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很平凡的一生吧? > 第537章 和赵新兰的闲聊

很平凡的一生吧? 第537章 和赵新兰的闲聊

作者:莲花心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2-01 21:58:07

眼看着慢慢恢复的幽州城,李星群知道分离的时刻快要到了,李星群和赵新兰两个人站在城里的高楼,远远看见慢慢恢复烟火气的城市,而狄苍也是按照安排,慢慢的把军队撤了出去,当然最基础维护治安的人还是有的。

赵新兰首先开口说:“星群明天我就要回去了。”

李星群仔细看了赵新兰一眼说:“新兰姐可以不回去吗?”

赵新兰温柔的说:“无论如何什么事情还是要以国家的事情为主,而且你那边不是也有事情吗?”苏家的人贼心不死,在帮助北齐人拿下太原府之后,通过缴获了太原府的兵器,快速的组建了一支军队出来,主动的就想要攻打五台县了,甚至想要依靠五台县的财富,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萧和鲁瀚除了打心里嘲笑这些人的无知之外,口头上还是支持这些人的,并许下承诺,只要能够攻下五台县就赏赐五台县为他们的封地,于是苏家人组建了一支万人的军队就要攻城,这一来一回的也打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也不知道那边具体情况怎么样了。

李星群叹气说:“当初也是我的错误,如果没有把那些吕宋人带过来,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问题。说到底,是我想要占领他们的土地,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赵新兰笑着回答说:“你要这样想,通过吕宋运送过来的粮食,不也是救了我们大启更多的人不是吗?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而且我不是说了吗?父皇承诺过了,会把吕宋那边的地盘封给你,这样不是挺好的吗?而且王大人和朝廷上奏也是说是他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隐患,责任都在他身上。你还在担心什么?”

李星群苦笑的说:“我又不是那种怕承担责任的人,只是想着如果没有我,说不定太原府那里就不会被攻破。”

“你小子能改变全世界吗?当你动身前往北方的时候,吕宋的事情你就交出去了,至于王安礼怎么妥协处理吕宋人的事情就是王安礼的首肯的,假如说,从你琉璃厂出来的一个琉璃,把人给伤害了,那么是不是也是你的错了,当你通过交易的方式把东西卖出去,这件事情就和你没有关系了,不然试问这个世界谁还敢生产菜刀,农具之类的物事,每天因为村子械斗,死在农具手里的人可不算少哟。”

“虽然我感觉新兰姐是在转移话题,不过还是感谢新兰姐的安慰。”

“嘿嘿,想明白就好了,回去之后你也要做好准备,算算时间这也是第九年了吧,我们离开幽州的时候,已经是快过年的时候,现在回来已经又是一个深秋的时间,距离前往苏州府应该不到一年,我们毕竟离开中原有一年的时间,对中原很多情况都不了解。你还是要多注意正道和魔道那边的事情,到时候苏州府的情况只会比这边更加复杂,你还是要多多的做好准备,而且那边的情况是不能没有军队,但是很多时候有军队也没用,所以你还是多注意一点。”

李星群看了远方一眼说:“后面的事情后面再说吧,还是先把剩下的事情处理好了再说吧。”

赵新兰点头说:“你说的也对,这一趟回去千万小心,如果是不可为,千万要活下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还活着就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到的。”

“我会注意的,只不过我也想要能够尽快改变这个大启。”

突然赵新兰用很严肃的表情说:“星群我问你一个问题。”

李星群一愣说:“新兰姐有什么问题您尽快说就是了,突然那么严肃,说实话我有些不太习惯。”

赵新兰这才说道:“方才在大厅之内说的事情,就是一个朝廷很难繁荣三代是真的吗?”

李星群点头说:“这倒不一定,你看李隆基不是就实现了中兴吗?还有唐宣宗。汉昭宣中兴也是事实。”

赵新兰非常认真对李星群说:“星群,我问你的问题,我希望你能认真的回答我,你真的是这样想的吗?”

李星群只能无奈投降说:“我承认这中间有一些问题,所谓的中兴其实都是假象,往往昙花一现,因为看起来好像中兴了,结果就结果来说反而覆灭的更快了,唐宣宗到唐朝灭亡才多少年,这是朝廷最根本的矛盾,没有办法调和。”

赵新兰问:“什么样的矛盾?”

“简单来说就是土地兼并,阶级固化,在我们这个时代,谁掌握了粮食,谁就掌握了未来,其实纵观历史来看,无论是汉末,唐末,等朝代来说,就拿黄巾军起义来说,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百姓只能吃树皮,吃观音土谋生,新兰姐行走江湖多年知道什么是观音土吧,就是厕所旁边的那种土壤。然而,冀州囤积的粮食足以供几十万大军所用,徐州也是富庶之地,荆州更不用说了,甚至荆州还是起义的几个主要根据地之一,还有袁术你知道吧?传说是因为临死前不想喝没有加蜂蜜的水,活生生渴死的。难道整个汉室朝廷都没有粮食吗?粮食掌握在那些世家大族的手里面,一如之前的相州等地造反不是一个意思吗?真的没有粮食吗?难道大启的粮食全靠我们一个李家在供给?粮行那里,柳珏走的时候,粮行可是堆满了的,那些粮食到什么地方去了?”

“……还是说土地兼并的问题。”

“经过连年的战乱,人少土地多,百姓都能有地种,有粮食吃,然后这些百姓繁育后代,他们的后代就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分家,本来比较富裕的土地就慢慢的不富裕了,甚至还紧张了,甚至在乡村之内还有吃绝户的说法,这样的演变之下,一旦遇到天灾,土地不够吃了,那么怎么办?卖土地!好,百姓们就没有土地了。另外一方面来说,新兰姐知道士大夫们有特权的,很多百姓也会为了土地,把自己的地交给士大夫们换取少交税。这些都还是自愿的情况,还不说有些官员强抢土地的,朝廷赏赐的土地。士大夫的钱和粮食越来越多,朝廷的钱越来越少。朝廷的开销却不会减少,那么朝廷怎么办?是不是就只能加大赋税了?很多人说唐朝的灭亡是因为藩镇割据,其实藩镇割据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因为黄巢造反,中央军的战斗力不足以剿匪,这才放开了军政大权,地方拿到了大权自然不会那么容易交出来,然后就是藩镇割据,一如黄巾起义之后的诸侯混战也是这样的。”

“你说我们大启会走向那一步吗?”

“当然不会,因为相对于汉唐来说,我们还有一个强大的敌人,所以我们最后的下场应该是和南陈差不多,因为军队战斗力太弱,而慢慢的蚕食。就如同,战国时期的诸国一样。”

“那么你说土地兼并和军队战斗力弱有关系吗?”

“这就要说说我们大启一直存在的冗官和冗兵的问题,朝廷还是吸取了前朝的教训,遇到百姓造反,一旦发现很难剿灭的,第一时间选择的就是招安,发现受灾的地区流民就收为军队,请问新兰姐这样的军队真的有战斗力吗?通过招安来的人,他们真的都是君子吗?现在大启就是花钱在买,那么还是那句话,土地兼并一直在持续,您想想朝廷给不了那么多钱的时候,那时候怎么办?当然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北齐暂时压制,比如说告诉百姓们北齐的人多么多么的残忍,要有家国情怀,把百姓们对朝廷的不满转换成对北齐的不满,这样来说,我们大启维持的很多代应该问题不大的,当然就像我说的,一个的没有战斗力的军队,被外敌灭亡也是迟早的事情了。”

赵新兰还有些挣扎的说:“就算如此,我们朝廷还有很多能征善战的武将。”

“可是我们大启朝廷根本不相信武将不是吗?狄大哥,自从进入朝廷成为枢密使之后,不发一言这是为何?”

“那么,假如,我是说假如,朝廷非常重视军队呢?”

“那么很有可能重蹈我们前面5个朝廷的覆辙。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切的根源还是在人性上,已经资源的不平等划分。这一点从范公的庆历新政就可以看出来,范公确实想要改变现状,但注定会失败,因为他站在了士大夫的对立面,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肉割出来分享给别人,而说句难听的话,皇帝就是最大的大地主,只要皇帝存在,那么全国各地的小地主也就会存在,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唯一的区别就是名字叫大夫,或者世家大族,亦或者现在的员外?我们救灾的时候,新兰姐忘记了吗?一个家族的族长说的话比我们还管用,现在这种权利结构的组成,就是一堆家族的族长,支持更大家族的族长,一个一个支持到最大的家族族长——皇家,那么一旦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皇家就是最大的背锅侠,举例来说很多家族甚至可以追溯到汉朝,举例来说江夏黄家。其实新兰姐您真的不用想那么多,至少在你或者我或者年纪来说,是很难见证大启的灭亡的,这不就好了吗?从古到今真的有永恒的朝代吗?”

“完全没有,但是作为这个朝代的人,还是希望朝代能够更长一些。”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你说的皇权不下乡,你们不是制造了铁路吗?这样是不是能加大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能力了?”

“能加大,但还是无法完全控制,就算是我和你说封建王朝的鼎盛明朝和清朝,一样在面对外敌的情况下,被自家人给内爆了,说实话现在朝廷的控制力还不如明朝和清朝,而北方的敌人,并不比那些敌人差,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那么有解决的办法,或者延长的办法吗?”

“当然有,但是那个是屠龙术。作为皇家公主的您,确定要考虑那个方法吗?”

赵新兰说:“那我了解一下,也好有一个防范不是吗?”

“土地兼并是因为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如果百姓们脱离了土地依然还能存活就没有那么多的问题,比如说从事工业,从事商业活动。”

赵新兰皱眉说:“其实并不是朝廷愿意重农轻商,而是因为如果没有百姓去从事农业活动,就会导致粮食产量不够,钱是不能当饭吃的。”

李星群回答说:“新兰姐你说的有道理,所以就需要几点措施,第一点就是土地公有化,所有的土地都归朝廷所有,所有的土地使用权是朝廷决定,私人可以找朝廷租赁土地,可以给他们一些优惠,保证能够赚钱,不至于赚的太多,至于如何保证那就是大启粮行的事情了。”

赵新兰沉默了一下说:“难怪当初成立大启粮行和银行,父皇那个时候就说是屠龙术。”

李星群回答说:“我是站在后人的角度来看,现在的我们往前面走,中间会有很多曲折,会经历很多的困难,而我知道一条相对好走的路,也正因为这条路相对好走,其实也少了一些探索,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的探索,所以,我也不知道要不要按照我知道的方向走。就大启粮行来说,也可以不成立,但是根据经验来看,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人都是逐利的,没有人愿意去耕种收益不大的粮食,那么就会出现粮食缺产的问题。”

“耕种利益不大的粮食?”

“举例来说,一亩地产出一匹绢,一亩地能够产出10斤粮食,这只是举例来说,不要太在意细节,一匹绢通过加工至少可以换20斤的粮食,那么你说说谁愿意种植粮食呢?”

“可是如果没有人种粮食,一匹绢可以换一斤粮食也不亏的吧?”

“可是新兰姐你想过没有,当一斤粮食能换一匹绢的时候,又有多少人会饿死了?可能那些人还没饿死,他们早就造反了吧。这是不可取的。”

“那么你知道你说的清用什么方法统治的。我想效仿一下可以吗?”

“这自然没有问题,如果新兰姐着急的话,我可以连夜的写出来。”

“别,看你眼睛上的黑眼圈就知道还没休息好,回去好好休息,什么时候有时间,什么时候写给我就是了,我不着急的。”

“我倒不是很累。”

“真别这样,3个月之内你要写出来,我直接烧了绝对不看,我保证我说到做到。”

“好吧,新兰姐一路慢走。”

赵新兰无奈叹了一口气说:“更应该注意安全的是你,只不过你就反反复复这么几句话吗?”

李星群张张嘴,看着佳人就在自己的面前说:“新兰姐,我……”

“算了,时间未到罢了吧,走吧,天色也不晚了,晚上还有一个欢送会,可不要让大家久等了。”

就在屋子底下的赵志冲说:“真是一个笨蛋。都有几个妻子的人都还那么纯情。”一旁的云暮、狄苍等……等人赞同的点了点头。其实大启怎么样,赵新兰真没有那么关心,只是想和李星群多聊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