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很平凡的一生吧? > 第222章 背锅侠提议军机处的成立

经过新兰姐介绍,李星群才知道大启的早朝时间是在早上的5点到7点左右,只不过今天早上出现了变故,所以一直协商到了现在,后来范朱说提议说正好今科的士子还没有安排具体的官职,不如询问一下你们的意见。这才召集你们过来,新兰姐还说李星群属于来的比较晚的了。这一批录取了进士足足有200人,其中16、70人都已经到了端明殿内议事,其中状元彭汝砺来的是最早的。

“彭师兄来的早也并不奇怪,他本就是状元,就住在国子监里面,离端明殿不算远。”现在大家都是天子门生,自然称呼对方为师兄,本来李星群也有资格进国子监的,可李星群到国子监却吃了那些人的闭门羹,谁看到李星群都是一脸不屑的表情,原因也很简单,大家都知道李星群是通过李师师的关系才考中状元的,这样的人,让那些学子们不屑,又怎么可能给李星群好脸色,李星群勉为其难的待在那里一天后,实在待不下去了,也就回到了自己的地盘,虽然昭姬教育李星群说这样是不对的,大家都是今科的进士,必须要多多的联系,这样以后才能仕途广进,李星群实在觉得没有意思,这件事情也就这样慢慢的拖延下去了,一直到了现在,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赶到了,自己现在才赶到的主要原因。

“还不是你自己不愿意去国子监,明明别人蔡婉都教育你过好几次了,你都拒绝了,这能怪的了谁?好了,父皇专程让我过来接你的,原因很简单,他需要你在朝堂之上提出军机处。”

“嗯?我记得很久之前我就听说大官家有意组建军机处,为什么现在还要我在朝堂之上提出来?”

“首先大官家是民间的称呼,在朝堂这里,你要称呼父皇为皇商,其次你身边接触的人都是什么人,本宫,民间盛传的父皇最喜欢的女儿,师师大家,父皇最亲近的女人,从我们这里得来的消息,不应该是最早的消息吗?然后你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满朝堂的人都知道这个消息吗?”

“所以那个背锅侠就是我咯?”李星群郁闷的说。

“难道这个奇怪的方案不是你提出来的吗?”赵新兰毫不留情的说道。

“是……是我说的,可是这不是让我跳坑的理由吧。”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本宫就只是负责传话的,说与不说,选择权在你那里,我相信父皇会有办法让你说的。自己主动点,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我尽量主动,不过先说好新兰姐,我的口才能力你知道的,我是理科生可没有技惊四座的口才。”

“只需要有人背锅就是了,剩下的就和你没关系了,喏,前面就是端和殿了。”

此时一个太监看到两个人过来:“拜见公主殿下。”

“原来是童公公啊,童公公您不在父皇身边伺候,突然过来找本宫有什么事情?”

童公公?必然是大名鼎鼎的那位了,童公公回答说:“圣上的意思是叫您带着这位公子,一起进入端和殿。”

“是,本宫谨遵圣旨,童公公,父皇还有什么吩咐吗?”

“圣上就这样说了,公主殿下、李公子请吧。”

本来李星群如果以一个普通学子的身份进入端和殿是不会引起什么反响的,可是在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和太监的带路下走进端和殿,那就变得不一样了。皇帝看到李星群进得大殿后说:“这不是李玉吗?诸位爱卿,我给你们说,这李玉有大才也。”

一旁早就得到指示的范朱说问:“皇上你直接就说这位学子有大才,敢问皇上这位学子有什么才干让您那么高兴?”

“前几日,朕偶然品抿到一种好茶,那味道还原了茶水最初的味道,苦里回甜,令人回味无穷,要是这个茶叶能在我们大启普及开来,却也是一件好事情。”

一向以忠言进谏的冯拯站出来说:“皇上现在正在说北地军事的事情,如果只是为了喝茶这样的爱好,后面在商量也不迟,等解决了边患,如果皇上您愿意,让这叫李玉的学子专门为你煮茶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冯爱卿不要如此的着急上火,其实之前这个学子都已经和朕说过一项有趣的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方法,也正因为听到这方法,今日朕才想着召集诸多学子过来探讨边关的事情。现在李玉来了诸位爱卿不妨听听李玉小友的建议,还请李玉小友说说前几日给朕过的话。”朝中大臣的目光纷纷看向了李星群,这些人的目光中有不屑,有期许,有鄙视,有愤怒。

该来的果然来了,正如赵新兰说的那般,赵受益根本不会给李星群任何拒绝的机会,李星群清了清嗓子说:“这个事情要从1个月前,学生和福康公主殿下一起去临安府公干的时候说起了,临安府那里有一处名叫俞家的工匠家族生产出了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公主殿下本来想要把那个武器收为己用,本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结果中间就发生意料之外的变故,一个名叫方腊的反贼,居然公然的和朝廷作对,这都不说了,那个叫方腊的人甚至还组织了一支部队公然的和朝廷作对。”

这是朝中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这位生员难道你们教师没有教过你什么叫做言简意赅吗?大官家在问你的意见,你在这里说什么临安府的事情,这满堂高洁之辈,又何须听你这废话。”

就在李星群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赵新兰说话了:“张大人不要着急嘛。虽然张大人您出任过临安府的知府,可现在并没有指责你的不是,我们现在只是说之前的事情。”姓张,曾任临安府知府,有昭姬这个参谋在,李星群很快就对上了人,此人就是张方平现任的御史中丞。

张方平看了赵新兰一眼,恭敬的说:“不知道公主以什么身份在朝堂之上说话?”

赵新兰丝毫不惧的说:“很简单,臣以大启粮行的大掌柜的身份和张大人您说话,请问有什么问题吗?还是说张大人认为大启粮行掌柜这个被当今圣上奉位三品官的职务没有资格参加这朝会,如果这还不够的话,那么我说是圣上的口谕,让我来参加朝会,张大人可还有别的意见?”赵新兰全程称呼没有本宫,对皇上的称呼也是圣上,不是父皇,就是为了让御史大人无话可说。

“既然是圣上的口谕,那么臣也无话可说。但是现在边关战事紧急,没有时间容一个黄口小儿在朝堂上弄舌。”

李星群回答说:“敢问张大人,您的老师有没有教过你,不要中途随便他人说话吗?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难道张大人成为了‘大人’之后,就忘记至圣先贤的教诲了吗?”

“你!小子不要在这里巧言令色。”

赵受益打断张方平说:“好了!是朕要问话这位李学子,诸位爱卿是朕不满吗?还是说朕的话,诸位爱卿都能随意违背了?李玉作为新晋的学子,对于自己的长辈还是要有敬重之心的,现在继续说下去。”很明显各打五十大棍的做法,张安平虽然不满之色,但还是只能退回朝列之内。

李星群也恭敬的说:“是!学生领旨。本来我们在临安府和方腊交手是取得了绝对的优势,甚至我们差点一举就能剿灭方腊的,可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北齐的骑兵,这伙人不仅救走了方腊,还从我们手里抢到那个俞家武器的设计图,幸运的是我们在俞家的幸存者里面找到了还知道怎么制造武器的人,这才没有造成更大损失。”

李星群顿了顿继续说:“好了,这就是学生要说的重点了,一个小小的方腊就和北齐的人有所勾结,那么我完全可以怀疑在我们大启内部会有人和北齐勾结,当然我说的不是朝堂上的各位大臣,草民相信各位大人都是赤胆为国之人,但是底下的人就不一定了。”朝堂上的大臣纷纷欲言又止,但顾念到之前大官家的话,都只能忍了下来。

“这是其一,在大启的境内发现了大量的北齐骑兵,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边关那里防备不住地方的侵入,当然草民也知道边关的将士很辛苦,就和我们交手的骑兵们,最低的都是一流高手,一般的边关骑兵遇到他们也没有抵抗之力,而这支骑兵很快就能得到消息,公主殿下要去俞家去设计图,还肆无忌惮的攻击公主殿下,这说明他们可以轻易的得到我们的情报。这是其二。第三点边关的变化太多了,就如同今日这般,边关发生了战事,我们就在这里讨论如何做,参与的人太多了,意见太多了,迟迟不能同一意见,也许各位大才们制定了一个非常完美的作战计划,结果因为时间的耽误,导致完美的计划出现了时间上的查漏,而影响前线的胜负,而且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其实很多大人肯定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要帮助前线的将士们,无奈军事上有所不懂,也就没有必要浪费大家的时间。”

“所以学生的意见就是,成立一个战时的临时机构,名为军机处。这个机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战事的规划,所有的政策都用军机处发出,底下的人负责执行,因为是单线操作,中间就会减少诸如战斗计划被泄露的风险,而且因为军机处参与的人不多,也就减少了商讨的时间,可以提高作战效率,这样的话,至少在后勤上面,我们能保证前线的正常运行。”

赵受益问:“可是重新成立一个机构,会不会导致官员冗余。”

李星群回答说:“并不会,这只是一个临时机构,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与此相配合,设立军机处,协助圣上处理军务。军机处设有军机大臣,圣上可以从从大尚书、侍郎以及亲贵中指定充任,以亲重大臣兼任军机大臣。还有军机章京,由三省、翰林院、六部、理藩院等衙门官员中选充。所有这些人都是兼职,他们的升转仍在原衙门进行。因此,军机处设立之初,没有专门的官员。 军机处没有正式衙署,有值班房,在隆宗门内,靠近圣上寝宫文德殿,以便于军机大臣被召见议事。无专官,无衙署,就使军机处成为一种特殊的机构。召见时,圣上指示各项事件应如何办理,有时向军机大臣询问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作出裁决。军机大臣根据旨意,草拟文书。上谕形成后,不经过中书省,由军机处直接发给有关官员。”

赵受益沉默了些许之后说:“嗯,朕知道了,还有没有什么补充的地方吗?”

李星群恭敬的回答说:“回禀圣上,这是学生能想到的全部了,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地方。”

“嗯,好,新兰你先带李玉下去吧。”

“是,父皇。”赵受益称呼她为新兰,她才称呼对方为父皇。

一直沉默许久的司马君实站出来说:“圣上不可,这学子一派胡言,简直妖言惑众,应该重重的处罚。”

赵受益说:“司马爱卿,朕没记错的话,朕召集诸位学子来的时候,就说过让诸位学子无所顾忌,畅所欲言,现在这位学子畅所欲言了,你却说要重罚他,这是要让朕失信于天下吗?”

司马君实回答说:“圣上您确实说过,可是这李玉小儿,没有说出任何和前线有关的意见,反而开口就提出朝廷内部的改革,前线战时不利,后方改革,这是自取其乱之道。其心可诛,必然要推出午门斩首以安慰前线将士的心。”

“所以前线战士的心比朕的圣逾还要重要吗?”

司马君实回答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还请圣上以江山社稷为主。”

赵受益怒极而笑的说:“好好好,如果朕今天非要保下李玉,司马老贼你又要如何。”

司马君实也是毫不退让的说:“那臣只能撞死在这大殿之上了,今天臣和这个李玉小儿必须要死一个。”

这个时候一直坐在朝堂上的庞太师开口说:“两位还是休息一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