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 第264章 你为帅,替朕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天幕之中。

所有事情的进展都是那般顺利,如同顺理成章。

李二挥师攻下关中,攻取咸阳之后,迁都长安,于长安称帝,定国号为唐。

他表现的很是大方。

诸侯国被一一分封下去,六国勋贵心满意足的上交了大部分兵权,并且领走了属于自己的故土。

可惜李二并没准备让他们高兴多久。

各地接受了大唐的法度,并且百姓恢复了正常的耕作之后,推恩令便颁布了出来。

在常规版的推恩令之外,李二还刻意增加了一条。

各诸侯国所圈养私兵总数不得超过一万,违者以谋逆罪论处。

地处边关的几大诸侯国由朝廷派兵驻扎。

于是包括张良、项羽在内的各诸侯国臣子、诸侯王瞬间傻眼。

怎么办?

违抗旨意?不遵推恩令?

那你要不要试试朝廷的刀够不够锋利?

李二摧枯拉朽般攻克关中,灭亡大秦的事迹还历历在目。

随着推恩令的颁布,韩信也正磨刀霍霍的盯着各个诸侯国,但凡有人当出头鸟,立刻便要被出兵镇压下去,化作他封公的功绩。

遵守推恩令?

那明眼人都知道,三代之后,再无诸侯国。

进退两难之际,最终还是张良率先看清了形势,也给诸侯国做出了表率。

他作为韩相来到长安,当着各大诸侯国使者的面,交出了举国兵权,并且开放各大城池迎接大唐驻兵。

此后世上再无韩相,只有留侯。

有了第一个服软的例子,那剩下的人便更是心虚了。

不久后,各大诸侯国皆派遣使者表示,愿意遵从朝廷的旨意,他们手中本就所剩不多的兵权,又一次被交出了大半。

“这不是单纯的推恩令,更重要的是在兵权上的虚弱!”

“李二一开始便整合了各路义军,亡秦的过程太过轻松,以至于分封诸侯国之后,他麾下仍旧是兵强马壮。”

“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当出头鸟,一旦出头,那便是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而一旦将兵权交了出去,便等同于将内政与兵权完全切割了开来,诸侯国治理的再好,没有兵权,他永远都只能乖乖听从朝廷的旨意。”

“可以说,只要将各国兵权成功收回,他李二说诸侯国是国便是国,说他们是行省,那便是行省!”

“诸侯王名义上是王,事实上可能连刺史的权力都比不上,毕竟他们调动不了朝廷的大军!”

赵匡胤此时才算是恍然大悟。

这一切,都胜在一个快字!

从反秦到一统,这期间的过程太快,快到李二几乎没有太大的损失,便摧枯拉朽一般的攻下咸阳。

快到让六国勋贵惊恐、忌惮,让他们心悦诚服,不敢为敌!

“不过,项籍,你真会如天幕中的一般,乖乖交出兵权?”

刘邦有些困惑。

在他印象中,项羽明明是天老二我老大的性子,在此番挑战中,怎么会也乖乖交出了兵权呢?

“……你当我傻?换做是你,你交不交?”

项羽没好气的道。

这天幕之中,楚王还是熊心呢。

熊心愿意交兵权,他叔父项梁也支持,怎么的?他还能反对?

在此番挑战中,李二压根也没给他破釜沉舟,以一己之力破敌军的机会。

他的威望远远不足,即便想反李二,也不会有什么人愿意跟他。

反而在李二的治理之下,百姓逐渐恢复生机,谁愿意再搞事?

他是能阵斩百人,但你不能指望他以一己之力,对抗迅速走上正轨的王朝吧!

更何况,以天幕中的情况而言,他身后可能连八千子弟兵都没有。

李二重农轻赋,并且规定三年内免征徭役,朝廷若急需壮丁,也会给予一定量的报酬。

这种情况下,他不觉得还会有什么野心家蹦出来唱反调。

大秦亡,亡于始皇帝给予的高压,以及胡亥无力继续维持高压。

可如今大秦变大唐。

李二迅速让百姓休养生息,压根不给诸侯王丝毫反抗的理由!

推恩令让你知晓,这是恩泽,给予你除嫡长子之外,所有子嗣的恩泽。

收回兵权,也同样美其名曰鼓励农桑,不可穷兵黩武。

怎么?

你要反对?

胡亥跟赵高的脑袋如今还挂在咸阳城门上供万人唾弃。

无数百姓每日从城门过都要吐口唾沫,有这种珠玉在前,再度起兵之前,你不得先决定好想把自己的脑袋挂在哪座城的城门楼子上?

项羽是有野心,但他不是傻!

“就这么简单的,完成挑战了?”

虽然知道结果,但刘邦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这过程可比他的经历要轻松的多了。

难道他真的比李二差了这么多?

“高祖,你也不必多想,毕竟他是知道那段历史,知道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换做咱,或许方式有些区别,但就轻松程度上而言,应该也是差不多的。”

老朱看出刘邦心态的变化,开口劝慰道。

这挑战对于李二而言等同于就是开卷考试。

唯一的难点,应该就是如何在灭秦之际,尽可能多的将手中力量保留完整。

但这个难点,却是在他前期过于充分的准备下,化为无形。

萧何、张良与韩信这三人从一开始便在麾下效命,同时陈平等人也都第一时间闻风来投。

可以说秦末绝大部分的顶尖人才,在他先陈胜一步起义之时,便开始迅速的聚集到了他身边。

一步快,步步快。

率先起义有风险,却也同样有极大的好处。

你将成为所有有志之士的明灯,不用刻意招揽,见到你屡战屡胜,他们自然会来投奔!

天幕之中。

站在新建成的长安皇宫中,李二默默的眺望远方。

他身后的萧何正在念着各大诸侯国眼下的态度以及兵力部署。

眼下的形势说明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诸侯国的内政已经逐渐的稳定了下来,同时最多三代之后,他们便能够重新纳入大唐的版图。

但他总还是有些不满意的。

“匈奴那边呢?边关还未定,韩信你这段时间在干什么?不会以为灭秦之后便能放松了吧?”

“给你十万大军,你为帅,令楚国项籍给你做主将,替朕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做不到,别回来见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