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顶替短命哥哥娶郡主成权臣 > 第207章 崔相之女果然不同

在公主府,郑吣意陪着宋谨娴度过了温馨又漫长的时光。

晚膳时,一道道精致菜肴摆满了桌,可郑吣意心思却不全在吃上,她时不时抬眼望向宋谨娴。

眼神里满是眷恋与不舍,一顿饭吃得情绪复杂。

用过晚膳,夜幕已然深沉,郑吣意这才一步三回头,与谢淮钦告辞离开公主府。

回郡主府的路上,马车缓缓行驶,郑吣意倚在谢淮钦肩头,满心都是对娘亲的牵挂,以及对即将探知秘密的忐忑。

一回到郡主府,二人便匆匆洗漱。

洗漱完毕,郑吣意和谢淮钦并肩坐在床榻上,双手紧紧十指相扣,掌心都微微沁出了汗。

郑吣意深吸一口气,闭上双眼,脑海里不断浮现宋谨娴的面容、声音,还有她平日里的一举一动。

谢淮钦同样全神贯注,轻声说道:“意儿,别紧张,我陪着你一起。”

郑吣意重重点头,攥紧谢淮钦的手,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谢郎,我好怕会看到什么不好的事,又怕这扳指不灵,什么都看不到。”

谢淮钦轻轻捏了捏她的手,安抚道:“不管看到什么,我们都一起面对。”

“这扳指如此神奇,一定会给我们想要的答案。”

郑吣意微微睁开眼,看向谢淮钦,目光中满是信任:“嗯,有你在,我就安心多了。”

说完,再次闭上眼睛,更加专注地想着宋谨娴。

随着时间的消逝,那枚扳指似有了感应,房间里的空气仿佛都跟着紧绷起来,似乎在预示着,一场惊天秘密即将浮出水面 。

就在郑吣意和谢淮钦全神贯注之时,扳指的光芒越来越盛,刹那间,一道强光将二人笼罩。

待光芒散去,二人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处陌生的园林之中。

“娴儿,娴儿,你给我下来,怎么每次都不听跑到树上,多危险呐!”

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华服,面容威严却又带着几分焦急的中年男子,正站在一棵树下,仰头对着树上呼喊。

他就是宋谨娴的父亲,先皇宋伪预。

顺着他的目光,郑吣意和谢淮钦看到了树枝上的小女孩,灵动的双眼闪烁着好奇与无畏,正是年少时的宋谨娴。

她非但没有乖乖下来,还笑嘻嘻地晃着脚丫,清脆的笑声在园林里回荡:“爹爹,你看,我能看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呢!”

宋伪预无奈地叹了口气,张开双臂,耐心哄道:

“乖孩子,快下来,爹爹给你带了京城最好吃的点心,再待树上,点心可就被别人吃光啦。”

听到点心,宋谨娴眼睛一亮,动作利落地从树上滑下,一下扑进父亲怀里:“爹爹最好啦!”

画面一转,场景变成了一处书房。

春日的暖光透过雕花窗棂,碎金般洒落在书房的每一寸角落。

宋谨娴身着一袭素色衣衫,端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翻阅着手中的古籍。

她时而眉头紧蹙,似乎在为书中艰涩的语句而困惑;时而又轻轻舒展眉头,面露恍然之色,想必是悟得了其中的深意。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妇人迈着蹒跚的步子缓缓走进来。

老妇人虽已年迈,可周身仍透着久居高位的不凡气度,她便是退隐的一品女相,宋谨娴的外祖母崔意颜。

崔意颜看着沉浸在书海之中的宋谨娴,眼中满是心疼,轻声说道:“娴儿,别太累着自己,女孩子家学这些固然重要,可也要多注意身子啊。”

宋谨娴闻声,抬起头来,目光中满是坚定,语气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朝气与执着:“外祖母,我想多学些,以后入朝做女官。”

“从小到大,我听了好多您当年的事迹,您身为一品女相,朝堂上指点江山,多少男子都比不上您。”

“还有母亲,她如今也是当朝女相,深受女帝信任,我以后也要像你们一样!”

崔意颜微微一愣,随即眼眶微微泛红,眼中满是欣慰与欢喜。

她缓缓走到宋谨娴身边,伸出那双布满老茧却又无比温暖的手,轻轻摸了摸头,感慨道:

“好孩子,有志向!外祖母当年,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一路走到一品女相的位置,其中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你母亲如今也挑起了女相的重担,很是不易。

“相信你,以后定能青出于蓝,做出一番大事业!”

宋谨娴嘴角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重重点头:“嗯,我一定会的!”说罢,她又低头看向古籍,眼中的光芒愈发炽热 ,仿佛在向未来宣告自己的决心。

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宋谨娴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她身姿婀娜,面容姣好,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灵动。

在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上,宋谨娴身着一袭绣着金丝牡丹的华丽宫装,发髻高挽,步摇轻颤,一踏入宴会大厅,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她莲步轻移,穿梭在人群之中,与在场的达官显贵们侃侃而谈。

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朝堂轶事,都能信手拈来,举止优雅大方,言辞间尽显聪慧,毫无忸怩之态。

突然,宋谨娴的目光被不远处一位气质超凡脱俗的女子吸引。

那女子身着月白色锦袍,腰间束着一条淡蓝色的丝绦,头戴凤冠,虽未施过多粉黛,却难掩倾国之色。

她静静地站在那里,周身散发着一种清冷的气息,仿佛与周围热闹喧嚣的场景格格不入。

宋谨娴心中一动,知晓这位便是女帝最为疼爱的长公主温沄晚。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温沄晚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她没想到在这众多的高官家眷之中,竟有如此出挑的女子。

宋谨娴见状,心跳微微加快,略作思忖后,款步走上前去,优雅地行了一礼,说道:

“民女崔谨娴,见过长公主殿下。”

声音清脆悦耳,在这喧闹的宴会上格外清晰。

温沄晚微微颔首,眼中神色淡然,轻声说道:“不必多礼,方才听你与众人交谈,见解独到,倒是让本宫刮目相看。”

声音犹如山间清泉,清冷又动听,光辉洒落在她身上,更衬得她宛如天上仙子,不食人间烟火。

宋谨娴微微抬头,眼中满是敬仰与向往,说道:“能得长公主夸赞,是民女的荣幸。”

“自幼便听闻长公主的事迹,心中一直十分钦佩。”

温沄晚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说道:“哦?听闻?不知你都听闻了些什么?”

宋谨娴鼓起勇气,说道:“民女,听闻长公主心怀天下,常为百姓疾苦忧心,还协助陛下处理诸多政务。”

“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像长公主一样,为朝堂,为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

温沄晚静静地看着宋谨娴,眼中的欣赏之意更浓了几分,轻轻说道:“难得你有这份志向,日后若有机会,本宫倒想看看,你能做出怎样的一番事业。”

宋谨娴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多谢长公主,民女定当努力,不负期许。”

这场相遇,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宋谨娴的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宴会结束后的宋谨娴,本以为与长公主温沄晚的交集就此结束。

她回归了往日的生活,晨起读书,研习政务,偶尔与母亲崔景鸳探讨朝堂之事。

然而,半月后,一则消息打破了她平静的日常——女帝决定举办宫廷策论大赛,意在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朝堂。

崔景鸳,深知女儿的才华与抱负,看着她每日钻研策论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与期许,鼓励道:

“娴儿,此次大赛是你一展身手的好机会,以你的才学,定能在赛场上大放异彩。”

宋谨娴眼眸一亮,心中既紧张又兴奋,她握紧了拳头,暗暗下定决心:“母亲,我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此后的日子里,宋谨娴将自己埋首于书海之中,收集历年的朝堂奏疏、民生纪要,分析时事利弊,反复打磨自己的观点。

每一个深夜,房间里都亮着如豆的灯火,她时而奋笔疾书,时而皱眉沉思。

终于,比赛当日来临。

宋谨娴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锦袍,简约而不失庄重,腰间束着一条淡蓝色的丝绦,简约而不失典雅,站在人群中,气质卓然。

踏入赛场,目光平静而坚定,环顾四周,只见众多王公贵族子弟们或是神色紧张,或是胸有成竹,可她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独有的沉稳。

比赛开始,题目公布——论当下民生与赋税改革。

众人开始奋笔疾书,宋谨娴却不慌不忙,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迅速整合着平日里积累的知识与对民间的观察。

片刻后,从容地提起笔,笔锋游走如龙,文字如潺潺流水般从笔尖倾泻而出。

先是剖析了现行赋税制度对百姓生活的压迫,条理清晰地列举出因赋税过重导致农民弃田、民生凋敝的实例,论据详实,让人无法辩驳。

接着,她提出一系列大胆却又极具可行性的改革建议,从合理调整税率。

到根据不同地域的经济状况制定差异化政策,再到建立透明的税收监管体系。

每一点都切中要害,展现出远超常人的政治洞察力与智慧。

一旁观赛的温沄晚,从比赛开始便将目光锁定在宋谨娴身上。

看着她专注思考的模样,沉稳书写的姿态,温沄晚眼中的欣赏愈发浓郁,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她轻轻抚着手中的茶杯,心中暗自赞叹:“崔相之女,果然不凡。”

赛后,各个文笔卷记交上,判官们传阅着宋谨娴的策论,眼中满是惊叹与赞赏。

“这见解,这文笔,实在是难得!”一位老判官忍不住赞叹道。

“是啊,对南北经济的剖析鞭辟入里,提出的解决之法更是切实可行,此女若能入朝为官,定能为我朝做出一番大事业。”另一位判官附和道。

就在众人的讨论声中,主判官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本次宫廷策论大赛,脱颖而出者,乃当朝丞相崔景鸳之女——崔谨娴!”

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宋谨娴微微欠身,向四周行礼致谢,脸上虽保持着谦逊的微笑,可眼中却难掩兴奋与自豪。

片刻后,众人移步偏厅休息。

宋谨娴端起一杯茶,轻抿一口,试图平复激动的心情。

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走来,手中的茶盘里放着几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许是太过紧张,小太监在经过宋谨娴身边时,脚下突然一滑,整个人向前扑去,手中的茶水直直地泼向宋谨娴。

滚烫的茶水兜头浇下,宋谨娴下意识闭眼,双手攥紧裙摆,只觉一阵温热瞬间浸透衣衫。

小太监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地求饶:“崔姑娘,奴才该死,奴才不是故意的!”

宋谨娴微微一愣,随即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她轻轻扶起小太监,和声说道:“无妨,不过是些茶水,你不必惊慌。”

声音轻柔,却透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这一幕被温沄晚尽收眼底,她面色依旧平淡,不见波澜,可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

不动声色地招手,将宋谨娴唤到身旁,语气平淡地说:“瞧着你身上有些茶水,恐有些失仪,这个绣帕拿去擦擦,别让人笑了去。”

说着,从袖间取出一方绣着淡雅兰花的丝帕递过去。

宋谨娴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抹惊喜与感动,她连忙接过,恭敬说道:“多谢长公主,他日我洗净还与您。”

温沄晚轻轻摇头,神色平静如水:“不过一个帕子而已,无妨,送你便是。”

话落,目光在宋谨娴脸上稍作停留,看似不经意,却饱含着只有她自己知道的意味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