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细雨骑驴入玄门 > 第372章 薛家三子

细雨骑驴入玄门 第372章 薛家三子

作者:古道湮尘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01 21:03:16

野道上,几匹马疾驰而来。

马蹄上包了布,发出沉闷的哒哒声。

一股烤肉的香味,似有若无,飘了过来。

“好香,有人在烤肉?”

一马当先,骑在最前头的年轻人最先闻到香味,马速顿时降了下来。

他速度一慢,跟着他一起骑的几匹马,速度也都慢了下来。

“为何停下?”骑在左侧,年纪最大的中年汉子,严肃询问。

年轻人回过头,“五叔,你没闻到香味吗?”

香味?

被年轻人一提醒,被唤作五叔的中年汉子,也隐隐闻到一股肉香。

“是有香味。”

“有人在烤肉?”

另两人也纷纷开口,唯有被围在最当中,苍白瘦削的少年,一言不发。

少年勒住马缰,一双眼乌沉沉的,看向前方的树林子。

“五叔,”少年拿着马鞭,指向林子,“香气是从前方那片林子里传出来的,有人在林中歇脚。”

“咱们过去看看。”

“三公子,”中年汉子明显不赞同少年的提议,“咱们好不容易摆脱追兵,还是不要节外生枝。公子还是早日回到并州才好。”

少年摇头苦笑,“回并州?这一路上,关卡重重,朝廷已经下了公文,要追缴我这个叛贼余孽……”

说到最后,少年已是咬牙切齿,满含悲愤。

叛贼余孽,如今最大的叛贼,就是薛家。

这少年便是薛定山嫡枝嫡脉的子孙,薛承江的第三子,薛平安。

本是金尊玉贵的少年,自幼长在定州。

可皇帝越老越昏庸。

他怕薛家造反,一步步试探薛家底线。

先是收回了封给薛家的滁州,薛家为了百姓安定,忍了。

后又收回了薛家自筹粮草,军饷的权力,将薛家军归于朝廷军部管理。再由军部给薛家军划定粮草、军饷还有军备物资等物。

这样一来,薛家军就再不是薛家私部,而是朝廷军队。

圣旨传来,父亲在书房中坐了许久。

那年,他七岁。

虽才七岁,他已经和哥哥们坐在一起,听父亲和薛家军的将士,还有幕僚们,共商大事。

叔伯们都说朝廷昏庸,当今皇帝越老疑心越重。

这一次次的试探,已经表明朝廷已容不下薛家军!

更容不下薛家人!

父亲应早做打算!

父亲沉默良久,才摇头叹息,“我薛家并无不臣之心,皇上心有疑虑,若是此举能安圣心,能让皇上收回对薛家的疑虑……薛家再退一步也无妨。”

“王爷!”

“主公!”

叔伯们纷纷劝父亲三思,可父亲却道,“我知你们为我薛家打抱不平,可当年旧事毕竟已是旧事,如今已过了两百多年,再多恩怨也该放下。”

“当年我薛家老祖宗为了天下百姓不再受战乱疾苦,心甘情愿退让一步……如今,若我为了一己私心,违抗圣令,挑起战端……”

“……日后九泉之下,我薛承江有何面目,再见薛家老祖宗?”

叔伯们皆无言。

他就知道,父亲又要退让了。

果然,朝廷顺利收回了薛家军的军权,甚至将薛家军更名为并州军。

随着圣旨而来的,是堂堂异姓王,被朝廷封为并州大将军。

欺人太甚!

可父亲,仍旧接受了。

再再后来,就是一纸圣旨,圣旨上写明,薛家三子天资聪慧,有令祖薛氏丁山之遗风,召其进京。

母亲接到圣旨,就哭了。

圣旨上语焉不详,说得花团锦簇,什么有感薛家忠义,特许一位薛家子入读太学,跟着满腹经纶的大儒,学习子学经义。

母亲哭着骂,“什么入太学?分别是入京为质!”

父亲沉默不语。

“你还退?你再退下去,人家就要把刀,砍在你脖子上了!”

母亲搂着他大哭。

因为她知道,父亲还会退。

他会被送去京城,承恩也好,为质也好,她见不到她的小儿子了。

父亲带他到书房,亲口问他,“平安,为父准备送你上京,你……愿去吗?”

“父亲,非去不可吗?”他问。

“非去不可,”父亲沉默良久,“这是皇命!”

薛平安垂下眼,“那儿子去!”

父亲喉头滚动几下,抬手想摸摸他的头,抬到一半又放下。

“平安,到了京城,要谨言慎行。”

“忘了你薛家异姓王嫡枝血脉的身份,就当你是个普通人,莫要招惹事端,与人争执,能忍让的处处忍让,不能忍让的……也要忍……”

“为父只希望,你如你的名字一般,平平安安……”

薛平安默不作声地听了,最后躬身施礼。

“是。”

那年,他九岁。

他初到京中,犹如无知稚子初到热闹繁华之地。

薛平安一举一动都透露着傻气,一副乡下小子初入京城,没见过世面的无知模样,惹来京中权贵子弟的肆意嘲笑。

入读太学,也顺理成章,成了学得最差的一位学子。

时日久了,薛平安便感觉到,皇帝对他的兴趣淡了。

不枉他装痴卖傻三四年。

传闻中最聪慧,最似薛丁山的薛家三子,真实模样是如此蠢笨,那薛家其他的儿子更不足为虑。

高高在上,不知人间疾苦的皇帝老儿,果然放了心。

他在京中为质,几个月才有一封家书送至京城。

家书经过朝廷查验,才会送到他手上。

家书多是母亲执笔,信上写得寥寥,无非是问问起居,天冷记得添衣,天热记得避暑……信的末尾还要附上叩谢圣恩的话语。

母亲连个想念的话,都不敢在信上写。

唯恐某句不当,会引来朝廷猜疑,说薛家心怀怨怼。

为质的日子,难熬得很。

他在皇帝面前演戏,在勋贵子弟面前演戏,在太学师长同窗面前演戏,一转眼,就演了十年。

到了后来,薛平安已经分不清,他如今这副庸庸碌碌的模样,到底是演的,还是真的。

十年藏拙,十年蹉跎,他错过了太多。

甚至以后,他还要继续庸庸碌碌过完一生。

倘若天下太平,百姓无事,薛家无事,他……能忍。

只可惜,宝座上的皇帝,忍不下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