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瀚海唐儿归 > 第347章 九月九日重阳节

瀚海唐儿归 第347章 九月九日重阳节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26 20:39:04

937年八月底,就在马嵬坡下和谈后不久,李从照率领凤翔军让开了兴平,把这个小县城让给张昭作为驻扎点。

同时仍然有一部分凤翔军被围在了马嵬坡附近,李从曮也被张昭带到了兴平县城。

李从照则会凤翔去筹集物资,要等到他们承诺的三十五万贯到齐之后,张昭才会放人。

安审琦的速度倒是比凤翔军要快得多,张昭只在兴平县等了三天,价值十八万贯的布帛、金银器、铜钱,以及数万石粮草,都被送到了兴平县。

不过郭天策的神情,却有些不太对劲,他拿着厚厚的一叠分类清单找到了张昭,这个清单是张昭用来统计安审琦送到的各种财货物资的。

“司空!这十八万贯中,除了价值七万余贯的金器、锦帛以外,其余物资,很多应该都是从民间收上来的。

其中好些布帛上,还有各家各户自藏的画押,铜钱从磨损程度来看,不是存在府库中,而是经常在用的。”

郭天策用了一个很平和的‘收’字,但张昭知道,这不是收,而是安审琦从民间抢来的。

或者说叫摊派来的,平摊到长安附近每个人身上,就是几百钱了。

别以为这钱不多,实际上真不少,那些贫苦人家,一家连老带小也有五六口人,这一下就没了两三贯,说是倾家荡产也不为过。

而且就现在这吏治,一层层往下盘剥是常态,有钱的反而出不到多少,往往都是穷苦人出了大头。

更何况,给了张昭十八万贯,那些贪官污吏,不得上下其手,给自己再弄个十几万贯分润分润?

张昭沉吟了片刻,这安审琦果然是个老狐狸,他这么一搞,合法的让晋昌军上下搜刮了一波民间,争取到了晋昌军的军心。

还把屎盆子给扣到了他张昭头上,让他这个几月收揽的民心,瞬间就化为乌有。

“天策你放出风声去,就说某要把这十万贯来自民间的穷苦钱还回去,自己出十万贯犒赏,看看将士们是怎么认为的?

如果将士们并没有多少抵触之心,甚至认为某做得对,那你就赶紧组织人手,把长安及周边几个县的乡老、里长、耆老都组织起来。

咱们按缴纳的比例,把这十万贯,还给长安百姓!”

“司空真仁义之主,臣替长安百姓,叩谢司空了!”郭天策竟然满是感动的跪下给张昭行了个顿首礼。

“行了,起来吧!快下去安排。”

张昭明白郭天策的心情,他们郭家,也要算是长安人了,祖先的坟茔,也都在长安附近。

郭天策出去安排后,韩七娘子和丈夫赵今方被召了进来,经过这些天的调养,赵今方身体已经完全恢复。

张昭给他两找了二十几个帮手,嗯!说是帮手,实际上就是学徒。

而且张昭还任命赵今方为从八品的医监和充随军医士督监,张昭从凉州带来的二十几个医士,也由赵今方管理。

不过这次召他们夫妇过来,不是讨论医药的事,而是讨论蜀国的事情。

巴蜀偏处西南,比起战乱的中原,特别是孟家的后蜀建立以后,已然成为了世外桃源。

按后世统计,此时的孟蜀四十余州两百多个县,账面人口就有三百多万,加上隐户,起码有五百万左右。

蜀中富庶,乃鱼米之乡,有天府之国之称。

这样的地盘,富户一定极多,这样的世外桃源,也一定会奢靡成风,消费力爆棚。

比起虽然有一千多万人口,但常年战乱,百姓都想着办法囤积粮食不敢消费的中原,他们才是冰糖、白糖的大客户。

而且蜀中的锦帛、桐油、茶叶、生漆,这些也都是河西陇右和安西河中急需的商品。

发展与后蜀的经贸往来,成了张昭最关注的事情。

这么一想呢,对于安审琦,张昭也不那么恨了,因为哪怕就是为了打通商路,他也要跟盘踞凤翔,手握入蜀通道的李从曮大战一场。

不过,要打通蜀国的商路,让河西商人进入蜀中,肯定要后蜀国主孟昶点头才行。

可张昭虽然马上就要得到陇右节度使官职,甚至也能称王一方,河西陇右加起来,也有一百多万到两百万人口。

但跟盘踞蜀中富庶之地孟家比起来,他张昭,身份也还低了点。

更何况他毕竟还是中原王朝的臣子,大张旗鼓派使者去沟通蜀国,也还不太合适。

韩七娘子知道这个情况后,就主动找到了张昭。

张昭这也才想起来,韩七娘子就是蜀中武德节度使梓州(四川三台)人,更重要的是,他的兄长,就是蜀中名医韩保升。

韩保升此人,是历史上着名的儒医,以《新修本草》为基础,编撰了《蜀本草》一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多有引用。

他精于医理,又深知药性,时人称赞为‘治病用药不拘局方,临床施药辄有神效。’

而且韩保升跟精通医理的孟昶关系很好,是孟昶的翰林学士,他为蜀本草做的图经(插图画)之序,就是孟昶亲自写的。

有了这样的关系,就大大方便了张昭搭上孟昶这条线,将商路拓展到蜀中。

张昭立刻让二舅宋善融为密使,让他拿上韩七娘子写给兄长韩保升的家书,前往蜀中,求见孟昶。

翌日,郭天策前来报告,归义军上下,都很支持张昭将其中十万贯,退给长安百姓的举动。

张昭立刻任命郭天策与郭广胜全权负责此事,两人召集了长安一府六县数百位乡老里长和耆老,制作了详实的回退补偿方桉。

此方桉,把长安城的安审琦看的目瞪口呆。

这可不是单单退还十万贯那么简单,这更体现了张昭手下,有一支十分高效的行政班底。

他本来想打击下张昭的声望,但反倒让张昭又刷了一波声望。

而且在这个组织退还的过程中,归义军的官员深入到了各县的乡里之中,收集了大量本土本乡的情报,甚至已经开始绘制长安附近的舆图,掌握基层信息。

九月初九,重阳节,这是唐代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时人都要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家人团员、饮宴欢聚等。

后世的重阳节不流行,那是因为它的功能一半分给了中秋节,一半分给了春节,所以就变得不尴不尬的。

但在这个时代,重阳节极为重要,张昭就干脆选择在这一天,将十万贯的财货,返还给长安百姓。

对于张昭来说,手握丝绸之路小循环、佛门钱庄和白糖、冰糖、茶砖三项大杀器,他根本不缺真正意义上的钱。

十万贯、二十万贯都是个数字,如果不是怕引起河西的通货膨胀,他能随随便便搞出几百上千万贯。

他缺的,是实打实的货物,畅通的商路,以及巨大的声望,他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他河西张二郎的仁义。

为此,张昭不惜这十万贯的财货,甚至还在重阳节的这天,准备了米面肉糖四样礼物,凡是民五十以上,五岁以下,到了现场的,通通给赏赐。

嗯,看着挺豪爽,但真用不了几个钱。

这个时代,百姓中五十岁以上的,真不多,哪怕就是富贵人家,能活个五十岁,也不错了,很多人一般就活个三十几岁。

而五岁的孩童虽然不少,但赏赐的也少啊!

轰轰烈烈搞了一天,漫山遍野的司空公侯万代,司空大仁大义的呼喊声中,张昭付出的,连七千贯都没有。

而且这还搞出个一个很不错的意外效果,那就是大量遭了兵灾活不下去,或者想离开这个伤心地的百姓,一看张昭如此仁义,当场就有上千人表示要跟着张昭去河西。

这加上以前被他救下来的乾、邠、宁、泾四州百姓,张昭起码可以带回去上万唐儿。

同时他还命韩七娘子这种本地人,为他四处搜罗民间有一技之长者。

地种的好的,到了河西就分地,种的特别好的,给农学官的身份,不但分地,还有赏赐。

医术过得去的,同样如此,至于其余木匠、石匠、瓦匠、泥水匠、船夫、屠夫,会修房子,会挖水渠,甚至织布织的好的农妇,只要愿意去河西,通通给赏赐。

假如有识的字的读书人,那就更好了,一般会先给五贯的安家费。

“小子,你所求甚大啊!这些事,当年庄庙闵皇帝要是有这份心,大唐早就一统了!”

康福这些天一直跟着张昭,不过也就是喝喝茶,吃吃冰糖红烧肉,一直没什么言语,直到这一刻,他才忍不住出言。

张昭回过神来看着康福,“太尉,如今局势变化莫测,谁又能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说句真心话,我所求大者,无非就是国家一统,四夷臣服,海晏河清。

若此时是这样的盛世,很可能我张昭都不会出现在这里。”

这句话只有张昭自己懂,康福则似懂非懂,想到别处去了。

“国家一统、四夷臣服、海晏河清,多好的画面啊!若是天下真的如此,我康福,现在应该在东京开封府逍遥自在吧!”

说完,康福拉着张昭的手,“既然司空如此豪阔,给某三万贯,某就把雄武军卖给你,再把你拉进代北武勋之中来!”

张昭看着这个老狐狸哈哈一笑,康福应该是被这次宋家架空他给吓怕了,而且他也五十多岁了,想回到东京开封府安享晚年的**,也越加强烈。

“太尉的孙女,颜色如何?”

“还惦记老夫的孙女呢?那得五万贯,告诉你,老夫有十一个孙女,个个国色天香,保管让你挑花眼!”

康福用说笑的语气说着话,但眼神却是认真的。

“康翁真要回东京了?”于是,张昭也认真的问道。

“要回去了,你回凉州后,尽快拿下渭州(陇西)吧,老夫最多在秦州呆半年,半年后,恩准某告老还乡的旨意就肯定会到。”

张昭点了点头,“五万贯银票,明日就送到太尉手中,东京各大佛寺都可承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