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很平凡的一生吧? > 第278章 五台县以土地贷款落幕

第二天早朝,赵受益一脸阴沉的坐在龙椅上,对手下的大臣说:“朕已经给了你们1天的时间,这件事情也该有个了解了。说说你们的想法。”

这一次出列的是司马君实,保守派的领袖:“回禀圣上,微臣认为这件事情必须要严惩。不严惩不足以儆效尤,应该直接抹去罪人李玉的功名,贬黜为民,永世不得再次考取功名,贪污所得钱财,必须数倍归还给朝廷。”在大启朝的潜规则就是文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只要是文人出身,都不会逼迫的太死,谁也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不会落马,所以规矩不能乱,加上李玉师父的原因,真的要撕破面要杀了李玉也很不合理。

赵受益没有直接决定,反而问另外一列的改革派领袖范朱说说:“文希,关于李玉的事情你怎么看?”

范朱说出列回答说:“变法不代表可以违法,关于这一点,微臣的想法除了永世不得考取功名之外,和司马大人的想法差不多。”

赵受益也没直接回答,而是示意范朱说回队列,然后问太子:“宗明你作为未来国家的继承人,你来说说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为好?”

站在赵受益身边的赵昉回答说:“回禀父皇,儿臣支持司马大人的想法。”

“呵呵,是吗?还有人有别的想法吗?”

雍王赵昕出列说:“回禀父皇,儿臣有别的想法。”

“哦?宗亮你说说你的想法。”赵受益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我认为仅仅处理李玉一人还不够,这一次事件的主犯是两人,贪污这种事情做了第一次必然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除了司马大人的意见外,儿臣的想法是去掉柳珏所有的职务。”

“哦,好,好,还有吗?”赵受益点头说,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这个时候,懿王终于出列了:“父皇,儿臣也有别的想法。”

文彦博担心出现变故,出列说道:“陛下,既然已经有那么多人支持司马大人的意见了,也就没有必要一个个问询意见了吧?”

懿王呵斥文彦博说:“大胆!现在是父皇在询问意见,文大人有什么资格替父皇做决定。”

“懿王大人,微臣不敢替圣上做决定,可是我大启每日发生那么多的事情,实在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区区的五台县的事情,浪费时间了,懿王可知道台上那么多人,一个个问完话需要多长的时间?所以微臣这也是为了社稷着相,冒犯之处还请圣上能谅解微臣的一片苦心。”

赵受益呵呵一笑说:“宗实你先退回去,既然文大人说了社稷为主,那好,我们先谈正事,关于李玉的问题,等正事谈好了之后,在慢慢处理,文大人你看这样可好?”

“是,圣上您说的对。”这一次轮到文彦博苦涩了起来,难受的是明显赵受益对他们的处理方案不满意,才有了现在这种情形,那么关于李玉这件事情必然会有新的变故,这是文彦博这些人是不能接受的。说是处理政事,只不过是文彦博随便找来赌懿王话的理由,没过多久之后,当日的事情就处理完了。

赵受益和颜悦色的问文彦博:“文大人现在可以谈论李玉的事情了吗?”

“可,可以了。”文彦博尴尬的都要哭出来了。

“既然文大人没有意见了,那好,宗实说说你的看法。”

懿王这才开口道:“父皇,儿臣的看法不一样,这李玉现在不能动,原因有这以下几点,第一点,李玉作为今年新科学士,按历来的传统来说,首先要学习政令,熟悉政务之后再出去出人知县,而李玉直接跳过了这个步骤。诚然这一次他做的太过分了,但在儿臣看来也是能情有可原的。”

“第二点,这李玉打出人的歼灭战,这是杨家军有目共睹的,甚至杨排风将军还亲自签字证明了这份功劳,而现在太原府,父皇也是知道一时很吃紧,这个时候出现了这等激励士气的胜利,要是重罚胜利的当事人,可能会损伤前线战士的心。”

这时候依然是文彦博站出来抢话道:“呵呵,懿王殿下您这话说的,难道我们大启还找不出一个可以打胜仗的将军出来吗?区区500人的胜利,能算作什么胜利?”

赵宗实回答说:“放在平时当然是不缺,只是现在情况不一样,本王说了,是正好处于这个时间段,这个时间上,有一个人打了胜仗,怎么样也不应该动他。”

赵受益也是发话了:“文爱卿,现在是朕的儿子在说话,如果文爱卿有什么别的想法,完全可以宗实说完后在发言,文爱卿可以吗?宗实你继续说。”赵受益最后的话看似是在问文彦博,实质上话语中充满了威胁之意,要是文彦博敢再插嘴,可能就真的要被赵受益罢黜为民了。

“接下来就是第三点、有道是君无戏言,结合第一点来说,当时的李玉是没有资格直接被任命为知县的,当时父皇亲口说出要实验李玉提出的破敌之策,这才有了破格提拔之事,按道理来说,李玉还欠着对父皇的承诺,现在人家李玉才到五台县,就全歼了北齐500人,证明了可以完成承诺,这个时候却罢黜他的官位,这不是让父皇您之前的提拔显得非常没有意义吗?”这些都是昨日和李师师商量好的措辞。

“宗实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那么宗实认为应该怎么处理这李玉合适呢?”

赵宗实把昨天李师师说的话对朝堂上的大臣复述了一遍,然后恭敬地说:“父皇这只是儿臣的浅薄之见,全看父皇的圣明决断。”

“吾儿不必这样说,自太祖皇帝开朝以来,就提倡多进良言,所以又怎么可能因为吾儿几句话就处置吾儿,庞太师您为本朝太师,吾儿的处理意见你怎么看?”

庞太师眼神微眯,你都一口一个吾儿了,还能怎么看?不过能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应是不简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庞太师起身说:“懿王殿下高见,微臣赞成懿王殿下的处理之法。”

“哦?既然庞太师都同意了,那曾爱卿你那里有没有什么意见?”

曾南丰出列说:“懿王高见,微臣愿意遵从懿王大人的意见。”

文彦博出列说:“圣上,微臣不赞成懿王殿下的意见。”

“哦,你不赞成就不赞成吧,我记得文爱卿方才才说还有朝政要是要处理,文大人还是尽早回去处理大事吧。”

“圣上五台县的事情不算是大事情,但这事情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我大启官场的风气,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情,还请圣上重重处罚这李玉。”

“哦?吾儿不是已经解释了吗?这李玉不是用五台县的土地换取的贷款,而是用他的军功换取的贷款,这和官场的风气有什么关系?不仅如此朕认为这还是一件好事情,可以一定意义上鼓励战场的将士多多立功。”

“可是您想过没有前线的将军手里有兵,又给他们钱,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懿王站出来说:“这一点文大人多虑了,我大启自有我大启的政策在,就算那些将军拿到钱也不能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出来,还是说文大人担心不能立下足够多的军功?文大人放心就是,现在的右相范大人,当初可是在西凉战场立下很多的战功,本王相信日后文大人也能建立足够的军功,只是到时候可能文大人不舍得用来贷款咯。”大启为了防止武人作乱,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说成立枢密院,并规定枢密院只能有调兵权利,却不能直接拥有军队。因为军队的控制权在皇帝手上,因此枢密院只是皇帝的传声工具而已。可是枢密院还多了一个功能,他负责调兵,就意味着统管各地的节度使。这样节度使的头上又多了一层管理的上级,防止了节度使自行叛乱的可能。节度使只是一个头衔,当他接受枢密院的任命,必须要到京师来领取兵马。可是这些兵马都不认识,这样就形成了三方互相牵制。也就是说那些武将是没有常驻的兵权的,根本就不存在有钱又有兵,直接造反的可能。

“吾儿言之有理,诸位爱卿还有别的意见没有。”无论是保守派,还是变法派,明显都可以看出赵受益和赵宗实是在一唱一和,加上人人都知道的樊楼的大老板的赵宗实,樊楼的头牌李师师是赵受益的小情人,这明显就是在台下预定好了的,那还说什么?能爬到当今地位的人不可能看不清楚形势,本来李玉死不死其实和他们关系也还不大,他们还不至于为了一个区区的县令去和皇帝斗吧,死谏也要清楚场合的。

“我等没有意见。”

“那好,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一件,那中书省就下发圣旨吧,务必要解释清楚这些事的经过,什么用土地换贷款只不过是以讹传讹的,真实情况是用军功换取的贷款,如果3年之后不能还清贷款,那这些战功直接充公,这一点,务必要对边境的将士说清楚,范爱卿明白我的意思吗?”

“微臣明白,微臣一定为将军们解释清楚。”

“嗯,那就好,李玉那里也要和他说清楚,让他务必多加学习我大启的制度,这一次就算是不知者不怪,如若下次在做出这等事情出来,加上这一次的份,数罪并罚!希望他不是我大启开国到现在第一个被诛九族的臣下吧,此事就这样吧!散朝。”说完后,赵受益也不管朝堂下人的表情,直接拂袖离去了。

范朱说正准备离去的时候,太监秦瀚上前对他说:“范大人,圣上传唤您到书房说话。”

范朱说回答说:“多谢秦公公传话了,敢问秦公公除了下臣之外,陛下还传唤了什么人?”

秦瀚恭敬的回答说:“除了范大人之外,还有韩大人、富大人、曾大人、以及最近风头正盛的王荆公王大人。”

一听这些人,全是变法派的人,大概也能猜到赵受益的想法了,点点头说:“多谢秦公公,下臣这就过去了。”不一会儿范朱说就来到了书房之内,等了一会儿后,之前离开的几个人也都到了书房之内。而等几人进了书房之后,赵受益这才慢悠悠的进来,例行的礼仪走了之后,赵受益示意太监给5人看了赵香香发回来书信的誊抄本,

“这是李玉在五台县搞出来的事情,你们5人可以说变法派的核心,看一看有没有推进的可能,尤其是那个公安局。不着急,你们慢慢商量,现在已经到了午时,中午就和朕一起在皇宫里用膳。”

就这样5人讨论了一下午,由最年轻的王荆公询问说:“还请圣上具体是让我们讨论什么?这些职能单位,我们六部不是已经包含进去了吗?”说实话他们还真的没有找到要点在什么地方。

赵受益只回答了两个字:“冗官。”冗官问题已经是大启朝不可避免的问题了,当初范朱说变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冗官问题的解决,可是谁又愿意把自己的手里的权力交出来?所以那一次变法注定就会失败,而赵受益的意思很简单,冗官的问题是官员太多,导致中央权力互相牵制,那么开辟出新的职位出来,让那些互相牵制的官员不再牵制。明白了赵受益的想法之后,5人有了目标之后讨论的效率就不一样了。

一直稳重的富郑国开口说:“圣上这李玉的办法确实是不错,但是还有一些局限性在里面,比如说这公安局,我们朝廷可以设立,但是品级问题如何解决?难道让一群三品大官做哪捕头的事情。还有那个法官在地方推行可以,在中央来说,已经有了刑部,好像这个法官也没有多大的必要了,至于这城市管理局倒也有几分意思。我们汴京城的治安确实应该好好管理一管了。”

“呵呵,诸位爱卿的想法倒是和朕差不多,这一次只是让诸位爱卿们先了解一下,看看有什么改进的地方没有,朕已经飞鸽传书给线人,继续观察这些制度。朕对诸位爱卿的要求是3年内制定适合我中央朝堂的规则出来,诸位爱卿能做到吗?”

“我们愿意一试。”

“很好,今日就这样吧,你们手里的可以拿回去慢慢研究。”

“臣等告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