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很平凡的一生吧? > 第361章 朝堂风云

很平凡的一生吧? 第361章 朝堂风云

作者:莲花心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2-01 21:58:07

年后的第一天,赵受益拿出西凉的国书,问手底下的大臣们:“西凉的国书你们也看到了,李元昊愿意拿出数万匹马来交换他的儿子,返回西凉,你们怎么看?”

司马君实出列回答说:“臣认为这一次西凉皇子在我们大启境内遇难,侥幸让我们获得西凉皇子李二岔,我们不仅不应该要他们的钱,反而应该排除军队护送李二岔返回西凉。”

富郑公出列说:“一派胡言!他们西凉的皇子出现在我们大启境内,这还不能说明一些问题吗?他们西凉人对我们大启境内虎视眈眈。”

赵受益问道:“那彦国的意思是什么呢?是还给他们还是不还给他们?”

富郑公回答说:“回禀殿下,肯定是不还给他们,传言中这李二岔是李元昊最爱的儿子,只要能把李二岔留在我们大启,定然能使他们投鼠忌器,不敢随意对我们大启发动进攻,这才是上兵伐谋之道,不战而屈人之兵。”

司马君实愤怒的说:“一派胡言!富郑公妄你也是读书人出身,其不知道,先贤曾经说过,亲亲、仁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父子人伦来天地整理知道,陛下向来以仁义闻名天下。富郑公你是想要陷陛下与不仁不义之境吗?”

“非也非也,上贤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司马兄岂不闻《战国策》之触龙说赵太后只是呼?李二岔为了两个和平做出了贡献,岂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孝顺了。”

“让父子相离岂不是违背人伦之道?岂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才是朝廷的基础,没有了这样最基本的概念,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甚至可能会覆灭一个国家的大事情。”

“公识说岂不知,亚圣曾经说过: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为了两国人民的和平此乃大仁大义,等李元昊离世之后,我们再把李二岔护送回西凉也未尝不可以,到时候李二岔,再好好的孝顺李元昊也未尝不可以。”富郑公的想法,就是春秋战国最常用的手段,用质子促使和平,等邻国的继承人死了之后,扶持那个人过去当皇帝,这样就能间接的控制邻国。

“先圣曾经说过:小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为什么要让一对父慈子孝的典范,就这样分离呢?如果我们做出如此惨无人道的事情,大启的百姓如何看待我们?这样做无疑是失去了民心。”

赵受益许是听的烦了,打断两人说:“好了,安静一点,太子你怎么看?”

赵昉出列回答说:“儿臣和司马大人,我大启自然要有我大国风范,岂能做出胁迫人的事情,更何况父母相聚本就是人伦之道,为什么要违背他呢?”

“嗯,不愧是朕的儿子,真乃仁义之士人也,雍王,鄂王,你们两人既是朕的儿子,又是国家的大臣,你们会说说你们的看法?”

雍王赵曦出列说:“儿臣的看法和富大人差不多,我也认为小的仁义应该屈服在大的仁义之前,当初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因为妇人之仁才输给了汉高祖刘邦,有前车之鉴在前,我们没有必要重蹈覆辙。”

鄂王赵曦回答说:“父皇,儿臣不同意二哥的看法,儿臣认为这件事情,不如学当初曹操祸水东引之法,把这李二岔送给北齐,让北齐来烦恼这个问题。”

“嗯,祸水东引之法也不是不错的想法。懿王听说你也是继八叔之后,又一位贤王,朕就来问问你,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臣回禀圣上,小臣的看法非常简单,我们现在和西凉处于盟友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他们西凉的皇子,在我们大启也应该受到贵宾一般的待遇,这样南方的大理国等附属国,才会对我们心悦诚服,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信义,丧失了信义的国家,也就失去了威严,当然为了救助西凉的皇子,我们这边也损失了不少的人手,所以适当的找他们索要一些补偿也是合情合理的吧,注意,这只是为了我们救助他们皇子出人力的补偿,我们是心甘情愿的救助他们的皇子殿下的。以上就是小臣的看法。”懿王全程没有自称儿臣之类的话,一直都是用小臣称呼,对赵受益的称呼也是圣上,可以说非常的谨小慎微,但也是这种谨小慎微让赵受益非常的不喜,眼眸中闪过一丝忌怠之色,也没有多说什么,既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朝堂之上一时就冷了下来,新晋官员王荆公准备上前说些什么,却被懿王用眼神劝退了,历朝历代的皇帝最痛恨的就是皇子和大臣们勾结,所以这个时候,朝中是绝对不能有人站出来支持懿王的,谁站出来支持,谁就会死!

眼见着气氛冷了下来,一直沉默的赵志冲发言了:“皇兄,我认为太子说的话是对的,而且懿王的话更加佐证了皇妹的想法,我们如果当着所有藩属国试着的面放回了西凉国的皇子,那么那些藩属国定然会大肆宣扬我们的仁义之道的,到时候定然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赵志冲自己都认为自己说的话,非常的恶心,但为了二师姐也只能这样说了,其实她更想知道支持的是懿王的看法,或者说,在石嘴镇的时候她也是这样想的,只不过,这个方法被一个不该提出来的人提出来了,所以哪怕这是最优选,那也只能是错误的回答,那么在3位皇子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看法的话,那就只能是太子的想法了,正好太子作为未来的国君,就算是皇帝也要给几分面子。所以肯定要支持太子的意见了,哪怕这个意见真的很恶心。

“此乃国家大事情,皇妹虽然身为长公主,但不可重复当初太平、安乐两位公主之事,既然大家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出来,那么就由军机处投票决定,诸位大臣没有意见吧?”

一个老臣站了出来,此人是王三旨,王三旨禀告说:“陛下,臣有意见。自军机处成立以后,圣上您事无巨细皆处于军机处,圣上可还记得这军机处是应付北齐进攻的一个机构。”

赵受益脸色一黑说:“军机处是一个临时机构,是应对外地入侵时候,能够集中力量对付敌人而成立的,在成立军机处之前,枢密院和兵部以及前线的将领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说辞,往往导致前线战机的遗失,当初先皇在高粱河就是因为杨老令公和潘老元勋交接出现失误,这才导致兵败如山倒,先皇在时,每次提起这件事情,也是感叹没有掌握到战机,错失了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机会,所以朕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军机处有什么不可吗?”

“当然有了,圣上您说的话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圣上,既然是一个战时的临时机构,为什么现在战事已定,这个机构依然存在,这都不说了,为什么现在军机处可以直接管辖六部,甚至诸如今天这样的事情,也是由军机处讨论结果执行,臣认为应该就此解散军机处,让六部解放出来,才能更高效的工作。”王三旨的话如同一石惊起千层浪,虽然在场很多的大臣都对军机处不满,但是如同王三旨这般直接站出来的还是少了很多。

这时候朝廷中的另一个大喷子也站了出来说:“陛下,小臣唐奎复议。”在唐奎和王三旨的带领下纷纷有人站出来逼宫赵受益,赵受益脸色变得铁青,一向自诩仁义的赵受益,可做不出万历那种殴打群官的事情。他也没想到明明是商量李二岔如何处理事情的,结果怎么就变成了攻击自己了,赵受益起身回答说:

“军机处的成立,朕已经解释过一次了,你们要是在纠缠,朕也可以再耐着性子为你们解释一次,但是事不过三,要是朕解释了,你们还是纠缠于朕,到时候休怪朕无情了,这李二岔的事情事观于两国的关系,一个处理不好,就非常有可能会引起两国的战火,那么作为应对敌国入侵的军机处是不是应该继续存在,并讨论这个问题?”

唐奎站出来说:“陛下,我认为礼部就足以处理这件事情了,完全没有必要保留军机处,”

“那好,朕倒是有兴趣听听礼部是怎么说这件事情?”

礼部尚书皱眉站了出来:“臣认为这件事情,还是以太子的方法为主,太子高瞻远瞩,不是小臣这样的能够比拟的,既然太子已经说了主意了,小臣支持太子的想法。”3位皇子都提出了建议,说谁都不对,尤其是现在这种,几人争斗最关键的时候,所以赵概只能“取公”。

赵受益看了旁边的太子一眼说:“太子,赵概说你高瞻远瞩,那么你认为这军机处有必要存在吗?”

赵昉看了一眼队列中的司马君实回答说:“父皇,儿臣认为军机处没有存在的必要,现在朝中的大臣已经足以应对朝廷外面的变化了,所以儿臣认为,军机处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赵受益点了点头说:“既然太子都这样说了,那就等以后太子上任了之后再来废除军机处,朕今日当着所有的面,给你们一个答案,那就是太子上任之时,就是军机处废除之日,现在大家满意了吗?好了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军机处的人留下,其他人退下吧。”说完后赵受益拂袖离去。底下的大臣面面相觑,虽然还想着逼宫,但既然皇上都说了,太子继位之后就废除军机处,他们也没有太多的理由拦住赵受益了。

而在后庭中,赵受益正在大发脾气,如果只是群臣进谏,他最多脸色铁青一下,表示自己的愤怒,但是现在不一样,作为一国的太子,却在朝堂之上说出那样的话,这让身为皇上的他还怎么说话,赵受益端起杯子,还没有喝一口,就直接把杯子摔在了地上,长叹一声说::“算了,你们把杯子捡起来吧,让军机处中的人进来。”赵受益对旁边的侍女说道。

军机处等人在侍女的带领下,很快就进了后殿之中,赵受益已经收敛了情绪问他们说:“这件事情我已经下定了决心,按照懿王说的办,只不过这件事情,是你们商量了很久的结果,你们懂我的意思吗?”

朝堂上一直很安静的庞籍闭上的眼睛,微微睁开:“微臣知道圣上您的意思了,只不过圣上,诏书由谁来起草呢?”

赵受益看了旁边的张尧佐一眼说:“这件事情就由张爱卿来做吧,我们的要求也不高,现在和北齐战斗,尤其需要战马,告诉他们我们要战马匹就行了,其他的钱粮之类就不用给了。”注意!这里说的战马,李元昊递交的国书是马,并不专指战马,两种是不一样的。。

司马君实皱眉说:“可是圣上李元昊不一定会同意。”

“不同意就再说,记住你们军机处的职责是什么,如果你认为军机处你待着很难受的话,也可以离开军机处,军机处从不挽留任何一位大臣,朕不知道今天朝堂的事情是谁指挥的,但是朕今天告诉你们,收收你们的心,只要朕在这个位置一天,军机处就永远不可能废除,如果你们有什么不满的,欢迎你们随时可以离开军机处,当然你们有时间可以做太子的思想,朕只能管好朕这一代,不能管下一代,一如当初商鞅变法一般,太子废除了。”

司马君实低头说:“微臣并没有废除军机处的想法。”

“哼,你最好是没有,好了,这件事情就这样决定了,朕的皇妹那里还有说一下,你们处理一下剩余的事情,用了晚膳再走吧。”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