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瀚海唐儿归 > 第830章 无上天的应许

瀚海唐儿归 第830章 无上天的应许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26 20:39:04

江华湾确实是个水文条件非常复杂的地方,这一点皇甫兆没有说错。

历史上这个海湾中最为着名的就是江华岛了。

在王氏高丽和李氏朝鲜时期,每当有北方强敌南下的时候,江华岛就会成为高丽和朝鲜大王的避难之所。

若是要从海上进攻的话,江华湾看着广阔,但普遍水深只有五米五左右,不利于大船行动。

同时海岸线曲却折蜿蜒多达两千多里,大小岛屿上千,潮差能达到十米以上。

特别是它的主要航道江华海峡,狭窄细长,落潮时会有大量礁石露出水面极难行船。

涨潮时虽然礁石都会被淹没,能够顺利通行,但某些较高的礁石又会变成极为危险的暗礁,让人防不胜防。

其地形之复杂,进湾之难,没有在当地生活几十年的渔民带路,但凡五百料,大约一百五十吨以上的战舰都别想通过。

这就是皇甫兆的底气,更是王昭还要试试南江边王景的底气。

万一事情不对,他们就可以率精骑在大周水师从江华湾上岸之前回到开京。

王昭甚至都做好放弃开京跑到公山山脉,也就是后世南棒大邱北面的山脉中坚守的准备了。

法严法师穿着褐色海青,缓步走在一个海边的小渔村中,身后还跟着他的师弟,天竺高僧瓦罗以及一个神秘的小沙弥。

看到他们,即便已经相当贫困,无数海边渔民还是涌到了道路两旁,他们手里拿着很是粗粝,混合了大量野菜的荞麦饼,想要奉献给法严法师,这已经是他们最拿得出手的饮食了。

法严法师笑着一一拒绝,他是一个虔诚信徒,秉持着过午不食的习惯。

不过虽然没有用接受信徒们的布施,但法严法师还是和蔼的笑着,不停为他们念经祈福。

高丽的佛门,在此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就如王昭不准许室利缚罗广建寺庙,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一样。

高丽佛门还只能在底层这些过的极为困苦,梦想着今世忍受磨难洗净罪孽,来世投胎到武班老爷家的穷苦农民和渔民中传播。

渔民们见法严法师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又如此恪守清规戒律,愈发觉得他不是简单的僧人。

听着法严和瓦罗两人的唱念,渔民们充满虔诚,成群结队的跟着往前走,一直走到一个简陋的海边小庙外。

这座小庙非常独特,他不是用本地常用的泥土筑墙建成,而是用一块块来自海边各种形状的礁石建成。

很显然,这是各个渔村的渔民,自发从各处搬来的石头。

法严和瓦罗走到门外的时候,卷曲头发、豹头环眼,看起来不像是个高僧,更像是个剪径之贼的室利缚罗,早已在门口等候了。

“师叔还未褪去金刚之相,看来是遇到瓶颈了啊!”法严双手合十,脸上却带着十足的笑意。

“瓦罗,见过师叔!”瓦罗法师也双手合十,不过用的是天竺语。

室利缚罗大笑三声,“师侄已有慈悲宝相,今日这为朴家小郎往生极乐之法咒,当由你来领头吟唱。”

原来今日有个渔民的孩子夭折,父母前来央求室利缚罗安排一位僧侣为他往生祈福。

法严法师也不推却,当即就在海边沐浴、净口,披上袈裟,结跏跌坐在庙外,为这位夭折的小生命念经祈福。

说实话吧,室利缚罗这种天竺番僧如果不是真的有手段的话,他们在百姓中的影响是不如本地僧人的。

因为在东亚人看来,这种卷发、鹰钩鼻、澹蓝色眼珠的番僧,很难与和蔼慈祥等词联系到一起。

但法严就不一样了,他不单是契丹汉人,还长的额如满月,面方如田,大约类似迟重瑞那种天生的宝相庄严。

他能成为慈贤法师的亲传大弟子,这长相就占了很大的先机。

朴小郎的父亲是这江华海峡最出色的渔夫,也是附近几个渔村渔民都信服的有本事之人。

他听到法严法师用唐音唱念往生极乐咒和地藏菩萨本愿经以后,感动的拜伏在地上,其母亲和妻子更是激动的泪流满面,仿佛丧子之痛都减轻了不少。

在此时来说,佛经大多是翻译成汉语的,唐音唱念,那就是最正宗、最高级的形式,甚至比梵音还高出一些。

这在只有上层通唐音汉语的高丽,就不是一般平头百姓能享受到的。

法严法师一遍梵音极乐往生咒,一遍唐音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念了二十一遍,从申正一直唱念到申末,足足念了半个时辰。

等法严法师再度睁开眼睛时,这石庙周围,已经跪坐了一地的渔民。

他们个个虔诚而敬畏,朴小郎的父亲给法严法师行叩首大礼,感谢他的大恩大德。

法严法师虽然嗓子生烟,但还是赶紧将朴家父亲扶了起来。

“小郎已经往生极乐,只是此地还未能沐浴在佛光之下,尚缺一山庙为众生祈福啊!”

法严法师好像是无意间的感慨,但周围的渔民脸上,都露出了极为愤慨的神色。

为什么他们只能在这海边建一石庙?就是因为本地的豪族不允许他们在山上建庙嘛。

不过,话说到这里,法严法师就闭口不言,直接走进了寺内。

他本来也不擅长这个,且再多说,就会显得有些挟恩图报,搞不好还会引起不必要的反感。

寺内,室利缚罗轻轻叹了口气,“师兄呢,还是为心魔所纠缠吗?”

法严法师点了点头,“师尊面壁三十日,心魔不但没有任何消减,反而更加严重,也更加痛苦。

为了无上天的言之凿凿,师尊破了很多例,不知有多少信众死在了治理辽西大泽,又有多少信众听从他的召唤来为地藏王菩萨效命,而死在疆场上。

若不是师尊,他们是不会出来配合的,大概还能在山林间逍遥自在。

唉!这一切,每一位逝去的生灵,都是师尊的因果,若是不能验证无上天所言真假,得见大道,师尊大概是走不出来了。”

室利缚罗听完,脸上泛起了不知道是自嘲还是什么的复杂神色,他看着法严法师说道:

“师兄乃是真正的佛陀弟子,而某,不过是离不开这红尘但又无法入世的伪善之人。

某不想去验证真假,只想在佛法缘灭天竺之前,为他找到一个合适的安家之所。”

瓦罗法师看着室利缚罗,“师叔,中原难道不是我佛的最后安家之所吗?”

室利缚罗摇了摇头,“他们文华太深厚了!

中原人唱佛、念佛、信佛,倡导不如无佛却又好似有佛,是绝好的修行参悟之地,却不是贫僧所想要的。”

“所以,无上天承诺的吐火罗就是我等安身之所在吗?”瓦罗有些感同身受的点了点头。

室利缚罗听完与身边的亲传弟子摩诃那同时吟唱了一声佛号,对一直不曾言语的小沙弥微微一礼,“贫僧多谢无上天大发慈悲!”

随后室利缚罗看向法严,“师侄宝相庄严,佛法精深,可愿意去吐火罗看看我们的应许之地?”

法严缓缓摇了摇头,“师尊心魔未消,业障又生,小僧还要护送师尊前往倭国,证一证这真伪!”

“那他们又能得到什么?”室利缚罗不再言语,转而指着外面被他召唤而来,正在虔诚跪坐在石板上的附近八个渔村首领,问神秘小沙弥。

“辽王郡王制令,立功最上者,留于本地赐田、赐船,首功者得爵。其余有功之士,徙倭国为封爵。”神秘小沙弥澹然回答道。

室利缚罗点了点头,“既然是地藏王菩萨之命,那么邵城县一百七十户渔民,愿为大军效命!邵城县的城门,也会准时打开。”

柳衣包拉着表弟的手,两人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南狂奔,脚下的路经过一点点小雨的‘滋润’以后,已经被无数双脚板踩成了烂泥地。

惊恐和饥饿,让这些被征召起来的高丽士兵像是丧家之犬一般惶急不安,而这种极度恐惧和长时间神经紧张,又让他们的体能正在快速流失。

地上的泥浆越来越深,道路也越来越滑,许多人摔倒在了地上就再也爬不起来,随处可见裹着泥浆的僵尸,奇形怪状仿佛一根根木头一样横在各处。

在这种道路上,柳衣包和表弟的速度自然快不起来,这是个坏消息,但也有个好消息。

那就是他们这种本地人都快不来,后面的来自中原的追兵,也没法将速度提起来。

特别是中原的大兵们还有很多骡马,在这种路况下,骑兵的行军速度反而不如步兵。

翻过一道又一道山梁,趟过一条条小溪,逃跑的路上,人越来越多。

大量的高丽士兵们用方言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小的集体,而这些集体之间,还会爆发争夺。

起因或许是一个宝贵的饭团,也或许是一个干菜饼子,在这条死尸枕籍的路上,每一口可以恢复能量的食物,都是极其宝贵的。

柳衣包和表弟现在也加入了一个小集体中,据说带头之人是一个很有来头的大人物,跟着他就肯定能够撤到开京,进而回到家乡。

不过越走,柳衣包就越是绝望,因为虽然他依靠这个小集体保住了命,但是路上抢夺和得到的大部分食物,都被大人物和他的护卫们占据了,柳衣包两天内只吃了半个干菜饼,在小溪中抓了几条小鱼。

而且表弟告诉了他一个极为恐怖的情况,他亲眼看见大人物和手下的护卫们悄悄割下了一个还未咽气者大腿上的肉。

柳衣包自从听说后,就一直有些不敢闭眼,他不敢想象,要是大人物割不到新鲜肉之后,会不会来割他身上的肉。

迷迷湖湖间,这位做梦都想活着回到故乡的高丽农夫听到了一阵打斗的声音,他赶忙站起来一看。

那位大人物和他的护卫,竟然在地上打成了一团,而在另一边还有两个已经倒在了血泊中的护卫。

柳衣包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打起来,一时间都呆呆的愣住了。

大人物这些天一直不缺吃的,虽然走路耗费了不少精力,但至少不像柳衣包这样都快没力气走路了。

两人在泥地上不停地翻滚着,大人物终究还是力气大一些,他将护卫摁在了身下,两只手将护卫的手牢牢控制住了。

不过护卫常年锻炼,远比养尊处优的大人物更加强壮,虽然刚刚突袭杀了两人有些气力不济,但仍然反手将大人物的手腕抓住,双腿缠在了大人物的腰间,把他紧紧的束缚住了。

一时间,这原本的主仆两人,谁也奈何不得谁。

此时,柳衣包的表弟也站起来了,两人同时傻呆呆的站在一边看着,茫然不知所措。

“前面已经被中原骑兵堵住了,他们已经占领了安西都护府,咱们都回不去开京了!”

被压在地上护卫从牙缝里蹦出了几句话,“你们两过来,过来把他按住,他是兵部侍郎洪顺,只有抓住他献上去才能立功,才能有活路。”

安西都护府自然不是大唐的安西都护府,而是王氏高丽的安西都护府,大约在后世北棒海州一带,是平壤通往开京的关键节点。

“别听他的,他就是在胡说,王上的大军就在海州,只要你们帮我拿下这个叛徒,我保你们两做武班!”大人物也开出了他的条件。

柳衣包和表弟对望了一眼,他两平日里就是老实巴交的农夫,上山射个野猪都要算是平生干的最大的事了。

现在你要让他两来选择中原天兵,兵部侍郎等等,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们别信他的,中原大兵真的已经占据了海州,听我的没错!”

一看两人还在傻呆呆的犹豫,自己则已经快要脱力,被压制在地上的护卫,焦急地大声呼喊了起来。

“中原人到这里来就是来抢你们的地,杀你们妻儿耶娘的!

咱们高丽人就应该团结一致,杀了我中原人也不放过.....你....。啊呀!”

勐的一声惨叫,洪顺的呼喊声戛然而止,他天旋地转又难以置信的回过头,发现他招呼的两个傻呆农夫,正极度仇恨的看着他。

柳衣包恶狠狠的说道:“我们这些农奴哪有自己的地,地都是你们的。”

想到了盲眼舅舅很可能遭遇的厄运,这位饱受磨难的农夫更是怒不可遏。

“会杀了我们这些贱民的,不只有中原人,还有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贵人!”

‘冬!’表弟又给了洪顺头上一下,直接把洪顺给打翻在了地上。

“我是贱民,但不是傻子,抓了你这么大的官献上去,周人为啥不放过我?这叫立功懂不懂?”

高丽安西都护府所在的海州,其实还没被攻陷,但是也已经离攻陷不远了。

几日前,姜弓珍在皇甫兆护送王昭南逃之后,立刻就在慈悲岭下组织了防御,还遮掩了王昭已经跑路的消息。

但他所做的一切,很快就被证明是徒劳的,因为两军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这支周军,战斗力与昔日大唐东征高句丽的军队在伯仲之间。

而王氏高丽军队的战斗力,可能还没有昔日高句丽的零头,甚至都远不如昔日的新罗和百济。

双方甫一接战,高丽军就被打的连续后退,哪怕姜弓珍让大军沿着慈悲岭背靠山林布阵,利用树木阻挡周军的弓弩,但等到周军进入树林之后,战斗还是迅速开始了一边倒。

往往一个高丽士兵刺中周军甲士五下,对面还是生龙活虎的,但是周军命中高丽士兵一下,至少也能使其失去战斗力。

姜弓珍带着数万大军和相应的民夫,在慈悲岭下硬生生扛了一天一夜,一直扛到大军被彻底击溃,他才抢先带着开京禁军南逃。

中途姜弓珍甚至还想组织防御,但连续被向训亲率的先锋军击败,等到了海州,姜弓珍身后只剩下了三千多人。

向训得了王景的提醒,赶紧分兵日鲁格,让他率两千骑前去追击王昭,自身则开始围住海州城,只等大军一到就攻城。

姜弓珍在城头看向南边,祈祷王昭已经回到了开京。

但是姜弓珍做梦也想不到,他费劲全部心机,想要掩护撤走的王昭,已经被围在了距离他不足三十里的地方。

皇甫兆虽然是高丽军的后起之秀,但他还是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那就是他不该亲自露面阻击。

得益于他在慈悲岭的表现,皇甫兆早就在周军这边挂上号了,追击的王廷义和张建雄一看皇甫兆露面,立刻就意识到抓住了大鱼。

能让这种档次的军将亲自殿后阻击的,会是什么人?当然只有高丽大王王昭有这个资格。

于是张建雄主动提出只带五十骑纠缠皇甫兆,其余一百五十骑让王廷义带走去追击。

皇甫兆这次,算是真正认识到了周军铁骑的厉害,白袍银鞍昭义郎可是慕容信长用海量银钱喂出来的顶级精锐。

虽然只有五十骑,但是他们在马上能够在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内打出先用角弓弩精射,再用马弓急速覆盖,最后凶勐突击这一套连招的。

而高丽的骑兵,因为多山的缘故,战马体型多类似滇马,而济州岛的战马则因为王氏高丽还没能完全控制耽罗国,而极为稀少。

正是因为这种相当夸张的装备差距,两军一个冲击,张建雄就用五十骑把皇甫兆四百骑,给直接打崩了,皇甫兆都差点被张建雄一弓给射下马来。

知道厉害后的皇甫兆亡魂大冒,想到有一百多骑突破他的阻击去追王昭去了,顿时再也坐不住,带领剩余的二三百骑拔腿就跑,想去继续护卫王昭。

于是,就出现了这么奇葩的一幕,王昭在最前面跑,王廷义在后面追,而王廷义后面又是皇甫兆,张建雄则把皇甫兆追的如同丧家之犬。

双方高强度的拉扯了两三天,王廷义终于在海州以南三十里处的小镇中,将王昭给咬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