空中威胁;地面部队则在空军打击后,迅速跟进,占领目标。

作战后期

- 阻止反击:在红方占领目标村庄后,空军可在周边空域巡逻。一旦发现蓝方有组织大规模反击的迹象,立即进行空中打击,打乱蓝方的反击部署,为红方巩固占领区域争取时间。

- 掩护撤离或追击(根据作战情况):如果红方需要撤离,空军可以提供空中掩护,压制蓝方追击部队;如果红方决定追击,空军可以先对蓝方的后撤部队进行打击,减缓其撤退速度,为红方地面部队的追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以下是一些空军支援在平原作战中的成功案例:

海湾战争

- 背景: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目的是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伊拉克军队在科威特及伊拉克南部的平原地区构建了大量防御工事。

- 空军支援行动:多国部队在作战前期,利用空中力量对伊拉克军队的防空系统、指挥中心、通信设施和军事据点等关键目标进行了大规模、长时间的空袭。例如,美军的F - 117隐形战斗机凭借其隐身性能,成功突袭伊拉克的防空指挥中心等重点设施。

- 作战成果:在连续38天的空袭后,伊拉克军队的指挥系统瘫痪,防空力量被严重削弱,地面部队士气低落。当多国部队地面部队发起进攻时,他们在广阔的沙漠和平原地带如入无人之境,伊拉克军队的防线迅速崩溃。多国部队以极小的伤亡代价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空军支援在此次作战中起到了关键的战略作用。

第二次车臣战争

- 背景:1999年,俄罗斯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车臣非法武装在格罗兹尼等城市周围的平原和山区结合部部署防御力量。

- 空军支援行动:俄罗斯空军出动苏 - 24、苏 - 25等战机,对车臣武装的集结地、弹药库和前沿阵地进行空中打击。苏 - 25攻击机低空性能良好,能够有效打击地面目标,为俄罗斯地面部队清剿车臣武装提供了有力的火力支援。

- 作战成果:空军的精确打击减少了地面部队直接面对的抵抗强度,使俄军能够稳步推进,逐渐收复被车臣武装控制的地区,在平原作战阶段发挥了重要的支援作用,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空军在平原作战支援时确保自身安全主要有以下方式:

保持信息优势

- 情报侦察:在执行任务前和任务过程中,利用各种侦察手段,如侦察卫星、无人侦察机等获取敌方防空力量的分布、类型、状态等信息。例如,通过卫星图像分析出敌方防空导弹阵地的精确位置,提前规划躲避路线。

- 电子战支持:运用电子战飞机对敌方的防空雷达、通信系统进行干扰和压制。像发射强电磁信号干扰敌方雷达波,使敌方难以准确探测己方飞机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高度与速度运用

- 高空高速突防:一些高性能战机可以利用高空高速性能突破敌方防空。例如,在较远距离外就爬升到高空,以超音速飞行,快速通过敌方防空火力较强的区域,减少被击中的概率。

- 低空突防:利用地球曲率和地面杂波,采取低空飞行方式躲避敌方雷达探测。比如,攻击机在平原上空以低空掠地飞行接近目标,使敌方雷达难以在远距离发现。

装备自身性能发挥

- 隐身技术利用:隐身战机通过外形设计和特殊材料,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如F - 22、F - 35等隐身战斗机,在执行支援任务时,能够减小被敌方防空系统发现的可能性。

- 自卫系统启用:飞机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等探测设备,及时发现来袭的导弹威胁。同时,开启红外干扰弹、箔条干扰弹等自卫系统,迷惑来袭导弹。比如,当受到红外制导导弹攻击时,释放红外干扰弹诱使导弹偏离目标。

战术配合

- 护航编队:安排战斗机为支援飞机护航。如让空优战斗机在轰炸机、攻击机周边进行警戒,及时拦截来袭的敌方战斗机,保障支援飞机的安全。

- 多机协同攻击:采用多机种协同作战,让电子战飞机、预警机和攻击机等配合行动。预警机提前发现威胁,电子战飞机干扰敌方防空系统,攻击机再实施打击,降低单机面临的风险。

1. 贝卡谷地空战(从反面角度看支援飞机安全问题)

- 背景: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和叙利亚在贝卡谷地爆发大规模空战。贝卡谷地周围是平原和丘陵地带,叙利亚在此部署了大量防空导弹。

- 经过:叙利亚防空部队装备有苏制萨姆 - 6防空导弹,这些导弹在之前的战争中有出色表现。以色列空军在对叙利亚防空阵地进行攻击时,最初没有完全掌握叙利亚防空系统的新情况。叙利亚的防空导弹和高炮构成了密集的防空火力网,以色列的一些攻击机和支援飞机(如用于电子战和侦察的飞机)遭到攻击。部分飞机被叙利亚防空火力击落,主要是因为叙利亚防空系统的突然性和以色列前期情报工作的一些不足。

- 结果:不过以色列很快调整战术,利用无人机诱使叙利亚防空系统开机,然后通过电子战飞机进行强电磁干扰,后续攻击机才成功摧毁叙利亚大部分防空阵地。但前期的损失也显示了在平原地区面对强大防空力量时,空军支援存在安全风险。

2. 伊拉克战争初期美军直升机被击落事件

- 背景: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伊拉克大部分地区为平原地貌。美军在快速推进过程中,大量运用直升机进行兵力投送、侦察和近距离火力支援。

- 经过:在战争初期,美军一架“黑鹰”直升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被伊拉克地面部队使用便携式防空武器击落。伊拉克军队利用城市周边平原的复杂地形(如城市边缘的树林、建筑物废墟等)进行隐蔽,在美军直升机低空飞行时发动突然袭击。

- 结果:这架直升机的坠毁导致机上人员伤亡,同时也影响了美军在该区域的作战计划,部分地面部队的支援和运输任务受阻,凸显了在平原作战环境下,即使面对装备相对劣势的对手,空军支援力量如果忽视低空安全防护,也会遭受损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