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 第589章 他就是这么回报大明,回报天下的?

“永远遇不到强敌?这种事是断然不可能的。”

老朱冷笑着道。

刘邦不知,可他是知道的。

海的另一边,还有着庞大的大陆,那里也有着无数的国家。

那些人之中,总会孕育出强敌!

“可若真的有强敌出现,最终却会是我中原百姓替他们吞下苦果。”

“而他们,真遇到难以匹敌的对手,定然会直接放弃中原,转而回他们的老窝。”

“当然,我们现在说的,都是最坏的情况。”

“按理来说,已经入主中原了,即便最初的几代人没反应过来,后面也应该会好生治理。”

在赵匡胤看来,但凡是个正常人的脑子都能看清利弊。

吸取史书中的教训,好生治理,至少能让王朝绵延数百年。

在这数百年的时间里,百姓安居乐业,也不会有那么多起义发生。

没有起义,便不需要消耗大量钱粮去派兵镇压。

届时朝廷的威望越大,作为天子的权柄便会越大。

既给自己省事,还能在史书之上留下清名。

你贪财,要钱。

难道镇压叛乱省下来的钱,那就不是钱了?

难道正常治理王朝,收上来的赋税,就不是钱了?

至于八旗子弟作威作福,只要有个度,那也完全没问题。

实际上百姓要的东西,是真的不多。

他觉得,满清最初的几代皇帝,或许是掳掠的勾当做多了,同时也没想过自己能够入主中原,这才没将这天下当成自己的东西。

等时间久了,总不能接连十几代皇帝,连一个聪明人都没有,都是猪脑子吧?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是真的想不到这一点?”

“或者说,这观念并不是一代或者两代人能改变的,等到真正有人想改变的时候,一切也就都来不及了。”

“皇权永远都是开国皇帝,以及继任的守成之君最强,能够一言九鼎,余者……”

“不管是百官还是他们的八旗子弟,都已经习惯了蚕食百姓的血肉,陡然动他们到嘴的利益,他们会愿意?会配合?”

“好一些的情况,政令难以推行,差一些的情况,那就是天子暴毙的结果。”

老朱看的那叫一个透彻。

往前的箭射周天子,往后那历朝历代中动士族豪绅利益的皇帝,有多少能善终的?

“要改变,只能寄希望于在三代传承之内,便立即做出改变,否则往后便不可能有丝毫的变化!”

说话间,他将目光投向了天幕之上。

寄希望于,接下来出现的字迹能够证明,他说的是错的。

他能坦然接受大明亡国的事实。

毕竟老朱家传承了那么多年,他觉得已经够了。

可他不能接受,换了一片天之后,百姓仍旧困苦,甚至比起大明亡国之前,还要更艰苦百倍!

相比如此,他反而更能接受推翻大明的那李自成来当这个皇帝!

好歹他经历过那番挑战,也知道,李自成是真的愿意跟百姓分享战果的。

不管往后会不会变,至少不会立国便剥削百姓!

在他期盼的目光中,天幕上的字迹缓缓更新。

【在大明亡于李自成之手后,有人觉得,放满清入关,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在他们眼中,谁来当这个皇帝都是一样,都不会比老朱家更差。

并且李自成动了士绅的蛋糕,致使他们更不愿看到这样的人登上大位。

士绅觉得,与其让这个泥腿子登基,还不如放关外虎视眈眈的那满清入关。

至少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满清对待他们很友好,双方偶尔的生意往来也很顺利。

于是在大明亡国,李自成入主京师之后,没给他丝毫喘息的机会,曾经的大明平西伯放开防线,引清军入关,入主中原!

有的人说,若是给李自成多些时间,哪怕多上半个月的时间,让他整军,一切或许都会不同。

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

吴三桂放开边关防线,满清轻而易举入关,击溃李自成军后,占据整个中原。】

“……”

“混账东西!”

老朱怒骂出声。

虽然在最新的字幕之中,并没有继续讲述满清接下来的作为。

也或许是还未到那一步,但仅仅这些,就足够他暴怒的了。

大明,平西伯!

麾下重兵,镇守边关!

这是多大的信任?

不说历代深受皇恩,至少也该是未曾亏待过他才对。

可他就是这么回报大明,回报天下的?

在大明京师受到威胁的时候,吴三桂没有领兵回援,这一点老朱能够接受,甚至还想给他竖大拇指点个赞。

大明可灭,边关不可破!

这也同样是他的意愿!

但谁能想到,他没有领军回援京师,也没有抵抗关外满清,反而是直接放开了防线,对满清摇尾乞怜!

这是一个明军将领能够干出来的事吗?

“朱由检,咱不管你怎么做,不管你要背负怎样的压力,这个人,不准留。”

“不仅这个人不准留,他的满门,他的九族,所有与他有半分关系的人,都不准留!”

“统统给咱剥皮萱草,这是咱作为大明太祖皇帝,作为你的先祖,给你留下的祖训!”

“谁敢反对,谁就同罪!”

“若你做不到,那便让身处你那时代的起义军去做,谁剥下吴三桂的皮,谁诛了他的九族,咱就做主,将这天下许给谁!”

“吴三桂的脑袋,就是你们登上大位的证明,这就是咱的金口玉言!”

满清做了什么,仙人还没说,老朱也暂时不想管。

他现在就想将那职责镇守边关,却硬生生没做丝毫抵抗便放满清入关的吴三桂,给挫骨扬灰!

这一刻,崇祯年间,所有人都沸腾了。

不仅朱由检自己气的脸色通红,各路起义的叛军面色也都纷纷红润。

不过他们绝大部分人不是气的,而是激动!

这意味着什么?

只要灭了吴三桂,得到吴三桂的人头,那就是大明太祖皇帝金口玉言的传位!

得国还能有比这更正的?

别说他们,就是远在关外的努尔哈赤都激动了。

虽然现在天幕上是在讨伐他们,但朱家太祖的这番话,对他们应该也能适用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