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俏军嫂随军记 > 第307章 补三千(已补)

俏军嫂随军记 第307章 补三千(已补)

作者:彼岸时光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01 21:03:01

这个案子的处理,梁新月只要知道结果就是好。

她现在忙得不行,那边差了那五百米的膜,就穿出来了好几个棚啊。

架子都搭上了,现在只能紧急联系一下省城的叶处长。

上次联系这个膜,是有省里去出面,让人家专门定制出来的。

现在只能看看还有没有可以协调出来的。

梁新月倒是想联系肖顺他们,肖顺他们那边早半个月就开始做起来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剩下的膜。

只是肖顺那边也是在乡下,没有电话,只能通过叶处长知道。

梁新月在任局那边给叶处长打了电话,叶处长也说要去查一下还有没有。但当时是多做了点儿的。

用了三天时间,把好的膜都给用完了,梁新月就等来了叶处长。

叶处长和另一个同志亲自开车,送来了一部分膜,虽说不够,但还剩下的架子就只有三个棚了。

叶处长还来看了他们这边建起来的棚和肖顺他们搞和对比了一下,但他来的时候,山上的花生都开始长出来了。

听了梁新月的一种新的种植理念,叶处长也觉得这样不错,按适合种的种了去做调度。

梁新月没办法的是这个年代不是市场经济,等这边花生种出来要卖掉,还真的得通过一些单位才能动。因为不管买卖什么,都是要有批文的。

所以,梁新月先给任局长和叶处长都打好了这个招呼,以后这里的花生收成估计是上万斤的。这样的量,在几十年后来说,真的不算得多,但在现在,算是一种集中的种植量还比较大的。

叶处长也来看望了刘大爷,刘大爷都又闲不下来,手虽说还吊在脖子上,天天手上拿着根小棍,天蒙蒙亮,就走上了山。

此时的花生刚发芽的时候,正是毛毛虫高发的季节。

这个年代的农作物都没打农药,都是靠人工治虫,而对这种刚发芽就长的虫,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小棍轻轻挑开戳死。

大队的几个老头儿天天就早晚各一次,走遍这些山坡上,只要看到了有虫,立马就挑出来压死。

这种工作量是很大的,因为每一窝都要去查看。老大爷们都弯着腰走在山头上。

目前没有更好的治虫的办法。

整个大队的棚里,最早的那几个棚,撒下的菜种子都开始发芽了。

只要照顾好了,就要开始分栽到各棚里。这两天就是安排人在棚里先把窝打好,准备了种四季豆等作物的,就先把棚里的架子搭起来。

而在梁新月忙碌了一通这边后,山谷里的土豆又迎来了一次大丰收。

这次的土豆的产量超过前面一倍,而且土豆的品质也有提高。

梁新月挑了一些适合做种子的留下,其他的就入了部队的仓库里。

收的土豆太多,还是动用了炊事班的同志们来帮忙。

而梁新月他们一边收,还要一边再种下去才育出来的又一批的茄子四季豆这些东西。

因为梁军他们来的时候,又从家乡带来了佛手瓜的种子,这个东西的产量也是很惊人。

梁新月他们把这种瓜的种子种在了家属院的院墙下。结果就是满院墙都牵上了藤,现在就等着结瓜了。

任局长带来的几个人,才是真正的干活学习的。

人家每天跟着干活,利用吃饭的时候,还来请教前两天他们没有参与到的一些事,该怎么安排挖沟,要注意什么。

该怎么确定垅的大小,挖多深,全都问得很仔细。

对于好学的人,梁新月是很愿意教授他们一些的。所以,还在全部都种下去后,专门用了半天时间开了一堂现场课。

从开始挖沟讲起,每一步的经验都讲得明明白白的。

而且为了让他们重新试一下怎么搭这个棚,刚好还有两个棚没有膜,就直接先教会他们怎么拆了架子,又怎么安装架子。

所以,把这几个乡镇的人是全部培训了一回。

而市里的人因为各区县这次都派些这样的人来的事,而且还惹出伤人事件,因为这事,省里通报批评了各区县,当然,市里第一时间也被点了名。

而后,由市农业局长陈局长亲自带队,就直接带着各区县的局长和一位农业技术员来了新水村。

对新水村的百姓来说,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当官的。

而陈局长来的时候,穿的和百姓一样的衣服,还是光着脚下了车,卷起了裤腿对各县的局长说了:

“从今天起,我们就是新水村的一个普通的农民,我们是来学习的,这次的学习之后,各区县要是再说搞不懂这个事,那就换局长。”

这话一出,跟着下车的这些局长们是一句不敢反驳啊。

那两个出事的孩子的县里的局长已被换了,另外几个退了人回去的,这次直接把那孩子的爹给叫来学习了。

市里也着重的表扬了认真学习的三个人,丁诗晴做为女孩子,第一时间得到了表扬和肯定。

特别是梁新月在给他们上课时,向他们展示了丁诗晴的笔记,特别的也表扬了丁诗晴做为一个城里来姑娘,不怕脏,不怕累,能与百姓打成一片。

而后,为了教会这些领导们,梁新月自然又用了一天时间再一次带着领导们把山上山下走了一回。

不管谁有问题,她都认真的回应了。

所有的人都认认真真的做好记录,特别是各区县的农业技术员,他们知道,这次来学了后回到家,以后就是他们要下乡去教导各乡镇了。

所以,他们更是发挥了自己的各种本领,一些农业上的问题也问了一下梁新月。

其中也有人有点故意想要为难一下梁新月的样子,但没想到,每一个问题,在梁新月这里都能得到科学的答案。

也就一天的课程下来,这些来学习的人,都服气了。

陈局长十分的满意这次的行程,他自己也实实的学到了一些知识,再一次证明了这次的决定是正确的。

而且最后在回到县城里开会时,陈局长特意让那几个区县的同志向梁新月道歉。

第308章

整个新水村的大棚都种好的时候,山上的花生全都发芽了。

梁新月做过检查,对没有发芽或是发芽不好的地方,进行了补种。

而梁新月想要的三轮车也真的做好了。

看上去和她记忆中的那种三轮车差不多,还能装点东西,梁新月试着蹬了几下,还真的不错。

她把三轮车放到了车上拉回到了家属院,还带着家属院里的这些人就开始学着骑这种三轮车。

这种三轮车的稳定性还是有的,但就是拐弯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不然拐弯太急了的话,就会引起侧翻。

而且三轮车的后面的小车斗还是不错的,就是坐上三四个人,梁新月都能骑得走。

为了试一下效果,她还特意让梁大宝放到车上来,让和佳佳放到车上来,让他们坐好,自己在前面骑车,梁爸也骑着自行车在后面看着孩子们点儿。

有大宝带着小佳佳,又都坐在给他们放好的毯子上,两个孩子开心得不得了。

要是有些颠簸,大宝也会照顾好小佳佳。

倒是不错,刹车这些也做得不错,很稳当,把大宝送回家后,梁新月又自己一个人骑着车回到了家属院。

只是一个人坐在后面小佳佳就有些不高兴了,几次哭着要妈妈抱。

梁新月只能拿过早就准备好的背带,把孩子背起来骑了回去。

周国良从团里出来,就看到了梁新月背着孩子骑着三轮车回来。

于是,谷三丁几个,纷纷抢过来想骑骑车试一下,都说这车做得不错。

新水村的开始的部分做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养护的问题了。

各县的领导自然不会再留下来,但农业技术员们是留下来了。

还有本县各乡镇留下来的技术员,简直就是给新月村送来了一批专家,他们把大棚的事做完了,早晚有空,还帮农民看看各家自留地里的菜或是树这些的生长发育情况。

连家里的鸡鸭长得不好的,怎么能长得好,各有意见。

一时间,整个新水村就成了一个农业聚焦地。各位技术员坐下来就讲讲自己蚰以的一些熟悉的种地的问题。

特别是梁新月有空的时候,不,梁新月不会有空的,因为只要他们在,他们都是有问题的。

特别是发现梁新月对各种种植的东西都熟悉的。而且梁新月从蔬菜到粮食作物,从种花到种树这些,都有很好的建议,怎么提高产量,要怎么识别土壤。

什么温度,什么湿度,什么风向,什么气候各种的平时他们没怎么在意的东西,对种植的作物都有影响。

所以,每天他们最喜欢的,就是缠着梁新月给他们上课。

就种植方面的问题,每个农业技术员都遇到过,能描述得准确的,梁新月都有新的建议要怎么改进。而且也有建议怎么避免这些问题。

对这些农业技术员来说,这一次就是一次完整的科学的培训会。

而大体上的事都完成后,梁新月有一天还把车开了过来,把所有的技术员都拉到了山谷去,让他们见识一下她这边的种地的情况。

而当这些技术员来看到了这才初夏,梁新月的稻谷就全都弯腰了,有些地方都开始变黄了,他们十分的惊讶。

他们的家乡,也有种稻谷的,现在才开始插秧呢。

梁新月看出来了他们的惊讶:

“这就是用了棚的作用,提高了温度,保证了一直是恒温,我们开始种的时候,这里的水还早上还有冰呢,我们还用过火盆来放在里面升温。现在的气温合适了,稻谷也要熟了,所以,我们就把棚子给先拆了。

主要也是为了要试一下,在这个温度里的成长速度。这是我种的实验田,慢慢来,以后,我们国家的农业发达了,不只是能在这个季节种出水稻,我们还能在沙漠里也能种出来。”

这些农业技术员都是真正的在农村待过的人,他们自然知道种地的一些条件和要求,要是没有达到一定的条件,作物是长不好的。

现在看看这个,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奇迹。

除了感叹,一个个的都像打了鸡血一样。虽说做着农业技术员,但他们一直都是在用一些老办法种地,真正的用到科学种地的时候不多。所以他们还要学习更多的方法。

当然,梁新月只是带着他们看了一下,就又开车送走了他们,毕竟,这边是部队的地方,不能随意的让外面的人进来待得久了。

新水村的养护上了正轨后,这些农业技术员也要请假回到家乡去忙一些日子,因为对他们来说,他们各自都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帮着家乡的这一季的农忙。

梁新月直接放了他们一周的假,并告诉了他们,等他们回来时,再给他们补课。

这些人值得梁新月去帮忙。

他们放假后,梁新月的时间也空出来了很多,除了每天半天在新水村,半天有山谷里外,就是定时送菜到县城里。

当然,晚上看书的事也再一次落实了。

好在,家里的三个孩子有李婶和邱月娥都在,她放心得很。

而且两个小家伙,不吃奶后相反蹭蹭上长。小腿儿有力得很,现在每天都必换好几套衣服,因为一个没看好,可能就爬出去了。

还学会了串门儿,哪一家的香味出来了,他们就会爬着上门,直接爬到人家的厨房门口坐下等。

现在全院的人每天一到吃饭就拿这两吃货逗乐:

“致远,明志,我们家煮好了哟,快来吃饭了。”

听到兰兰的叫声,两小家伙立马就开始往外爬。

难得梁新月今天有空,还就要看看这两小子是怎么爬出门去的。

所以,就跟在他们俩的后面,他们倒是爬得更来劲了,还以为梁新月是来抓他们回去呢。

两人还会合作。

爬到门坎那里,周明志先把周致远的一条腿搬上了门坎,然后周致远就成一个肉球一样的滚出门坎去。

用力过猛,滚远了一点儿,周致远调整方向,又爬了回来,然后扶着门坎站起来,伸手拉着周明志抬起的一只脚,把这只脚也搭在了门坎上,然后再一拉,周明志又如肉球滚出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