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顶替短命哥哥娶郡主成权臣 > 第210章 二世妖女,月朝将倾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天边才泛起鱼肚白,温沄晚和宋谨娴便换上了朴素的粗布衣衫,匆匆赶到了受灾最严重的区域。

温沄晚二话不说,拿起工具,就和士兵们一起搬运木料,修缮房屋。

她双手握住沉重的木料,脚步沉稳有力,动作娴熟得如同常年劳作的工匠,丝毫没有公主的架子,引得周围百姓纷纷侧目,眼中满是惊讶与感激。

“长公主竟然亲自来帮我们修房子,这可真是我们的福气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感慨地说道。

“是啊,从来没见过这么亲民的皇室,长公主和这位大人真是好人!”旁边一位年轻的妇人附和着,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

宋谨娴在一旁忙碌地发放着赈灾粮食,听到百姓们的称赞,她转头看向温沄晚。

此时的温沄晚,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几缕发丝被汗水浸湿,贴在脸颊上,可却浑然不觉,依旧干劲十足地指挥着众人修缮房屋。

阳光洒在温沄晚身上,勾勒出她坚毅又温暖的轮廓,宋谨娴望着她,一时竟出了神,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对温沄晚的欣赏与好感愈发浓烈。

不知不觉,日头渐渐升高,阳光变得愈发炽热。

温沄晚已经连续劳作了好几个时辰,却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

宋谨娴心疼不已,连忙跑去煮了一壶清热解暑的凉茶,小心翼翼地端到温沄晚身边。

“公主,您休息会儿吧,喝口水,别累坏了身子。”宋谨娴声音轻柔,带着几分关切。

温沄晚抬起头,看到宋谨娴手中的凉茶,眼中闪过一丝感动,接过茶杯,仰头一饮而尽。

“多谢你,宋大人,有你在,本公主省心不少。”

温沄晚微笑着说道,嘴角扬起的弧度让宋谨娴的心跳陡然加快。

宋谨娴从袖中掏出一方手帕,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抬起手,为温沄晚擦拭着额头的汗水。

动作轻柔而小心,长公主微微一怔,随即眼中满是笑意,没有躲开。

“辛苦你了。”

温沄晚轻声说道,目光与宋谨娴交汇,一时间,两人都沉默了,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暧昧的气息。

这时,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家踱步到粥铺前,声音微弱地说道:“姑娘,能给我一碗粥吗?”

宋谨娴正沉浸在与温沄晚的对视中,竟没有听到。

温沄晚轻轻碰了碰宋谨娴,提醒道:“崔大人,老人家在叫你呢。”

她这才回过神来,脸上泛起一抹红晕,连忙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粥,递给老人家,歉意地说道:

“老人家,实在对不住,刚刚走神了,您快喝吧,小心烫。”

老人家接过粥,感激地说道:“姑娘,你们都是好人呐,菩萨一定会保佑你们的。”

“长公主亲自来救灾,我们这些老百姓可算是有盼头了。”

温沄晚走上前,轻声问道:“老人家,您家里还有什么人?这场水灾,可还撑得住?”

老人家叹了口气,说道:“家里人都还好,就是房子塌了,粮食也没了。”

“幸好长公主和各位大人来了,不然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温沄晚拍了拍老人家的肩膀,安慰道:“老人家,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帮大家渡过难关的。”

“房子会重新盖起来,粮食也会有的。”

看着温沄晚与老人家亲切交谈的模样,宋谨娴心中满是敬佩。

她深知,温沄晚不仅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长公主,更是一位心怀天下、心系百姓的仁者。

在这场救灾行动中,温沄晚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为国为民的大义。

忙碌了一天,暮色沉沉,天边被晚霞染成了橙红色。温沄晚和宋谨娴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临时住处。

宋谨娴为温沄晚打来一盆热水,说道:“公主,您泡泡脚,去去乏。”

温沄晚接过水盆,笑着打趣:“今日多亏有你,不然我怕是要累倒在救灾现场了。”

宋谨娴脸颊微红,低声道:“公主说笑了,这都是臣应该做的。”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急切的脚步声,原来是负责分发物资的士兵前来汇报。

“长公主,崔大人,不好了!”

“还有些偏远村子的百姓没领到物资,而且部分物资运输途中被暴雨打湿,怕是不够分了。”

温沄晚闻言,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说道:

“这样,先统计出受损物资的数量和种类。”

“重新规划分配,优先保障老人、孩子和重伤者,偏远村子我明日亲自去一趟。”

宋谨娴连忙道:“公主,路途遥远且艰险,还是让臣去吧。”

温沄晚摇了摇头,目光坚定:“不行,本宫放心不下,要亲眼看看百姓的情况。”

第二日,天还未亮,温沄晚和宋谨娴便带着物资和一队士兵,朝着偏远村子出发。

一路上,道路泥泞不堪,马车几次陷入泥坑,众人只能下车推车。

宋谨娴一个不小心,脚下一滑,差点摔倒,温沄晚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她的胳膊,关切问道:

“没事吧?”宋谨娴抬头,对上温沄晚焦急的眼神,心中一暖,轻声道:“多谢公主,不打紧。”

历经艰难,终于抵达村子。村民们看到她们,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

温沄晚顾不上休息,立刻组织分发物资。

亲自将粮食和生活用品送到每一户村民手中,耐心询问生活状况。

这时,一位年轻母亲抱着生病的孩子,哭着来到温沄晚面前:“长公主,救救我的孩子,他发起了高烧,这可怎么办啊?”

温沄晚神色凝重,摸了摸孩子滚烫的额头,转头对宋谨娴说:“来人,快把随军的大夫叫来!”

大夫赶来后,仔细为孩子诊治,开了药方。

温沄晚又安排士兵尽快去镇上抓药。

看着孩子的病情逐渐稳定,年轻母亲感激涕零,拉着温沄晚的手说道:“长公主,您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温沄晚微笑着安慰:“孩子没事就好,这是我们共同的功劳。”

处理完村子里的事情,天色已晚。

回程的路上,温沄晚和宋谨娴坐在马车里,疲惫却欣慰。

温沄晚看着宋谨娴,轻声说:“这次救灾,多亏有你,我们一起帮助了这么多百姓,值了。”

宋谨娴望着温沄晚,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公主心怀天下,臣愿永远追随您,为百姓谋福祉。”

在昏暗的车厢里,两人的目光交汇,情谊在悄然间又加深了几分 。

回到临时驻地后,温沄晚和宋谨娴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灾后重建的规划中。

“大人,你看这里,”

温沄晚指着地图上的一处,神色认真

“这片低洼地带,易积水,重建房屋时,地基要抬高,还需挖好排水渠,以防下次再遭水患。”

宋谨娴凑近细看,微微点头,发丝不经意间扫过温沄晚的脸颊。

两人皆是一怔,宋谨娴慌忙退开,脸颊泛红:

“公主恕罪,臣……”温沄晚却笑着摆了摆手:“无妨,正事要紧。”

然而,重建工作并非一帆风顺。

当地一些豪绅暗中作梗,企图低价收购受灾百姓的土地,还散布谣言,蛊惑人心。

一时间,人心惶惶,对重建工作产生了抵触情绪。

温沄晚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

“这些人竟如此自私,全然不顾百姓死活!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

宋谨娴沉思片刻,说道:“公主,我们不妨先召集百姓,开诚布公地说明重建计划,让他们了解其中的好处。”

“同时,彻查那些豪绅的不法行为,将证据公之于众,以正视听。”

温沄晚赞许地看了她一眼:“就依你所言,事不宜迟,马上行动。”

两人立刻组织百姓集会,温沄晚站在高台之上,声音坚定有力:“乡亲们,我知道大家对重建有疑虑,但请相信,朝廷是为了大家的长远生计着想。”

“那些谣言,皆是别有用心之人的诡计。”

接着,宋谨娴拿出调查豪绅作恶证据,当众宣读。

百姓们听后,义愤填膺,纷纷表示愿意配合重建工作。

解决了内部矛盾,重建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温沄晚和宋谨娴每日穿梭在施工现场,监督工程进度,关心百姓生活。

一日,温沄晚在查看房屋建设时,不慎被一块掉落的砖石砸到了脚。

她疼得脸色苍白,却强忍着不让自己出声。

宋谨娴发现后,急忙跑过去,蹲下身为其查看伤势:“公主,您怎么样?”说着,轻轻帮她挽起裤脚,查看伤口。

温沄晚看着宋谨娴焦急又关切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柔声道:“只是小伤,你别担心。”

宋谨娴却坚持道:“沄儿,这可不能大意,还是让大夫看看吧。”温沄晚被她这样称呼,有些愣住了,“你唤我什么?”

宋谨娴这才意识到自己脱口而出的亲昵称呼。

脸上瞬间泛起红晕,慌乱地低下头,声音也不自觉地变小:“公……公主,臣一时失言,还望恕罪。”

“只是太过担心伤势,才……才没注意。”

她紧张地绞着手指,不敢直视眼前人的眼睛。

温沄晚盯着宋谨娴害羞的模样,心中竟涌起一丝别样的情绪,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

“你既唤出口,本宫倒也不觉得冒犯,只是好奇,为何突然这样叫?”

宋谨娴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说道:“这一路与公主共患难,臣看到您一心为民,不辞辛劳,早已将公主视为最亲近、最敬重之人。

‘沄儿’这个称呼,是心底对您的亲近之意,一时情急,便喊了出来,若公主不喜以后……”

“无妨,”温沄晚打断她的话,眼中带着笑意。

“本宫并不讨厌,你若觉得这样唤着顺口,往后便如此称呼吧,只是莫要在他人面前这般叫,免得落人口舌。”

宋谨娴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惊喜与感动,重重点头:“多谢沄儿,臣定不会给你添麻烦。”

这时,大夫匆匆赶来,为温沄晚仔细检查了伤口,敷上草药,包扎妥当。

宋谨娴在一旁紧张地看着,时不时询问大夫注意事项。

“并无大碍,只需按时换药,这几日少走动。”

大夫交代完便退下了。

“这下你放心了吧。”

温沄晚看着宋谨娴,眼中满是温柔。

“嗯,只要你没事就好。”

宋谨娴说着,轻轻为温沄晚整理了一下枕头,“你好好休息,有什么需要,随时叫我。”

接下来的日子里,宋谨娴悉心照料温沄晚,每日按时换药,陪她聊天解闷。

两人之间的相处愈发自然亲昵,时常一同探讨诗词、政事,感情在不知不觉中日益升温。

待温沄晚伤势痊愈,重建工作也接近尾声。

两人站在新修好的堤坝上,望着焕然一新的村庄,心中满是欣慰。

“沄儿,这一切多亏有你。”

宋谨娴转头看向温沄晚,目光中满是深情。

温沄晚微微仰头,迎着微风,轻声说道:“不,是我们共同的功劳,有你在我身边,这一路再艰难,我都觉得值得。”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们身上,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仿佛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 。

数月后,随着灾区重建工作圆满结束,温沄晚和宋谨娴也踏上了归京的路途。

一路上,马车缓缓前行,窗外的景色如诗如画,可两人的心思却早已飘回了京城的朝堂。

“沄儿,此次回去,怕是还有不少麻烦等着我们。”宋谨娴微微皱眉,眼中满是忧虑。

温沄晚轻轻握住她的手,安慰道:“莫要担心,有你与我并肩,再棘手的事,也能应对。”

被温沄晚握住手,宋谨娴的脸颊微微泛红,却没有抽回,反而轻轻回握。

回到京城后,她们第一时间进宫面圣。

温无清端坐在龙椅之上,听完汇报,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皇女,崔爱卿,此次救灾,功不可没,朕心甚慰。”

二人依礼跪地谢恩。

温沄晚趁机呈上之前收集的贪官污吏的罪证,详细禀明情况。

温无清看完,龙颜大怒:“这些蛀虫,竟敢在灾时中饱私囊,实在可恶!来人,彻查此事,严惩不贷!”

处理完朝堂之事,回到公主府,二人都松了一口气。

“终于能好好休息一下了。”温沄晚伸了个懒腰,笑着说。

宋谨娴环顾四周,说道:“是啊,不过这公主府,许久没回来,倒有些陌生了。”

“那往后你便多来走动,就当是自己家。”

温沄晚眼神温柔,满含期待。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自那次救灾归来,已悄然过去了六年。

这六年里,温无清愈发信任温沄晚,朝堂上诸多棘手难题皆委于她,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在将温沄晚当作下一代女帝悉心培养。

然而,岁月不饶人,温无清的身体每况愈下,时常在朝堂上发呆,神智也偶有昏聩,处理政务时显得力不从心。

与此同时,宋谨娴的母亲,丞相崔景鸳,在一次护驾中被毒箭刺中,尽管全力救治,身体却依旧每况愈下,最终还是没能扛过病痛的折磨,不幸撒手人寰。

崔景鸳的离世,对宋谨娴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头七这天,丞相府内一片素白,灵堂里香烟袅袅,宋谨娴身着麻衣,守在灵前,双眼哭得红肿,整个人憔悴不堪。

温沄晚得知消息后,匆匆赶来丞相府。

踏入灵堂,看到宋谨娴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她的心猛地一揪,疼惜不已。

“娴儿……”温沄晚轻声唤道,声音里满是心疼。

宋谨娴抬起头,看到温沄晚,泪水夺眶而出。

“沄儿,我娘她……”话未说完,便泣不成声。

温沄晚快步上前,将宋谨娴轻轻拥入怀中,拍着她的背,柔声安慰:“我都知道,你别太伤心了。”

“崔大人一生忠烈,她在天上看着,也不愿见你这般难过。”

宋谨娴靠在温沄晚的肩头,泪水浸湿了衣衫。

“我好难过,以后再也听不到娘的教诲了。”

温沄晚微微松开她,双手捧着宋谨娴的脸,用拇指轻轻拭去她脸上的泪水:“还有我,我会一直在你身边。”

灵堂里,两人相拥而立,温沄晚的安慰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进了宋谨娴黑暗的世界。

许久,她的情绪才稍稍平复。

“谢谢你,沄儿,若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如何熬过这段日子。”

宋谨娴声音沙哑,眼中满是感激。

温沄晚温柔地看着她:“说什么傻话,我们是彼此最重要的人,无论发生什么,都要一起面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温沄晚的陪伴下,宋谨娴逐渐从丧母的悲痛中走了出来。

但朝堂局势愈发紧张,女帝身体欠佳,政务大多依赖温沄晚处理,这引来了一些心怀不轨大臣的嫉妒与不满。

一日,温沄晚正在书房审阅奏折,宋谨娴匆匆赶来,神色焦急:“沄儿,不好了,有大臣联名上书,弹劾你独揽大权,意图谋逆。”

温沄晚放下奏折,神色平静:“意料之中,他们这是按捺不住了。”

宋谨娴气愤道:“这些人颠倒黑白,我们该如何应对?”

温沄晚思索片刻,说道:“明日朝堂,我自会回应,你帮我收集这些大臣的把柄,尤其是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证据,我们必须掌握主动权。”

宋谨娴领命而去。

经过一番深入调查,她终于找到了几位带头大臣的违法证据。

与此同时,温沄晚也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将弹劾一一驳回。

“诸位大人,”温沄晚目光扫视众人,“本宫一心为国,所做之事皆为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何来谋逆之说?”

“倒是有些人口口声声忠君爱国,私下却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就在众人僵持不下时,宋谨娴带着证据赶来,将这些大臣的罪行一一揭露。

朝堂瞬间哗然,那些大臣脸色惨白,无言以对。

女帝得知此事后,雷霆震怒,严惩了涉案大臣,温沄晚也因此威望大增。

然而,还没来得及松口气,边关传来紧急军情。

北方蛮夷趁温无清身体抱恙、朝堂动荡之际,大举进犯,温沄晚主动请缨:“陛下,臣愿带兵出征,击退蛮夷。”

温无清虽心中担忧,但也明白温沄晚的能力,最终同意了请求。

出征前,宋谨娴紧紧握住温沄晚的手:“沄儿,此去凶险,你一定要平安归来。”

温沄晚微微一笑,将宋谨娴拥入怀中:“放心,定会凯旋,等我回来。”

战场上,温沄晚指挥若定,与蛮夷展开了激烈交锋,经过数月苦战,终于击退了蛮夷,大获全胜。

班师回朝那天,京城百姓夹道欢迎。

宋谨娴早早等在城门口,看到温沄晚的那一刻,眼眶泛红,快步迎了上去。

“你终于回来了。”宋谨娴声音哽咽。

温沄晚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我说过,会平安归来。”

经历这场战争,温沄晚的地位更加稳固,女帝也正式昭告天下,立温沄晚为皇太女。

而宋谨娴始终陪伴在温沄晚身边,成为她最得力的助手,携手守护着这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

然而……她们不知道,一场阴谋正在拉开序幕。

三年时光,匆匆如流矢,转瞬即逝。

时维暮春,天色阴沉,铅云低垂,似有悲意凝于天地之间。

宫中忽传噩耗,女帝温无清龙御归天。

消息一经传出,满朝震惊,群臣皆缟素麻衣,伏地恸哭,皇宫之内,哀号之声不绝于耳,宫人皆面色悲戚,以泪洗面。

御花园中,繁花失色,凋零满地,仿若也在为女帝的离去而哀伤。

温沄晚闻此噩耗,悲痛欲绝,泪如雨下,奔至温无清寝宫,见榻上之人形容枯槁。

往日的威严与神采已消散殆尽,不禁悲从中来,伏地不起,声声泣血:

“母皇,您怎忍心舍儿臣而去……”

此后,宫中举哀,停朝数日。

灵堂之内,香烟袅袅,烛光摇曳,温无清的梓宫置于正中,四周摆满了洁白的菊花。

温沄晚日夜守灵,面容憔悴,双眼红肿,朝中大臣亦轮流前来吊唁,哭声回荡在整个宫殿。

待守孝期满,温沄晚身着素服,在女帝的灵前焚香祷告:“母皇,儿臣定当继承您的遗志,守护这江山社稷,不负期许。”

言罢,起身,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准备迎接登基大典,开启新的篇章。

温沄晚待守孝期满,在万民瞩目中,举行盛大的登基大典,那日,皇宫内外张灯结彩,仪仗威严。

温沄晚身着华丽冕服,仪态万方,一步步走向祭天台,准备上香祭天,祈求苍天庇佑月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起初,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香烟袅袅升腾,众人皆屏气敛息,沉浸在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

然而,变故突生。

就在温沄晚手持香烛,俯身行礼的刹那,香炉中原本平静的火苗竟毫无征兆地猛然凸起,如一条狰狞的火蛇,瞬间蹿上她的衣袖。

“啊!”周围的宫人惊恐地尖叫出声,好在身旁的侍从反应迅速,立刻扑上去,用衣物奋力扑打火苗,才将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化解。

温沄晚虽未受伤,但此事却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大典草草结束后,消息如野火般迅速传遍京城,乃至整个月朝。

短短数月,民间便议论纷纷,流言蜚语漫天飞舞,街头巷尾,百姓们聚在一起,神色惶惶,谈论的皆是此事。

茶楼里,几个茶客围坐一桌,正热烈地讨论着。

“依我看,这女帝二世说不定就是个妖女!不然怎么解释这些怪事?”一个胖子一边扇着扇子,一边唾沫横飞地说道。

“嘘,你小声点!这话要是被官府听到,可是要掉脑袋的!”同桌的瘦子连忙提醒道。

“怕什么!”胖子满不在乎地一摆手,“这都快成大家的共识了,你看这天下,自从她登基后,就没太平过。”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也暗流涌动。

一些心怀叵测的大臣开始蠢蠢欲动,以“清君侧”之名,暗中勾结,妄图推翻温沄晚的统治。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温沄晚与宋谨娴的面庞,温沄晚眉头轻蹙,手中的朱笔随意搁在桌案上,抬眸看向宋谨娴,缓缓开口:

“新皇登基金乌暗,香炉燃焰惊宫苑。”

“赤地千里苗枯干,鼠疫横行疫病漫。”

“妖女乱国天象变,月盟将倾洵旗展。”

“黎庶惶惶苦难安,清君侧来挽狂澜。”

“娴儿,你如何看待这首歌谣?”

宋谨娴微微沉吟,目光坚定,说道:“陛下,这歌谣来势汹汹,绝非偶然,背后定是有人蓄意为之。”

“借着香炉起火一事大做文章,蛊惑民心,妄图动摇陛下根基。”

温沄晚微微点头,神色凝重:“朕也如此认为,不过是些心怀不轨之徒,妄图趁乱谋取私利。”

“只是如今百姓被谣言迷惑,人心惶惶,这才是棘手之处。”

宋谨娴沉思片刻,进言:“陛下,当务之急,是要稳定民心,可派遣得力官员,深入民间,解释香炉起火不过是意外,并非不祥之兆。”

“再开仓放粮,救助受灾百姓,展现陛下的仁心。”

温沄晚轻轻叹了口气:“道理朕都懂,只是这般做法,怕是只能解一时之困。”

“那些幕后之人,必然不会善罢甘休,还会生出更多事端。”

宋谨娴目光炯炯,上前一步:“陛下,臣愿暗中调查,揪出那些造谣生事之人,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还陛下一个清白。”

温沄晚看着宋谨娴,眼中满是信任与欣慰:“有你在,朕安心许多,此事关系重大,切不可打草惊蛇,一切都要小心行事。”

宋谨娴郑重跪地:“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