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当兴 > 第四百三十五章 诸葛北上

季汉当兴 第四百三十五章 诸葛北上

作者:军师中郎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26 21:28:07

“报,启禀大将军,蜀相诸葛亮亲率两万大军直奔长安而去,现已过了武功,蜀军还有四五天就能抵达长安城下。”

曹真闻言心中一凛,双眉紧蹙,因他对诸葛亮会分兵东进早有预料,故而脸上并未显露出多少惊讶之色,但诸葛亮不顾郿城、武功两支身后敌军直奔长安而去,如此果断倒还是让他心惊胆战。

“诸葛亮麾下有三万大军,他只带两万东进长安,剩余人马现在何处?”

探马回道:“剩余一万蜀兵由贼将赵云统领,仍留在陈仓城外与郭使君对峙。”

“费曜、秦基他们是何反应?”曹真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探马答道:“费将军和秦将军他们严守大将军军令不敢轻举妄动,一意坚守城池不出,只派哨探尾随蜀军严密监视,这才遣使来报,请大将军示下应对之策,现二位将军的使者正在安陵城内等候军令。”

曹真点了点头,挥手道:“某知道了,汝先下去休息。”

“诺。”

邓恩刚才一直在旁边听着,想到长安的重要性,他满脸急切地问道:“大将军,眼下长安城里的战兵不到四千人,蜀军却有两万之众,他们全然不顾身后安全,径直向前,来势汹汹,似乎是对长安志在必得。末将以为我军得迅速回援,以防长安有失。”

“嗯。”

曹真并没有就此同意,只微微点了点头,他沿着河岸边走边想,不断思考着整个战局的敌我双方态势。

目前魏军在陈仓、郿城、武功、长安的驻守兵力约有一万五千人,而曹真手中则有七八千人,正在回援的阎和边豹二人麾下则还有近万大军,因此关中南部的魏军兵力全部加起来大概有三万两千之数。

而汉军在这块地域的总兵力约莫有三万六千多人,具体为陈仓城外赵云手里的近万人马,诸葛亮手中的两万大军,杨清手里的兵马也有近八千人。

因此从兵力上来看,魏军的兵力略少一些,但因为杨清手中有不少新收的义军,所以两军在战力上还是基本接近的。

可是经过杨清这十几天来几次三番地在泾水两岸来回穿插,忽而东进,忽而南下,忽而西去,忽而北返,引得魏军不得不跟着他的兵势连连调动,从而致使这三万多魏军如今竟分布在七个地方,整个战线拉的极长。

反而汉军的兵力就相对集中,只分成了三块,杨清、诸葛亮、赵云三个军团遥相呼应,已将七股魏军切割开来,占据了整个战局的主动权。

曹真对己方兵力过于分散的情况并非不清楚,只是形格势禁,不得不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部署。况且魏军兵力虽然分散,但大多在坚城中驻守,很难被汉军聚而歼之。

是以曹真对兵力分散的问题并不怎么担忧,对领兵回援长安阻挡诸葛亮大军的进犯也并不那么急切。

他现在反而在想要不要抓住这个机会聚拢大军主动与诸葛亮进行正面对决,若能将诸葛亮一举擒杀,暂时将长安舍弃又有何妨呢?

诸葛亮大军固然来势汹汹,但汉军直奔长安完全不顾身后魏军可以随时切断他们的退路,这岂不是自曝其短?曹真心想若能断其后、截其前,将诸葛亮大军围困在长安城下,如何不能给予汉军重创?

曹真越想越心动,几乎就想立即调动兵马实施这个谋划,但转念想到己方兵力分散各处,在长安附近的兵力只有一万多人,不足以围困两万汉军,便又冷静下来了。

况且他又想到诸葛亮擅长阵法,在野外与汉军对战自己并无必胜的把握,所以刚才的谋划还得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眼下的关键还是得尽快催促阎和他们迅速回援,只要这一万兵马返回,那自己手中的本钱就足以与诸葛亮正面相抗了。”

正当曹真仍在苦思破局之策的时候,又有几匹探马从东面驰来。

“报,启禀大将军,边将军已领骑兵先行赶回,还有一天就能抵达池阳。”

曹真听了大喜,笑道:“哈哈,真是瞌睡来了枕头,想什么来什么,边豹即将率领骑兵返回,吾当无忧矣!”顿了一顿,接着问道:“那阎和人呢?”

“阎将军统领步卒阻挡蜀骑骚扰,缓行随后。”探马头子回道。

曹真颔首道:“嗯,某知道了,汝等去吧,再探再报。”

“诺。”探马头子抱拳领命,带着属下又朝来路复去。

曹真转身对邓恩道:“汝领着骑兵前往池阳,与边豹合击杨清,若能破敌,自然最好,若不能破,则将其向北驱赶至百里之外,然后再率军返回。”

“得令。”

邓恩连忙答应,旋又问道:“那大将军你呢?”

“某当统领步卒返回长安抵挡诸葛亮大军进犯,先凭借坚城挫其锐气、耗其粮草,等汝与边豹率军返回,再调动诸处兵马与诸葛亮决一死战。

若能一举将其歼灭,则西蜀可亡,若不能,也要将其重创,彻底击退蜀军这次进犯。”

邓恩听完曹真这个绝妙的构想,当即兴奋不已,拍着胸脯保证道:“大将军放心,末将定会以最快的时间击败杨清这支败军,与边将军一起迅速回援长安。”

“好,有此决心,何愁蜀贼不破啊?”曹真也深受感染,振奋地说道。

于是这支方才渡过泾水不久的魏军当即一分为二,骑兵在邓恩的带领下向池阳追去,步卒则在曹真的统率下重新返回西岸。

正当泾水东西两岸热闹非凡的时候,南边的渭水也不遑多让。宋家渡乃是槐里县内一处僻静的渡口,因毗邻宋家村而得名。

此刻这处平常少有人过河的渡口忽然变得人声嘈杂起来,上万军士正整齐有序地通过浮桥前往渭水北岸。一位身披鹤氅、手执羽扇的中年文士则站在岸边欣赏着四周的风景。

这中年文士自然就是当今大汉丞相诸葛亮了,昨日他根据当前的形势终于下定决心不去攻打长安,而是转道北上、渡过渭水去堵曹真大军。

当然为了迷惑敌军,他还是命令偏将黄袭率领三千军大张旗鼓、广造声势,扮作主力大军继续向长安进发。

现在万事俱备,就等与杨清那边发来曹真确切位置的消息,可是谁知昨日他竟无一丝消息传来,这可有违两军每日都要通传讯息的约定。

“丞相,杨使君那边终于有消息了。”杨仪从远处快步走来,开口说道。

诸葛亮闻言连忙转身问道:“明之他们现在究竟是何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